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癫(疒间)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患者单次痫性发作后不同时段的脑电图阳性检出率及其与大脑神经元的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0例原发性癫(疒间)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患者分别于间歇期、单次痫性发作第1、2、3、5、10天分别进行脑电图检查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检测,并检测50名正常人的血清NSE含量作为对照.结果:60例患者痫性发作间歇期、发作第1、2、3、5、10天的脑电图阳性率分别为46.7%、51.7%、55.0%、76.7%、68.3%、48.3%.第3、5天脑电图阳性率与间歇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第3天最高.与间歇期比较,血清NSE含量以发作第2天最高,第3天开始下降,第5天降至正常水平.结论:单次癫(疒间)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对大脑神经元有损伤,痫性发作后第3、5天脑电图异常率较间歇期增高,可能是由于受损脑神经细胞在修复过程中兴奋性增强、膜电位不稳定,导致异常放电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癫痫全身强直一阵挛发作患者单次痫性发作后不同时段的脑电图阳性检出率及其与大脑神经元的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0例原发性癫痫全身强直一阵挛发作息者分别于间歇期、单次痫性发作第1、2、3、5、10天分别进行脑电图检查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检测,并检测50名正常人的血清NSE含量作为对照。结果t60例患者痫性发作间歇期、发作第1、2、3、5、10天的脑电图阳性率分别为46.7%、51.7%、55.0%、76.7%、68.3%、48.3%。第3、5天脑电图阳性率与间歇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第3天最高。与间歇期比较,血清NSE含量以发作第2天最高,第3天开始下降,第5天降至正常水平。结论:单次癫痫全身强直一阵挛发作对大脑神经元有损伤,痫性发作后第3、5天脑电图异常率较间歇期增高,可能是由于受损脑神经细胞在修复过程中兴奋性增强、膜电位不稳定,导致异常放电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额叶癫痫患者发作时的临床特征与脑电图改变。方法对2010年5月—2012年1月在该院治疗的45例额叶癫痫发作患者临床特征及脑电图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45例癫痫患者共监测到107次临床发作,平均2.4次/例,其中睡眠期间发作78次(72.9%),清醒期发作29次(27.1%),临床表现的发作类型主要有:过度自动运动症、全身强直阵挛、口咽自动症、偏转性强直、发声发作、失张力发作等,其中发作次数最多的前3位分别是发声发作、偏转性强直和全身强直阵挛;额叶癫的脑电图特征为放电部位以额区为主,占到80.00%,发作频率主要是偶发/阵发,占88.89%,节律主要以阵发性棘(尖)波或棘(尖)慢波为主占62.22%。结论额叶癫痫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共同特征:发声发作、偏转性强直和全身强直阵挛较常见,多在夜间发作,脑电图以额区偶发/阵发性棘(尖)波或棘(尖)慢波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干卒中后继发癫(癎)的临床表现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来收治的脑干卒中继发癫(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结果.结果:①548例脑干卒中中有10例(1.8%)继发癫(癎)发作,发作类型依次为强直-阵挛发作、强直发作、阵挛发作、失神发作;②8例行脑电图检查5例正常,2例呈轻度异常出现散在快θ波增多,各联波率普遍减慢,仅1例重度异常表现为出现弥漫性δ波,双侧尖波、棘波短阵发放.结论:脑干卒中后癫(癎)为全面性发作,(癎)性发作可发生于各发病阶段,患者的脑电图异常率较低,改变较轻.血肿刺激、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缺血缺氧等可能是早期癫(癎)发作的主要机制,晚期癫(癎)发作则与胶质细胞增生、瘢痕形成、中风囊等致(癎)灶有关.  相似文献   

5.
