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6 毫秒
1.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AT1R)/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及血管内皮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饲喂结合颈动脉球囊损伤法制备颈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缬沙坦低、中、高(10、20、30 mg/kg)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阿托伐他汀,2.5 mg/kg),另取假手术大鼠作为对照组(生理盐水),每组15只,均每天ig给药1次,连续4周,给药体积10 mL/kg。末次给药结束24 h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颈动脉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颈动脉内皮组织病理学变化;单丹磺酰尸胺(MDC)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颈动脉内皮细胞自噬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自噬标记蛋白LC3-Ⅱ、Beclin 1和通路蛋白AT1R表达水平及PI3K、Akt、mTOR磷酸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颈动脉组织内皮细胞排列紊乱,内皮破损,大量炎性因子浸润,TC、TG、LDL-C、IL-1β、TNF-α、IL-6水平及AT1R蛋白表达和PI3K、Akt、mTOR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5),HDL-C水平、细胞自噬率、LC3-Ⅱ和Beclin 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缬沙坦低、中、高剂量组大鼠颈动脉组织中内膜逐渐平滑,炎性因子浸润依次减少,TC、TG、LDL-C、IL-1β、TNF-α、IL-6水平及AT1R蛋白表达和PI3K、Akt、mTOR磷酸化水平依次降低(P0.05),HDL水平、细胞自噬率、LC3-Ⅱ和Beclin 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缬沙坦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大鼠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缬沙坦可能通过下调AT1R/PI3K/AKT/mTOR信号通路,提高LC3-Ⅱ和Beclin 1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管内皮细胞自噬,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泽泻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肾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 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吡格列酮[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活剂,20 mg·kg-1]组,泽泻多糖低、中、高剂量(100、200、400 mg·kg-1)组和泽泻多糖(400 mg·kg-1)+ GW9662(PPAR-γ抑制剂,10 mg·kg-1)组,除对照组外均采用高糖高脂+链脲佐菌素(STZ)柠檬酸钠缓冲液法制备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造模后各组ig给药,每天1次,连续6周。血糖仪测定大鼠空腹血糖(FBG)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肌酐、尿酸、尿素氮水平,检测24 h尿蛋白及尿肌酐,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处死大鼠,计算大鼠肾脏指数;HE染色观察大鼠右侧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肾脏组织PPAR-γ/肝X受体-α(LXR-α)/ATP结合盒转运蛋白G1(ABCG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蛋白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毛色枯黄,体质量显著减轻(P<0.05);肾小球细胞空泡化、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肾脏指数、FBG、24 h尿蛋白、尿酸、尿素氮、TNF-α和IL-1β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Ccr和PPAR-γ、LXR-α、ABCG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吡格列酮组和中、高剂量泽泻多糖组大鼠毛色及饮食、饮水逐渐恢复,体质量显著增加(P<0.05);肾损伤程度减轻;FBG、24 h尿蛋白、尿酸、TNF-α和IL-1β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Ccr及PPAR-γ、LXR-α、ABCG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泽泻多糖高剂量组肾脏指数显著降低(P<0.05)。高剂量泽泻多糖组与吡格列酮组各指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GW9662可逆转高剂量泽泻多糖对大鼠肾脏功能的保护作用。结论 泽泻多糖可能通过激活PPAR-γ/LXR-α/ABCG1通路保护DN大鼠肾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衢枳壳黄酮(PTFC)对高脂血症金黄地鼠降血脂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潜在机制。 方法 48只金黄地鼠随机分为6组(n=8):正常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非诺贝特阳性对照组(100 mg/kg/d);PTFC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 mg/kg/d)。高脂饮食喂养金黄地鼠2W,并于第3周起同时给予药物灌胃干预,连续干预4周。高脂饲料喂养造模6周末,处死大鼠,称量大鼠体重及肝脏质量计算比值,生化法及ELISA法检测血清生化及炎症指标,血清及肝组织MDA含量和SOD活性。HE染色检测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 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肝脏及脂肪组织PPAR-α、PPAR-γ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经高脂饲料喂养6周合并PTFC给药4周后,与高脂血症模型组金黄地鼠相比,PTFC中、高剂量组的金黄地鼠血清TC、TG、LDL-c、IL-6、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5或P<0.01);PTFC高剂量组血清ALT、AST、GLU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P<0.01,P<0.05);PTFC低、中、高剂量组金黄地鼠的血清、肝脏SOD活性均显著增强,MDA含量则显著降低(P<0.01)。