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镜超声检查能显示消化道壁的层次结构,是目前公认的诊断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最佳手段,可以准确地显示出黏膜下病变的位置、大小、内部回声、起源层次等.我们在行超声内镜检查食管黏膜下病变的过程中发现,位于食管上段的病变多显示为起源于黏膜肌层,位于食管下段的病变多显示为起源于固有肌层,而且起源于黏膜肌层的病变直径多较小,而较大的黏膜下病变多起源于固有肌层.  相似文献   

2.
�����������������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消化道肿瘤是日益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提高消化道肿瘤治疗疗效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 ,目前内镜检查是诊断消化道早期肿瘤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通过内镜检查不仅能观察病变的部位、形态大小、数目等 ,而且能钳取活组织进行病理诊断。随着内镜诊断技术的提高 ,早期消化道肿瘤的发现例数逐年增多。本文分别介绍早期食管癌、胃癌、大肠癌的内镜诊断进展情况。1 早期食管癌的内镜诊断1 1 早期食管癌的定义 根据 1976年全国食管癌防治会议制定的标准 ,早期食管癌为大小在 3cm以下 ,范围仅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的病变 ,其中凡黏膜层的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ndoscopicsub—mucosalexcavation,ESE)治疗胃固有肌层间质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内镜超声(EUS)发现的源于胃固有肌层的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tumor,SMT)行ESE治疗: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抬高病变,切开病变周围黏膜,剥离病变周围组织,完整切除病变。结果17例源于胃固有肌层的黏膜下肿瘤均成功挖除,2例ESE治疗中发生穿孔.应用金属止血夹成功夹闭。术后病理诊断为间质瘤,其中胃底8例,胃体8例,胃窦1例。病变最大直径0.7~4,3(平均1.5)cm。全组未出现ESE术后出血,随访2~30个月,恢复良好,未出现复发或转移。结论ESE治疗小的胃固有肌层间质瘤安全、有效,能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且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4.
内镜全层切除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消化道肿瘤内镜治疗技术主要为病变组织切除术和病变组织破坏术。病变组织切除术目前主要包括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mucosalresection,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dissection,ESD)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ndoscopicsubmueosalexcavation,ESE)等;病变组织破坏术主要包括激光治疗、微波治疗、光动力学治疗、氩离子凝固法等。目前,国内外均以EMR和ESD技术作为早期消化道肿瘤的标准内镜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与染色技术鉴别大肠肿瘤及非肿瘤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选择2007年3月至2008年5月间245例入选病例,分别采用常规放大技术、FICE放大技术及染色放大技术对病变进行腺管开口分型及毛细血管形态观察,对病变做出诊断,并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相比较.结果 在245例患者中发现新生性病变480个,其中常规放大内镜下发现病变90.0%(432/480),FICE放大模式下发现病变98.8%(474/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ICE放大内镜比染色放大内镜更能清晰显示黏膜毛细血管结构形态(P<0.01),在显示腺管开口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CE放大内镜对肿瘤性及非肿瘤性病变判断的符合率为92.2%(437/474),染色放大内镜符合率为81.0%(389/480),前者高于后者(P<0.01).结论 FICE放大内镜可以观察黏膜表面微细结构及毛细血管形态,比普通放大内镜及染色放大内镜对大肠肿瘤性及非肿瘤性病变鉴别诊断的符合率高,操作转换简便,可指导对病变进行靶向活检,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探头超声内镜指导内镜下剥离联合圈套结扎治疗来源于上消化道固有肌层黏膜下肿瘤(SM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内镜发现的上消化道SMT行EUS,对其中来源于固有肌层的SMT行圈套结扎后应用针形切开刀行对应内镜下剥离治疗:内镜下圈套结扎病变;预切开病变表面中央的黏膜;剥离黏膜下层组织显露病变,完整切除病变。结果来源于上消化道固有肌层的SMT共13例,术后病理诊断为食管平滑肌瘤2例,胃平滑肌瘤3例,胃间质瘤7例,胃血管球瘤1例。病变直径0.8~1.5cm,平均1.2cm。13例病变均一次性完整切除,其中1例术后出现消化道穿孔,应用金属夹成功封闭,未转外科手术。