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颌外科技术在陈旧性颌骨骨折整复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正颌外科技术治疗陈旧性颌骨骨折和恢复其正常咬合关系的方法。方法 :对 10例陈旧性颌骨骨折伴有牙合关系紊乱的患者 ,我们参照X -线片中提示骨折部位和畸形类型 ,对头影测量侧位片作VTO并进行模型研究 ,确定截骨部位后将模型移动或分段 ,恢复外伤前的咬合关系 ,并将此关系转移到牙合架上 ,调整牙合架 ,使用自凝塑料制作定位牙合板。术中先截开错位愈合的骨段 ,下颌骨陈旧性骨折的复位一般较为理想 ,上颌骨陈旧骨折常需配合LeFortⅠ型截骨术。结果 :9例患者术后恢复了正常的咬合关系及面型 ,1例术后配合正畸治疗也恢复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借助正颌外科的设计程序和手术方法 ,较容易也会很准确的将错位愈合的骨段重新复位 ,达到正常的咬合关系 ,为骨段间采用坚强内固定技术奠定了基础 ,并便于术后牵引复位  相似文献   

2.
正颌外科技术在颌面部陈旧性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颌外科技术在颌面部陈旧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以寻找恢复面部外形和正常咬合关系的方法.方法:对20例颌面部陈旧性骨折患者,术前经三维CT重建、头影测量分析、模型外科等确定截骨部位及手术方案.对有咬合关系错乱者,制作定位咬合导板,然后采用正颌外科技术在预定部位截骨或截开错位愈合骨段.恢复骨段连接、咬合关系及面形后,予以坚强内固定.结果:20例患者术后均恢复了正常面形,咬合关系满意,其中4例行上颌骨截开者,上颌骨前外侧壁发生骨不愈合,2例出现口腔上颌窦瘘.结论:利用正颌外科设计程序和截骨手段结合坚强内固定技术治疗颌面骨陈旧性骨折,在将错位骨愈合的骨段重新复位或设计骨段移动到位的情况下,可恢复良好的面部外形和最大限度地改善咬合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正颌外科技术在陈旧性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20例陈旧性颌骨骨折患者进行正颌手术—术后正畸的序列治疗,观察治疗后咬合关系的变化。结果:利用正颌外科设计程序和截骨手段,配合术后正畸治疗,患者的咬合关系恢复良好。结论:正颌手术—术后正畸治疗是矫治陈旧性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颌间弹性牵引在颌骨骨折治疗中的辅助作用。方法:对40例颌骨骨折病例采用开放复位坚强内固定治疗,术前、术中或术后辅以颌间弹性牵引;5例患者单纯采用颌间弹性牵引治疗。结果:40例开放手术复位病例伤口均一期愈合。全部45例患者均骨折复位愈合良好,咬合关系恢复正常。结论:颌骨骨折术前及术中颌间弹性牵引可以有效辅助骨折复位,保持正常咬合关系;术后短时间颌间弹性牵引对保持骨折复位愈合、咬合关系恢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治疗失败的颌骨骨折病例的失败原因,探讨补救治疗的原则和方法。方法 对107例颌骨骨折治疗失败的病例行补救治疗,71例行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11例行颌间牵引固定,对25例陈旧性错位愈合骨折进行了正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所有骨折愈合良好,术后咬合关系恢复满意者93例,经调He及正畸治疗后满意者9例。结论 应掌握颌骨骨折治疗原则和正确方法,不可过分依赖内固定而忽视必要的颌间牵引,对陈旧性错位愈合骨折采用正颌外科手术方法矫治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求复杂的陈旧性面中份骨折后其牙、颌、面畸形修复与功能重建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2000年-2003年间收治的23例复杂的陈旧性面中份骨折病例,术前进行影像学分析和模型外科设计,并取得上颌骨分块截骨术后的定位舍板,以预测和指导手术。手术采用口内切口,通过Le FortⅠ型或Le FortⅡ型截骨术,将上颌骨截断降下,按模型材料设计要求将上颌骨分块,并将分块后的上颌骨块固定于合板上。行上、下颌颌间栓结,待确定恢复正常咬合关系后,用微型夹板行上颌骨坚固内固定(rigid internal fixation,RIF),或是辅以头皮冠状切口,将错位愈合的颧骨、颧弓复住,固定。结果:本组病例一周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拆线,2-3周拆除颌间牵引固定,骨块固定,咬合关系正常,颜面外形恢复满意。结论:正颌外科术式或辅以其他术式以及RIF技术的应用是治疗复杂的陈旧性面中份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LeFortⅠ型截骨术在陈旧性上颌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0例陈旧性上颌骨骨折患者采用LeFortⅠ型截骨术进行治疗,考察其咬合关系等恢复情况。结果:28例患者咬合关系及咀嚼功能恢复满意;2例患者咀嚼功能恢复不理想,考虑为咬合平面的改建没有达到神经-肌肉的平衡。结论:LeFonⅠ型截骨术是治疗陈旧性上颌骨骨折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坚固内固定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7  
目的:探讨坚固内固定技术在颌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使用坚因内固定的患者37例(骨折30例,正颌手术5例,植骨手术2例)。手术前后进行临床及X线片检查,了解 关系的恢复及骨折段的复位情况。结果:在本组病例中.33例患者骨段间顺利愈合,1例因骨创感染,另1例因固定螺钉松动,分别在术后3个月和4个月时取出夹板,2例患者术后咬合关系恢复不良。结论:在正颌手术及颌骨骨折中,使用坚固内固定,既利于骨段间的稳定加速其愈合,又缩短了颌间栓结时间,是一种理想的固定技术。  相似文献   