433例小儿24h脑电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癫的诊断依赖于详尽的临床资料及脑电图发作和发作间歇期的样放电。为明确癫诊断 ,对治疗及预后作出正确判断 ,我院采用 2 4h动态脑电图 (AEEG)对 4 33例小儿癫、可疑癫进行观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 33例患儿中 ,男 2 87例 ,女 14 6例 ,年龄2 1d~ 14岁。依临床诊断分为癫 (观察 )组和可疑癫 (对照 )组。癫组 30 5例 ,根据中华医学会的癫发作分类草案分型[1] :失神发作 4例 ,单纯部分性发作 4 7例 ,复杂部分性发作 39例 ,强直阵挛发作 (大发作 ) 181例 ,肌阵挛 13例 ,婴儿痉挛 2例 ,大…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6,(1):26-27
目的:探讨婴幼儿轻度胃肠炎并发良性惊厥的临床以及脑电图特点,分析临床特点与脑电图之间的关联。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76例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患儿的临床及脑电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临床特点:有家族史者较少(3例,占3.95%);该病秋冬季多发(1~3月17例,占22.37%;4~6月12例,占15.79%;7~8月11例,占14.47%;9~12月36例,占47.36%),且惊厥发作时间多见于病程3d内(其中第1天23例,占30.26%,第2天37例,占48.68%,第3天16例,占21.05%),以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及全身强直发作为主,发作平均2.6min;2脑电图特点:未监测到发作,发作间期脑电大多正常(43例,占56.58%),另有26例(34.21%)可见思睡期广泛性θ波夹杂低波幅棘波及睡眠期中央、顶区小棘波等良性变异性波,仅7例(9.21%)可见少量颞区、额区或枕区局灶性放电。结论:婴幼儿轻度胃肠炎并发良性惊厥以1~2岁幼儿最为常见,秋冬季节多见,多在病程3d内发生抽搐,以第2天最多见,本组患儿发作形式均为全身强直-阵挛或全身强直发作,本组患儿发作间期脑电图监测半数以上未见异常,约1/3病例可见良性变异性波形,仅7例患儿可见少量局灶性癫痫样放电。  相似文献   

7.
癫是一种慢性脑病,以脑部神经元过度放电所致的突发反复和短暂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根据神经元的部位和放电扩散的范围不同,功能失常可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行为、自主神经等不同障碍或兼有之,脑电图对癫的诊断有独特的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35例病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1~35岁。有缺血缺氧病史者5例,头外伤者6例,癫家族史者3例。临床发作类型:强直阵挛发作3例,简单部分发作3例,失神发作5例,婴儿痉挛5例,发作性头痛8例,发作性睡病3例,多动症3例,高热惊厥5例。常规脑电图描记结果表现为:前额阵发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干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表现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来收治的脑干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结果.结果:①548例脑干卒中中有10例(1.8%)继发癫痫发作,发作类型依次为强直-阵挛发作、强直发作、阵挛发作、失神发作;②8例行脑电图检查5例正常,2例呈轻度异常出现散在快θ波增多,各联波率普遍减慢,仅1例重度异常表现为出现弥漫性δ波,双侧尖波、棘波短阵发放.结论:脑干卒中后癫痫为全面性发作,痫性发作可发生于各发病阶段,患者的脑电图异常率较低,改变较轻.血肿刺激、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缺血缺氧等可能是早期癫痫发作的主要机制,晚期癫痫发作则与胶质细胞增生、瘢痕形成、中风囊等致痫灶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癫痫型脑囊虫病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特征。方法 对483例癫痫型脑囊虫病患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83例住院癫痫型脑囊虫病的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69.36%),男性多于女性,农民发病率最高(67.70%);发作类型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296例,强直阵挛发作持续状态32例,癫痫不发作17例,单纯部分性发作97例,复杂部分性发作41例;脑电图正常102例,异常381例,在异常脑电图中有213例主要表现为弥漫性慢波波活动,168例为局限性慢波活动,53例为散在或阵发行棘、尖波或棘、尖慢综合波。结论 癫痫型脑囊虫病主要以全身强直阵挛发作为主;脑电图以弥漫性或局限慢波活动为主。  相似文献   

10.
