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报道1例罕见的呈瘤内瘤组合的皮肤局限性淋巴管瘤内毛母质瘤。方法 对1例皮肤局限性淋巴管瘤内毛母质瘤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患者男性,20岁,临床表现右肩部皮肤缓慢增大的蕈状肿物,大小4.5cm×3.5cm×2.0cm,切面基底部见一结节,部分有石灰样感,结节外周囊性多房,内含灰白色半透明糊状物。镜检基底部结节表现典型毛母质瘤的组织学特点,外周呈淋巴管瘤结构。免疫组化结果:衬覆淋巴管腔的扁平细胞D2-40弱阳性,CD31、CD34(内对照,瘤内血管内皮细胞阳性)及VEGFR-3均阴性。结论 皮肤淋巴管肿瘤和毛母质瘤分别为皮肤软组织和附件来源的肿瘤,二者同时发生并且形成独特的瘤内瘤现象非常罕见。  相似文献   

2.
右心房转移瘤误诊粘液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历报告患者 ,男 ,45岁。活动后胸闷、气促 3个月余。以登楼时心悸明显 ,于 1999年 5月 6日入院。查体 :体格健壮 ,胸骨左缘第 2、3肋间闻及Ⅱ /Ⅳ级收缩期杂音 ;肝肋缘下 2指 ,质较硬。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X线胸片示右心房不大 ,心胸比 0 .5 0。实验室检查HBsAg( ) ,抗 -HBe( )、抗 -HBc( )。超声心动图示右心房内可见 5 3mm× 33mm实质性团块充填 ,附着于房间隔近右房顶部 ,随心脏缩舒活动而出入于三尖瓣口 ,三尖瓣口血流无明显受阻。术前诊断右心房粘液瘤。 1999年 5月在气管插管全麻中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术…  相似文献   

3.
4.
5.
胃肠道间质瘤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目的 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为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研究4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临床资料。结果 40例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8-72岁。病灶在胃24例,小肠9例,大肠7例。临床主要表现为胃发肠道出血和腹部包块。属良性间质瘤11例,潜在恶性间质瘤17例,恶性间质瘤12例。所有患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有7例复发,其中2例良性间质瘤,2例潜在恶性间质瘤,3例恶性间质瘤,其中1例潜在恶性间质瘤及2例恶性间质瘤有淋巴结转移。复发病例均再次行手术治疗。生存期为3-12年。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行为难以预测,良性也可表现为恶性特征(复发或转移),因此手术应以根治为主。  相似文献   

6.
脑转移瘤及瘤周脑组织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脑转移瘤病变特点及脑组织对转移瘤的反应.方法对43例脑转移瘤及瘤周脑组织进行了临床病理分析、免疫组化检测及瘤周微血管密度记数.结果脑转移瘤男性多见,左脑、小脑多见,腺癌多见,肉瘤罕见绝大多数病例有明显坏死与出血;多数瘤周脑组织高度水肿、微血管大量增生(MVD31.4±15.5),胶质细胞增生肥大.结论(1)坏死与出血是脑转移瘤重要的继发改变;(2)瘤周脑组织反应性病变明显,它们是临床表现与影像改变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们采取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原则,施以同瘤异治与异瘤同治的方法,确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同瘤异治患有同一种肿瘤的病人,由于体质、年龄、性别、嗜好、生活环境或宿疾的不同,即使同一病期,同一组织学类型,症状与体征也可不尽相同,故其治疗用药也随证作了相应调整,称为同瘤异治。如肺癌中期表现为阴虚内热证,见有咳嗽少痰,痰中带血丝,潮热盗汗或恶风自汗,声低气短,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口干不欲饮,舌质红,少苦,脉细数,治宜益气养阴,扶正抗癌。然而病至晚期,常表现为阴阳两虚证:咳嗽气急,动之喘促…  相似文献   

8.
椎管内沙样瘤黑色素性神经鞘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患者男,男,47岁。腰痛并放射至臀部和左下肢3年。入院前1m出现右下肢感觉和运动功能减弱,逐渐加重,行走困难。查体:右下肢肌力III级,屈髋、足背屈运动减弱,腱反射亢进,足背及右下肢感觉减弱。血、尿常规正常。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未见异常。MRI检查:胸12椎体水平椎管内一肿块,大小约3.8cm×1.7cm×3cm。横断面图像显示肿瘤位于硬膜外,脊髓左侧,并向左侧胸11~12椎间孔突出呈哑铃形。脊髓及硬膜囊受压向右移位。肿块在T1WI上呈高信号,在T2WI上呈低信号,其内可见散在斑点状高信号影。注入Gd DT PA后,肿块呈中度强化(图1~6,…  相似文献   

9.
10.
腺瘤样瘤性平滑肌瘤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祥  何联军 《海南医学》1994,5(4):271-271,265
腺癌样瘤是泌尿生殖道不多见的良性病变,肿瘤内有平滑肌并存时,称之为腺瘤样痛性平滑肌瘤。据文献报告(1)至1968年为止共约200余例,余未见总结性报道。该瘤在女性多发生于输尿管或子宫浆膜一下,偶见于卵巢,在男性则多是睾丸旁组织的肿瘤。本院发现一例,现报告如下:万xX,男性,20岁,湖北籍,住院号55092。于1988年5月16日因左侧阴囊多发一性肿块一年余,以“左明囊内肿物性质待查”收入外科。一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侧阴囊较右侧稍大,触有拇指头大小的肿物一个,无何特殊不适,此后肿物逐渐增大、增多,轻度胀痛不适,曾先后以“左…  相似文献   

