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家生 《安徽医药》2002,6(4):22-23
目的分析抗菌素在胆道手术中围手术期应用情况和给药方式.方法回顾1999年1月~2001年12月157例胆道手术病历,对其抗菌素的使用情况,用药频度、时间和方式进行分析.结果157例胆道手术病例全部使用抗菌素,使用频率最多的为β-内酰胺类抗菌素,用药4~6 d占47.77%,给药方式主要是静滴.结论胆道手术围手期选用抗菌素基本合理,预防性抗菌素应用的给药方式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厚伦  李家生 《安徽医药》2007,11(10):915-916
目的调查胃肠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回顾2005年1月~2006年12月85例胃肠手术病历,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给药方式、用药时间、应用品种及用药频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85例胃肠手术病例全部使用抗菌药物,使用频率最多的为β-内酰胺类抗菌素,用药4 d以上占97.65%,给药方式主要是静滴。结论胃肠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预防性抗菌素应用的方式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我院围手术期预防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从本院外科抽取240例手术病例,统计围手术期应用的抗菌药物品种、用药时间、疗程以及联合应用等情况。结果预防性应用抗菌素中头孢菌素类(含头孢霉素)使用例次最高为203,占比为52.19%。Ⅰ类切口仅术后给药率为42.02%,Ⅱ类切口仅术后给药率为25.96%,Ⅲ类切口术前均给药;Ⅰ类切口术后给药>7d的占比为2.52%,Ⅱ类切口术后给药>7d的占比为15.38%,Ⅲ类切口术后给药>7d的占比则高达76.47%。单纯用药156例,占比为65%;联合用药84例,占比为35%;在单纯用药中单纯应用1种抗菌素的病例显著高于先后应用2种及以上抗菌素的病例,P<0.01;在联合用药中2联用药率显著高于3联及以上用药率,P<0.01;结论我院围手术期预防中所使用的抗菌药物在品种、用药时间及联合应用等方面基本合理,但仍存在着一些个别问题,待于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应用现状,探讨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预防性使用的合理性。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1~6月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例209例,依据卫生部相关规定从预防用药指征、选药情况、用药时机、总预防时间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75例(35.89%);使用频最的药物品种为头孢菌素;术前0.5~2h给药者为64例(85.33%);联合使用两种抗菌药5例(6.67%)。结论: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的使用率、适应证、给药时机情况较好,但抗菌药品种选择、联合用药、使用疗程方面仍需改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广东梅州市妇幼保健院剖宫产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素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妇产科2010~2011年的500例剖宫产手术出院病历,并对其应用抗菌药物种类及频度、用药天数、联合用药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00例剖宫产患者100%全部使用了抗菌药物,用药频度排序前3位的是:头孢尼西钠、克林霉素、奥硝唑.抗菌药物平均给药时间为5 d,联合用药率97%.结论 本院剖宫产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素存在选药欠合理,给药时间掌握不严,用药持续时间长、无指征换用抗菌药物等不合理现象,应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为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3年7—9月我院665例Ⅰ类切口手术出院患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2.86%(285/665),术前0.5~2 h内给药率为85.26%(243/285),平均用药疗程为2.31 d,使用的抗菌药物主要有头孢呋辛、头孢唑肟、美洛西林、头孢替安等。结论: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仍存在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为指征把握不严、预防使用率高、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给药时间不当、用药疗程长、不合理联合用药等。需进一步加强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并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出院的956例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956例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有931例,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为97.38%。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共涉及10类32个品种,使用最多的为头孢菌素类。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无指征用药、选药不正确、用药疗程持续过长、联合用药不合理、未按药动学特征分次给药等。结论:我院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引起重视,加强管理,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我院骨科、普通外科、手足外科2010年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骨科、普通外科、手足外科2010年手术病例101例,对其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品种、给药途径、给药方法等方面进行统计,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评价Ⅰ、Ⅱ、Ⅲ类手术切口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结果与结论: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主要在品种选择、给药途径、给药方法、联合用药、用药疗程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促进安全、有效、经济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南宁市中医院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调查我院2010年清洁手术出院病历245例,选取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时间、给药频率、联合用药等指标进行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合理性评价。结果:245例病例中,有244例使用抗菌药物,占99.59%;共涉及9类23种;术前0.5~2 h使用抗菌药物占70.61%;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时间为6.89 d;38.37%的患者在用药期间更换了品种。结论:我院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在无预防指征用药、预防用药时机、术后用药时间、无指征联合用药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需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外科小儿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评价其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外科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577例清洁手术病例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577例病例中,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达100%;采用术前0.5~2h给药者577例次,占100%,其中累计应用抗菌药物时间最短者为24h,最长者达7d.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涉及3类7种,其中青霉素类350例次(60.66%),头孢菌素类222例次(38.48%).结论:我院小儿清洁手术围术期 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使用率高、用药时间过长、抗菌药物选择档次偏高等问题,清洁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有待规范.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并对其使用合理性进行评价,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1月我院213份Ⅰ类切口手术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3例Ⅰ类切口患者,其中专项整治活动前有53例,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96.23%;20例患者联合用药,占39.22%,其中有2例患者为三联用药;给药时间正确的仅1例,占1.96%;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为9种,多为第3代头孢菌素,甚至选用头霉素类头孢西丁。专项整治活动后有160例,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43.13%;8例患者二联用药,占11.59%,无三联或四联用药;给药时间正确的有26例,占37.68%;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为9种,其中头孢菌素类占5种,使用最多的为第1代头孢菌素头孢唑林。结论:专项整治活动后,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用药较之前有很大改观,但不合理应用现象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给药时间不当,使用时间过长及无指征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和分析我院Ⅰ类切口同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高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对我院2009年下半年678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678例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9.7%,头孢菌素类是使用最广泛的抗菌药物,其次为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不合理用药表现主要为围手术期给药时机不当、术后用药时间过长及药物选择不当等。结论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仍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围手术期用药的管理,限制Ⅰ类切口清洁手术的抗菌药物使用,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孙志明 《家庭医药》2016,(12):79-80
目的:了解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我院259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9例手术患者有207例应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9.92%;平均用药时间3.45d,其中用药>3d者占45.89%,术前0.5-2 h内给药189例,占72.97%,术后才开始给药18例,占6.95%.预防使用6类14种抗菌药物,单用154例,占74.40%,二联和三联用药53例,占25.60%.结论: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档次高、时间长、联用率高、药物使用不当等不合理现象,有待进一步规范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4.
