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国当前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生素的使用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相关。在过去的20年,由于抗生素在医学、畜牧业和农业中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明显增加,其结果造成了对全球人类健康的影响。细菌耐药性监测是持续地系统收集、分析和解释耐药性对人类健康影响的手段。耐药性监测还能帮助了解抗生素使用与感染控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耐药性的发展趋势。此外,还可以作为临床抗生素经验用药的指南。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科学》2019,(19):66-68
目的探究细菌耐药性监测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临床所收集的尿标本、血液标本、痰标本及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的500例致病菌株实行细菌耐药性监测,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进行菌种分布情况和细菌耐药性检测结果分析。结果 500例致病菌株中,其中革兰阳性菌为148株、革兰阴性菌为352株。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性最高为92.09%,肠杆菌属对头孢唑林的耐药性最高为42.78%,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耐药性均达到10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MRCNS(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及MSCNS对青霉素及氨苄西林耐药性分别为100.00%、100.00%、96.72%及89.89%,肠球菌属对头孢唑林的耐药性最高为32.48%。结论在细菌耐药性逐渐升高及多重耐药菌株生成的现状下,细菌耐药性监测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监测使得细菌耐药性变化形势被准确的掌握,进而给予患者适当适量的药物进行临床治疗,最大程度上减少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1210株临床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掌握病原菌分布情况,监测细菌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2002-2004年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资料。结果:在过去的12年中,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率发生了很大变化。结论:应当熟悉抗生素特性,做好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慎重选用,控制耐药菌株增长.  相似文献   

4.
韩奇  吴丽丽  项迎春 《医药导报》2006,25(4):365-366
目的对常见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耐药性监测,了解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从近1 a革兰阴性杆菌的检出情况及耐药监测,结合抗菌药物用药频度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革兰阴性杆菌中主要致病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大肠埃希菌、不动杆菌属、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对用药频率高的药物耐药性较高,特别是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药物。结论加强病原菌耐药性监测与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2006-2009年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动态监测其耐药性发展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统计学方法对本院2006-2009年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情况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在统计的770株鲍曼不动杆菌中,临床标本来源以呼吸道为主占89.6%;临床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ICU)为主占29.9%;该菌在所测试的抗生素中,其耐药性呈逐年上升趋势并显示了多重耐药,本文结果显示2006-2008年鲍曼不动杆菌对美洛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均在93%以上,而2009年敏感率均下降至60%以下.结论 在对该菌的连续4年抗生素耐药性监测中显示了多重耐药性,且其感染和耐药性在临床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2009年以来上升尤为突出,需引起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6.
<正>细菌耐药性已成为全球医疗领域中最受关注的问题,然而,细菌耐药性监测是遏制细菌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战略。为此我们对2003—2012年间我院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耐药性监测,以便及时了解我院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情况和耐药性变迁,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菌株来源:收集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住院患者各种标本中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离株,剔除同一患者相同部位的重复菌株,按常规方法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7.
临床分离菌对19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考察本院1994年5月至1995年4月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854株病原菌.前5位排列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属、金葡球菌、检测它们对19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是否含β-内酰胺酶,结果显示多数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环丙沙星、阿米卡星的耐药性在10%以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绝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性在50%以上。定期系统的耐药性监测对监床用药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本地区表皮葡萄球菌属的耐药现状及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周口市中心医院微生物室2004年6月至2007年9月临床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采用NCCLS推荐的K—B法对12种抗菌药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1450株表皮葡萄球菌中未见万古霉素耐药株,对利福平、庆大霉素、亚胺培南等耐药较轻,其耐药率在30%以下,对头孢菌素类抗菌素的耐药性已达到近60%,对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性分别达到77.6%、82.7%。结论对表皮葡萄球菌的耐药性进行监测是非常必要的,应将药敏结果及时报告给临床,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抗HBV核苷类似物的临床应用,如何组织和开展核苷类似物HBV耐药性监测计划并指导各级医院和国家的抗HBV耐药监测的规范和管理,正确认识核苷类似物的耐药性,这些问题已成为临床医师关注的焦点,研究HBV耐药性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可能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田嵩  彭少华  蔡璇  施金玲  孙端阳 《医药导报》2007,26(11):1370-1371
目的 调查2002~2005年湖北地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流行趋势,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方法 采用WHONET4,5软件对6 208株铜绿假单胞菌株的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所有菌株分离自湖北地区17所三级医院成人患者2002~2005年的各类临床标本。结果 4 a中湖北地区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总体持平或小幅度上升,2005年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25%和23%,略低于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结论 坚持细菌耐药性的监测与公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控制耐药菌的传播与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4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菌株携带的I类整合子相关基因进行解析和定位,探讨I类整合子相关基因在细菌耐药性形成和耐药基因播散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CR扩增、DNA测序、DNA序列比对的方法对4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菌株携带的I类整合子相关基因进行解析,采用接合试验对该类整合子进行定位分析。结果4株铜绿假单胞菌I类整合子都含有耐药基因.该耐药基因在相应菌株中发挥耐药作用;该菌整合子位于质粒上。结论I类整合子耐药基因在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形成和耐药基因的播散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燕成岭  曹银芳  贾海琴 《中国医药》2012,7(10):1314-1315
目的 了解我院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分布与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住院患者送检样本中培养分离出的403株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分布与耐药情况进行分析.采用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标准判定.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自痰标本(339株,84.1%),耐药率最高为头孢曲松(271株,67.2%),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61株15.1%),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0株,22.3%),对其他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对现有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严重,提示临床医生必须对该菌所致感染予以高度重视,关注易感人群,加强对该菌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提高疗效和减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夏军 《中国药师》2013,(12):1888-1892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的使用情况及细菌分离和耐药性的变迁。方法:调取我院2010~2012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的使用量,并计算用药频度(DDDs),统计分析抗菌药使用情况;对同期临床分离的病原菌、耐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2年抗菌药DDDs和销售金额逐年下降,同期临床分离的常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三年均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近两年检出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革兰阴性菌对抗菌药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结论:三年来随着抗菌药用量逐渐减少,细菌耐药率呈整体下降趋势,但大肠埃希菌耐药仍较严重,规范抗菌药的临床应用可减缓细菌耐药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和科室分布进行分析,统计其对17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鲍曼不动杆菌最常分离自痰标本,占79.2%,其次是分泌物和尿液。病区分布广泛,以重症监护病房(ICU)最多。该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现象严重,对含酶抑制剂复合物和亚胺培南耐药率相对较低,但耐药率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且多重耐药严重,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与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住院患者送检样本中培养分离出的329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与耐药情况进行分析.采用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判定.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神经科监护病房和ICU,分别为81株和66株)和呼吸内科(64株),主要来自痰标本(298株90.6%),对丁胺卡那霉素的耐药率最低(16.28%),其次为亚胺培南(31.25%),对其他1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对现有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严重,提示临床医生必须对该菌所致感染予以高度重视,关注易感人群,加强对该菌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提高疗效和减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distribution and dmg resistance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nd to offer basis for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s.Methods Analyze the infection distil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of 329 samples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that were isolated from various kinds of specimens from inpatients.The drug sensitivity test was done by means of dilution and the results were assessed with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Results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samples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ward and Respiration department.The highest positive rate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was in sputum(90.6%).The resistance rates to Amikacin(16.28%)were the lowest.Acinetobacter baumannii Was high resistant to Other 19 tested antibiotics.Condusions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is a common pathogen of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which has a high resistance rate to the current clinical antibacterial agents.Consequently.clinical doctors should consider the infection results from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to increase the positive effect and reduce drug resistance rate.  相似文献   

