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且具有溶栓适应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入脑卒中单元溶栓急诊路径管理,排除禁忌证后,给予阿替普酶50mg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开始后对照组依据2010年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分析患者危险因素给予规范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我院自制中药合剂—血府逐瘀汤组方,2组均治疗2周。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比较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运用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在入院溶栓前及溶栓后24h及治疗后第14天清晨检测患者hs-CRP、IL-1β、TNF-α水平。结果溶栓治疗前,2组患者NIHSS、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24h,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进一步降低, Barthel指数评分较对照组进一步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hs-CRP、IL-1β、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24h,观察组血清hs-CRP、IL-1β、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血清hs-CRP、IL-1β、TNF-α水平较对照组进一步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缺血后再灌注损伤造成的血清炎性因子反应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介素-6(IL-6)水平与脑梗死及病情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85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另选取健康志愿者50例为健康组,分别检测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组人员空腹血清中的hs-CRP及IL-6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hs-CRP及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及IL-6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方程分析,血清hs-CRP及IL-6水平均与脑梗死患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93、0.749,P=0.031、0.019均<0.05)。结论血清hs-CRP及IL-6水平与脑梗死患病呈正相关,将血清hs-CRP及IL-6水平用于脑梗死及治疗效果的诊断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卡泊三醇外涂软膏联合激光光疗治疗银屑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8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104例。对照组采用激光治疗,研究组采用卡泊三醇外涂软膏联合激光光疗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患者血清TNF-α、IL-17、IL-23水平的变化。结果经3个月的治疗,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3个月的治疗,2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17、IL-23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泊三醇外涂软膏联合激光光疗治疗银屑病,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17、IL-23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消肿化瘀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钙结合蛋白A12( S100A12)、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梅州市大埔县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急性脑梗死患者1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66例)给予控制血压、脑保护和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7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肿化瘀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组患者血清S100A12和hs-CRP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7.14%(68/70)]明显高于对照组[72.73%(48/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S100A12、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消肿化瘀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并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清S100A12、hs-CRP水平,从而改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醒脑通脉化瘀方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规范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制中药合剂——醒脑通脉化瘀组方。治疗时间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MCP-1、MMP-9、ET-1及NO水平变化。结果第1天即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MCP-1、MMP-9及ET-1、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2组MCP-1、MMP-9、ET-1明显下降,NO水平明显上升,研究组降低或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通脉化瘀方可以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CP-1、MMP-9及ET-1水平,升高血清NO含量,稳定血管内皮功能,起到加强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及其与血清白介素-1β( IL-1β)、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将20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3例。试验组采用丹参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IL-1β、IL-6、CRP水平变化,分析2种治疗方式疗效与血清IL-1β、IL-6、CRP水平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高于对照组的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清IL-1β、IL-6、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IL-1β、IL-6、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并且试验组降低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血清 IL-1β( r =-0.621, P<0.05)、IL-6(r=-0.794,P<0.05)、CRP(r=-0.813,P<0.05)与治疗效果呈负相关。结论采用丹参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有效降低血清IL-1β、IL-6、CRP水平,促进患者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辅治对创伤性脓毒症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 IL-10)、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创伤性脓毒症患者20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4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积极的外科手术清创、行积极的液体复苏治疗、抗生素控制感染、给予积极的镇静、镇痛处理及器官功能保护等综合处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对照组同期给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治疗后第5天晨空腹静脉血测血清CRP、IL-8、IL-10、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术后第5天研究组血清CRP、IL-8、IL-10、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创伤性脓毒症患者早期给予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可明显减轻患者血清炎性反应细胞因子水平,减少炎性损伤,对各脏器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具有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的突发性疾病,对人类的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危害。急性脑梗死的发病与炎症介质的参与关系密切,炎症因子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探讨炎症因子在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便进一步探讨其临床诊治手段,作者采用ELISA法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丹红与脑心通胶囊联合用药对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和hs—CRP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将1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脑心通和丹红联用,74例)和对照组(74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散射比浊法分别测定发病后第14天血清TNF-α和hs—CRP含量的变化。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天进行中国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两组间CSS评分和ADL评分的差异性,从而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TNF-α和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d,治疗组血清TNF—α和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两组之间CSS评分、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丹红与脑心通联合用药可减少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和hs—CRP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纳洛酮分别联合更昔洛韦与病毒唑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病毒性脑炎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给予所有患儿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给予纳洛酮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给予纳洛酮联合病毒唑治疗,治疗1周后评价2组患儿治疗效果,并于治疗前后抽取2组患儿静脉血,检测并评价血清IL-1、TNF-α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治疗后2组患儿血清IL-1、TNF-α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但试验组降幅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效果优于纳洛酮联合病毒唑治疗,且对血清IL-1、TNF-α水平下降幅度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IL-13、TNF—α与IgE的变化及其在哮喘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31例、缓解期29例和22例健康体检者血清IL-13、TNF—α和IgE浓度。