HE染色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金黄地鼠的肝脂肪变性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PTFC给药低、中、高剂量组金黄地鼠肝脏和脂肪中PPAR-α、PPAR-γ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或P<0.01)。 结论 PTFC能够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其可能是通过改善脂质水平,降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激活PPAR-α、PPAR-γ来实现对高脂血症金黄地鼠脂质代谢的改善作用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高糖诱导的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mouse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mTECs)观察中药糖肾方颗粒及Smad3抑制剂SIS3对于TGF-β1/Smad3通路及细胞胆固醇流出通路的影响。方法:25 mmol/L高糖诱导mTECs细胞后,分别给予糖肾方及Smad3抑制剂SIS3干预,利用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中脂质含量,利用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检测细胞中TGF-β1/Smad3通路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 1α,PGC-1α)、肝脏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BCA1)、ATP-结合盒转运蛋白G1(ABCG1)的表达。结果:糖肾方可以降低高糖诱导mTECs细胞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酸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含量,上调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含量(P<0.05);糖肾方及Smad3抑制剂SIS3可下调高糖诱导mTECs细胞中TGF-β1、Smad3、CollagenⅠ和Fibronectin的表达,上调PGC-1α、LXR、ABCA1、ABCG1的表达(P<0.05)。结论:糖肾方可通过抑制TGF-β1/Smad3信号通路促进细胞胆固醇流出,减轻肾损害。  相似文献   

5.
探讨复方中药改善血糖和血脂的机制。选用雄性KK-Ay小鼠3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中药高剂量组0.7 mg/kg、中药中剂量组0.35 mg/kg、中药低剂量组0.175 mg/kg,灌胃6周。测定血糖和TG、TC等生化指标,并进行葡萄糖耐受性试验。取小鼠肝脏及骨骼肌进行RT-PCR。结果:利湿方剂组TG、TC,LDL、葡萄糖耐量曲线下面积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HDL升高(P<0.05,P<0.01)。基因表达显示中药组AMPK、AdipoR和PPAR-α上调,TNF-α下调,但在肝脏和骨骼肌中的表达有所差异。结论:复方中药能有效降低KKAy小鼠TG、TC,LDL,升高HDL,可能通过上调PPAR-α机制。血糖降低可能与脂联素通过活化AMP激活的蛋白激酶,引起下游信号传导的改变,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6.
姬晓鹏  蒋斌  潘琳  黄河  宋其贵  冯中培 《中国药房》2010,(19):1805-1806
目的:比较复方丹参片与丹参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小板活化的抑制作用。方法:9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确诊患者随机分为复方丹参片组、丹参片组和对照组,疗程2个月;另设正常组30例。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和realtime PCR法检测血浆中环磷酸腺苷(cAMP)、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PGI2)及前列腺环素合酶(PTGIS)mRNA的表达情况,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相对于正常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中cAMP、PGI2、PTGIS mRNA表达明显降低,TXA2表达明显升高。复方丹参片组和丹参片组能明显升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中cAMP、PGI2、PTGIS mRNA表达,降低血浆中TXA2的表达,其中复方丹参片组的升高或降低作用显著大于丹参片组。结论:复方丹参片与丹参片均能抑制血小板活化,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均有防治作用,但复方丹参片的防治效果强于丹参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GZ)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I组)和RGZ预处理组(RGZ组)。RGZ组在手术前1 h给予罗格列酮(0.3 mg/kg)静脉注射,Sham组和IRI组术前1 h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注射。手术分离肠系膜上动脉,夹闭45 min、再灌注4 h诱导缺血再灌注损伤。PAS染色观察肠道黏膜病理学形态学变化,RT-PCR和ELISA检测白介素6(IL-6)、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PAR-γ、p-PPAR-γ、TLR-4、p-p65和p65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IRI组肠黏膜损伤明显增加。ELISA和PCR显示,IL-6、IFN-γ和TNF-α也明显上调;WB显示,p-PPAR-γ、TLR-4和p-p65表达明显增加,但PPAR-γ和p65无明显变化。与IRI组比较,RGZ组小肠黏膜损伤明显减少,促炎症因子IL-6、IFN-γ和TNF-α,TLR-4和p-p65表达明显降低,而p-PPAR-γ表达进一步增加,但PPAR-γ表达和p-p65无明显变化。