王爱林 《北方药学》2014,(11):156-157
目的:调查分析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127例,对其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包括药品名称、用药例次、用药时机、联合用药等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达68.50%,预防用抗菌药物以第一代头孢为主;使用最多的是头孢唑林30例次,占32.26%;其次是头孢拉定17例次,占18.28%。32例患者于术前0.5~2h给药,72例患者于术后给药;联合用药6例,占6.90%。结论: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基本符合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但仍存在总体用药频率过高、给药时机不合理、术后给药时间过长及盲目联合用药等情况,需要提高本院医师的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5.
卵巢囊肿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妇科卵巢囊肿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6月某院卵巢Ⅰ类手术切口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74例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无感染病例发生;抗菌药物使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硝基类、二代头孢、青霉素类;预防性抗菌药物二联使用率为81.03%;预防性用药多在术前>2 h和术后使用;术后持续用药时间>48 h的患者占82.76%;手术持续时间<2 h术后仍用药的患者占87.93%。结论:某院妇科卵巢Ⅰ类手术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妇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用药指征控制不严;用药品种掌握不合理;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联用现象频繁;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时机选择不当;手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时间过长;手术时间较短患者术后不宜给药;应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监督和管理,规范卵巢Ⅰ类手术切口围手术期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现状,分析用药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12月我院20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出院病历,回顾性分析其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相关情况。结果全部患者中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者占87.50%,其中单一用药占90.29%、二联用药占9.71%。抗菌药物种类为8种,前三位分别为第二代头孢菌素类、克林霉素类、硝基咪唑类。首次给药时间为术前0.5h内占85.14%、术后4h内占14.86%。持续用药时间24h内占88.57%、24h以上占11.43%。结论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首次给药时间、用药持续时间均较合理,但尚存在用药指征把握不严、药物品种起点高等问题,有待于采取进一步的措施进行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7.
138例围手术期预防感染使用抗菌药物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汪培欢 《中国药师》2004,7(5):376-377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预防感染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1年围手术期的病例138例,对预防用药的抗菌药物种类,用药频度,联用,用药天数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所有手术病例均预防性使用了抗菌药,且围手术期预防用药起点高,用药天数过长,首次给药时间缺乏术前用药意识,存在盲目扩大抗菌药物使用范围的现象.结论:必须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注意术前择时给药,控制用药时间,减少不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8.
冯丹阳  王力明  张颖 《海峡药学》2014,26(2):119-120
目的 了解我院2012年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状况.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外科Ⅰ类切口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150例病例中,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为93.3%;术前0.5~2h给药70例(46.7%),术前>2h给药5例(3.3%),术后平均用药时间5.7d,联合用药48例(32%).结论 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指征把握不明确,给药时机不当、用药周期过长、品种选择不宜、无指征联用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院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的情况。方法:抽取2011年7月~2012年7月出院的食管癌手术病历192份,调查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的情况。结果:192例食管癌手术患者抗菌药预防使用率为100%,用药品种共10种,单一用药占56.8%,联合用药占43.2%,有128例在术前0.5~2 h预防性给药,平均使用抗菌药时间为(6.9±1.7)d。结论: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比较合理,但在给药时机、用药疗程及联合用药方面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20.
黄婷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5):112-113
目的 调查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状况,促进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合理性.方法 随机调阅我院2006年下半年至20010年上半年单一剖宫产无其他病发症的病例200份,对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总结.结果 200例剖宫产病例在围手术期均使用了抗菌药物,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硝咪唑三大类共12个品种.给药方式以静脉给药为主,术前2 h、麻醉时、术中预防性用药共占98.5%,术后连续用药占100%,术后用药6d者占97.5%.结论 我院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在品种选择和首次应用时间、剂量、输液体积、输注速度等方面较为合理.但预防厌氧菌感染方面用药档次偏高;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时间过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