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精神病人暴力行为产生的原因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精神病人暴力行为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36例有暴力行为的住院精神病人进行分析。结果:造成精神病人发生暴力行为的主要因素是患者的精神症状18例,占50%;与病友、家庭闹矛盾6例,占16.67%;受病房环境影响3例,占8.33%;自知力缺失5例,占13.89%;护理人员态度不冷静2例,占5.55%;药物不良反应1例,占2.78%;病人意识模糊或错乱1例,占2.78%。结论:对精神病人的暴力行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也是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王艳芹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7):2155-2156
目的:探讨女性精神病人住院期间发生暴力行为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38例发生暴力行为的女性住院精神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暴力行为的原因:病人受幻觉妄想支配占34.2%;无自知力拒绝住院占26.3%;拒绝治疗占13.1%;因住院环境不满占10.5%;对医护人员态度不满占7.8%;与家属有矛盾占5.2%;病人意识模糊或错乱占2.6%.结论:针对暴力行为发生的原因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或避免女性住院精神病人暴力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72例有攻击行为的住院精神病人进行分析。结果:造成精神病人发生攻击行为的主要因素是患者的精神症状38例,占52.77%;与病友和家庭闹矛盾12例,占16.67%;受病房环境影响6例,占8.33%;自知力缺失10例,占13.89%;护理人员态度不冷静4例,占5.55%;药物不良反应2例,占2.78%。结论:对精神病人的攻击行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保障工作人员及病人的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4.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行为的特点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精神病人暴力行为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617例住院精神病人暴力行为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率为4.54%,年龄小,有阳性精神病家族史者暴力行为发生率较高,而暴力行为的发生与性别、文化程度、住院次数、入院方式等无明显关系.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高(50%).暴力行为多发生在新入院病情尚未控制的病人以及有意识障碍的病人,而且与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和态度有一定的关系.结论 针对暴力行为发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可以减少或避免住院精神病人暴力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16例有暴力行为的住院精神患者进行分析。结果:造成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的主要因素:患者受精神症状支配8例,占50%;受季节因素影响5例,占31%;与病友闹矛盾3例,占19%。结论:对精神病患者的暴力行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精神科患者暴力行为的特点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孙淑玲 《中国民康医学》2003,15(12):768-768,F003
精神科暴力行为,是指精神病人在精神因素或精神症状的影响下,突然发生的针对自己和他人的暴力行为。暴力行为一旦发生,就给病房管理带来困难,同时也严重影响着病人及护理人员的安全。为此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减少或防止暴力行为的发生,是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为了进一步探讨暴力行为的相关因素,对36例发生暴力行为的病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如何杜绝开放病房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方法 采用我院自制的暴力风险因素评估表,对开放病房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85例于入院时进行评估,根据患者评估结果着重加强相应方面的护理干预.结果 暴力风险评估级别≥Ⅱ级占45例,入院时有幻听和被害妄想占48例;被动言语攻击行为占10例;主动言语攻击行为占13例;被动躯体攻击行为占8例;既往有暴力行为者占12例经过干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未发生暴力行为.结论 通过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暴力风险评估,并加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住院精神病人的暴力行为及护理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杨颖 《中国民康医学》2003,15(6):370-370
精神病人暴力行为是指精神病人在精神因素或精神症状的影响下 ,突然发生的针对自身和他人的暴力行为。住院精神病人的暴力行为给精神科病房管理带来许多困难 ,甚至造成严重后果。这一问题近来已引起精神医学界关注。我们综合各地有关住院精神病人暴力行为的研究报道 ,对暴力行为发生的原因、方式、特点和攻击对象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1 暴力行为发生的原因及发生率1 1 原因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心理活动处于严重紊乱状态 ,对自身的精神状态丧失认识分析批判能力。一方面 ,病人对家人送其入院感到不理…  相似文献   

9.
