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树朋  梁月祥 《中国肿瘤临床》2018,45(21):1104-1108
淋巴结清扫范围一直是胃癌外科的热点问题。D2根治术作为进展期胃癌标准手术已达成共识,然而扩大淋巴结清扫的价值依然存在争议。进展期远端胃癌第14v组淋巴结转移率较高,D2+14v组淋巴结清扫有可能改善第6组淋巴结明显转移患者预后;尽管胃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视为M1,但D2+16a2/b1淋巴结清扫对局限性第16组淋巴结转移患者可能获益;而D2+13组淋巴结清扫有可能提高伴有十二指肠浸润胃癌患者生存率。本文旨在探讨扩大淋巴结清扫在胃癌中的价值,以期为临床提供依据,现就进展期远端胃癌扩大淋巴结清扫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进展期胃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患者施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N16)清扫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适应证。方法 通过对3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N16)清扫术,分析影响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并与同期进行的D2手术50例进行手术创伤程度、并发症及术后生活质量比较。结果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出现转移与肿瘤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及其他各组淋巴在T3,T4及低分化腺癌的进展期胃癌患者,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应纳入清扫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3.
进展期胃癌D2或D2+根治术是可治愈性胃癌的标准治疗方案.对于T2、T3或T4期胃癌,在D2淋巴结清扫术基础上增加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para-aortic lymph node dissection,PAND)能否改善患者生存一直存在争议.研究表明当胃癌侵犯到浆膜下层、浆膜层或突破浆膜侵犯到临近脏器,其淋巴结转移可达腹主动脉旁区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胃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No 16)转移规律.方法:对本院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间实施的26例胃癌No 16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病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26例均行胃癌No 16(16a2区及16b1区)淋巴清扫术,术后恢复良好,无吻合口漏及手术死亡.乳糜腹1例,术中大出血1例,共切除No 16淋巴结79枚,平均3枚/例,发现肿瘤转移12枚,转移度为15.1%;4例患者发现No 16转移,转移率为15%.结论:No 16淋巴结作为胃癌区域淋巴液引流的终末汇聚地,有较高的转移率.不论是为了手术后正确分期还是提高治疗效果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都是必要的,而且手术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胃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No.16)转移规律。方法:对本院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间实施的26例胃癌No.16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病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26例均行胃癌No.16(16a2区及16b1区)淋巴清扫术,术后恢复良好,无吻合口漏及手术死亡。乳糜腹1例,术中大出血1例。共切除No.16淋巴结79枚,平均3枚/例,发现肿瘤转移12枚,转移度为15.19%;4例患者发现No.16转移,转移率为15%。结论:No.16淋巴结作为胃癌区域淋巴液引流的终末汇聚地,有较高的转移率。不论是为了手术后正确分期还是提高治疗效果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都是必要的,而且手术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进展期胃癌的外科手术与局部区域性辅助化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笔者先后参加日本京都市(1995年3月)和德国慕尼黑市(1997年4月)两届国际胃癌学术大会,现就有关进展期胃癌外科手术与局部区域性辅助化疗等的若干新成果作一简介。一、腹生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para-aorticlymphnodedissection,D4术)以清扫第1、2站淋巴结为主的胃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治疗性腹腔镜胃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实施治疗性腹腔镜胃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术的6例病人基线资料、术中及术后短期结果。结果6例病人术前经影像学评估均存在第16组淋巴结转移,无其他远处转移,经转化治疗后,均达到部分缓解并顺利完成腹腔镜胃癌D2根治并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术中1例因合并胰腺侵犯而联合行胰体尾+脾切除术,无中转开腹、腹腔出血、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中位手术时长482.5(445,510)min;中位淋巴结清扫总数、腹主动脉旁淋巴结(para-aortic lymph nodes,PALN)清扫总数及PALN阳性数目分别为50(16,80)枚、18(3,31)枚、3.5(0,15)枚,其中5例PALN病理阳性,1例阴性;术后1例出现胰瘘,1例胸腔积液,1例腹泻,Clavien-Dindo分级均为2级,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出院;术后中位住院时间17(6,30)天,术后30天内无二次手术及死亡发生;中位随访时间13.25(10~18)月,3例病人因肿瘤复发死亡,术后存活时间10~18月,余3例均未见肿瘤复发转移。结论治疗性腹腔镜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对于胃癌合并PALN转移的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 系统评价进展期胃癌根治术中三种不同范围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自Medlline、EMBASE、OVID、Cochrane Controlled Tzials Register databaaes和中国生物文献数据库(CBM)等数据库检索有关胃癌根治术不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RCTs)文献.