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我科1996年7月~1997年7月将掌背动脉皮瓣用于断指再植并皮肤缺损4例的修复,皮瓣及手指全部存活。临床资料本组男2例,女2例,年龄16~33岁,机器冲击伤2例,机器绞伤2例,离断部位均在近节,其中食指、环指各1例,分别伴掌指关节水平的指背及掌背皮肤缺损25cm×20cm及30cm×20cm;中指两例伴近节掌面及桡侧皮肤缺损分别为28cm×18cm和25cm×18cm,且并指动脉缺损32cm和30cm。手术方法:在臂丛麻醉下,断指再植手术处理,止血带下根据皮肤缺损的大小和形…  相似文献   

2.
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肢体创面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总结应用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四肢肌腱、骨外露创面22例的临床经验。自1990年10月以来,应用该皮瓣修复手部创面10例,皮瓣面积最大12cm×9cm,最小8cm×7cm,蒂长2cm~5cm,宽4cm~5cm。修复膝、小腿及踝、足部创面12例,皮瓣面积最大16.5cm×12cm,最小10cm×6cm,蒂长7cm~12cm,宽3cm~6cm。术后皮瓣完全成活18例,边缘部分坏死2例,完全坏死2例。对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的血供特点,手术要点及注意事项,皮瓣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带隐神经的小腿内侧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于1986年1月~1996年12月共收治足跟部皮肤缺损168例,其中利用带隐神经的小腿内侧岛状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52例,皮瓣全部存活,外观及功能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4例,女18例;急诊22例,非急诊30例。年龄12~60岁。致伤原因:车祸24例,机械压伤23例,其它5例。左足28例,右足24例。皮肤缺损面积最小6cm×8cm,最大10cm×15cm。伴有跟骨骨折20例。切取皮瓣面积最小8cm×10cm,最大12cm×18cm。血管蒂长5~8cm,平均63cm,带…  相似文献   

4.
腓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及踝部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1990年6月以来,我们应用腓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及踝部组织缺损11例,取得较理想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3例。年龄24~74岁。外踝部慢性溃疡3例,足跟部恶性纤维组织肉瘤1例,外伤性足跟软组织缺损骨外露4例,瘢痕切除松解后跟骨外露3例。皮瓣切取最大范围为18cm×12cm,最小6cm×7cm。术前用多普勒血流仪测定腓动脉体表投影,根据缺损部位及大小设计切取皮瓣,血管蒂部保留2~3cm宽条形皮肤,以保护血管蒂。术后1例皮瓣边缘感染,部分坏死,经换药愈合。余皮瓣成活,创面Ⅰ…  相似文献   

5.
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踝部骨外露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男,35岁,右外踝下方慢性溃疡,创面6.5cm×6cm,切除溃疡及瘢痕组织后创面为8cm×7cm,骨外露。设计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8cm×7cm,血管蒂长11cm,旋转180度覆盖骨外露创面,术后第2天拔引流条时见皮瓣淤肿、起水泡,于...  相似文献   

6.
手指逆行岛状皮瓣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3  
我们设计了手指近节侧方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指端皮肤斜行缺损,临床应用7例9指,均获成功。皮瓣最大面积2.0cm×3.0cm,最小面积1.0cm×1.5cm。通过对4具尸体8只手的应用解剖研究,结合文献及临床观察发现此皮瓣的静脉回流为指动脉→皮瓣→指静脉→逆行至指静脉远端→末节指背静脉→中节指背静脉→近节指背静脉→手背静脉,故术后发生静脉危象较少。手指近节侧方逆行岛状皮瓣操作简单、成功率高,修复后手指可早期功能锻炼.特别适宜修复示、中、环、小指指端斜行皮肤的缺损。  相似文献   

