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4例临床已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4例中,心肌缺血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心肌缺血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多发生于6:00~11:00心率变异性降低与心肌缺血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冠心病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对早期检出SMI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动态心电图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蓬 《江苏医药》2003,29(4):309-309
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系指临床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表现,而无与缺血有关的症状者。SMI为冠心病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不少冠心病患者发病或猝死前可毫无症状,故SMI受到临床医师极大的关注。检测SMI最常用的方法是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1]。现将我院一组冠心病患者经Holter监测到心肌缺血的有关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无症状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SMI)系指具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但缺乏胸痛及心肌缺血的主要相关症状,是冠心病的一个特殊类型,普遍存在于冠心病患者中[1].SMI可诱发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及猝死,因此不少冠心病患者发病或猝死前毫无症状.动态心电图是目前诊断SMI的有效方法.现将我们应用动态心电图对220例中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监测的结果报告如下,旨在探讨动态心电图对中老年SMI诊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530例老年冠心病人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育 《哈尔滨医药》2006,26(2):26-26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及ST-T改变对冠心病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动态心电图分析仪对530例老年冠心病人行24小时监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及异常ST-T改变检出率高.结论是早期检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一种可靠以及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绝经期女性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动态心电图特点。方法:选择60例无任何自觉症状的绝经期女性进行动态心电图(AECG)24小时监测,同时记录生活日志。结果:绝经期女性SMI的检出率为60.2%,多发生于轻微体力活动或脑力活动时,且当早晨的心率超过阈值时,患者易发生心肌缺血。结论:SMI是绝经期女性冠心病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临床中诊治中应注意其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和发生规律.方法 将12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DCG)检查,筛选出有心肌缺血病例74例,占总病例数58.7%.分成无症状心肌缺血组(SMI)和有症状心肌缺血组(PMI)两组进行分析.结果 糖尿病患者心肌缺血检出率高,且无症状心肌缺血检出率明显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组(P<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对无症心肌缺血的检出率较高.为糖尿病患者及早发现心肌缺血、及早防治,避免发生心血管事件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拟诊冠心病行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同时行24 h动态心电图,观察动态心电图中SMI的发生情况及其对SMI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动态心电图确诊SMI者43例(84.31%),73.89%阵次发生在活动、饮食时,SMI平均持续时间明显长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P<0.05),但二者ST段下移幅度无明显差异(P>0.05);与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参照后动态心电图对SMI诊断的敏感度为84.78%,特异度为75.00%。结论动态心电图对SMI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并可全面评估SMI发病特征,建议作为诊断SMI的首选无创性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8.
很多冠心病(CAD)患者除了胸痛发作之外,每日常有多次无症状或平静的短暂的心肌缺血发作。由于无症状心肌缺血(SMI)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AMI)或心性猝死(SCD)的先兆,因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分析53例CAD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的结果,探讨其SMI的检出率、昼夜规律,及与心律失常的联系等,旨在阐明DCG对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DCG) 对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 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院2009~2011年间确诊的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病例300例,按年龄分两组(≥60岁为老年组,<60岁为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 300例中SMI有213例(占71.00%),老年组SMI发作心率的快、慢都可使心肌缺血的次数增多,而对照组快频率依赖者SMI发作次数增多较老年组更加显著,慢频率依赖者心肌缺血发生次数则相对较低.结论 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因它无症状易被忽视,发生率颇高.预后不乐观,应定期监测,以免延误诊治.动态心电图在早期发现SMI有可靠的诊断价值及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96 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进行24h 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 共检出缺血型ST-T 改变81 例、377 阵次.发作高峰时间在6:00~22:00(65.8%).结论 动态心电图是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重要方法,可为病情的早期判断及及时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李英  郝玉明  王娜 《河北医药》2010,32(19):2643-2645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nI)改变与脑梗死、心肌缺血的关系;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心肌缺血(包括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合并心肌缺血组103例(A组),无心肌缺血组53例(B组),患者均行颅脑CT和检测CTNI值并行动态心电图。结果 A组患者中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高,尤其是合并糖尿病者(P〈0.05);糖尿病与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症为脑梗死患者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梗死合并冠心病发生率高,且无症状心肌缺血占比例较大。