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CT定位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对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采用CT定位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术后痊愈和好转31例,死亡6例。根据病情结合CT体表定位,小骨窗术后辅以尿激酶溶解残余血肿有助于提高疗效,并就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优势进行探讨。认为术后并发症是有些手术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小骨窗微创开颅清除血肿手术和CT引导下的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手术的疗效对比。方法将18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小骨窗组94例实施小骨窗微创开颅清除血肿手术,CT引导组95例实施CT引导下的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手术。结果小骨窗组患者术后意识恢复所需时间少于CT引导组。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CT引导组,并发症发生明显少于CT引导组,ADL评分级明显优于CT引导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小骨窗微创开颅清除血肿手术,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微创穿刺血肿粉碎清除术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微创穿刺血肿粉碎清除术36例和小骨窗开颅手术24例,治疗后第1、2周行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1周,微创组患者中有29例可引出MEP波形,小骨窗组只有9例可引出肯定波形;治疗后2周,微创组全部病例均能引出MEP波形,小骨窗组有24例患者能引出MEP波形,但潜伏期明显长于微创组。结论微创穿刺引流不但可清除血肿.而且对脑组织损伤小,较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显微技术小骨窗开颅行丘脑血肿清除术+脑室外引流术与丘脑血肿穿刺引流术+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型丘脑出血的疗效。方法46例脑室型丘脑出血(大于20ml)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22例,采用显微技术小骨窗开颅丘脑血肿清除术+脑室外引流术;B组24例,在CT定位下行丘脑血肿穿刺引流术+脑室外引流术。结果A组治疗在意识恢复时间、死亡率、GOS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丘脑血肿大于20ml的脑室型丘脑出血宜采用显微外科小骨窗开颅行丘脑血肿清除术+脑室外引流术。  相似文献   

5.
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评价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1992年2月~2002年7月,7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例被同期分为小骨窗开颅组与传统大骨窗开颅组,行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在显露及清除血肿方面、对出血动脉止血方面、对周围脑组织保护和手术减压方面的效果,同时对两组的术中出血、手术所用的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远期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测量总结小骨窗开颅的适宜尺寸.结果小骨窗开颅组39例,开颅窗最大径(3.20±0.42)cm;传统大骨窗开颅组31例,开颅窗最大径为(7.95±0.47)cm.两组在术前一般情况、术前意识状态、血肿部位及血肿量、手术时机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方面,两组在血肿显露、清除及对出血动脉止血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小骨窗开颅组血肿清除术后减压满意.小骨窗开颅组有手术时间短、出血较少、平均住院时间短等优点((P<0.01),在远期效果方面小骨窗组也优于传统开颅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显微手术,小骨窗开颅术可达到传统大骨窗开颅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标准.由于小骨窗开颅设计建立在术前对病变精确的空间定位基础上,以最适宜的手术入路、最适合的开颅尺寸进行血肿清除,所以,与传统大骨窗开颅手术相比较,显微手术既能减小手术创伤,减少术中出血,又能使血肿清除术后减压满意.  相似文献   

6.
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微创治疗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8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清除血肿。结果术后24h内复查CT显示,117例血肿清除90%以上,21例血肿清除80%以上。死亡13例,其中5例死于术后再出血所致的脑疝,3例死于肺部感染,2例死于多器官衰竭,死于颅内感染、气道梗阻及消化道大出血各1例。术后生存125例,平均随访8(3~12)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Ⅰ级25例,Ⅱ级49例,Ⅲ级34例,Ⅳ级15例,Ⅴ级2例。结论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创伤小,术野显露充分,血肿清除彻底,止血可靠,是治疗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采用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随访半年以上,统计患者血肿清除率,级治疗有效率。结论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具有视野直接清楚、血肿清除彻底、减压充分、创伤小等优点,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和价值。方法 54例病人行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其中壳核-内囊型18例,壳核进展型12例,壳核型14例,皮层型10例。术后第1、4、7天和1个月、3个月复查头部CT。结果 术中血肿完全清除10例,血肿清除90%以上18例,血肿清除70%~80%26例。疗效根据GOS标准,优10例,良16例,中10例,差7例,死亡12例。结论 对血肿量大于30ml,一般情况稳定,应积极早期行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及立体定向穿刺血肿引流术等.本院自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采用患侧直切口钻孔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7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小骨窗开颅在老年人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索小骨窗开颅治疗老年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方法. 方法 2000年1月~2003年8月利用CT定位,小骨窗开颅治疗老年人高血压性脑出血50例. 结果术后12 h内复查头颅CT,血肿清除均达90%以上.术后6个月生存质量按ADL评价:Ⅰ级10例(20.0%),Ⅱ级21例(42.0%),Ⅲ级9例(18.0%),Ⅳ级3例(6.0%),Ⅴ级2例(4.0%),Ⅵ级5例(10.0%). 结论高龄并非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禁忌,采取小骨窗开颅微创术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显微镜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兰考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9-05—2021-02收治的58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传统开颅大骨瓣血肿清除术组(大骨瓣组,28例)和显微镜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组(小骨窗组30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将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2组。其中2013-01—2014-06间收治的4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2014-07—2016-01间收治的40例做为观察组,实施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治疗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清除血肿。