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三合一[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11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TnI、Myo、CK-MB水平,并与10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AMI组的cTnI、Myo、CK-MB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K-MB在AMI发生后3~6 h升高,12~24 h达到高峰;cTnI在3~6 h升高,12~24 h达到高峰,半衰期最长;Myo在AMI发生后1~2 h明显出现异常,6~12 h达到高峰,此时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项指标。结论心肌梗死三合一(cTnI、Myo、CK-MB)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时血清心肌标志物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红蛋白(Myo)浓度变化,以探讨其对AMI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72例临床确诊的AMI患者在胸痛发作后2~6 h,6~12 h,12~24 h分别检测cTnI、CK-MB、Myo浓度,并与对照组比较对AMI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AMI组cTnI、CK-MB和Myo水平的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TnI、CK-MB和Myo联合定量检测可提高对AMI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红蛋白(Myo)检测对早期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85例,采用美国Nano-Ditech公司睿捷快速定量免疫检测系统测定血清cTnI、CK-MB和Myo水平。比较心肌梗死组和健康对照组三项标志物的差异肌钙蛋白I。结果急性心肌梗死(AMI)组血清三项标志物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再梗死组血清cTnI和Myo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水平虽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MI组三项指标均显著升高,是诊断早期AMI的重要指标;cTnI和Myo可用于预测心肌再梗死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肌红蛋白(Myo)、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择进行体检的无心脑血管疾病史的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受检者的Myo、cTnI和hs-CRP含量。结果观察组Myo、cTnI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结果还显示Myo在AMI发生后0~4 h开始升高,8~12 h达到高峰,12~24 h后开始回落,3 d后回落到正常水平;cTnI在AMI发生后4~8 h开始升高,8~12 h达到高峰,12~24 h保持在高水平,3 d后开始回落;hs-CRP在AMI后逐渐升高,12~24 h达到峰值,3 d后回落到正常水平。结论 cTnI、Myo、hs-CRP各有优缺点,三者联合应用能取长补短,是一种很有实用价值的检测方法,对早期诊断AMI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血清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该院就诊的AMI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该院进行体检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cMyBP-C浓度,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TnⅠ、CK-MB、Myo浓度,分别对观察组入院时与对照组、观察组发病小于4h患者与大于或等于4h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12h患者与入院时的血清cMyBP-C、cTnⅠ、CK-MB和Myo浓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血清cMyBP-C、cTnⅠ、CK-MB、Myo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大于或等于4h的患者与小于4h的患者相比血清cMyBP-C、cTnⅠ、CK-MB、Myo浓度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小于4h的患者,血清cMyBP-C、CK-MB、Myo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TnⅠ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行急诊PCI术后12h与入院时相比,血清cMyBP-C、CK-MB浓度下降,血清cTnⅠ、Myo浓度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MyBPC、cTnⅠ、CK-MB和Myo在AMI患者中的水平较健康者明显升高,血清cMyBP-C、CK-MB、Myo浓度在AMI患者发病4h内即开始升高,故可以为AMI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行急诊PCI术后12h血清cMyBP-C、CKMB浓度较入院时下降,故可以为PCI术后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荧光免疫微流定量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三联(简称心梗三联)[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的性能及在AMI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该院诊治的疑似AMI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AMI(AMI组)33例,冠心病等其他疾病(非AMI组)20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esLabs hyper i300全自动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微流控定量试剂盒(免疫荧光法)检测心梗三联,分析心梗三联对AMI的诊断性能及验证仪器精密度。结果3组Myo、CK-MB和cTnI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TnI诊断AMI的AUC值大于Myo、CK-MB及Myo+CK-MB+cTnI串联、并联(P<0.05)。Myo+CK-MB+cTnI并联诊断AMI的灵敏度(97.0%)高于Myo、CK-MB及Myo+CK-MB+cTnI串联(P<0.05)。Myo+CK-MB+cTnI串联诊断AMI的特异度(100.0%)高于Myo、CK-MB及Myo+CK-MB+cTnI并联(P<0.05)。荧光免疫微流定量检测Myo、CK-MB、cTnI的批间、批内精密度均不超过10%,符合判定标准。