评估文献质量并提取数据资料,应用菩萃分析专用软件包RevMan 4.2进行菩萃分析.结果 经质量评估后有关于10个RCT的15篇文献符合本研究要求被纳入分析.单纯Meta分析结果显示,D2根治术与D1根治术相比5年生存率没有明显差异;而在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死亡率方面,D2根治术高于D1根治术;仔细分析各RCT的质量和考虑可能存在的偏倚后,结果显示有经验的外科医生宴施D2根治术是安全的.并且可以改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同时Meta分析显示,尽管D2根治术加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D2+PAND)与D2根治术相比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死亡率无差异,但D2+PAND术式的5年生存率并没有提高.结论 D2根治术应作为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标准根治术式.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癌手术范围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适宜手术范围。方法对10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施行广泛性或次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或)主动脉旁淋巴清扫术;另外3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仅作次广泛子宫切除术。对141例的手术切除标本,包括官旁结缔组织及淋巴结、盆腔及主动脉旁淋巴结等进行病理检查。结果105例中,盆腔淋巴结发生转移26例,占24.76%。除Ⅰa期外,其余各期均有淋巴结转移发生。Ⅰb、Ⅰc期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2.50%与21.05%。141例行广泛性与次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者中,宫旁组织转移2例(Ⅱa、Ⅲb期),宫旁淋巴结转移2例(Ⅰc、Ⅲb期),富旁血管瘤栓2例(Ⅰb、Ⅰc期)。结论除Ⅰa期外的其他各期子宫内膜癌,均宜施行广泛性或次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以及盆腔或主动脉旁淋巴清扫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晚期(Ⅱb-Ⅲb期)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PALN)转移采用手术和放疗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中晚期(Ⅱb-Ⅲb期)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76例,观察组43例,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行同步放化学治疗。对照组33例,行宫颈癌同步放化学治疗。分析与患者3年生存率有关的临床病理因素,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手术分期、病理分级、SCCA水平、局部肿瘤大小、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大小、治疗方法与患者的3年生存率有关。多因素分析表明影响患者生存期的因素是分期、分级、局部肿瘤大小、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大小、治疗方法。结论:中晚期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并辅以术后延伸放疗联合同期化疗,对于病人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根治术后淋巴结复发规律,为高危淋巴引流区照射范围的设计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9—2013年初治、病例资料完善的局部晚期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患者78例,纳入条件为接受根治性手术;病理证实为T3、T4期或淋巴结转移阳性胃食管交界处腺癌;结合内镜、上消化道造影、术中所见及病理大体标本记录,明确为SiewertⅡ、Ⅲ型;未行术前或术后放疗;影像学诊断为术后淋巴结复发,具有可调阅的CT图像并可清楚、完整显示复发位置。结果中位复发时间为10个月(1~48个月),90%复发为术后2年内。复发最高危部位为第16b1组(39%)、16a2组(37%)、9组(30%)和11p组(26%)淋巴结。 SiewertⅡ、Ⅲ型在各淋巴引流区的复发率相近( P=0.090~1.000)。 N3期患者最多见(>15%)复发部位为第16b1、16a2、9、16b2、11p、7组淋巴结,非N3期患者最多见(>15%)复发部位为第11p、16b1、16a2、9、8、7组淋巴结;两者腹主动脉旁(第16a2-b2组)复发率更高(67%∶33%,P=0.004;OR=4.00,95% CI为1.54~10.37)。结论腹腔干、脾动脉近端及腹膜后(16a2、16b1区)是SiewertⅡ、Ⅲ型局部晚期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患者淋巴结复发最高危区域,且N3期患者具有更高的腹膜后复发风险,术后放疗靶区设计应考虑涵盖上述部位。  相似文献   

12.
手术治疗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方式之一,标准的术中淋巴结清扫尤为重要。关于胃癌患者是否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para-aortic lymph node dissection,PAND)仍存在争议。预防性PAND的意义被否定,但治疗性PAND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去证实。术前化疗联合规范的手术治疗可能是未来进展期胃癌伴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标准治疗模式。本文就胃癌行PAND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胃癌的治疗方法以手术为首选,自Bill-roth氏以来,一百多年中,胃癌手术方式经历了很大的变化。在我国各医院就诊病人中,进展期癌占绝大多数,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应以标准根治术及扩大根治术为主,否则将会有很大一部分病例被不恰当地缩小手术(包括淋巴结清除不够)范围,导致实际上根治度的降低而影响生存率。一、扩大根治手术扩大根治手术是指切除、清扫范围大于标准根治术的手术,这里主要讨论D4(根治4式手术),即清除第16组淋巴结有关问题。(一)必要性第16组淋巴结(以下简称NO:16)转移情况,我院外科1980年开始,1986年…  相似文献   

14.