结果术后24小时内复查CT显示,26例血肿清除90%以上,8例血肿清除70%~80%以上。死亡4例。其中2例死于术后再出血所致的脑疝,1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多器官衰竭。术后生存34例,随访3~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I级7例,Ⅱ级13例,Ⅲ级9例,Ⅳ级4例,V级1例。结论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手术,视野清晰、操作精细,止血确切,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良好,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方法 小骨窗血肿清除引流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8例;微创穿刺碎吸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9例.根据术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评定两组病例的预后情况,分别计算恢复率、重残率、死亡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对未发展到脑疝晚期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引流和微创穿刺碎吸两种手术方式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微创穿刺碎吸组的恢复情况要好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引流组,存活下来的患者的重残率低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引流组(P<0.05).结论 微创穿刺碎吸术与小骨窗术二者术后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微创术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开颅术,重残率低于开颅术.因此,微创术适合基层医院治疗未发展到脑疝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以及为合并脑疝或脑疝前期患者赢得开颅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开颅脑血肿清除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4年9月至2017年1月22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施行显微镜下开颅脑血肿清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15例,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术7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复查脑CT,血肿清除率≤80%2例,81%~95%6例,95%14例。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分级(ADL)评定Ⅰ~Ⅱ级8例,Ⅲ级8例,Ⅳ级2例,Ⅴ级3例。结论显微镜下脑血肿清除并直视下止血,对脑组织损伤小,血肿清除率高,止血彻底,神经功能恢复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小骨窗开颅内镜辅助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高血压脑出血病人80例,依照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接受微创钻孔引流手术,实验组接受小骨窗开颅内镜辅助血肿清除手术,观察并对比两组血肿清除率、NIHSS评分、再出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后48小时血肿清除率、术后NIHSS评分、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小骨窗开颅内镜辅助血肿清除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微创、快捷、血肿清除率高、出血少、恢复快以及预后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的效果。方法将收治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2组,各60例。大骨瓣组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组行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术后第1天血肿清除率及术前、术后3个月的SF-36评分。结果小骨窗组术后第1天的血肿清除率,以及3个月的SF-36评分均高于大骨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提高血肿清除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作为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治疗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治疗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7年6月至2011年1月采用小骨窗开颅治疗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病例,分析疗效。结果本组32例患者25例术后当天临床症状明显改善.7例术后次日症状改善,均痊愈出院。均术后第2天复查头颅CT,20例显示血肿完全消失,2例有少量硬膜下血肿残余,10例存在硬膜下积液,CT值与脑脊液CT值相等,中线结构移位均明显改善。随访3月~1年,血肿未复发。所有病人未发生颅内出血。结论小骨窗开颅治疗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肯定,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对3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行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对患者随防6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第4、7、14天对存活的32例患者进行CT检查,血肿完全消失者分别为22例、8例、2例。术后6个月ADL评分Ⅰ级7例,Ⅱ级11例,Ⅲ级7例,Ⅳ级5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6例,病死率15.8%。死亡原因:血肿破入脑室者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1例、肺部感染1例。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具有直视下血肿清除彻底、创伤小、止血效果确切、可迅速降低颅内压等优点,应作为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术、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CT定向血肿穿刺吸引术等三种手术方式,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策略、手术适应征及疗效与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神经外科格拉斯哥评分(GCS评分)≤12分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患者327例。(GCS 3分8例,GCS 4分12例,GCS 5分36例,GCS 6分50例,GCS 7分47例,GCS 8分45例,GCS 9分56例,GCS 10分43例,GCS11分18例,GCS 12分12例)。其中采用小骨窗开颅术171例,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133例,CT定向血肿穿刺吸引术23例。所有患者都经CT扫描证实基底节区脑出血状况。结果出院后3个月,小骨窗开颅组恢复良好93例,中残50例,重残22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1例;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组恢复良好47例,中残59例,重残2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例。术前GCS(3~7)分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组恢复良好率最高,术前GCS(8~12)分小骨窗开颅组恢复良好率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GCS(3~7)分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的疗效可优于小骨窗开颅术、CT定向血肿穿刺吸引术。术前GCS(8~12)分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小骨窗开颅术的疗效可优于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CT定向血肿穿刺吸引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