郭光  阙利双  李瑞花 《海南医学》2010,21(23):99-100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监测对脑瘫合并癫痫患儿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9例处于癫痫发作间歇期的脑瘫患儿采用视频脑电图仪(Nation7128)进行监测。结果 249例脑瘫合并癫痫患儿中138例(55.42%)为部分性发作,其次为婴儿痉挛症85例(34.14%)、强直–阵挛性发作15例(6.02%)、肌阵挛发作4例(1.61%)、Lannox-Gastaut综合征5例(2.01%)、失神发作2例(0.80%);痉挛型脑瘫198例,所占比例最高(79.52%),共济失调型脑瘫5例,所占比例最低(2.01%)。脑瘫合并癫痫患儿发作间歇期的视频脑电图主要表现为局灶或多灶痫样放电。结论在对脑瘫合并癫痫患儿进行抗癫痫治疗的同时,对其发作间歇期进行视频脑电图监测是非常必要的。视频脑电图对脑瘫合并癫痫患儿的预后判断和指导治疗是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1.
302例癫痫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C_3、Ca~(2+)、Mg~(2+)的测定值与正常人对照,结果,原发性癫痫全身强直阵挛发作与继发性癲痫部分性局限性发作的IgG 均降低,前者更明显,提示癫痫患者免疫功能可能异常。与未服药者相比,苯妥英钠组与苯妥英钠加卡马西平组的IgA 均降低,但前者更明显。鲁米那与丙戊酸钠组无影响。原发性癫痫小发作者的IgA 也降低。而1~20岁组患者IgM 却增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小儿单次癫癎发作是会否引起脑损伤.方法:采用ELISA法对癫癎发作组22例和正常对照组16例患儿进行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检测.除去溶血标本,采用ELISA法对癫癎发作组15例和正常对照组14例进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检测.结果:癫癎发作组、对照组血清NSE值分别是(3.91±1.40)μg/L和(4.83±0.96)μg/L,二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癫癎发作组、对照组血清MBP值分别是(3.58±1.29)μg/L、(1.54±0.89)μg/L,癫癎发作组血清MBP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实验提示单次癫癎发作伴有髓鞘破坏和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但未提示单次癫癎发作会引起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13.
癫痫后脑改变的MRI诊断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诊断中心陈宏伟,夏晓本文收集了临床EEG(脑电图)确诊的原发性癫痫患者25例,其中,男20例,女5例,年龄6~42岁,平均28岁。发作分型:全身强直阵挛发作5例,部分复杂发作11例,部分发作合并全身强直阵...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小儿单次癫癎发作是会否引起脑损伤。方法:采用ELISA法对癫癎发作组22例和正常对照组16例患儿进行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检测。除去溶血标本,采用ELISA法对癫癎发作组15例和正常对照组14例进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检测。结果:癫癎发作组、对照组血清NSE值分别是(3.91±1.40)μg/L和(4.83±0.96)μg/L,二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癫癎发作组、对照组血清MBP值分别是(3.58±1.29)μg/L、(1.54±0.89)ug/L,癫癎发作组血清MBP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实验提示单次癫癎发作伴有髓鞘破坏和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但未提示单次癫癎发作会引起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15.