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类型及其对放疗靶区设计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类型和部位,探讨术后预防性放疗的照射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胃癌根治术后出现复发转移的患者,所有患者出现复发转移均经CT影像学检查作出临床诊断,其中残胃和吻合口复发36例均由病理组织学证实。结果139例中65例为多部位复发转移,其中残胃复发为9.4%(13/139),吻合口复发为16.5%(23/139),肝脏转移为38.8%(54/139),腹腔淋巴结转移为62.6%(87/139),腹壁转移为11.5%(16/139),盆腔种植为7.9%(11/139),肺转移为2.9%(4/139)。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中胃周淋巴结转移为13.8%(12/87),胰周淋巴结转移为31.0%(27/87),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为55.2%(48/87),其中原发于胃底贲门癌患者腹腔淋巴结转移仅为4.6%(4/87),原发于胃体部的胃癌患者腹腔淋巴结转移为32.2%(28/87),原发于胃窦部的胃癌患者腹腔淋巴结转移为63.2%(55/87)。结论胃癌患者根治术后局部复发转移的部位主要发生在区域淋巴结,并以胰周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多见,胃体和胃窦部肿瘤患者根治术后较易出现淋巴结转移,因此术后预防性放疗应主要针对胃体和胃窦部的胃癌患者,放射野应包括胰周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范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胸段食管鳞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复发区域,探讨术后辅助放疗靶区的设计。方法 对2005—2013年间我院收治的胸段食管鳞癌R0根治术后经影像学检查证实术后有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按第7版AJCC胃癌分组标准对腹腔淋巴结转移具体部位分组并进行回顾分析。组间差异行χ2检验。结果 1593例中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148例,总转移率为9.3%,其中食管胸上、中、下段腹腔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3%、7.8%、26.6%(P=0.000),术后病理为T1+T2、T3+T4期的分别为8.7%、9.5%(P=0.601),术后病理淋巴结转移为0~2、≥3个的分别为4.8%、20.1%(P=0.000)。腹腔淋巴结转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腹主动脉旁的16a2、16a1、腹腔干、胰头后及肝总动脉转移率分别为64.9%、41.2%、37.8%、32.4%、20.9%,其总转移率为91.9%。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主要部位是腹主动脉旁16a2和16a1、腹腔干、胰头后以及肝总动脉淋巴结引流区,是术后辅助放疗的腹腔靶区。  相似文献   

16.
王亚玲  张艺  陈珏  欧阳振波  张秋实 《癌症进展》2016,14(12):1268-127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应用于子宫内膜癌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选取子宫内膜癌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中或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随访。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淋巴结数增多,出血量降低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缩短,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淋巴囊肿、尿潴留、切口裂开、肺动脉栓塞、深静脉血栓及腔静脉损伤的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摘 要:宫颈癌中淋巴结的转移与疾病分期、预后、治疗方式的选择密切相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para-aortic lymph node,PLAN)转移是预后不良的一个独立因素。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18年对宫颈癌分期做出了修改,将影像学或组织病理学证实的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患者定为ⅢC2期。2020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 宫颈癌治疗指南指出,对ⅠB1~ⅡA2宫颈癌患者可选择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对ⅡB~ⅣA期患者可选择分期手术即先行腹膜外或腹腔镜下淋巴结切除术。但是目前宫颈癌患者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para-aortic lymphadenectomy,PAL)仍缺乏足够的证据,另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水平如何定位、PAL能否延长患者生存期等问题仍存在较多争议。全文针对这些问题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中淋巴结示踪定位技术对进展期胃癌淋巴清扫的指导作用。方法术中肿瘤周围注射第三代淋巴结示踪剂——纳米炭混悬液,在D2根治术的基础上以黑染淋巴结为导向进行个体化清扫。统计清扫淋巴结的数目及淋巴结转移情况、黑染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35.1±13.4)枚,其中阳性淋巴结(6.9±2.5)枚;淋巴结黑染率为52.7%,黑染淋巴结中发生转移的阳性率(27.6%),高于未黑染淋巴结(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4,P=0.016);本组发生1例输入襻梗阻。结论进展期胃癌在D2根治术的基础上以术中淋巴显影技术为指导进行个体化清扫,能增加淋巴结清扫的彻底程度,并可提高清扫转移淋巴结的效率,但肿瘤进展程度会影响淋巴显影效果。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较传统手术有以下优势: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美观等微创优势;对病人免疫功能影响小;超声刀的良好凝固作用能减少淋巴结清扫过程中肿瘤细胞自淋巴管脱落。目前已经证实腹腔镜胃恶性肿瘤手术适应证包括:①胃癌肿瘤浸润深度在T3以内;②胃恶性间质瘤、淋巴瘤等其他恶性肿瘤;③胃恶性肿瘤的探查及分期;④晚期胃恶性肿瘤的短路手术;⑤胃癌术前、术中分期检查为Ⅰ、Ⅱ、Ⅲa期。手术步骤包括:腹腔探查;淋巴结清扫(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范围包括第1、2、3、4sa、4sb、4d、5、6、7、8a、9、11p、11d、12a、14v 组淋巴结,对于胃上部癌可不行第12a、14v 组淋巴结清扫);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  相似文献   

20.
目前,对进展期胃癌的根治性手术,尽管在淋巴结清扫范围、血管脉络化层面、网膜囊剥离、消化道重建等诸多方面存在争议。以D2为基础的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或全胃切除作为标准术式已被广泛接受。进展期远端胃癌为各部胃癌中最常见者,因此D2或D2+根治性远端胃切除为最常见的胃癌根治术式。以下图像资料为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D2+,Billroth-Ⅱ),在遵循囊外剥离、无瘤外科原则的基础上,以血管神经鞘膜为解剖层面,彻底廓清远端胃相关的胃周血管簇及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并以Billroth-Ⅱ式重建消化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