结论微探头超声内镜指导内镜下剥离联合圈套结扎治疗来源于上消化道固有肌层直径≤1.5cm的SMT是安全、有效的,可完整切除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可达到与外科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内镜超声指导食管黏膜下肿瘤的黏膜切除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指导食管黏膜下肿瘤黏膜切除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992年至2005年间656例疑为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进行内镜超声检查,其中97例食管病变内镜超声显示病变来源于黏膜肌层,有43例经知情同意后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切除病变经过病理检查明确病变的层次和病变性质。结果通过与病理结果对照表明,EUS准确地判断肿瘤所在的层次;通过黏膜切除术切除所有病变,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内镜超声检查能准确判断黏膜肌层来源的肿瘤,可用于指导黏膜切除术。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误诊为食管黏膜下肿瘤的食管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的内镜超声及组织病理学特点,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0年1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术前诊断为食管黏膜下肿瘤但术后病理证实为食管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的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大小、病变部位、超声下病变起源、病变回声、内镜治疗方式以及术后病理等临床资料。11例患者中男9例、女2例,年龄(65.5±6.2)岁,9例病变长径≤2 cm,8例病变位于胸中段食管。11例患者中10例术前行内镜超声检查,病变起源于黏膜下层6例、固有肌层2例、黏膜肌层2例,病变回声9例为低回声改变,仅1例为等回声病变。11例患者中3例行内镜黏膜切除术,6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2例行隧道法内镜黏膜下肿物切除术。组织病理学类型包括3例中低分化鳞癌,3例基底细胞样鳞癌,2例腺样囊性癌(其中1例为腺样囊性癌碰撞鳞癌),2例腺癌,1例食管肉瘤样癌合并基底细胞样鳞癌。食管上皮源性恶性肿瘤内镜下表现为黏膜下隆起极为罕见,内镜超声有助于鉴别诊断,诊断性治疗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前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尤其是结肠肿瘤的发病率日趋增加,然而消化道肿瘤的早期往往无症状。如何发现微小早期病变,特别是如何提高早期癌、微小癌的检出率,需要内镜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最近高像素和高分辨率放大内镜的问世,可以达到活体解剖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的效果;结合染色法应用,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到黏膜的微细结构,为早期癌、微小癌的发现以及鉴别良、恶性病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EMR)或内镜下分次黏膜切除术 (EPMR)、夹子缝合和特殊检查对大肠肿瘤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方法 采用染色、放大和超声探头进行特殊检查判断大肠肿瘤起源、性质、形态和浸润深度 ,根据病变大小分别行一次切除 (≤ 2cm的病变 )和多次切除 (>2cm的病变 )共 5 4个病变 ,切除创面行夹子缝合。结果 组织病理学检查为腺瘤 13例 ,腺瘤伴异型增生 38例(10例轻度异型增生、2 3例中度异型增生、5例重度异型增生 ) ,黏膜层癌 3例。 4 0例随访中 ,一次切除2 9例 ,半年复查 ,未见局部再发 ;分次切除 11例 ,分别在术后 1个月有 2例 ,3个月和 6个月各有 1例局部再发 ,追加治疗后未见再发。 3例黏膜层癌中 ,2例内镜治疗后转外科治疗 ,组织病理学均未发现癌残留 ;另 1例长期内镜随访 ,未见局部再发。结论 染色、放大和超声探头综合检查能提高早期大肠癌浸润深度的诊断率 ,对正确选择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规范的操作能减少肿瘤组织残留 ,强调首次完全切除肿瘤组织、仔细观察有否残留肿瘤和定期随访复查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染色放大内镜观察不同大肠黏膜病变的Pitpattern形态,探讨其在早期大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染色放大内镜对146例患者的大肠黏膜进行细微结构形态学观察,并与观察部位活检所得的病理组织学改变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46例患者中放大内镜检出息肉172枚,经0.2%的靛胭脂染色放大后又发现0.1~0.5cm大小的息肉84枚,共计息肉样病变256枚。染色放大内镜可明显提高息肉病变的检出率。各种腺管开口分型的病理诊断结果构成差异有显著性,Ⅰ~Ⅴ分型与病变严重程度之间呈明显正相关。染色放大内镜对大肠肿瘤性病变诊断符合率89.5%、敏感性82.2%、特异性92.3%,放大内镜诊断符合率71.5%、敏感性61.8%、特异性77.9%,染色放大内镜对大肠肿瘤性疾病诊断与放大内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染色放大内镜对大肠肿瘤的诊断优于放大内镜,能够提高大肠癌的早期诊断率,从而为大肠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内镜下正确处理提供快速而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STER)治疗来源于上消化道固有肌层黏膜下肿瘤(SMT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6例经超声内镜和CT诊断为来源于固有肌层的上消化道SMTs患者全麻下行STER治疗:(1)内镜寻找到肿瘤,并准确定位;(2)建立黏膜下隧道,显露肿瘤;(3)内镜直视下完整切除肿瘤;(4)缝合黏膜切口。结果来源于固有肌层的上消化道SMTs患者26例中,食管14例,贲门7例,胃5例。