7.
1990年3月~1998年3月,我院共收治足跟软组织缺损18例,采用带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及筋膜皮瓣修复,效果满意,报告如下。本组男10例,女8例。年龄25~46岁。车祸伤12例,机器挤压伤4例,农具刺伤2例。左足10例,右足8例。伴跟骨骨折4例,跟腱断裂2例。急诊5例,择期13例。采用带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0例,小腿后侧逆行筋膜皮瓣修复8例。皮瓣最大15cm×10cm。皮瓣血管蒂长4~6cm;筋膜蒂长8cm,蒂宽5cm,逆行旋转180°。本组1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年,带血管蒂…  相似文献   

8.
小腿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1989年7月~1993年12月,应用小腿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31例。皮瓣完全成活30例,失败1例。皮瓣面积最大16cm×8cm,最小5cm×3cm,经随访效果满意。针对小腿内侧岛状皮瓣的特点和手术要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颈浅动脉皮瓣修复头皮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2年8月以来,我们对5例大面积头皮缺损及颅骨外露的患者,采用岛状颈浅动脉皮瓣修复获得成功。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例,女4例,男1例。年龄21岁~46岁。外伤3例,肿瘤切除2例。头皮缺损最大20cm×18cm。皮瓣的制备:根据头皮缺损面积计算...  相似文献   

10.
桥式交叉吻合血管组织瓣移植修复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式交叉吻合血管游离组织移植术[1]是1982年于仲嘉教授首次成功应用于临床。我科自1992年6月~1997年10月采用此技术修复6例患者,取得满意结果。临 床 资 料本组6例,男5例,女1例,年龄36~48岁,皆为车祸伤。其中3例胫骨慢性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创面最大16cm×10cm,最小8cm×6cm,胫骨缺损10~12cm;2例足踝部严重开放性骨折,创面最大25cm×18cm,最小15cm×8cm,1例骶尾部巨大褥疮,创面20cm×12cm。治疗方法:(1)用腓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3例慢性骨…  相似文献   

11.
本组病人共12例,其中肘部外伤性皮肤缺损之例,腕部皮肤缺损4例,面部外伤性皮肤缺损和恶性肿瘤各1例,手背及虎口外伤3例,拇指再造1例,2例顺行设计,10例逆行岛状转移。皮瓣切取最大范围12.0cm×10.0cm,最小6.0cm×5.0cm,平均7.8cm×65cm。经2~4年随访,皮瓣均生长良好,供瓣区功能无任何异常。在解剖和手术中发现骨间前动脉背侧穿支穿骨间膜部位有26%稍靠上,设计皮瓣时应稍向上一点,防止蒂部过短转移不到位。在分离蒂部血管时要注意保护好骨间背侧神经。以骨间后动脉和骨间前动脉背侧穿支为血管蒂的前臂背侧皮瓣既可以顺行设计修复前臂和肘部的皮肤缺损,也可以逆行转移修复远端的手部和腕部的皮肤缺损。设计灵活、供皮区损伤小,且血管位置表浅,手术操作简单,是小面积皮肤缺损较为理想的皮瓣。  相似文献   

12.
多蒂阻隔随意筋膜皮瓣修复小腿足大面积皮肤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增大带蒂筋膜皮瓣的成活面积,设计了多蒂阻隔随意筋膜皮瓣。方法在传统阻隔式皮瓣的基础上,根据创面及邻近组织的损伤程度,设计2~4个蒂宽1.5~3.0cm相互垂直的蒂。在小腿深筋膜下游离后置入医用不锈钢薄片,阻隔3~6天后断侧蒂,形成双蒂筋膜皮瓣,6~14天后断去其中1个蒂,将皮瓣旋转移位修复皮肤缺损。1991年1月~1998年9月,应用该法治疗33例。其中小腿皮肤缺损伴骨、神经及肌腱外露22例,内固定物外露伴骨髓炎5例,小腿及足贴骨瘢痕畸形6例。切取最大筋膜皮瓣25.0cm×13.0cm×2.4cm,最小6.0cm×3.5cm×1.5cm。皮瓣长与蒂宽比例达11∶1。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31例获得6个月~5年随访,无关节功能影响。皮瓣外形好,不臃肿,耐压。结论多蒂阻隔随意筋膜皮瓣修复小腿及足大面积缺损,扩大了皮瓣长宽比例及可切取的面积,随意性好,抗感染能力强,皮瓣成活面积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3.
外踝上方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背远端软组织缺损李辉,李子忠,周雷,余嘉洪,林军例1男,20岁。车祸致右足背皮肤撕脱,1~4跖骨开放性骨折。行急诊清创缝合,骨折克氏针固定。术后2周足背皮肤坏死,创面10.5cm×5.5cm第1跖骨、楔状骨外露。切取外踝上方...  相似文献   