结论罗格列酮预处理可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激活而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减轻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中调控因子Wnt1、β-catenin、蓬乱蛋白1(dvl-1)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高脂饲料)、处理组(高脂饲料+阿托伐他汀2.5mg.kg-1.d-1),每组8只,各组兔给予相应饲料喂养,每日1次,12周后采血并处死,检测各组兔的血脂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观察主动脉硬化斑块的程度,免疫组化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主动脉硬化斑块处Wnt1、β-catenin及dvl-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处理组血脂指标明显升高,主动脉硬化斑块的程度明显增强,Wnt1、β-catenin及dvl-1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与模型组比较,处理组血脂指标明显降低,主动脉硬化斑块的程度明显减轻,Wnt1、β-catenin及dvl-1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Wnt1、β-catenin及dvl-1蛋白的表达来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齐墩果酸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HMGB1/TLR4/NF-κB炎症通路的影响。方法将7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SAH模型组、齐墩果酸20 mg/kg给药组)。采用颈内动脉穿刺法建立大鼠SAH模型,造模1 h后给予齐墩果酸,剂量为20 mg/kg。大鼠SAH模型建立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检测脑水含量及脑伊文思蓝浸出率;并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脑组织中HMGB1、TLR4、IκBα和p65蛋白的表达量。结果齐墩果酸(20 mg/kg)能够显著增加神经功能评分并且明显降低脑含水量和伊文思蓝渗透率(P<0.01)。齐墩果酸给药可有效降低HMGB1的表达和释放(P<0.01),抑制TLR4的表达、IκBα降解及p65入核(P<0.01)。结论齐墩果酸能够抑制HMGB1/TLR4/NF-κB炎症通路,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炎症反应,改善脑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紫草素对慢性鼻窦炎小鼠鼻黏膜组织炎症反应及沉默信息调控因子1(SIRT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选取80只小鼠建立慢性鼻窦炎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紫草素12.5、50.0 mg/kg组,克拉霉素组,每组20只。另取正常饲养的20只小鼠设为假手术组。各组小鼠分别ig给予相应药物,1次/d,共14 d。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鼻黏膜组织病理形态学;Masson染色观察小鼠鼻黏膜组织胶原沉积情况;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小鼠鼻黏膜组织中SIRT1/Nrf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紫草素12.5、50.0 mg/kg组小鼠鼻窦黏膜慢性炎症表现和蓝色胶原沉积明显改善;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32(IL-32)、γ干扰素(IFN-γ)水平显著降低;鼻黏膜组织中SIRT1、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紫草素50.0 mg/kg组小鼠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紫草素12.5 mg/kg组(P<0.05)。结论 紫草素能够改善慢性鼻窦炎小鼠鼻黏膜组织重塑和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SIRT1/Nrf2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香青兰总黄酮(TFDM)对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信号通路的影响,探究其保护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FDM组[60 mg/(kg·d),以提取物计]、Compound C+TFDM组[灌胃60 mg/(kg·d)TFDM+再灌注前15 min尾静脉注射250μg/kg Compound C(AMPK抑制剂)]、EX-527+TFDM组[灌胃60 mg/(kg·d)TFDM+再灌注前20 min腹腔注射5 mg/kg EX-527(SIRT1抑制剂)],每组10只。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7 d。末次灌胃给药后,假手术组大鼠行假手术,其余4组大鼠均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缺血30 min、再灌注2 h构建MIRI模型。再灌注结束后,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心肌组织中腺苷三磷酸(ATP)、腺苷二磷酸(ADP)、腺苷一磷酸(AMP)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AMPK、SIRT1和PGC-1α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AMP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和SIRT1、PGC-1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纤维排列紊乱、横向条纹消失,细胞肿胀破裂、坏死,细胞核变形移位;心肌组织中ATP、NAD^+含量和AMPK、SIRT1、PGC-1αmRNA表达水平以及SIRT1、PGC-1α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ADP、AMP含量及AMP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TFDM组大鼠心肌病理学形态明显改善;心肌组织中ATP、NAD^+含量和AMPK、SIRT1、PGC-1αmRNA表达水平以及AMP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和SIRT1、PGC-1α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ADP、AM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与TFDM组比较,Compound C+TFDM组和EX-527+TFDM组大鼠上述指标的改善作用均被逆转(P<0.05或P<0.01)。结论:TFDM可能是通过激活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调节能量代谢,从而发挥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TNF-α、IL-6与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男104例、女38例,平均年龄(75.63±3.93)岁,应用颈动脉超声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观察有无斑块形成,用免疫学方法测定血清中TNF-α、IL-6的浓度。