来源于固有肌层浅层者11例,深层者15例,其中2例胃SMTs与浆膜层粘连,密不可分。STER成功切除所有黏膜下肿瘤,完整切除率100%,切除病变直径1.0~3.2cm(平均1.9cm)。黏膜切开至黏膜切口完整缝合时间25~145min,平均68.5min;完整缝合创面所用金属夹4—6枚,平均5枚。术后病理诊断为平滑肌瘤17例,间质瘤7例,血管球瘤1例,神经鞘膜瘤1例;切缘均为阴性。发生皮下气肿2例,左侧气胸伴皮下气肿1例,气腹2例,均予保守治疗痊愈。术后无一例出现迟发性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漏和胸腔腹腔继发感染,无一例发生黏膜下隧道内积血积液和继发感染。随访3~9个月,无一例病变残留或复发。结论STER治疗来源于固有肌层的上消化道SMTs安全、有效,可以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并可避免消化道漏和胸腔腹腔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检查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断价值及指导内镜下微创治疗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超声内镜诊断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82例,根据黏膜下肿瘤的起源层次、大小及性质分别选择不同的内镜治疗方案,内镜治疗包括高频电凝电切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皮圈套扎术等。标本行常规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术后定期内镜随访。结果26例超声判断起源于黏膜肌层的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行高频电凝电切术;17例起源于黏膜肌层的平坦型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38例起源于固有肌层和1例起源于黏膜肌层的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行皮圈套扎术。内镜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符合率为91.4%。术后1例出血,其余无严重并发症发生。79例术后随访3—24个月无复发。结论超声内镜能够对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进行起源和定性诊断,超声内镜为内镜微创治疗选择消化道黏膜下肿瘤适应证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内镜治疗是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治疗的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超声内镜(EUS)用于食管黏膜下肿瘤定性诊断及指导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胃镜检查中发现的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50例,对其行超声内镜检查,以食管黏膜下肿瘤的病变大小、起源层次及性质为依据,决定内镜下手术治疗方式,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分片切除术(EP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将病变完整切除,并对瘤体标本进行病理活检。结果术前EUS诊断起源于黏膜肌层的食管平滑肌瘤、淋巴管瘤分别有45例、2例,起源于黏膜下层的脂肪瘤、食管囊肿分别有2例、1例,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EUS诊断的准确率为98.0%。食管SMT患者病灶直径为0.4~2.3(1.38±0.21)cm,行EMR、EPMR、ESD切除者分别有37例、6例、7例,均完全切除,手术成功率为100.0%。EMR术中无并发症,ESD术中1例患者创面出血,并成功止血。术后6个月EUS复查结果显示创面无病变残留及复发,愈合良好。结论 EUS能对食管SMT进行定性和起源诊断,在食管SMT治疗中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EUS辅助下行内镜微创手术是安全、有效的SMT治疗手段,既能完整切除病变,又可提供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上消化道同部位浅表性肿瘤合并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消化内镜超级微创手术(supe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SMI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1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9例上消化道同部位浅表性肿瘤合并黏膜下肿瘤, 并经消化内镜SMIS治疗的患者资料。收集患者的基础信息、内镜诊治、病理结果及随访等资料, 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 以病理为金标准评价SMIS有效性, 以并发症的发生率评价SMIS的安全性。结果 9例患者中男8例、女1例, 年龄为(61.6±11.7)岁, 主要症状为腹痛(3例)、腹部不适(2例)、吞咽困难(1例)。其中7例患者术前诊断为浅表性肿瘤, 手术过程中发现黏膜下肿瘤;术前诊断为浅表性肿瘤合并黏膜下肿瘤、黏膜下肿瘤的患者各1例。常见发病部位依次为食管3例、胃窦3例、贲门2例、胃底1例。所有病变的巴黎分型为Ⅰ型或Ⅱa及其组合类型。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早期癌合并平滑肌瘤(5例)。所有病变达到整块切除;除1例水平切缘提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外, 余下均得到完整切除。无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9例患者均成功进...  相似文献   

16.