16.
金黄色葡萄球菌158株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桂丽  彭燕  刘利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9):2895-2896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治疗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疾病.方法:收集各类临床标本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出的15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来源于分泌物、痰、尿等标本,以烧伤创面分泌物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率最高.对青霉素、四环素、苯唑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率高达95.56%、48.73%、37.34%,对3种以上药物的多种耐药株达44.93%,最多耐药种类达7种.结论:金黄色匍萄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加强对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监测,对治疗并参考耐药谱实施合理用药以防止多重耐药株出现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05年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我院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5年1~12月分离的病原菌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1572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阳性菌599株,占38.1%,革兰阴性菌478株,占30.4%,真菌494株,占31.4%。药敏结果:敏感率最高的前三位抗菌素是:万古霉素95.8%、亚胺培南88.2%、头孢吡肟83.6%,而耐药率最高的分别为:克拉霉素79.3%、克林霉素74.0%、红霉素73.5%。结论:临床真菌感染逐年上升;检出革兰阳性菌比例较高且耐药率高;酶抑制剂能明显降低革兰阴性菌的耐药率,但不能明显降低革兰阳性菌的耐药率。应加强抗菌素的临床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医院近年来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变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监测2008-2012年医院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状况,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检测细菌耐药性,参照2008-2012年版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yitite标准(CLSI)判定药敏结果,并用WHONE5.4软件统计分析.结果:5年中医院共收集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1 469株,其中78.8%的菌株分离来自呼吸道标本.各年间比较,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均列为第2位,且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平均为36.4%,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他啶、头孢哌酮的耐药率最高,平均在68.3%~87.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性平均为40.3%;对氨曲南的耐药率平均为64.6%,但其总体耐药率有下降趋势;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的平均耐药率分别为41.7%,49.6%,38.5%,无明显下降趋势.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离率较高,且有上升趋势,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也较高,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控制医院耐药菌感染的流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昆山市中医医院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病原株的分布及耐药情况,并对分离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主要耐药机制进行初步分析,为临床抗菌治疗及院内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ITEK-2 compact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测定,对其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临床初筛的CRKP菌株进行K-B药敏试验、表型确证试验(改良Hodge试验)、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确证试验以及检测AmpC酶的三维试验。结果临床分离的295株克雷伯菌中有CRKP 23株,主要来源于痰标本,送检科室以ICU为主;其中AmpC阳性12株,ESBLs阳性6株,2种酶均为阳性2株;CRKP大部分来自重症老年患者;CRKP的多重耐药性明显高于非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CSKP)(P<0.05),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的耐药率低于50.00%,而既产AmpC酶又产ESBLs的菌株对上述4种抗生素敏感。结论CRKP的多重耐药性明显高于CSKP,其中产AmpC酶CRKP的检出率比产ESBLs更高,治疗由CRKP所致感染时,应根据其药敏检测结果,选用耐药性较低的抗生素治疗,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等。  相似文献   

20.
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OXA碳青霉烯酶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97株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特点及OxA碳青霉烯酶分布.方法 用国际标准平皿二倍稀释法,明确研究菌株的耐药表型;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法,对其进行分型并用PCR的方法,检测OXA碳青霉烯酶.结果 97株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均为多药耐药菌株,其中2株为泛耐药菌株;主要存在7个流行克隆株;有78株菌携带bal-oxa-23基因(80.4%);2株菌携带bal-oxa-58基因(2.1%);未发现携带bal-oxa-24基因的菌株.结论 在我国的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中,OXA-23仍为主要分布的碳青霉烯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