结论荧光免疫微流定量检测心梗三联性能良好,诊断效果佳,能基本满足AMI的辅助诊断应用,可用于临床实验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床边快速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红蛋白(Myo)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美国博适—Triage干式快速定量心肌梗死/心衰诊断仪,对急诊收治入院的46例急性胸痛病人,采静脉血动态测定cTnI、Myo和CK-MB含量,并结合临床症状、心电图动态变化综合分析。结果:对AMI诊断的敏感性:0~3hcTnI与CK-MB均为29.4%,低于Myo的47.1%,4~6hcTnI为80.0%,其余均为100.0%;对AMI诊断的特异性:cTnI、CK-MB各时间段均为100.0%,Myo0~3h为58.8%、4~6h为40.0%、12h以上为33.3%;三项联合检测0~3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35.3%和86.3%,4~6h为93.3%、80.0%、12h以上为100.0%、77.8%。结论:床边快速cTnI、Myo和CK-MB联合检测,有助于对AMI床边快速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为AMI及时准确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103例胸痛发作患者分别于入院即刻及4、6、12、24h连续监测IMA、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三项指标,观察其变化规律,同时选择30例健康对照进行检测.结果 23例患者最终诊断为AMI;入院即刻IMA、CK-MB、cTnI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IMA 89.3%、91.3%,CK-MB 48.4%、92.3%,cTnI 30.6%、93.7%;入院6h内,IMA、CK-MB、cTnI的敏感性分别为91.3%、34.8%、52.2%,联合检测敏感性为100.0%,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99,P<0.01).结论 IMA对AMI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价值,IMA联合cTnI、CK-MB检测诊断AMI,其敏感性明显优于单项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微小RNA-499(miRNA-499)在急性心肌梗死(AMI)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8月我院确诊的AMI患者80例(AMI组)、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SAP组),选取80例健康体检对象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4组研究对象的血清GDF-15、c TnI、Myo、miRNA-499水平,并通过绘制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及联合应用诊断AMI的临床价值。结果 AMI组患者的血清GDF-15、cTnI、Myo、miRNA-499水平均显著的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SAP组患者的血清GDF-15、cTnI、Myo、miRNA-499水平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MI组患者的血清GDF-15、cTnI、Myo、miRNA-499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的降低P0.05);血清GDF-15、cTnI、Myo、miRNA-499水平联合检测用于鉴别诊断AMI的灵敏度为96.42%、特异度为91.75%、漏诊率为3.58%、误诊率为8.52%、AUC值为0.933。结论血清GDF-15、cTnI、Myo、miRNA-499水平联合检测可以作为AMI早期诊断的一种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检测非心源性胸痛组(FXY组,n=37)、非AMI组(n=42)和AMI组(n=46)患者在胸痛发作2h内、2h-4h、4h-6h、6h-12h、12h-24h的血清IMA、cTnI、CK、CK-MB水平。结果 AMI组在胸痛发作2h内的患者血清IMA显著高于非AMI组和FXY组(P0.05),而cTnI、CK和CK-MB无统计学差异(P0.05);AMI患者中,血清IMA在胸痛发作早期的阳性检出率(93.48%,76.09%)显著高于同时段的cTnI(13.04%,65.22%)、CK(2.17%,23.91%)和CK-MB(2.17%,1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是早期诊断心肌梗死的敏感指标,对于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病情判断、及早治疗和避免误诊都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血清cTnI、CK-MB、Mb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MI患者36例(观察组)与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分析观察组血清cTnI、CK-MB、Mb水平的动态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在AMI发病的不同时间段,观察组血清cTnI、CK-MB、Mb敏感性及特异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观察组发病6-12h、12-18h和18h-24h的cTnI、CK-MB、Mb动态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05,P〈0.01);三项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均优于单一检查(P〈0.05或P〈0.01),且血清cTrd特异性最高。结论血清cTnI、CK.MB、Mb可作为AMI的早期诊断指标,动态检测可提示AMI的发生、发展;三项联合检测的敏感陛均优于单一检查的敏感眭,而特异眭以cTnI为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s)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在AMI症状发生后0~3h和3~6h采集47例AMI患者静脉血,检测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s)、肌红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和心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健康体检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同样检测H-FABPs、cTnI、MYO和CK-MB。