炎症性肠病内镜黏膜活检诊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症性肠病内镜下以肠道黏膜糜烂、溃疡病变为特征,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虽然一般根据内镜下形态特点可提供这2种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但临床上一些不典型病例如IBD中间型病变(即所谓不确定性结肠炎)、肠道其他炎症、血管或肿瘤性病变也可表面为肠黏膜糜烂溃疡等病变,使鉴别诊断变得较为困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结肠镜检查目前广泛应用于下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不仅能直接观察结,直肠病变,还能活检病变进行病理学诊断,开展各种内镜下的微创治疗。随着内镜技术的提高和染色内镜、放大内镜的普及,大部分结、直肠病变都能及早发现。近年来开发的窄带成像(narrow-band imaging,NBI)系统被认为能提高消化道黏膜表面结构的观察水平。  相似文献   

18.
染色内镜和放大内镜诊治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目的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与大肠癌关系密切,其诊治不同于一般的隆起样肿瘤,文章总结LST内镜诊断与治疗的经验,以引起临床上对这个特殊类型肿瘤的重视。方法内镜检查发现肠道黏膜发红或粗糙、血管网不清或消失等病变,行靛胭脂染色后放大内镜观察其腺管开口类型。结果18个月中共发现34例LST 35个病变。其中黏膜内癌4例,锯齿状肿瘤2例。35个病变内镜分型颗粒均一型15个,结节混合型18个,假凹陷型2个。病变最大为68 mm×85 mm;11~20mm 8个,21~30 mm 13个,30 mm以上14个。大肠黏膜腺管开口类型ⅢL型10个,其中8个为管状绒毛状腺瘤;Ⅳ型22个,其中16个为绒毛状腺瘤,1个黏膜内癌;ⅤA型3个,均为黏膜内癌。35个病变全部即时或择期进行内镜下切除治疗,发生出血和局限性腹膜炎各1例。结论应用黏膜染色技术和放大内镜有助于LST的诊断。LST的腺管开口大多数表现为Ⅳ型或ⅢL型,ⅢL型腺管开口多为管状腺瘤,Ⅳ型腺管开口多为绒毛状腺瘤,一旦出现Ⅴ型腺管开口则表明已经有癌变发生。  相似文献   

19.
超过60%的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NENs)内镜下病变表现为多发病灶,可为息肉样隆起、黏膜下来源的肿瘤,或为丘疹、糜烂、溃疡性病灶,病变多局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病灶多数<10 mm,平均5 mm。1型G-NENs中,约22%病例内镜下并无任何肉眼可见的病灶,只有通过胃体、胃底的盲检,显微镜下才能发现病灶,即微小类癌。本例患者胃镜下并无任何肉眼可见的隆起型病灶,因一次随机活检,才得以发现病变。本文结合该例病变内镜下表现及其临床特征,以提升诊断G-NENs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内镜纵切挖除术(ELE)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对2011年2月至7月经辅助检查和前期治疗明确诊断为起源于消化道的SMT患者19例,在清醒镇静下行ELE治疗:(1)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纵行切开肿瘤表面黏膜和黏膜下层,显露肿瘤。(2)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沿肿瘤周围分离至肿瘤基底部。(3)胃镜直视下应用Hook刀、IT刀或圈套器完整切除肿瘤。(4)应用金属夹缝合手术创面。结果19例消化道SMT患者中,病灶位于食道3例、贲132例、胃底3例、胃体5例、胃窦5例、升结肠1例。ELE成功切除所有病变,完整切除率为100.0%;ELE时间为25~125min,平均45min。切除肿瘤直径范围1.5-3.5cm,平均2.0cm;病理诊断为平滑肌瘤11例、脂肪瘤5例、间质瘤3例。术后无一例出现出血及腹膜炎体征。住院时间7。15d,平均10d。术后随访1~3个月,平均2个月,无一例病变残留。结论ELE治疗消化道SMT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简便,便于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并且有利于术后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