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神丸为治疗五更泄泻的著名方剂,由《普济本事方》二神丸(补骨脂、肉豆蔻)和五味子散(五味子、吴茱萸)相合而成,可治疗命门火衰、火不暖土所致的久泻及五更泄泻,以脾阳根于肾阳为理论基础,具有温肾暖脾、涩肠止泻之功.本文从四神丸的出处、方论及临床运用探析脾阳根于肾阳理论,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2.
四神丸具有温肾暖脾、涩肠止泻的功效,是治疗脾肾阳虚型泄泻的经典方剂,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效果显著。实验研究表明,四神丸主要通过调节免疫反应、胃肠运动、肠道内在敏感度、肠道菌群和保护肠黏膜屏障等,发挥对IBS-D的治疗作用。本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有关四神丸治疗IBS-D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以期为四神丸的作用机制研究及临床广泛应用提供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3.
四神丸一方是由二神丸和五味子散二方综合而成的。马齿苋合剂,由马齿苋30g 地锦草30g 凤尾草30g 广木香9g 生甘草9g 五味同煎200ml。是治疗热毒下痢的新制剂。笔者自1977年以来,常以四神丸5g,马齿苋合剂30ml,一日二次。两药同用治疗慢性腹泻,每每见效,尤近期疗效满意,对消化功能差的病人,恐其服丸药吸收不良,则嘱其将四神丸用开水冲泡,或与马齿苋合剂(加水适量)同煎,连渣带汤同服,通常服药一周便可见症状改善。体会:四神丸为补虚之剂;马齿苋合剂清湿热,邪正兼顾。四神丸方中补骨脂,补命门之火,以温养脾肾;吴茱萸、肉豆寇,温中散寒,温脾暖肾,五味子以收敛宫耗散之火,而能固涩止泻,是治疗肾泄之常用方。马齿苋合剂重用马齿苋、凤尾草、地锦草三味有清热解毒、凉血止泻之功,是清肠热,化混浊之要药,广木香能行气止痛,善调胃肠气滞,生甘草缓急止痛,又能调和诸药。故四神丸与马齿苋  相似文献   

4.
四神丸是治疗脾肾阳虚型泄泻的经典方剂,临床用于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等多种肠道疾病疗效显著,本文通过回顾近十年来四神丸的实验研究发现,其主要集中于止泻、抗炎和肠保护等方面,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四神丸的作用机制提供有益借鉴,而以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为研究载体将是今后中药复方研究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5.
从方源、方解、应用几方面对四神丸进行探索,指出四神丸方名可能源自《华佗神医秘传》《陈氏小儿痘疹方论》及《普济本事方》等,然其确切出处尚无法考定;四神丸组方机理的解释除补火暖土外,尚有抑木扶土一说;四神丸有良好的药理学基础,临床广泛用治腹泻、结肠炎等消化道疾病及以脾肾阳虚为主要病机的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6.
四神丸肛肠科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神丸出自<证治准绳>,由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生姜、红枣组成,用于治疗脾肾阳虚,症见五更泄泻,不思饮食,完谷不化,或腹痛,腰酸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等症.笔者用四神丸加味治疗肛肠科相关疾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五更泄”主要病机为肾阳虚衰,命门之火不能温煦脾土,即不能帮助脾胃腐熟水谷,消化吸收,因运化失常而出现泄泻.而黎明之前,阳气未振,阴寒较盛,故尤易发作.诸医家多以温肾助阳之“四神丸”治疗,但多不见显效.作者以补肺治疗五更泄效果颇佳,现报告如下.关键词:五更泄;四神丸;补肺分类号:R256.34 文献标识码:B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四神丸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运用四神丸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两个典型病案进行分析。结果:四神丸具有温补暖脾,涩肠止泻之功,临床应用可随证加减。结论:四神丸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证实四神丸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显著疗效。方法:采用四神丸加味治疗慢性结肠炎25例。结果:总有效率100%,治愈率84%。结论:四神丸口服治疗慢性结肠炎方便、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四神丸加减联合乳酸菌素片及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以四神丸加减联合乳酸菌素片及谷维素治疗;对照组48例,以四神丸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神丸加减联合乳酸菌素片及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症优于单用四神丸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1.
顺时辨证论治五更泄浅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一般都认为五更泄乃脾肾阳虚、火不暖土所致。在治疗上采用温肾补土的四神丸辈统治该病,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其原因为何?笔者认为其原因有二,一是以温肾补土之法统治五  相似文献   

12.
四神丸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HPLC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甄攀  白雪梅  王治宝 《中草药》2004,35(11):1249-1251
四神丸由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大枣组成,具有温肾暖脾、涩肠止泻的功效。用于命门火衰、脾肾虚寒、五更泄泻或便溏腹痛、腰酸肢冷等病症。吴茱萸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具有温胃止吐、温脾止泻、镇痛、升高体温、轻度影响呼吸与血压的作用。吴茱萸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和生物碱,生物碱包括吴茱萸碱(evodiamine)和吴茱萸次碱(rutaecarpine)等。本实验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利用甲醇提取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用HPLC法检测,建立了四神丸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稳定性高、重现性好、操作简单,是四神丸质量监控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用四神丸结合天灸罐与单独使用中成药四神丸治疗脾肾阳虚证型泄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脾肾阳虚型泄泻患者6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成药四神丸结合天灸罐治疗,对照组仅口服四神丸治疗。观察并收集2组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主证、次证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与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83.3%(P0.05)。结论四神丸结合天灸罐和四神丸单用均可以有效治疗脾肾阳虚型泄泻。而采用四神丸结合天灸罐的方法,更能有效改善症状,产生的临床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四神丸超微配方颗粒保留灌肠治疗中度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的疗效。方法采用四神丸传统汤剂为对照,比较与四神丸超微颗粒剂保留灌肠两种方法对中度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中医症候积分、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及副作用差异。结果两者均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中医症候积分、控制疾病活动(P〈0.05),四神丸微颗粒与传统汤剂疗效无差异。结论四神丸超微颗剂保留灌肠治疗中度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与传统汤剂无差别。  相似文献   

15.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四神丸进行定性研究,并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其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建议本法用于四神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四神丸由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组成,从古自今一直是治疗脾肾阳虚肾泻的名方.近几年来,有关临床医家应用四神丸不同药量配比以及加减药物治疗消化道疾病并取得较好疗效的报道屡见不鲜.本文根据最新的文献报道,对四神丸治疗消化道疾病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四神丸新用     
四神丸出自《证治准绳》,由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生姜、大枣组成。本方原治脾肾阳虚之五更泄泻,笔者曾从次方加减用于治疗多种疾病,每获良效,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附子理苓汤合四神丸化裁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患者用附子理苓汤合四神丸化裁以温肾健脾、祛湿化浊、涩肠止泻。结果:有效率92.5%。结论:用附子理苓汤合四神丸化裁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泻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许凤莲 《光明中医》2006,21(2):36-37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在治疗五更泄中的作用.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用四神丸与痛泻要方合方治疗,对照组单用四神丸的主方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结论:痛泻要方合四神丸治疗五更泄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四神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查找四神丸治疗IBS-D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对文献的偏倚风险进行评价并提取有效数据,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RCTs文献,Meta分析显示:四神丸治疗IBS-D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7.71,95%CI(5.12,11.60),P0.00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四神丸治疗IBS-D临床有效率高于西药组,四神丸与西药联合治疗IBS-D时可增强单纯西药的疗效,且四神丸安全性较高。但因纳入文献偏倚风险高,本结论尚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