结果 AMI症状发生后0~3h和3~6h,患者H-FABPs检测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nI、MYO和CK-M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ABPs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孙思  刘妍 《系统医学》2024,(2):61-63+71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I,cTnI)、肌红蛋白(Myoglobin, 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MB, CK-MB)联合检测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3年5月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急性心肌梗死者与75例健康体检者,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hs-CRP、cTnI、Myo及CK-MB水平,分析联合检测与心梗三项及hs-CRP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hs-CRP、cTnI、Myo、CK-MB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检测诊断准确度97.33%、灵敏度98.67%,高于心梗三项的92.00%、86.67%与hs-CRP的89.33%、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5、7.111,12.000、14.000,P均<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hs-CRP与心梗三项检测值明显升高,联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肌红蛋白(Myo)和心肌肌钙蛋白(cTnI)在诊断急性性心肌梗死(AMI)的价值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西南石油大学校医院急诊科和心血管内科收治的60例AMI患者作为AMI组,另选取年龄、性别基本与之匹配的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AMI组的血清Myo、cTnI及炎症因子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AMI组患者入院时、入院12h、24h和72h时的血清Myo分别为(57.30±18.26)、(152.70±39.12)、(173.85±41.46)、(209.43±33.82)、(162.06±43.75)μg/L,血清cTnI分别为(0.11±0.03)、(2.21±0.39)、(2.67±0.40)、(3.98±0.72)、(3.74±0.69)μg/L,AMI组患者入院时、入院12、24、72h时的血清Myo、cTnI检测值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AMI患者的血清Myo、cTnI检测值在入院后24h时达到最高值。AMI组患者入院12、24、72h时的血清IL-6分别为(168.85±47.76)、(168.85±47.76)、(241.20±58.35)、(183.63±62.27)μg/L,IL-8分别为(0.17±0.06)、(0.21±0.06)、(0.20±0.07)pg/L,ICAM-1分别为(446.94±87.15)、(522.30±93.08)、(483.20±85.57)μmol/L,CRP分别为(29.28±7.36)、(51.14±16.33)、(37.26±11.30)mg/L,AMI组患者入院12、24、72h时的血清IL-6、IL-8、ICAM-1、CRP的水平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5),AMI患者的血清IL-6、IL-8、ICAM-1、CRP的水平在入院后24h时达到最高值。AMI组患者入院24h的血清Myo检测阳性率最高(88.33%),cTnI检测值在入院后24h检测阳性率最高(100.00%);AMI组患者入院时、入院12、24、72h Myo阳性率分别为70.00、78.33、88.33、73.33%,cTnI的阳性率分别为65.00%、96.67%、100.00%和100.00%,AMI组患者入院24h的血清Myo检测阳性率最高(88.33%),cTnI检测值在入院后24h检测阳性率最高(100.00%),入院时,血清Myo和cTnI检测阳性率相当,与Myo比,入院12h、24h和72hcTnI的检测阳性率较高(P0.05);24h时采用血清Myo、cTnI诊断AMI患者的灵敏度分别为98.27%和99.16%,特异度分别为89.20%和87.33%。血清Myo与IL-6(r=0.59)、IL-8(r=0.43)、ICAM-1(r=0.52)、CRP(r=0.46)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cTnI与IL-6(r=0.72)、IL-8(r=0.56)、ICAM-1(r=0.61)、CRP(r=0.59)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AMI患者血清Myo、cTnI水平早期及发生显著变化,均可在AMI发病24h达到最高值,Myo、cTnI水平对AMI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与Myo比,cTn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更高,可更早期地诊断AMI,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也有升高,可辅助诊断AMI。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早期连续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变化,来探讨其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固相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后0.5、1、2、6 h 及12 h 血浆 H-FABP 浓度,同时应用常规实验室检测方法测定肌钙蛋白 I(cTnI)和肌酸磷酸肌酶同工酶(CK-MB),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的诊断敏感性及准确性。结果不同时间点的阳性率对比,6 h 以内 H-FABP 的阳性率明显高于 cTnI 及 CK-MB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6 h 及6 h 以内对比,H-FABP 的准确率明显高于 cTnI 及 CK-MB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4,P<0.05);H-FABP 浓度升高速度与 cTnI 及 CK-MB 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ABP 在 AMI 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作为 AMI 早期诊断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6.
刘艳  王辉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6):732-733,736