9.
坚固内固定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38,自引:7,他引:31  
目的:探讨坚固内固定技术在颌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使用坚固内固定的患者37例(骨折30例,正颌手术5例,植骨手术2例)。手术前后进行临床及X线片检查,了解He关系的恢复及骨折段的复位情况。结果;在本组病例中33例患者骨段间顺利愈合,1例因骨创造感染,另1例因固定螺钉松动,分别在术后3个月和4个月时取出夹板,2例患者术后咬合关系恢复不良。结论:在正颌手术及颌骨骨折中,使用坚固内固定,使用坚固内固定,  相似文献   

10.
正颌外科技术在陈旧性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正颌外科技术治疗陈旧性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99年1月-2005年1月36例陈旧性颌骨骨折住院患者,采用X线头影测量VTO、模型外科及定位!板等正颌外科技术进行治疗。观察术前、术后患者面部畸形及功能障碍的变化,探讨正颌外科技术在陈旧性骨折中的应用要点。结果:本组病例中,34例患者术后恢复了正常的面形和咬合关系,2例经过术后配合正畸牵引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所有患者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正颌外科技术是治疗陈旧性面部骨折的有效方法,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32例复杂性颌骨骨折错位愈合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应用保守治疗、切开复位固定、正颌外科治疗32例复杂颌骨骨折错位愈合患者,探讨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保守治疗以牙弓夹板颌问固定为主,切开复位系按手术常规,切开、复位、钢丝或钛板固定,正颌外科系按正颌外科常用术式手术,术后颌问结扎2~3周。结果:伤口均一期愈合,无并发症,咬合关系及外观满意或基本满意。结论:根据颌骨骨折错位愈合的部位、时间、程度、患者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治疗手段,可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及外形。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单颌结扎加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下颌骨骨折(下颌正中区、体部骨折)患者54例,将骨折解剖复位后单颌牙弓夹板结扎固定,再用一块钛板行骨断端坚固内固定,观察骨折段复位、咬合关系、颌面形态恢复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X线检查骨折端复位良好,骨痂形成,颌面外形满意,咬合功能良好,成功率为98.15%。结论单颌结扎加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手术简便,创伤小,固定稳定可靠,可早期进行颌骨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3.
颌间牵引在下颌骨多发性骨折坚强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颌间牵引在下颌骨多发性骨折坚强内固定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对38例下颌骨多发性骨折病例,采用开放复位坚强内固定手术配合术前术中术后颌间牵引治疗,术后1、3、6月摄下颌骨正侧位片、全颌曲面断层片或三维CT复查骨折复位愈合情况并检查咬合关系。结果:38例下颌骨多发性骨折病例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复位,愈合良好,36例咬合关系恢复正常,2例合并下颌角部粉碎性骨折病例个别牙咬合有早接触,调后咬合关系恢复正常。结论:下颌骨多发性骨折坚强内固定术前术中使用颌间牵引能有效辅助骨折解剖复位、保持正常咬合关系下行坚强内固定;术后维持短期颌间牵引,对保持骨折复位愈合、咬合关系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影响颌骨骨折颌间弹性牵引复位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彭勇  杜航 《口腔医学纵横》1998,14(3):182-183
探讨影响颌骨骨折颌间弹性牵引复位的因素。方法 对82例闭合性颌骨骨折患者进行颌间弹性牵引复位,观察其咬合关系的恢复情况,对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卡方检验,骨折复位时间与骨类型,伤后施行弹性牵引的时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颌骨骨折的类型骨折后施行弹性牵引的时间对颌骨骨折复侠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陈旧性颌骨骨折术后的功能训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颌骨陈旧性骨折术后功能训练的方法。方法:采用微型钛夹板内固定治疗陈旧性颌骨骨折32例,术后随机分为康复组16例,简单颌间牵引组16例.随访0.5~2年。结果:康复组术后2周内即恢复咬合等功能。简单颌间牵引组需4周才可恢复咬合等功能。结论:术后功能训练可以早期恢复陈旧性颌骨骨折的咬合等功能。  相似文献   

