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班会会  张弛  琚玮 《光明中医》2013,28(8):1563-1564
琚玮教授长期从事儿科工作,对小儿行为、心理疾病,尤其是儿童多动症的诊断与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认为脾虚肝亢是儿童多动症的主要中医病机,提出治疗儿童多动症应注重疏肝平肝,健脾益气养心,自拟健脾平肝颗粒加减治疗脾虚肝亢型儿童多动症,取得了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张光栓 《四川中医》2008,26(10):92-9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多动静安汤配合西医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儿童多动症25例,并设西医治疗组20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为70%。结论: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多动症疗效显著、显效较快,是一种治疗儿童多动症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梅其霞  王敏建  李燕  张天秀 《中成药》2010,32(7):1272-1274
目的:观察小儿智力糖浆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疗效.方法:随机将门诊儿童多动症患者分为单用小儿智力糖浆的治疗组和单用利他林的对照组,经4月治疗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小儿智力糖浆对于轻度和中度儿童多动症患者疗效与利他林治疗无明显差异,对于重度儿童多动症患者小儿智力糖浆疗效不及利他林.结论:小儿智力糖浆在治疗轻中度儿童多动症患者中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儿童多动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儿童异常行为,对孩子的生活学习、性格智力等方面影响巨大,应该给予广泛关注。在论述儿童多动症特点的同时简述了引起儿童多动症的几大病因,同时提出了治疗与护理的相关事项,以期更好的防治儿童多动症,给孩子一个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5.
针刺加耳穴贴压治疗儿童多动症4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毫针刺法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儿童多动症48例,并设内服中药组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儿童多动症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笔者采用林超岱编著《腹针临床效案点评》一书介绍的治疗儿童多动症方法,治疗一名儿童多动症,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患者,男,8岁。患儿童多动症,曾在多家医院诊治,现要求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地:总结干扰素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疗效。方法:对30例儿童多动症患儿的治疗进行分析,本组随机分干扰素组与常规组。结果:干扰素组与常规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和60%。结论:干扰素治疗儿童多动症方便,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8.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高发病率的儿童心理疾病。分析50例儿童多动症患儿的病因,主要病因为脑组织器质性损害、遗传因素、教育方法不当及早期智力开发过量等。经临床治疗和调护,按照辨证论治规律,采取意念治疗,和饮食调护相结合,心身并调,疗效显著。儿童多动症早期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心理行为障碍疾病,韩新民教授通过对该病的长期临床研究,提出了从肝论治的理论,文章通过阐述肝在儿童多动症中发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介绍韩新民教授从肝论治儿童多动症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张力  芦剑峰 《河北中医》2007,29(9):863-864
儿童多动综合征(以下简称儿童多动症),又称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该病主要表现为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情绪不稳定,冲动任性,学习成绩较差等。儿童多动症的发病原因和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并且缺乏确切的诊疗方法。在治疗上,现代医学一般采用中枢神经兴奋剂,但这些药物不能根治,长期服用还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停药后易复发。近年来,中医药对儿童多动症的研究逐渐深入,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应用中医药治疗显示出一定的优势,如疗效较好、副作用少等,现将中医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在中医的医籍中没有对儿童多动症专门的记载,其临床表现多归属于风证、失聪、健忘等范畴。现在广大医学工作者对本病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谭美珍等[1]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60例儿童多动症患儿以及50例对照组进行血铅、锌等监测,发现该病患儿多伴铅过量、锌缺乏,血铅越高,注意缺陷越明显。王改青等[2]对儿童多动症患儿及健康儿童各60名进行智商、血液以及头发铅镁含量的监测,儿童多动症患儿血铅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发镁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智商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说明铅暴露、镁缺乏及智商相对降低均与儿童多动症的发病有关。2...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分析自拟中药多动症汤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7月-2012年6月收治的68例小儿多动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抛硬币的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利他林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自拟中药多动症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58%.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多动症汤治疗小儿多动症疾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常伴有运动协调障碍。