结果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组和缓解组TNF—α、IL-13与Ig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发作组IL-13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P〈0.05),而TNF—α水平与缓解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NF—α、IL-13升高是哮喘发病的重要因素;IL-13在哮喘患者IgE产生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低剂量肠内营养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及尿乳果糖/甘露醇( L/M)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入院48h后开始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正常剂量,鼻饲营养方式,每天热量供给30~35kCal/kg,蛋白质1.5~1.8g/(kg? d)。观察组采取低剂量供能方式,每天热量供给16~20kCal/kg,蛋白质1.2~1.6g/( kg? d)。连续治疗1周后,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CRP、IL-6、TNF-α水平及L/M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炎症指标CRP、IL-6、TNF-α水平及L/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天2组患者CRP、IL-6、TNF-α水平及L/M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减少,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低剂量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减少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性炎性反应,减轻肠壁黏膜炎性损伤,减少肠黏膜乳果糖排出率,降低肠黏膜通透性,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β-七叶皂甙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β-七叶皂甙钠前后血清高敏感C-反应蛋白的水平的变化,探讨β-七叶皂甙钠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抗炎作用。方法选择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β-七叶皂甙钠20mg/d静滴,其他用药同对照组,对照组每天静脉应用丹参注射液、胞二液胆碱等药物,应用放射免疫比浊法检测治疗前、治疗后3d、7d、14d的血清hs—CRP水平变化,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标准评分(CSS)。结果两组患者在脑梗死后3天hs—CRP水平最高,随后渐降低,治疗后7d治疗组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伊〈0.05)。14d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β-七叶皂甙钠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可以降低患者血清hs—CRP水平,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脑梗死缺血缺氧和缺损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甲状腺素( FT4)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试验组给予辛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普罗布考治疗,连续治疗21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FT3、FT4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hs-CRP、FT3、FT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hs-CRP均有所降低,但试验组患者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FT3、FT4水平均增高,但试验组患者增幅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hs-CRP水平,增高FT3、FT4水平,使其趋于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配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给予中药灌肠配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TNF-α的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高于对照组的76%(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脂联素、TNF-α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 P<0.05)。结论采用中药灌肠配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疗效显著,降低血清脂联素、TNF-α水平,促进尿毒症的治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拉贝洛尔辅治妊娠期高血压对母婴预后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2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拉贝洛尔治疗。比较2组母婴预后的情况及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hs-CR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Hcy、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P<0.05);且观察组血清Hcy、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拉贝洛尔辅治妊娠期高血压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改善母婴不良结局,降低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醒脑通脉化瘀方辅治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S100B蛋白水平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依据2010年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分析患者危险因素给予规范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我院联合中医院一起研制的中药合剂—醒脑通脉化瘀组方,治疗2周。在入院后24h内及治疗后第14天清晨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BDNF、S100B蛋白水平。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比较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2组BDNF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S100B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研究组升高或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均上升,且研究组降低或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通脉化瘀方辅治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其机制与促进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降低可溶性S100B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IL-8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为群  赵明祥  刘芳 《贵州医药》2001,25(4):297-298
目的 动脉观察急性梗塞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8)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和ELIS法测定6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及3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水平。结果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TNF-α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尤以发病后3天血清TNF-α水平最高,发病后7天IL-8水平提高;随着病程的延长,TNF-α、IL-8水平呈下降趋势,但仍未恢复正常水平。结论 脑梗塞发病过程中存在TNF-α、IL-8参与的炎症/免疫反应。其动态监测对急性脑梗塞的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赵立轩  陈浩  楚若鹏  冯彦平  王生池 《河北医药》2010,32(12):1566-1567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h内患者空腹血糖、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B型尿钠肽(BNP)的表达;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血糖水平对炎性反应与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发病2h以内的非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根据空腹血糖水平(规定)〉6.1mmol/L为高血糖,〈6.1mmol/L为血糖正常将患者分为2组:血糖升高的心肌梗死患者(血糖升高组),血糖正常的心肌梗死患者(血糖正常组),每组30例。患者入院空腹(停止进食至少8h)并在未静脉滴注葡萄糖溶液的情况下抽取静脉血测定血糖,并留取静脉血2ml,离心分离出血清,将处理好的样品-80℃下保存,分别测定血清hs。CRP、IL—1β、TNF-α、BNP水平。结果血糖升高组的血清hs—CRP水平及BNP水平均显著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而TNF-α、IL-1β水平则与血糖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升高患者的心功能较血糖正常患者的心功能差。  相似文献   

20.
张卉  付长丛 《河北医药》2016,(16):2447-2449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影响。方法将7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采用阿司匹林、硝酸甘油、利尿剂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心率、脑钠肽(BNP)、6 min步行试验(6M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TNF-α、CRP、IL-6、sVCAM-1、心率、BNP、6MWT、LVEF较治疗前均有改善( P <0.05),LVDd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改善TNF-α、CRP、IL-6、sVCAM-1、心率、BNP、6MWT、LVEF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氯吡格雷能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的炎性反应,并能改善心率、BNP、6MWT、LVE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