16.
快速成型技术与模型外科在陈旧性颧眶骨折整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快速成型技术及模型外科在陈旧性颧眶骨折整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陈旧性颧眶骨折患者8例,手术前拍摄薄层CT,并以快速成型技术制造头颅模型。在模型上模拟手术截骨和复位,制作复位导板并预制钛板形态。手术中按术前模拟设计截骨,在导板引导下复位,钛板同定。结果:所有患者伤15均一期愈合,无出血、感染、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随访3-6个月,患者面形基本对称,咬合关系及开闭口功能正常,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应用快速成型技术及模型外科使整复陈旧性颧眶骨折手术的目的性和准确性提高,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创伤,对外形的恢复更理想。  相似文献   

17.
Le Fort I截骨术治疗上颌骨折咬合错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根据正颌外科技术要点,应用模型外科、Le Fort I型截骨术及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上颌骨折移位咬合错乱.方法笔者经治的颌面部骨折患者8例,取模型按模型外科设计骨切开线,制作咬合板并行单颌牙弓夹板预备.采用Le Fort I型截骨恢复咬合关系后行坚固内固定.结果所有病例均为一期愈合,7例术后咬合关系恢复良好,2例术后开口度明显改善,其余病例开口度恢复正常.颜面外形恢复良好.结论按模型外科设计,行Le Fort I型截骨术是矫治上颌骨折咬合紊乱较为理想的方法,咬合板有利于(牙合)关系的恢复和稳定.  相似文献   

18.
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术后咬合关系不良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颌骨骨折钛板坚强内固定术后咬合关系不良的防治对策。方法:总结183例患者,分析其中12例术后出现咬合关系不良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结果:12例患者中,后牙早接触,前牙开he者5例,一侧后牙开he者3例,后牙尖时尖者2例,反he者2例。经颌间弹力牵引固定,10例患者恢复咬合关系,1例再次手术,1例经调he恢复咬合关系。结论:坚强内固定术后咬合关系不良多发于复杂性颌骨骨折,手术操作不当和术后缺少有效的颌羊固定是防治颌骨骨折钛板坚强内固定术后咬合关系不良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总结97 例患者,分析其中16 例术后出现咬合关系不良的原因并探讨防治措施. 经颌间牵引或固定、颅颌固定或颅颏弹性牵引, 14 例患者恢复咬合关系, 1 例再次手术, 1 例转正畸科会诊. 复位不准确、手术操作不当、术后缺少有效的颌间固定、颌间固定不规范是颌骨内固定术后咬合关系不良主要原因,及时解剖复位、手术正确规范、颌间牵引固定及选择性应用颅颌固定或颅颏弹性牵引代替颌间牵引固定是防治颌骨骨折钛板内固定术后咬合关系不良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面中部骨折的特点及其手术复位固定的方法。方法:我院收治的面中部骨折患者53例,术前均行螺旋CT三维重建,根据骨折类型确定手术方案,术中辅以牵引钉颌间咬合复位固定,应用微型钛板根据骨折的部位和形态行坚固内固定。结果:51例患者术后创口均一期愈合,面型良好,咬合关系恢复,开口度2指以上,骨折段愈合良好,仅2例伤口感染引流后愈合。结论:结合三维重建技术进行检查,术中颌间咬合固定,对面中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