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骨旁骨肉瘤是骨肉瘤的一种特殊类型,其恶性程度较一般骨肉瘤低,截肢后效果较好。我院1964年6月至1981年4月,收治住院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7例骨旁骨肉瘤,术前均误诊。本组7例中,男3例,女4例。年龄19~33岁。肉瘤部位,股骨远端4例(其中3例膝关节活动受限),股骨中段1例,胫骨近端2例。7例均有不同程度疼痛,5例有局部肿胀。骨旁骨肉瘤起源于骨膜或骨旁结缔组织,比较少见,临床易误诊。李瑞宗等  相似文献   

2.
Skp2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kp2在骨肉瘤中表达及其与P27,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采用肿瘤根治术治疗骨肉瘤患者标本5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这组标本的Skp2及P27的表达情况;并对骨肉瘤患者预后进行随访,44例患者获得平均31.2(4~84)月随访,失访8例.20例存活5年以上,24例死亡.结果:Skp2在骨肉瘤中呈高度表达(均值为1.74);骨肉瘤Ⅲ期的Skp2蛋白的表达强度与Ⅱ a期和Ⅱ b期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理组织学分型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Skp2蛋白表达与骨肉瘤的复发转移、5年生存率具有相关性(P<0.05),并且与P27蛋白表达在骨肉瘤中呈负相关,(r=-0.907,P<0.05).结论:Skp2通过介导P27的降解,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Skp2与骨肉瘤的侵袭、转移相关,可作为骨肉瘤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中分析了21例皮质旁骨肉瘤的影像表现.男7例,女14例.好发年龄15~45岁.部位:股骨9例、胫骨7例、肱骨 1例、腓骨1例、髂骨3例.影像表现是肿瘤基底部与骨皮质相连,肿瘤高度致密似象牙样骨,多呈分叶状;肿瘤与软组织分界清楚,可有线状征;少数有骨膜反应.诊断应与骨膜性骨肉瘤、硬化性骨肉瘤、骨软骨瘤等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集合管癌的临床特征、诊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肾集合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为7例,发病年龄39~71岁,平均54.8岁.因血尿就诊11例,因腰痛就诊4例,因腰痛伴反复低热就诊1例,查体发现2例.18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给予辅助治疗.15例随访3个月~3年,其中1例术后3个月时发现肺转移,9个月死于肾癌转移,8例于术后1~2年之间死于肾癌肺或脑转移,3例术后2~3年之间死于肾癌转移,3例术后3~9个月仍无瘤生存,3例患者失访.结论:肾集合管癌恶性程度高,进展迅速,转移早,预后差.单纯手术治疗效果一般.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 96例患者均为妇产科门诊女性患者,全部病例经临床和病理检测诊断为尖锐湿疣.诊断依据:①外阴部痒痛,分泌物增多.②有典型外生疣状物.③取活泥检送病理检查证实.全部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年龄18~50岁,多在23~45岁之间,平均年龄32.8±10.7岁,病程7天~6个月.对照组46例,年龄19~52岁,多在24~45岁之间,平均年龄31.7±9.8岁,病程7天~6个月.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病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粤北地区贲门癌人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粤北人民医院手术并经病理确诊的贲门癌患者手术标本70例,每例均有完整随访资料;采用改良Giemsa染色法原位检测贲门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切缘组织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采用SPSS19.0软件统计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70例贲门癌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42例,感染率为60.0%;有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史的患者感染率为33.3%,明显低于无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史患者的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与贲门癌患者的年龄分组、性别、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不相关(P>0.05);70例贲门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40.4个月,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年龄60岁以下、淋巴结无转移和术后化疗的患者平均生存期分别为51.2个月、50.8个月、61.2个月、52.2个月,较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年龄60岁以上、淋巴结转移、术后无化疗组患者平均生存期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模型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不是影响贲门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而淋巴结转移和术后化疗是影响贲门癌患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粤北地区贲门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但并非贲门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非经典型高级别骨肉瘤(非肢体部位、初诊时有转移或年龄>40岁)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生存期和预后因子.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诊断的60例非经典型高级别骨肉瘤患者资料.描述其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手术治疗,采用Kaplan-Meier方法作生存分析,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以确定独立预后因子.结果 男女比例2∶1,中位年龄19岁,肢体部位肿瘤占68.3%,56.7%的患者肿瘤≤8 cm,70.0%的患者以疼痛为首发临床表现,21.7%的患者初诊时即发现有远处转移,70.0%的患者行保守性手术.总生存期和无事件生存期的中位值分别为36个月和14个月.5年总生存率(33.4±8.0)%, 5年无事件生存率(31.8±6.8)%.肿瘤部位和初诊时有无转移是非经典型骨肉瘤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 在非经典型高级别骨肉瘤患者中,非肢体部位肿瘤和初诊时存在转移的患者具有较差生存期,此类患者应该更加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8.
成骨肉瘤是来源于骨组织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多见于青年人,但在较大年龄的儿童亦可发生。5岁以下的幼儿则很少见。本文报告1958~1982年间我室诊断的7例小儿成骨肉瘤,并就其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讨论。一、一般资料7例中女4例、男3例。年龄6~12岁。胫骨上端2例,股骨下端、股骨上  相似文献   

9.
施崇敏  刘勇  杨敏 《西部医学》2009,21(6):996-997
目的探讨骨肉瘤在X线平片与CT的非典型征象。方法6例患者均做X线平片、螺旋CT扫描和穿刺细胞学检查,4例手术治疗后,病变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X线平片:大片状密度增高影2例,其中1例可见少许骨膜增厚;片状高密度影并骨皮质增厚1例;骨缺损并骨膜反应2例;斑片状高密度影并软组织肿块、骨膜增厚1例。CT:骨质破坏6例;4例可见瘤骨;软组织肿块4例,其中3例表现为环绕骨干的肿胀软组织影。6例中无一例在平片与CT都同时表现出典型的骨肉瘤征象:骨质破坏、肿瘤骨、软组织肿块和骨膜反应。穿刺细胞学及病理检查证实6例为骨肉瘤。结论提高对骨肉瘤平片与CT非典型征象的认识,从而提高时非典型征象骨肉瘤的影象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0.
梅又文  唐瑶  胡丽娜 《四川医学》2013,(10):1518-1520
目的 探讨子宫癌肉瘤(uterine carcinosarcoma)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影像学特征以及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子宫癌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治疗方式.结果 子宫癌肉瘤的患者,除1例19岁外,其平均发病年龄为57.5岁,并且均已绝经.B超可探及丰富的血流信号.病理分期示Ia期4例,Ib期7例,II期1例,IIIb期1例,IV期2例.在13例有随访结果的患者中,6例患者死亡,其余7例患者随访期间肿瘤无复发.结论 病理检查为子宫癌肉瘤的确诊手段.其恶性程度较高,但早期若能接受积极治疗,预后可有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