目前,ADHD临床上有重要意义的共患发育性协调问题仍然被忽视,给ADHD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在过去的三十多年,ADHD的运动协调功能开始得到临床及研究者的关注。本文简单阐述了ADHD的运动协调性研究的重要性,对ADHD与运动协调障碍共患的研究进行回顾综述,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3.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为儿童期最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依其临床表现,属于中医"脏躁""躁动""失聪"等范畴,中医药对其优势病种ADHD的研究已形成独特的理论和临床体系,但目前中药对ADHD的药效学研究多集中于神经递质代谢系统及其信号转导通路角度而体现其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优势,未能充分体现中医"肾脑相关"及"阴静阳躁"等特色理论的科学内涵,也忽视了ADHD患儿"皮质成熟延迟"的核心病理特征。ADHD"阳动有余"的症状,责之于阴静不足而无以制妄动阳气,肾阴不足、肝阳偏旺证为ADHD最多见证型,补肾填髓中药为治疗ADHD最常用药物。笔者基于ADHD神经元发育障碍的解剖学基础,"能量代谢障碍"新理论,中医"髓海发育迟缓"病机假说及相关临床、实验研究,"补肾填髓"治法物质基础研究,结合前期熟地黄调控ADHD药效学研究,认为ADHD"阴亏阳躁,阳动有余"病机特点在于由能量代谢障碍、神经元发育障碍等因素参与的皮质成熟延迟而导致的执行功能受损,进一步提出补肾填髓中药可能通过调控神经元发育及能量代谢障碍而改善"皮质成熟延迟(髓海不充/阴亏)",进而缓解ADHD核心症状(阳躁)。补肾填髓中药调控ADHD机制研究新模式的提出,将为提高中医药治疗ADHD的临床疗效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益智宁神颗粒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予中药益智宁神颗粒口服 ,与西药利他林对照组比较 ,疗程6周 ,随访2周。治疗前后观察总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多动指数等。[结果]两组总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证候疗效、多动指数及随访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益智宁神颗粒治疗儿童多动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行为障碍性疾病,近年来,中医药对ADHD的动物实验研究逐渐得到发展,但在研究设计、动物福利等方面仍存在不足,直接影响了中医药研究成果的真实性与认可度.该研究结合中医药本身的特点,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希望能有效推动中医药动物实验规范化,充分发挥实验动物科学在ADHD中医药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介绍王霞芳教授辨治儿童多动症的经验。痰热化风扰神,泻心镇肝为先,方选泻心宁神汤;虚阳浮越动风,镇熄滋养兼顾,方选百合地黄汤;元精虚耗心神失养,育阴潜阳养心为要,方选补肾益元汤。  相似文献   

17.
对近40年来中医药治疗儿童多动症临床研究、实验研究进行分析评述,并提出不足和展望。临床学术观点主要分从虚论治和从实论治;临床用药以补益、安神、平肝为主,且缺少治疗实证的中成药;临床路径制订及指南修订促进了行业规范化;中医药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实验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力资助,取得一定成果。规范临床试验研究,研发确有疗效的中药新药,研究"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揭示中医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科学内涵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对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的影响。方法:纳入36例患儿,治疗前进行中医体质调查,根据体质调查结果,将患儿分组进行针刺干预,并于治疗前、治疗12星期和治疗24星期后进行心率变异测定及注意力检测。结果:ADHD患儿多为阳盛和热盛体质。患儿身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评分与注意力不集中(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ADD)有中度相关性。治疗24星期后,患儿的ADHD评分由治疗前的(10.94±1.98)分降至(8.56±2.48)分,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LF/HF及标准化低频功率(Normalized LowF requency,nLF)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DHD患儿以阳盛和热盛体质为主。合理控制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治疗ADHD有帮助。针刺治疗可成为改善ADHD症状的辅助疗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对传统的整合视听持续性操作测试方法进行创新与改良,对ADHD儿童与正常儿童的持续性注意水平进行评估,并分析两组被试间的差异,从而说明ADHD患儿存在较明显的注意力缺陷.方法:被试选取ADHD儿童20名,正常儿童16名,对被试进行整合视听持续性操作测试,记录正确未反应、正确反应、漏报数、错报数及正确率5个指标,比较两组被试间的差异.结果:正确未反应指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而其余四个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该研究结果可以说明ADHD儿童存在显著的注意缺陷特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德尔菲(Delphi)法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肝肾阴虚证证候指标进行筛选,以进一步制定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中医诊疗指南。方法以文献研究为基础,确立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肝肾阴虚证证候备选指标,建立问卷,采用Delphi法对40名专家进行两轮问卷调查,并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轮问卷专家积极系数(回收率)分别为90%、100%;第1轮问卷中51个备选指标经调查后删除26个,余25个,并分别合并3个为1个、2个为1个,余22个;第2轮问卷中注意力不集中等13项指标的均数〉1.5,不重要百分比〈0.5,变异系数〈0.4。结论Delphi法筛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肝肾阴虚证证候评定量表指标具有实用价值,注意力不集中等13项指标可以作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肝肾阴虚证证候主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