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目的:探讨CT高分辨薄层扫描对乳腺肿瘤样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88例乳腺肿瘤样疾病采用自制乳腺托架行俯卧位全乳腺扫描,病灶处进行高分辨薄层扫描.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并同时进行钼靶摄影.结果:良性乳腺疾病多以圆形、类圆形肿块为主,恶性乳腺疾病以毛刺状肿块为主.良、恶性组肿块与周围正常乳腺组织间密度差及肿块周围脂肪间隙与周围正常脂肪间隙密度差明显不同.CT在腋窝淋巴结及乳后间隙病变检出上有明显优势.结论:CT在乳腺肿瘤样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上有重要价值,自制乳腺托架更充分地发挥了这种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钼靶摄影在乳腺肿瘤样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乳腺疾病X线征象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乳腺肿瘤样疾病88例(病灶106个),均为女性。采用GE公司乳腺机800T进行摄影,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结果:钼靶摄影对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断符合率为93.18%,灵敏性为93.02%,特异性为93.33%。结论:钼靶摄影是乳腺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综合分析乳腺疾病X线征象对乳腺良恶性疾病鉴别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近红外扫描与钼靶摄影对乳腺疾病诊断的准确率,以寻找更为准确的检测手段。方法:筛选我院2011年1月~2012年4月间收治并经手术、病理确诊的乳腺疾病患者120例,分别进行近红外扫描与钼靶摄影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钼靶摄影对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近红外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钼靶摄影对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断准确率优于近红外扫描,尤其是在早期乳腺癌鉴别诊断中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乳腺磁共振(MR)在乳腺疾病诊治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1年5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0例良性乳腺疾病、144例乳腺癌女性患者的动态增强乳腺MR影像及病理结果,比较动态增强MR、B超、钼靶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敏感性、准确性、特异性。结果动态增强MR诊断乳腺疾病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较B超、钼靶高,特异性较B超高(均P<0.01),而与钼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恶性病变动态增强MR的形态学征象主要包括病灶早期增强、周围血管增粗迂曲、皮下脂肪间隙模糊、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并明显增强等。动态增强MR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敏感性为61.19%(41/67),特异性为61.04%(47/77)、准确性为61.11%(88/144)。结论动态增强MR对乳腺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较高,病灶形态显示效果较好,能观察腋窝及内乳淋巴结,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上价值较高。术前应用动态增强MR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具有一定价值,有助于术前进行临床分期。  相似文献   

5.
符莉莉 《海南医学》2012,23(1):80-81
目的 探讨乳腺钼靶摄影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女性乳腺疾病患者120例,均行钼靶摄影检查,采用轴位和斜位投照,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加照侧位片或者病灶的局部片.观察病灶大小、形状、密度、边缘、病灶内钙化情况、皮肤是否增厚、血管改变情况等,并对其进行数字化分析,钼靶摄影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乳腺钼靶摄影检查结果诊断为良性乳腺病变者共48例,其中纤维腺瘤14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0例,错构瘤8例,乳腺增生8例,乳腺急慢性炎症各2例,乳汁潴留囊肿4例.经手术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验证,钼靶正确诊断44例,1例未定性,误诊3例,钼靶准确率约91.7%.恶性病变72例,其中浸润性导管癌38例,黏液腺癌14例,髓样癌10例,浸润性小叶癌6例,乳头状癌4例.经手术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验证,钼靶正确诊断68例,2例未定性,误诊2例,钼靶阳性率约94.4%.结论 乳腺钼靶摄影技术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疾病方面准确率较高,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近红外线扫描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陕西省公路局职工医院范新生自近红外线乳腺扫描技术应用于临床以来,为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我院于1988年11月至1991年10月应用近红外线乳腺扫描定性诊断6731例,同时应用干板摄影1143例,钼靶...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超声与x线钼靶检查对乳腺疾病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28例女性术前乳腺触及肿块,均经超声与X线钼靶两者检查行定性诊断,与术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超声对乳腺恶性肿块定性诊断准确性为94.4%,X线钼靶为91.6%,两者结合诊断准确率为97.2%,超声对良性病变定性高于x线摄影。结论两者结合能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及早发现早期乳腺癌。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乳腺钼靶CR摄影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临床诊断中的意义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临床病理证实为乳腺疾病患者98例,对其采取乳腺钼靶CR摄影进行诊断,并将诊断结果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经乳腺钼靶CR摄影确诊良性病变42例,恶性肿瘤56例,临床病理结果为良性病变40例,恶性肿瘤58例。乳腺钼靶CR摄影对良恶性乳腺病变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95.24%、96.55%。结论:采取乳腺钼靶CR摄影技术对乳腺疾病患者进行诊断,并展开良恶性的鉴别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刘颖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6):143-143