精神科暴力行为是指精神因素或精神症状影响下,突然发生的自杀、自伤、伤人、毁物等行为,以攻击行为较突出[1].由于精神症状的支配,精神病人的暴力行为往往难以预料,常导致严重伤害与后果,为此,笔者对38例住院精神病人的暴力行为进行临床分析并制定恰当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住院老年精神病人意外事件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老年科2008年1月-2011年6月住院期间出现的40例老年精神病人意外事件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意外事件主要是:跌倒17例,占42.5%,外走9例,占22.5%;他伤6例,占15%;噎食6例,占15%:自伤2例,占5%.结论 准确评估病情,落实安全管理措施,重视病情观察,细化饮食护理,有效的健康教育,可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暴力行为通常是指直接伤害另一个人的躯体或某一物体的严重破坏性的攻击行为.精神病人在病情发作时精神活动不受意志支配更易出现暴力冲动行为,是精神科常见的危急状态.本文对2006年6月~2007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60例精神病病人暴力行为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陈碧月  邓玉瓶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3):2935-2936
目的:提高护士对住院精神病人暴力危险程度的分辨力,最大限度地降低住院精神病人暴力行为的发生率及伤害程度。方法:采用自己设计的住院精神病人暴力分级评估方法对研究组750例新人院精神病人进行暴力评估分级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并以实施暴力分级管理前的715例住院精神病人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人暴力行为的发生率及伤害程度。结果:研究组暴力行为发生率为2.8%,对照组暴力行为发生率为10.5%。研究组比对照组暴力行为的伤害程度明显减轻。结论:使用住院精神病人暴力分级评估及干预措施能明显降低住院精神病人暴力行为的发生率及伤害程度。  相似文献   

13.
章娴 《大家健康》2013,(24):128-129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精神病人意外事件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老年科2013年1月~2013年5月住院期间出现的40例老年精神病人意外事件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意外事件主要是:跌倒17例,占42.5%;外走9例,占22.5%;他伤6例,占15%;噎食6例,占15%;自伤2例,占5%。结论:准确评估病情,落实安全管理措施,重视病情观察,细化饮食护理,有效的健康教育,可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精神科住院患者的暴力行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1年收治3007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暴力行为调查,其中有238例发生暴力行为,暴力行为发生率为7.91%,并对相关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38例存在暴力行为的患者,有暴力病史、强迫住院、极度兴奋躁动、有明显幻觉和被害妄想及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很高。结论:针对暴力行为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疾病类型以及入院方式等因素均有关系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住院男精神病人冲动行为预测及护理干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住院精神病人寻找简易的冲动行为预测方法,降低病房管理风险。方法对本科2005年度198例和2004年度181例住院男性精神病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病人采用“护士用观察量表(NOSIE)”进行“激惹因子”项目评分,预测其冲动行为危险性,对于分值≥10分者采取重点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病人入院时具有冲动行为者共114例(57.5%),经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共发生暴力行为者6例(其中5例NORIE≥10分),发生率为3.0%(6/198);对照组发生暴力行为19例,发生率为10.5%(19/18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8.5,P〈0.05)。结论对新入院病人进行冲动行为预测并进行护理干预后,能降低病房内暴力行为的发生率,保障医护人员及其他住院病人的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16.
李春花 《右江医学》2004,32(6):628-629
精神病人因各种因素出现暴力行为,如伤人、毁物等,在多种精神病病人中都可发生,而绝大多数有一定危害性,可以致伤、致残,严重者可致死亡。因此,暴力行为是一种严重的紧急情况,必须立即处理。对潜在性的暴力行为如能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则可防止或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故对潜在性暴力行为的护理尤为重要,我院2003年1~11月份收治455例住院精神病人,其中有潜在性暴力行为36例,现将其发生的因素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有暴力行为危险因素的6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4例,行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分别于入院1周内、入院后4周采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中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激惹、迟缓、抑郁、精神症状7个因子对患者进行评估,并比较2组患者暴力行为发生次数.结果 观察组NOSIE观察量表中激惹、抑郁、精神症状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暴力行为发生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具有暴力行为危险因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暴力行为的发生率,减轻对自身、家庭以及医护人员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精神病人的暴力行为多受幻觉、妄想的支配 ,故暴力行为常为突发性 ,后果较严重。有人从多方面研究精神病人暴力行为的发生因素 ,但预测病人发生暴力行为是十分困难的 ,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对疑有暴力行为者要善于发现 ,及时制止。现将本人的一点护理经验和体会 ,介绍如下。1 暴力行为的方式1 1 毁物精神病人由于脑功能障碍 ,精神活动失常 ,特别是那些兴奋躁动的病人 ,每时每刻都可能发生冲动毁物行为。1 2 躯体攻击精神病人受幻觉、妄想的支配 ,或由于缺乏自知力被迫入院的病人 ,常把管理制止他们的护士做为发泄对象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影响,以更好地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干预组患者进行为期4周的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不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只实行常规护理。运用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对干预效果进行评定,并统计患者暴力行为的再次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MOA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且MOAS下降分值干预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干预4周后干预组患者其住院期间共发生暴力行为9次,低于对照组14次,干预组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减少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精神科暴力行为是指精神病人在精神因素或精神症状影响下,突然发生的自杀、自伤、伤人、毁物等冲动行为,以攻击行为较突出。住院精神病人发生暴力行为除了需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更重要的是采取有效的综合措施,预防和制止暴力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