目的研究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心内科临床确诊的106例老年AMI患者为AMI组,68例老年胸痛患者为胸痛组,另选取64例老年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cTnI、CK-MB检测对AMI的诊断效果,并分析cTnI、CK-MB在AMI发生后不同时间段的变化情况。结果 AMI组患者血清cTnI与CK-MB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胸痛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对AMI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分别为92.2%、94.7%、0.869,CK-MB的上述指标分别为87.4%、90.9%、0.783,两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均有所提高;AMI组患者cTnI与CK-MB水平均在入院后12h至1d达到最高,随后下降。结论 cTnI与CK-MB联合检测对AMI的早期诊断与防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标志物检测与联合检测的结果分析和比较,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提供合理的检测指标。方法对胸痛发作入院的5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定量检测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I(cTnI)、磷酸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的浓度,并对AMI患者不同时段进行动态检测,分析其对心肌梗死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进行优化组合。结果(1)入院即刻检测的Myo、cTnI、CK、CK-MB的敏感性分别为83.0%、77.4%、67.9%、71.7%;Myo与cTnI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2.5%,CK与cTnI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84.9%,联合检测与单项cTnI检测有统计学差别(P<0.05),(2)cTnI对AMT诊断的敏感性为96.2%,特异性为95.8%。结论cTnI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理想指标,与Myo或CK联合检测,可提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敏感度,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肌红蛋白(Mb)、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临床诊断应用价值对比分析。方法采用雅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对25例AMI患者、1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及23例其他疾病患者的血清Mb、cTnI进行检测,用日立7180生化仪检测CK-MB,分别进行组间分析,比较其敏感性高低以及敏感性与患病时间的差异。结果Mb、cTnI诊断AMI灵敏度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率分别为84.0%、96.0%,明显高于CK-MB的64.0%;UA组中Mb、cTnII阳性率分别为25.0%、43.75%,明显低于A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患病的前16h内Mb、cTnI阳性诊断率均高于82.0%,而CK-MB则为32.4%。结论cTnI和Mb在AMI的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灵敏度,用于AMI与UA的早期诊断与鉴别时要优于CK-MB。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国内研制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试剂测定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及其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清H-FABP.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在不同时间段检测H-FABP、cTnI、CK-MB,并与35例健康人检测结果比较.结果 H-FABP快速诊断试剂盒使用简单、方便、快速,手指血检测10~15 min,血清检测只需3 min.其检测灵敏度较高(6.5 ng/ml),特异性较高.CK-MB在AMI发生后0~4 h阳性检出率极低,4~12 h有一定的检出率,只有在12~24 h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cTnI在6 h内有较低的阳性检出率,在6 h后检出率较高,维持时间较长.H-FABP在AMI发生后0~4 h即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4~12 h维持高水平的检出率.结论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测定H-FABP简便、快捷,灵敏度、特异性较高,适用于急诊检验.H-FABP在AMI发生6 h内较cTnI、CK-MB对早期AMI更具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病后血浆尿路上皮癌相关1(UCA1)、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钙蛋白I(cTnI)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AMI患者及30例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AMI组、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qPCR)检测UCA1,比较两组入院后0~2、2~6、6~12、12~24、24~48、48~72、72~96 h血浆UCA1及CK-MB、cTnI水平,分析AMI组中合并不同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UCA1、CK-MB、cTnI水平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组UCA1整体表达水平下调,且AMI组入院后0~48 h UCA1低于对照组(P<0.05),AMI组中UCA1在6~12 h降至最低(P<0.05),后升高(P<0.05),至入院后48~72 h、72~96 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入院后2~48 h CK-MB、cTnI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K-MB在6~12 h达峰值,cTnI在12~24 h达峰值(P<0.05);AMI组中单纯AMI、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合并2种及以上患者UCA1、CK-MB、cTnI表达水平分别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6~12 h UCA1诊断AMI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5.42%、83.14%、86.11%、0.954,均较CK-MB、cTnI高。结论AMI患者发病后血浆UCA1表达水平可作为其潜在诊断标志物及治疗靶点,尤其在入院后6~12 h的UCA1有较高监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