11.
CT在三叉神经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在三叉神经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和病理学证实的三叉神经瘤12例,行CT平扫及静脉主身60%逍影葡胺或优维显增强扫描。结果:12例表现为恶性循环 哑铃形3例,类哑铃形6例,类圆形3例,肿瘤呈混杂密度、均匀密度或等密度均无钙经及水肿。结论:CT对三叉神经瘤的定位、定性及岩骨和颅底骨的异常的2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副神经节瘤是一类起源于神经嵴细胞的肿瘤,主要分布于头颈、纵隔、肾上腺及腹膜后等有副神经节聚集的部位,临床上较为少见.副神经节瘤伴节细胞神经瘤更是罕见.我们于2003年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随着CT及MRI得到了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颅内肿瘤被发现,但因为在影像学上相似,很多颅内肿瘤被误诊。本院就曾收治1例生长激素瘤的患者,因为误诊而影响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面神经瘤是原发于面神经的神经鞘瘤或神经纤维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其生长缓慢,可以发生于从脑干直至面肌的面神经行程中任何部位。本病多以小宗分析或个案报告见诸于文献,临床对本病也常估计不足,很易误诊,治疗上的经验尚不多,现将近年有关本病的诊治情况综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骶骨转移瘤虽较腰椎、胸椎转移瘤发生率低,但亦较为常见,而骶骨脊索瘤则较为少见。由于二者均可以发生于骶骨,故常造成诊断困难。本文对我院2000年5月至2008年10月收治并确诊的18例骶骨转移瘤与脊索瘤的MRI征象进行分析,以提高对骶骨转移瘤与脊索瘤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对腰椎转移瘤椎体、附件同时破坏并软组织肿块病人,采用胸腰部侧后方“(?)”切口,彻底切除瘤体,椎体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取得满意效果,该方法:①切口显露视野清楚,暴露充分,直视下可彻底切除瘤组织。②选用椎体钉内固定,有效地抵御了植骨区压应力、切应力和扭转应力,有利植骨区的可靠融合,避免了肿瘤切除后脊柱不稳定,而导致脊髓、马尾神经和脊神经的损伤。③本术式未切断骶棘肌和腰大肌,术后保留了脊柱部分稳定结构,该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治疗效果确切,作为脊柱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7.
扶正抑瘤饮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邱根全  刘晻  王锐  南克俊 《医学争鸣》2003,24(5):466-468
目的 :观察扶正抑瘤饮对人胃癌细胞株体外增殖的影响 ,及其对小鼠移植性肉瘤的抑制作用 .方法 :应用MTT比色法 ,检测不同浓度扶正抑瘤饮 (简称中药ZY)对不同分化程度的 3株人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并以小鼠移植性肉瘤180为模型 ,随机分空白对照组 ,ELF化疗方案组 (ELF) ,扶正抑瘤饮组 (ZY) .观察其对小鼠移植性肉瘤的抑制作用 .结果 :中药对 3株胃癌细胞均呈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但其对不同细胞株敏感性有差异 .中药浓度在 1× 10 -2 ~ 1× 10 3mg·L-1之间 ,对SGC 790 1,880 1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与剂量无明显相关 ,而对MGC 80 3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随浓度升高而增强 ,当浓度为 1× 10 3 mg·L-1时 ,抑制率最大 (4 1.1±5 .4 ) % .中药对小鼠移植性肉瘤 (91.0 % )与ELF组肿瘤生长抑制率 (93.1% ) ,ZY组平均瘤重 (0 .131± 0 .0 18)g与ELF组(0 .0 10± 0 .0 0 8)g相比 ,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ZY组小鼠体质量变化量 (6 .80± 0 .5 4 )g与空白对照组 (5 .5 0± 2 .2 7)g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ELF组小鼠体质量变化量(0 .4 3± 0 .15 )g明显小于空白对照组和ZY组 (P <0 .0 5 ) .结论 :扶正抑瘤饮对人胃癌细胞株SGC 790 1,880 1的抑瘤作用与浓度无明显关系 ,但对MGC 80 3细胞株的抑  相似文献   

18.
松果体瘤放射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松果体瘤放射治疗的价值及方法。材料及方法:放射治疗松果体瘤10例,其中全脑放疗6例,局部放疗3例,全中枢神经照射1例。结果:随访1 ̄7年,中位随访时间3年3个月,生存8例,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局部复发,1例死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感染),未发现有脊髓转移。结论:放射治疗是治疗松果体瘤的有效方法,生殖细胞瘤无须常规地全脊髓照射。  相似文献   

19.
毛母质瘤1例     
1 病例报告  患者 ,男性 ,9岁。半年前发现颈后部有一约“粟子”大小的肿物 ,无不适感 ,未做过任何治疗 ,肿物生长缓慢。来诊查体 :心肺腹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 :颈后正中可触及一约 2 0cm× 2 5cm× 2 5cm大小的结节 ,质地坚硬 ,表面不平 ,可以移动 ,无压痛 ,表面皮肤外观正常 ,拟诊为囊肿钙质沉着。局麻下行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皮下层 ,周围有结缔组织包裹 ,有分叶状结构。完整切除肿物 ,伤口加压包扎 (切开肿物可见骨质样物质 )。术后 1周拆线痊愈。  肿物送病理检查 ,HE染色镜下所见 :肿瘤位于皮下层 ,与周围间…  相似文献   

20.
报道1例肾平滑肌瘤的CT表现特征.肿瘤位于肾脏边缘,平扫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呈均匀延迟强化,肿瘤内无明显坏死囊变.术前做出可能性的诊断建议,可避免不必要的肾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