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目的 调查深圳市新安街道劳务工社区医疗服务的费用,探讨其收支不平衡的原因,为完善劳务工社区医疗服务购买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样抽取深圳市新安街道的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深圳市网上医保标准化信息系统对其最近1年和最近1个月的劳务工医疗门诊费用进行调查.结果 (1)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最近1年劳务工的就诊率为20.67%,亏损率为16.79%,次均费用为43.56元.(2)最近1个月劳务工的就诊率为24.10%,亏损率为43.73%,次均费用为45.78元.(3)为达收支平衡,以最近1年劳务工的就诊情况估算每人每月社区门诊的支付水平应为7.01元,以最近1个月劳务工的就诊情况估算每人每月支付水平应为8.62元,都远高于目前每人每月6.00元的支付标准.结论 劳务工就诊率增高、筹资和支付水平太低是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亏损的主要原因;深圳市劳务工社区医疗服务购买可从提高筹资和支付水平、降低单次费用以及加强监管等方面着手以达致收支平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大便失禁患者留置带囊气管导管引流的效果.方法 将6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4例,采用留置带囊气管导管引流法;对照组30例,采用留置24号气囊导尿管引流法.观察两组的引流效果、肛门周围皮肤及直肠黏膜的完好情况.结果 观察组引流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肛周皮肤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均未发现直肠黏膜受损病例.结论 带囊气管导管引流能显著降低神经外科大便失禁患者的肛周皮肤受损并发症,其效果优于气囊导尿管引流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46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诊疗过程中的护理经验。结果:46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除2例因失血性休克死亡外,均效果满意。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加强病情观察,早期发现,积极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大便失禁患者留置带囊气管导管引流的效果。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4例,采用留置带囊气管导管引流法;对照组30例,采用留置24号气囊导尿管引流法。观察两组的引流效果、肛门周围皮肤及直肠黏膜的完好情况。结果观察组引流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肛周皮肤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均未发现直肠黏膜受损病例。结论带囊气管导管引流能显著降低神经外科大便失禁患者的肛周皮肤受损并发症,其效果优于气囊导尿管引流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使用过程中呼吸机报警的常见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处理我科2001年5月~2006年4月间129例机械通气时呼吸机报警经验.结果 334次报警中气道压高限报警85次,气道压低限报警55次,分钟呼气量高限报警50次,分钟呼气量低限报警34次,气源报警35次,氧浓度报警21次,窒息报警24次,电源报警12次,自检报警6次,I:E吸/呼比报警12次.结论 在使用呼吸机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掌握呼吸机各种报警原因的观察及正确处理,为抢救危重病人提供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大便失禁患者留置带囊气管导管引流的效果.方法 对18例神经外科大便失禁患者进行带囊气管导管引流(实验组),观察其肛周皮肤受损情况并与15例前期采用传统护理方法的神经外科大便失禁患者(对照组)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肛周皮肤受损率为5.6%,明显低于对照组(53.3%)(χ2=3.87,P<0.05).结论 带囊气管导管引流能明显降低神经外科大便失禁患者的肛周皮肤受损并发症,能极大地减轻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7.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3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2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予以病因治疗,同时给予气管切开、机械性通气及亚低温等综合治疗,并加强呼吸道管理及营养支持治疗。结果经治疗及精心护理,本组32例中良好14例占43.75%,中残6例占18.75%,重残2例占6.25%,死亡10例占31.25%。结论重视术前准备,加强术后生命体征的监测,做好呼吸道、引流管的护理,及时实施机械通气、亚低温治疗,早期给予营养支持,是该病的护理重点,也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并发肺血栓栓塞症(PE)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58例DM行双下肢99mTc.MAA深静脉显像(和/或超声检查)、肺灌注显像,同期获取空腹血糖、血胆固醇、血甘油三酯等实验室资料及年龄、病程、胸部症状(胸痛和呼吸困难)、下肢症状(肿胀、静脉喵张和DM足)、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等临床资料。利用SPSS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和)(2检验。结果28例DM(48.3%)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10例(17.2%)并发PE,有DVT的DM的PE发病率(32.1%)明显高于无DVT的DM(3.3%)(X2=6.53,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胸部症状、下肢症状、急性并发症3因素各自的PE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年龄、病程、血糖、血胆固醇、血酯、血压、体重指数、糖尿病类型等因素各自PE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均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PE危险因素包括胸部症状(Score=13.316,P〈0,01)和下肢症状(Score=7.780,P〈0.01),而其他因素的危险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有胸部症状、下肢症状和/或下肢DVT的重症DM患者应尽早干预治疗,以减少PE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微创穿刺血肿粉碎清除术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微创穿刺血肿粉碎清除术36例和小骨窗开颅手术24例,治疗后第1、2周行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1周,微创组患者中有29例可引出MEP波形,小骨窗组只有9例可引出肯定波形;治疗后2周,微创组全部病例均能引出MEP波形,小骨窗组有24例患者能引出MEP波形,但潜伏期明显长于微创组。结论微创穿刺引流不但可清除血肿.而且对脑组织损伤小,较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的意义。方法统计该科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的结果,搜索文献,统计头孢菌素类药物致过敏性休克的个案及其相关因素,并收集不良反应、变态反应和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该科2006~2011年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肤过敏试验阳性率为2.59%,假阴性率为0.24%。在相关文献中,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变态反应和过敏性休克发生率分别为2.34%、1.65%、0.54%。结论首次注射头孢菌素类药物前有必要行皮肤过敏试验,采用原药作皮试液更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