14.
自1995年6月以来,我们为6例接了带神经皮瓣移植术后,皮瓣供区中厚皮片感觉恢复不佳者施行了感觉神经植入术。分别于术后3、6、12个月进行感觉检测,效果较好。作者单位518029 广东省深圳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手外组临床资料本组男1例,女5例。年龄19~28岁。皮片移植原因:带神经皮瓣切取后的供区创面。其中足背4例,小腿2例。取皮片区为大腿者3例,腹部3例。皮片厚度06~08mm。皮片移植术后时间1年~3年8个月,平均1年6个月。皮片面积5cm×38cm~10cm×95cm。神经植入术后时…  相似文献   

15.
手指逆行血管蒂岛状皮瓣6例报告(摘要)李智慧,陈德松手指指端皮肤缺损修复方法很多,各有优缺点。我们从1991年2月到1992年3月采用手指逆行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指胶皮肤缺损6例,疗效满意。本组皮瓣形成后覆盖创面面积为1.ocmXI·ocm~2·o...  相似文献   

16.
一期修复电烧伤骨外露创面16例韩昌熙,李有明1983年~1992年,我们应用皮瓣转移一期修复电烧伤骨外露创面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9~51岁。骨质外露部位:颅骨9例,肱骨、髂骨各2例,股骨、胫骨、跟骨各1例。面积20cm×9cm~7cm×2c...  相似文献   

17.
我们采用顺、逆行示指近节桡背侧双岛状皮瓣,修复伴有肌腱、骨外露的拇、示指指腹缺损1例,获得成功。患者女性,32岁。因压伤致右拇指指腹尺侧缺损2.5cmx1.8cm;示指指腹缺损2.0cmx1.5cm。双指末节屈肌腱止点外露,指背皮肤完好。急诊清创后,按创面面积设计右示指桡背侧顺、逆行双岛状皮瓣,外形呈哑铃状,切口不超过关节。顺行皮瓣的血管蒂为掌深弓发出的示指侥侧指固有血管近断端;逆行皮瓣的血管蒂为桡侧指固有动脉远端,血供由示指尺侧指动脉通过单侧交通网达桡侧指固有动脉远端逆行供血。于指桡侧掌缘切开…  相似文献   

18.
指动脉及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指部位的软组织缺损在临床上较常见,由于局部软组织少,皮肤的弹性及移动性小,因此难以用局部皮瓣修复,远位皮瓣需多次手术。自1994年以来,我们应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及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5例28指,男19例,女6例,年龄16-24岁,平均26岁。致伤原因:冲击伤9指,电击伤2指,化学烧伤2指,刀切伤15指。移植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22个,最大面积为4cm× 2.5cm,最小面积为2cm×2cm;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面…  相似文献   

19.
腓肠浅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临床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报道临床应用腓肠浅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实践经验。材料和方法:应用腓肠浅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治疗小腿远端骨外露、足跟贴骨瘢痕、溃疡共8例。皮瓣切取面积6cm×5cm~9cm×9cm。结果:全部皮瓣成活良好,切口均I期愈合。结论:该皮瓣血运可靠,切取简单安全、覆盖范围广,可有效地修复小腿下段及足部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20.
足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坶趾皮肤脱套伤彭福荣,刁新清1992年以来,应用足背逆行岛状皮瓣移位一期修复趾皮肤脱套伤3例。男性。年龄18~32岁。左侧1例,右侧2例。单纯趾皮瓣脱套伤2例,合并未节缺如1例。伤后至手术时间6~12小时。皮肤缺损面积5cm×6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