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带血管腓骨皮瓣移植治疗大段胫骨裸露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带血管腓骨皮瓣移植治疗大段胫骨及胫前软组织感染坏死的疗效。方法自1994年以来,对因创伤感染所致大段胫骨及胫前软组织坏死的15例患,清除炎症坏死骨质及软组织后,行吻合血管的腓骨皮瓣移植重建。结果所有病例移植腓骨皮瓣均成活,术后3~6个月见移植骨与受区骨完全骨性愈合,移植腓骨经负重后逐渐增粗,良好承重,修复肢体的功能及外形恢复令人满意。结论对冈创伤所致大段胫骨及胫前软组织感染坏死的患,在病灶清创、大段死骨除同时,应用吻合血管腓骨皮瓣一期予以重建,是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血管长段桥接腓骨皮瓣修复小腿皮肤软组织及骨缺损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血管长段桥接加健侧腓骨骨皮瓣移植修复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血管长段桥接腓骨骨皮瓣移植术一次修复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缺损8例,其中4例伴有胫前血管和腓血管同时损伤,4例仅伴有胫前血管损伤,骨皮瓣血管蒂腓动脉长段桥接后与股动脉端侧吻合或与股动脉分支端端吻合,腓静脉与大隐静脉直接端端吻合或血管桥接后端端吻合。结果:8例全部成活,随访半年-2年4个月,骨皮瓣质地良好,X线片复查示移植腓骨与胫骨一期愈合且不同程度增粗,患者可从事轻体力劳动。结论:血管长段桥接腓骨骨皮瓣移植修复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缺损,疗程短,效果好,是解决受区无可供血管吻合时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移植修复胫骨及周围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改进切取带血管腓骨及其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胫骨缺损合并胫前及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采用改进法行带血管腓骨及复合组织皮瓣的切取,术中先锯断两端腓骨,再切取带肌袖腓骨和显露腓动、静脉血管蒂。为确保游离移植腓骨的血运,腓动脉两断端均与受区胫前动脉吻合。结果术中无一例损伤腓动、静脉,切取腓骨时间为20~40分钟。术后16例移植腓骨均Ⅰ期愈合,骨愈合时间为2~3个月。随访6个月~9年3个月,14例患肢功能恢复正常,16例供腓骨侧均无踝关节不稳定发生。结论该改进法切取腓骨具有手术出血量少、解剖清晰及手术时间较常规方法明显缩短的优点。腓骨复合组织瓣移植法行植骨的同时修复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并可对移植腓骨的血运情况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4.
改进法腓骨移植治疗胫骨及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进切取带血管腓骨及其复合组织瓣方法治疗合并胫前及周围皮肤软组织条件不良的胫骨骨缺损。方法:采用改进法行带血管腓骨及复合组织皮瓣的切取,术中先锯断两端腓骨再行带肌袖腓骨的切取和腓动静脉血管蒂的显露。为保障移植腓骨的血运,腓动脉两断端均与受区胫前动脉吻合。结果:术中无1例损伤腓动静脉,切取腓骨时间在20~40min,16例腓骨均一期骨愈合。结论:该改进法切取腓骨具有手术出血量少、解剖清晰、手术时间较常规方法极大缩短的优点。腓骨复合组织瓣移植法行植骨的同时可修复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并可对移植腓骨的血运情况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5.