王字举  尹艳秋  蔡婧  闫丹丹 《吉林医学》2014,(13):2882-2883
目的:探讨青少年肌阵挛癫痫(JME)的临床和脑电图特点。方法:对儿科癫痫门诊与病房诊治的36例JME患儿,对其临床表现、脑电图特点及药物治疗进行分析。结果:36例均有肌阵挛发作,伴有失神发作7例;伴有全面强直阵挛发作32例;三种发作类型均有的为8例;5例仅有肌阵挛发作不伴有其他发作类型。脑电图发作期均可见到全导棘慢波、多棘慢波爆发。应用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氯硝西泮,单独或联合治疗,发作完全控制32例,发作明显减少4例。结论:JME有三种主要的发作类型,即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以及全面强直阵挛发作,这三种发作类型常在不同年龄阶段出现,由于发作表现易被患者及家长忽视,临床易误诊、误治,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查配合过呼吸及闪光刺激诱发试验可提高阳性诊断率,选择合适的抗癫痫药物治疗达到早期控制发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 (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继发癫的临床特征及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 :对我院 1998~2 0 0 3年 2 2 7例 MS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脑电图 (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头颅 MRI及脑脊液 (CSF)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6例 (7.0 5 % )继发癫发作 ,发作类型以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多见 ,尚有单纯部分性运动发作、复杂部分性运动发作、视觉性作发 ,发作性语言障碍等。1例出现全身性痉挛性癫持续状态。在癫活动期 ,所有患者脑电图均有轻到中度异常 (各联波率普遍减慢 ) ,部分出现局灶性单个尖波、棘波、尖 -慢复合波、棘 -慢复合波等样放电。 MRI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内多个病灶 ,部分患者 CSF Ig G指数升高或寡克隆区带阳性。结论 :MS患者癫发生率较高 ,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及其伴随的免疫反应有关 ,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妥泰单药治疗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癫痫的临床疗效和耐受性。方法:对34例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患者以妥泰单药治疗24周,以治疗前3月的平均每月癫痫发作频率与单药治疗后9-24周平均每月癫痫发作频率进行比较,并观察脑电图的改变和药物耐受性。结果:单药治疗24周后有20例(58.9%)癫痫发作频率较治疗前减少75%以上,其中9例(26.5%)观察期间停止发作,8例(23.5%)发作频率减少74-50%,总有效率为82.4%,治疗后脑电图有明显改善者占56.5%,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无明显不良反应。结果:妥泰单药治疗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的总有效率与丙戊酸,苯妥英钠相近,治疗后脑电图有显著性改善。有良好耐受性。为全身强身-阵挛发作单药治疗的有效治疗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癫痫患儿脑电图中不同形式的癫痫样放电,探索其临床意义. 方法分析我院诊治的238例癫痫患儿的常规脑电图和动态脑电图资料. 结果 238例患儿的脑电图中呈现癫痫样放电,其中额叶区域出现棘波或尖波等痫样放电31例;颞叶区域出现痫样放电26例;中央-颞区出现痫样放电85例;顶叶区域出现痫样放电7例;枕叶区域出现痫样放电23例;某侧半球两处或两处以上区域出现痫样放电13例;双侧半球不同区域出现多灶性痫样放电放电6例;双侧半球全部区域都出现痫样放电47例.有 46例患儿在接受常规脑电图检查或动态脑电图监测中出现临床发作,捕捉到发作期的脑电图波形. 结论脑电图中呈现癫痫样放电能够为癫痫的临床诊断与发作分类提供客观依据,如果能够捕捉到发作期的波形则诊断依据更加充分.儿童期局灶性癫痫非常多见,近半数的儿童期局灶性癫痫可能继发全面性发作,脑电图能够帮助与全面性癫痫相鉴别,而全面性癫痫中的强直-阵挛发作较少,很多被描述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的病例最终被脑电图证实属于部分性发作发展为全面性发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难治性癫痫对中风后遗症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后难治性癫病患者26例,其中全身强直-阵挛发作11例,部分性发作15例。对比观察癫痫发作前、后患者脑CT、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记忆商数的变化。结果发现继发全身性发作患者癫痫发作后记忆商数明显下降,继发部分性癫痫发作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长时间持续恶化,但癫痫发作后患者脑CT检查无明显变化。结论部分性癫痫发作加重了患者原发的神经功能缺陷,全身强直-阵挛发作能够加重患者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20.
我院1999年6月—2004年1月开始用托吡酯治疗各种类型癫,现对托吡酯单药治疗癫的疗效和安全性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6例患儿均经临床和脑电图证实,符合国际抗癫联盟1981年制定的癫发作的国际分类法与1989年制定的癫和癫综合征的国际分类诊断标准[1]。甲组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1~13岁,病程3个月~1年。发作类型:全面性发作13例,其中失神发作4例、阵挛性发作2例、强直阵挛7例。部分性发作7例,简单部分性发作3例、复杂部分性发作2例、部分性发作伴全身泛化2例。乙组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2~14岁,病程1~3年。发作类型:全面性发作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