cTnI做为心肌损伤的特异敏感指标,在脑梗死时出现阳性提示存在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心肌缺血在临床上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48例心肌缺血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方法进行检查,将动态心电图的记录结合患者的生活日志进行详细诊断,最后得出相应诊断结果。结果对患者持续进行24h的动态心电图检测后,发现缺血性ST-T发生改变的有35例,占72.9%。缺血性ST-T发生改变为98阵次,而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75阵次,占76.5%,有症状心肌缺血为23阵次,占23.5%。无症状心肌缺血与有症状心肌缺血在发生率方面相比,无症状心肌缺血明显较高(P<0.05),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心肌缺血时患者心率方面,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时平均心率明显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肌缺血这一病症来说,动态心电图检测是非常有效的检查方法,其对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辉  刘国华  裴莉 《中国医药》2012,7(7):805-806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结合CT血管造影(CTA)检查对无痛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4例有心肌缺血表现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及发生无痛性心肌缺血(SMI)的患者的CT血管造影(CTA)结果.结果 动态心电图检测出ST段压低者120例,ST段抬高者24例;SMI 93例(64.6%),心绞痛48例(33.3%),急性心肌梗死(AMI)3例(2.1%).93例SMI的CTA检查显示71例(76.3%)阳性,其中冠状动脉狭窄>70%者42例(59.0%).冠状动脉狭窄50%~70%者29例(40.8%).CTA显示病变血管共172支(狭窄>70%的病变血管69支),单支病变20例,2支病变33例,3支病变18例.累及左主干4支,左回旋支42支,左前降支65支,右冠状动脉61支.22例(23.7%)CTA结果阴性.结论 动态心电图并选择性地结合CTA可提高无痛性心肌缺血的诊断率价值.  相似文献   

14.
张昆 《中国医药科学》2014,(4):60-61,71
目的对动态心电图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2012年10月。2013年11月我院共收治了112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式,对这112例患者的病例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79例患者符合心肌缺血性ST段压低发作的要求,约占总例数的70.5%。在这79例患者中,共发生缺血性ST-T改变362阵次,其中症状性心肌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SMI发生率,两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过程中,使用动态心电图对患者进行检查,可以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是比较好的检查方法,在临床诊断与治疗冠心病中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精神科心肌缺血患者动态心电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以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经静态心电图检查显示ST段压低的精神科患者227例为研究对象,行24h动态心电监测,统计分析监测结果。结果本组227例,确诊心肌缺血104例,占45.8%;其中确定冠心病诊断26例,占25.0%;假阳性123例,占54.2%;104例心肌缺血患者中合并各种心律失常65例,占62.5%;123例假阳性患者中各种心律失常31例,占2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精神科心肌缺血患者静态心电图检查假阳性率较高,动态心电监测可起到十分有效的鉴别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中的作用与如何早期开展临床护理工作。方法对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心电图进行分析,与52例老年非糖尿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中,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的比例高于非糖尿病患者(P〈0.01)。结论糖尿病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高,心电图对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早期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是常见的合并症,本研究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时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方法 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2例非糖尿病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所有患者监测时间均大于23小时,并测定心率变异性的时域分析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时心率变异性指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值分别小于0.001、0.001、0.001和0.05有显著的差异性,而2型糖尿病无心脏病变组仅SDNN、SDANN有较明显的降低,P值分别小于0.001和0.0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较单纯糖尿病无心脏病变及正常对照组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8.
杨文珍  郑剑峰 《哈尔滨医药》2011,31(6):409+411-409,411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对检测冠心病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用DCG记录96例冠心病患者ST段下移阵次数、ST段下移持续时间、当时有无症状、发作昼夜时间规律及发作前后心率的变化。结果缺血性ST段下移336阵次,其中无症状发作246阵次,有症状发作90阵次;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持续时间(5.4~12)min/次,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持续时间(14~24.6)min/次,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G是临床上诊断心肌缺血尤其是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都较高,大大提高了SMI的检出率,为目前较理想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点,为临床诊断SMI提供依据。方法 23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其动态心电图特点。结果 230例冠心病患者共检出心肌缺血216例,检出率为93.9%,SMI发生率明显高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6.4%VS 23.6%,P〈0.05)。216例患者中缺血性ST段改变共488阵次,SMI缺血性ST段发生率明显高于有症状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0%VS 17.0%,P〈0.05)。SMI以6:00~22:00之间发生最多,共131例(79.4%),而22:00~6:00之间发生34例(20.6%);白天发作时平均心率明显高于夜间心率[(88.2±6.5)次/min VS(79.6±6.2)次/min,P〈0.05]。165例SMI患者中男性96例,女69例,男性平均心率略高于女性,但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4±5.8)次/min VS(80.6±5.4)次/min,P〉0.05]。结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缺乏临床症状,动态心电图可以为其提供可靠地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