改进切取带血管腓骨及其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胫骨缺损合并胫前及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采用改进法行带血管排骨及复合组织皮瓣的切取,术中先锯断两端腓骨,再切取带肌袖腓骨和显露排动,静脉血管蒂,为确保游离移植排骨的血运,腓动脉两断端均与受区胫前动脉吻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报道采用吻合血管的折叠式腓骨皮瓣修复胫骨大段缺损伴骨外露的方法,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吻合血管的折叠式腓骨皮瓣修复胫骨大段缺损伴骨外露5例。胫骨缺损6~10cm,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4cm×5cm-7cm×18cm。保持骨膜的连续性,将腓骨截骨后折叠形成双管状腓骨皮瓣,移植修复胫骨及皮肤缺损。结果术后移植组织全部成活,皮瓣弹性、色泽良好,术后3—4个月患肢开始负重,术后随访8~10个月,复查X线片示腓骨与胫骨骨性愈合良好,恢复行走功能。结论吻合血管的折叠式腓骨皮瓣修复胫骨大段缺损伴骨外露及皮肤软组织缺损是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健侧带蒂游离腓骨骨皮瓣修复创伤后胫骨大段缺损并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7-05—2013-03采用彻底清创、清除死骨后一期健侧带蒂游离腓骨骨皮瓣治疗创伤后胫骨大段骨缺损并胫前皮肤缺损14例。结果术后14例均获得9~16个月随访,术后伤口18~25 d愈合拆线,皮瓣全部存活,X线示移植腓骨均愈合。术后3个月开始出现明显骨痂形成,完全愈合时间平均7.2(6~10)个月,移植腓骨增粗完全胫骨化平均14.6(12~16)个月。其中3例在术后9个月时行X线复查发现移植腓骨中段出现骨折,周围已有大量骨痂形成,未行外固定及局部制动。6例术后11~15个月取出克氏针内固定。术后9个月按Enneking评价系统,肢体术后功能恢复平均为正常功能的87%,6例克氏针内固定取出术后1个月肢体功能恢复平均为正常功能的96%。结论使用带蒂游离腓骨骨皮瓣能一次性修复创伤后胫骨大段缺损并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可以明显减少手术次数并缩短愈合时间,肢体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8.
腓骨比目鱼肌瓣移位治疗胫前软组织及胫骨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应用腓骨比目鱼肌瓣一次修复胫前软组织及胫骨缺损可行性。方法 采用新鲜成人尸体标本,通过解剖和灌注了解比目鱼肌和腓骨的血运来源,确定骨肌瓣的旋转蒂和旋转方向。结果 通过尸体解剖和临床应用证明了比目鱼肌和腓骨的血运均来自腓动脉。可以腓动脉的近端或远端为蒂,经骨间膜的外后方转移骨肌瓣修复软组织和骨缺损。结论 采用腓骨比目鱼肌瓣可一期完成对胫前软组织及胫骨缺损的修复,确保了移植骨的愈合,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下肢长管骨大段骨缺损,临床治疗较为困难。1994年以来,我科应用以腓动脉为血供的腓骨、联合皮瓣行游离移植治疗下肢长管骨大段骨缺损并软组织缺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8例,男7例,女1例。年龄22~52岁,平均36岁。5例伴有胫前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利用游离皮瓣联合腓骨移植Ⅰ期修复第一跖骨全长缺损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 方法 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足部胫侧跖骨缺损的9例患者,采用游离皮瓣联合腓骨移植Ⅰ期修复第一跖骨全长缺损.其中亚急诊修复6例,择期修复3例.采用股前外侧皮瓣(ALTPE)联合腓骨移植修复7例,采用背阔肌皮瓣(TAPF)联合腓骨移植修复2例.术中根据健侧第一跖骨的长度游离患侧腓骨重建第一跖骨,游离皮瓣同时修复周围软组织缺损.受区游离组织采用组合移植的血管吻合方式:皮瓣动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或胸背动脉)与受区的动脉吻合,皮瓣静脉(伴行静脉)与受区大隐静脉吻合,将腓动脉及伴行静脉串联在皮瓣的动、静脉分支上. 结果 术后8例顺利成活,1例术后发生皮瓣静脉危象,经探查,股前外侧皮瓣坏死,即改用背阔肌皮瓣覆盖创面,皮瓣成活.9例患者经6 ~36个月的随访,皮瓣无溃疡发生,移植之腓骨骨性愈合,行走无再次骨折发生.根据Maryland足功能评定标准:优6例,良2例,可l例. 结论 游离皮瓣联合腓骨同期修复第一跖骨缺损,减少了手术次数、缩短了疗程,修复后患足功能良好,是重建足负重区及周围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