结果: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TNF-α、IL-6的含量明显高于无颈动脉硬化患者(P<0.05=;有颈动脉斑块的患者血清TNF-α、IL-6的含量明显高于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及内中膜正常患者(P<0.05,P<0.01)。结论:细胞因子TNF-α、IL-6参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脑梗死100例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晓春 《医药世界》2009,(8):430-431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了解颈动脉超声检查在脑梗死预测中的作用。方法:对100例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 T),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有无及性质。结果:脑梗死异常检出率为78.0%,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常见于颈动脉分叉处,其次为颈内动脉起始段。结论: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斑块脱落是造成脑梗死重要发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普罗布考(PAS疗法)对于老年血脂紊乱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2年5月171例血脂紊乱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PAS组57例、AS组58例、A组56例进行比较研究.PAS组予普罗布考(0.5 g/d),阿司匹林(100 mg/d),阿托伐他汀钙(20 mg/d); AS组予阿司匹林(100 mg/d),阿托伐他汀钙(20 mg/d);A组予阿司匹林(100 mg/d).结果 PAS组、AS组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及A组治疗后比较,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颈动脉斑块积分均显著改善(P〈0.05,P<0.01).治疗后PAS组TC、LDL-C、TNF-α水平与A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治疗血脂紊乱的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他汀类药物结合抗血小板类药物通过调节血脂、抗炎,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加用普罗布考可以发挥更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考察金芪降糖片联合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ip 3次小剂量(35 mg/kg)链脲霉素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选择空腹血糖值>11.1 mmol/L的大鼠进行后续实验。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金芪降糖片(0.5 g/kg)组、胰岛素(6.5 IU/kg)组和联合给药(金芪降糖片0.5 g/kg+胰岛素6.5 IU/kg)组,另选取10只健康大鼠作为对照组。各组均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4周,检测大鼠餐后2 h血糖并进行胰岛素耐量试验(ITT),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成纤维细胞因子21(FGF21)含量,Western Bloting检测大鼠肝脏PPAR-α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餐后血糖明显升高(P<0.01),胰岛素敏感性、肝脏PPAR-α均显著降低(P<0.01),血清FGF21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与模型组比较,联合给药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餐后血糖(P<0.01),显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P<0.05),显著升高血清FGF21含量(P<0.01)、增加肝脏PPAR-α表达(P<0.01),且较两药单用效果更优。结论 金芪降糖片联合胰岛素具有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协同激活PPAR-α/FGF21信号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siRNA沉默小鼠胰腺星状细胞中STAT3基因,探讨STAT3信号转导通路在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根据Gene Bank中STAT3全长c DNA序列,选取特异性序列为干扰作用的靶点,构建STAT3siRNA表达载体,脂质体介导转染PSC,ELISA法检测PSC产生的趋化因子,MTT法检测胰腺星状细胞增殖,细胞爬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α-SMA阳性细胞,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胰腺星状细胞STAT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在确定胰腺星状细胞内STAT3基因成功沉默的基础上,给予TGF-β1刺激PSC。结果和对照组相比,ELISA法,MTT法和细胞爬片免疫组化显示各时间点,诱导组、空载组和转染组A值,α-SMA,IL-6和MCP-1表达量均有所升高(P<0.01),转染组A值,α-SMA,IL-6和MCP-1表达量明显低于诱导组和空载组(P<0.01),诱导组和空载组A值,α-SMA、IL-6和MCP-1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和对照组相比,诱导组、空载组和转染组α-SMA和Smad2表达明显升高(P<0.01),p-Smad2和PPAR-γ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转染组α-SMA和Smad2的表达明显低于导组和空载组(P<0.01),p-Smad2和PPAR-γ表达明显高于诱导组和空载组(P<0.01)。转染组STAT3和p-STAT3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诱导组和空载组(P<0.01)。结论siRNA通过调控STAT3信号通路介导下游靶基因的表达,参与抑制胰腺星状细胞活化、进而对抗胰腺纤维化。这一结果为慢性胰腺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口服低剂量硝酸镧对糖尿病大鼠肝脏PPAR-γ和GLUT4表达的影响。方法以Wistar雄性大鼠为研究对象,将实验动物分为3组即对照组(10只)、糖尿病模型组(18只)和硝酸镧给药组(12只),3组大鼠分别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硝酸镧(0.2 mg/kg)灌胃1个月,然后处死取血清和肝脏。