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性肺康复护理疗法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临床疗效、气道功能、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肺康复护理,4周为一疗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气道功能、生活质量和满意度。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EV1、FEV1/FVC、MMEF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生理健康评分、心理健康评分和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肺康复护理可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气道功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王培 《现代养生》2014,(14):267-267
目的:对健康教育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肺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6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路径护理,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知识知晓率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81.08%;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8.38%,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肺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教育路径护理的疗效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杨清清 《现代养生》2014,(24):178-178
目的:探究分析给予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10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所受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给予其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好,能够提高护理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缓和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应用整体护理方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住院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住院患者病例,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在住院期间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干预组患者整体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关指标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整体护理方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住院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这两组患者都进行常规护理和治疗,对于观察组还要给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这两组患者肺通气情况,并检查肺通气是否缓解,检查护理及治疗效果是否明显。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肺通气和肺换气明显较治疗前缓解(P0.05),观察组的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通气与换气情况,对治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林云金 《中国校医》2014,28(8):627-627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应用。方法将2009年1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还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进行人性化护理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改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记录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不同方法护理后两组GQLI-74量表评分均较之前显著提高,研究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PaCO2、PaO2、SaO2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PaCO2低于对照组,PaO2、SaO2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促进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学工程》2017,(1):115-1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肺功能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的肺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够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呼吸功能训练结合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均为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呼吸功能训练结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FEV_1(1.98±0.56)L、FVC(2.76±0.91)L、FEV1/FVC(70.18±17.46)%,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护理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呼吸功能训练结合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各项指标,且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1.
皮燕  黄丽萍 《临床医学工程》2014,(11):1479-1480
目的研究观察强化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衰无创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衰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根据是否实施强化护理干预随机分为强化护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呼吸纠正时间、住院天数、满意度和治疗效果。结果强化护理干预组的患者呼吸纠正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常规护理组,而患者的满意度、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护理组,均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衰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住院时间,并且有利于医患关系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王菊蓉  郭浪 《临床医学工程》2014,(11):1481-1482
目的分析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高压的术后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收集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高压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呼吸管理、肺动脉高压预防、血液动力学监测等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患儿家长满意度、辅助呼吸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的辅助呼吸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患儿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高压患儿综合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缩短呼吸辅助呼吸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1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21例采用针对性护理。结果观察组21例患者经有效的护理干预后,20例(95.2%)患者得以治愈,1例(4.8%)高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均未有明显改善,气胸症状也没有消失,没有出现死亡。对照组治愈率为76.2%,无效率为4.8%,和观察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在死亡率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做好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护理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临床治愈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7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0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与满意率分别为94.12%(48/51)、96.08%(49/51),对照组分别为78.43%(40/51)、76.47%(39/51),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满意率较高,值得临床护理中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实施常规基础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VC、 PEF、 FEV1/FVC)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的FVC、 PEF、 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功能、症状及整体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对艾滋病(AIDS)合并肺结核病(TB)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阳江市公共卫生医院收治的50例A I D S合并T B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干预组各25例,后者在前者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合并症护理、疾病宣教等综合干预措施,干预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临床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综合干预组患者的临床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综合干预能提高AIDS合并TB患者的临床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可控制小儿导尿管负压引流联合吸氧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气胸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负压引流组(A组)和闭式引流组(B组);分别用可控制小儿导尿管负压引流联合吸氧进行治疗,与利用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进行对比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平均肺复张时间、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皮下气肿及肺水肿等)及复发率等指标.结果 肺的平均复张时间A组为(6.12±1.25)d,B组为(10.23±2.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B组的70.00%(P<0.05),并且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结论 利用可控制小儿导尿管负压引流联合吸氧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气胸创伤小、有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胃镜止血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62例经胃镜止血钛夹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护理之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13%,明显高于治疗组的0,且患者满意度80.65%明显低于治疗组的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胃镜止血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其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不仅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作用。方法:将2011年5-8月笔者所在科住院的296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常规检查,实验组在常规检查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焦虑、抑郁、紧张、恐惧等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术后并发症如恶心呕吐、喉头水肿、咯血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消除患者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恐惧心理,加强患者在术中的配合程度,提高检查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齐杜娟 《中国校医》2021,35(4):259-261
目的 探讨专职护理干预对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治疗重症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实施专职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及临床症状持续时间。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憋喘、发热、肺部啰音持续时间分别为(5.14±0.79)d、(2.31±0.51)d、(10.29±1.41)d、(4.68±1.79)d、(2.27±1.21)d、(8.46±1.54)d,均短于对照组的(8.57±1.12)d、(3.23±0.45)d、(13.67±1.58)d、(7.67±2.12)d、(4.23±1.41)d、(11.26±1.7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93.33% VS 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专职护理干预治疗重症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提升患者临床疗效,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