目的:探讨钼靶摄影对乳腺钙化及诊断乳腺疾病的价值。方法:通过临床筛选乳腺靶X线摄影检查.发现乳腺钙化12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9例乳腺钙化中,良性病变84例,恶性45例。结论:钼靶摄影发现乳腺钙化对乳腺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特别对隐性乳腺癌的钙化起着早期发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钼靶检查应用于乳腺良恶性疾病普查的结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9月接受乳腺癌筛查的366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钼靶检查结果,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钼靶检查在该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与病理学诊断结果比较钼靶检查在妇女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断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8.89%、94.03%,诊断准确率为92.55%;钼靶检查结果显示良性、恶性分别为62例、25例,与病理学诊断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影像学表现方面,良性、恶性病变在肿块小于临床测量、肿块密度高、恶性钙化、周围有毛刺、肿块边缘无规则性几个方面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妇女乳腺良恶性疾病普查中行钼靶检查可获得良好影像学表现,诊断准确率较高,对疾病早期普查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统计在胸部CT图像上偶然发现的乳癌病变的发病率,并分析其CT特征以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674例女性胸部CT图像,记录偶然发现的乳癌病变并探讨其CT特征。结果共有19例(0.28%)在CT上发现乳癌病变,这些病变的CT特征包括:病灶外缘呈分叶状或毛刺征12例、病灶内含微小钙化点3例、腋窝淋巴结稍大3例;12例行增性扫描者强性化程度为20~60HU,强化高于40HU行有8例,其中均匀强化5例、不均匀强化7例;另有3例在CT上漏诊。结论在胸部CT扫描时可能会偶然发现乳癌,必须注意观察乳腺的情况。提高对乳癌基本CT征象的认识是减少误诊的保证,对乳癌的早期诊断及提高生存质量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Ou YT  Li JF  Fan ZQ  Fan T  Wang TF  Xie YT  Lin BY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82-84
目的探讨针对超声影像异常的腋窝淋巴结进行穿刺病理学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95例原发性乳腺癌超声影像异常腋窝淋巴结的穿刺病理学检查结果及其临床资料。结果277例(70.1%)经穿刺病理学检查诊断淋巴结转移,其中47.8%(65/136)的N0期病例病理确诊淋巴结转移。62例穿刺病理学检查阴性乳腺癌随后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或腋窝淋巴结清扫术,42例确诊淋巴结阴性。经过新辅助化疗,转移淋巴结的病理完全缓解率为32.3%(62/192)。结论腋窝淋巴结超声影像结合穿刺病理学检查可用于原发性乳腺癌治疗前的基线检查。  相似文献   

13.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经我院收治的5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胸部影像学检查表现。结果显示50例患者胸部增强CT诊断结果中有32例(64%)为阳性,其中肺内转移22例(44%),纵隔淋巴结转移11例(22%),腋窝淋巴结转移10例(20%),胸壁转移3例(6%);X线平片只有10例(20%)肺内有异常表现,仅8例诊断肺内转移。提示乳腺癌术后随访中,胸部增强CT检查对明确转移灶有更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腔镜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方法、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乳腺癌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腔镜组)的临床资料,并与46例同期临床分期类似而行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传统组)资料比较。结果两组均为Ⅰ~Ⅱ期乳腺癌。腔镜组无中转开放手术,未发生大出血、皮下气肿、脂肪栓塞等并发症。腔镜组淋巴结数目(15.5枚)、平均手术时间(80min)与传统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缩短了引流时间(3~5d)、减少了出血量(380ml)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1例)。结论在选择性乳腺癌患者行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能够达到传统腋窝淋巴清扫治疗效果,可在保证腋窝淋巴结清扫质量的同时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达到了生理、心理的微创化,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吴宝潮  王筝  汪海仪  徐江  李勇 《安徽医学》2012,33(4):437-439
目的探讨乳晕下注射亚甲基蓝示踪法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60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体检腋窝淋巴结(ALN)阴性,均单独采用亚甲基蓝作为前哨淋巴结(SLN)示踪剂。结果全部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行SLN和ALN活检,灵敏度为95.65%,准确率为91.07%,假阴性率为13.04%,假阳性率8.70%。SLNB与ALN转移检测比较效果相一致,准确率高。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准确率较高,能较准确地预测和判定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16.
赵春燕  钟雅蓉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5):86-87,161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并与病理诊断作对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于我院手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的85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观察,并对良恶性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超声声像图及腋窝淋巴结转移、血流分级情况进行比较。结果85例经手术确诊的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术前经超声诊断80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4.1%,其中超声诊断良性乳腺占位性病变70例,恶性乳腺占位性病变10例。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腋窝淋巴结转移、血流分级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可以作为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的常用手段之一,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哨兵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活检术(SLNbiopsy,SLNB)在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可行性及准确性,以指导cN0期乳腺癌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本组选择临床检测腋窝淋巴结阴性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64例,术中在原发肿瘤周围注射美蓝进行腋窝前哨淋巴结定位及前哨淋巴结活检,随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术后对全部淋巴结行常规病理检查。结果:64例患者有53例检测到前哨淋巴结,成功率82.8%,53例检测到前哨淋巴结中49例准确地判断了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92.5%)。假阴性率13.8%,敏感性86.2%,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85.7%。结论:SLNB基本能准确地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故能指导cN0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范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凝血功能与肿瘤生物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4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治疗前乳腺癌患者凝血功能,并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进行对照。结果与乳腺良性病变患者比较,乳腺癌患者凝血酶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血小板(PLT)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乳腺癌患者血液DD水平及PLT计数随肿瘤最大径的增大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乳腺癌患者FIB、DD及PLT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APTT及FIB水平明显高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凝血功能与其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有无腋窝淋巴结等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