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PPAR-γ和GLUT4的蛋白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肝脏PPAR-γ和GLUT4的阳性表达强度;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肝脏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硝酸镧给药组和糖尿病模型组,两组大鼠血清中PPAR-γ和GLUT4的蛋白含量及肝脏组织中PPAR-γ和GLUT4的蛋白阳性表达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硝酸镧给药组比较,糖尿病模型组更为显著(P0.001)。结论口服低剂量硝酸镧(0.2 mg/kg)可通过上调大鼠血清及肝脏PPAR-γ蛋白和GLUT4蛋白,从而对肝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尼莫地平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斑块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震雷 《医药导报》2010,29(7):888-889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8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40例, 口服辛伐他汀20 mg, qn, 同时加尼莫地平40 mg, tid; 对照组40例, 口服辛伐他汀20 mg, qn, 6个月为1个疗程.记录服药前后斑块面积、颈动脉管腔直径 (CCAD)、内中膜厚度(IMT). 结果 治疗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缩小或消失,CCAD增加、IMT变薄,治疗前后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01),与对照组比较, 亦差异有显著性 (P< 0.05). 结论 尼莫地平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调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介导磷酸腺苷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及自噬对LO2细胞脂肪变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混合物(LM)诱导LO2细胞建立细胞脂肪变模型,将造模后细胞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组和厄贝沙坦联合PPAR-γ抑制剂组,另设正常组。分别干预24 h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细胞三酰甘油(TG)和总胆固醇(TC)含量,并行油红O染色分析细胞内脂质沉积,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PPAR-γ、AMPK/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应用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自噬标志蛋白LC3B的变化。结果 10 μmol/L及以下浓度的厄贝沙坦对LO2细胞生长无明显毒性作用,20 μmol/L厄贝沙坦对细胞毒性作用较大,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LO2细胞内TG和TC含量升高,油红O染色显示脂质大量沉积,PPAR-γ、p-AMPK和LC3B蛋白表达水平降低,mTOR磷酸化水平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经厄贝沙坦治疗后,LO2细胞内TG和TC含量降低,油红O染色显示脂质沉积减少,PPAR-γ、p-AMPK和LC3B蛋白表达水平升高,mTOR磷酸化水平降低(均P<0.05);但经厄贝沙坦联合PPAR-γ抑制剂干预后,PPAP-γ抑制剂抑制了厄贝沙坦对LO2细胞脂肪变的治疗作用。结论 厄贝沙坦可通过激活PPAR-γ介导的AMPK/mTOR信号通路,促进LM诱导LO2细胞的自噬,从而减轻脂质沉积,改善肝细胞脂肪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对糖尿病及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CRP水平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VCAM-1)mRNA表达的影响及优势,探讨西格列汀在糖尿病患者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2011-03~2013-06门诊就诊及住院的90例初次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C肽激发试验),年龄(50.77±12.54)岁,首次就诊内分泌科,未经降血糖、降脂、抗血小板等治疗,其中39例彩超提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板块形成(硬斑或/和软斑).分为单纯糖尿病组(51例)和已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组(39例),90例患者经糖尿病宣教后,均给予糖尿病饮食及适当运动锻炼,同时给予西格列汀100mg qd降血糖治疗;测定治疗前及治疗6月后空腹胰岛素及CRP、糖基化血红蛋白,并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静脉血中MCP-1、VCAM-1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1)两组治疗后,糖基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2)同期相比,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组CRP水平显著高于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单纯糖尿病组治疗前后CRP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组治疗3月后CRP水平显著降低(P<0.01);(3)同期相比,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组MCP-1、VCAM-1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单纯糖尿病组治疗前后MCP-1、VCAM-1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组治疗3月后MCP-1、VCAM-1 mRNA表达水平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CRP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西格列汀具有降糖之外的直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西格列汀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部分是通过降低MCP-1、VCAM-1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