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激与糖尿病人血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一种慢性代谢内分泌疾病 ,以慢性持续性血糖浓度升高为主要特点。已有的研究表明 ,心理社会应激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认为应激可使正常或糖尿病个体产生高血糖反应 ,促发有糖尿病倾向个体发生糖尿病 ,并损害已患糖尿病个体的血糖控制。本文就应激与糖尿病人血糖变化方面的文献作一综述 ,以期为该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一、应激对糖尿病人血糖的影响在应激研究领域开展最早的是生活事件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Lloyd等人研究表明[1~ 2 ] ,生活事件尤其是负性生活事件如躯体…  相似文献   

2.
应激动物模型设计的成败与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应激与健康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使得以动物应激模型进行的实验室研究有了相当的进展[1~ 6] ,然而 ,现有动物模型与人类的差异有多远 ?其效度及参考价值有多大 ?如何改进动物模型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一、应激动物模型已发展起来的应激动物模型其心理应激源包括束缚制动、条件反射性电击、社会性剥夺、母性行为应激、疼痛、心理社会应激和条件性恐惧等[2 ,7] 。研究表明 ,应激可诱发焦虑 ,增加抑郁发生的危险及导致行为的变化[3 ,8] ,对应激反应的观察亦多是从这几个方面进行。1.焦虑动物模型[9,10 ] …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一种慢性代谢内分泌疾病,以慢性持续性血糖浓度升高为主要特点。已有的研究表明,心理社会应激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认为应激可使正常或糖尿病个体产生高血糖反应,促发有糖尿病倾向个体发生糖尿病,并损害已患糖尿病个体的血糖控制。本文就应激与糖尿病人血糖变化方面的文献作一综述,以期为该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一、应激对糖尿病人血糖的影响   在应激研究领域开展最早的是生活事件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Lloyd等人研究表明[1~2],生活事件尤其是负性生活事件如躯体疾病与困扰、人际关系紧张, 不良情绪可引起糖尿病人血糖控制不良;Goetsch研究发现[3],日常生活应激与糖尿病人的血糖波动有关,高应激性事件可引起明显的高血糖反应。  相似文献   

4.
应激是指当环境刺激威胁到一个人的重要需求和其应对能力时 ,个体所产生的一类特殊心理生理反应。一定强度的应激事件不仅会使人的情绪产生波动 ,而且可以致病[1] 。国外研究证实 ,心身疾病心理应激强度较常人明显升高[2 ] 。糖尿病属与心身疾病范畴 ,为进一步了解Ⅱ型糖尿病人应激强度 ,采用Wheatley应激量表中译本[3 ] 进行评估 ,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1.1.1 试验组 :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南京鼓楼医院内分泌科 ,按WHO 1995年糖尿病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 7.0mmol/L ,餐后2h血糖≥ 11.1mmol/L) ,选取确诊为Ⅱ型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现将有关早期应激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和动物模型研究的进展综述如下。一、人类研究已知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复发或恶化通常继发于应激性生活事件之后,并且一些降低应激的策略也能降低精神分裂症的复发,这些发现提示了应激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1] 。而近来的人类研究证实了早期应激性生活事件与成年期精神紊乱的发展相关。例如,与生长在正常家庭的对照组相比,在17岁尤其是9岁以前失去父母的人群的抑郁、躁狂、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显著增高[2 ] 。二、动物模型研究动物模型研究是探…  相似文献   

6.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灾害事件是人类生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特殊应激源(stressor),通常被定义为一种大规模的、集体的应激处境,它远远超过了受灾者和社区的应付能力,并使受灾者产生非常严重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反应。灾害事件对受灾人群造成的近期和远期创伤性心理反应是非常严重和普遍的。为使临床医生更加深刻地了解重大应激事件对人群身心健康的影响,从而制定出更加完善的应急对策,作者将重大应激事件对人群身心健康的影响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心理社会应激因素与多项心身健康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目的研究心理社会应激因素与若干心身健康指标的相关性;探索这些因素的概念界定及其定量方法。方法以自编心理社会应激调查表对610例被试作调查,检验调查表中的条目、应激因素分和总分分别与SCL-90、SAS、SDS、身体素质和是否病人等多项心身健康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各负性应激因素的绝大部分条目与SCL-90总分有较高正相关性(P<0.05~0.01);生活事件、消极情绪NE和消极应对NC计分以及应激总分,与大部分心身健康指标有正相关性(P<0.05~0.01);积极情绪PE和积极应对PC的条目和因素分与各心身健康指标大部分无相关(P>0.05)。结论负性生活事件、对生活事件的消极情绪体验、消极应对方式不利于心身健康;自编心理社会应激调查表可作为心理应激水平的团体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8.
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性特征、生活事件和应激反应五个应激相关因素出发,分析应激对生活质量作用的研究现状,揭示其作用方式,为进一步提高人群健康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疏肝健脾汤对应激腹泻小鼠腹泻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大量研究表明,不少IBS患者有心理障碍或精神异常表现,且症状的出现和加重之前常有遭遇各种应激事件的经历[1],并对应激反应更为敏感和强烈.我们通过研究发现疏肝健脾汤对腹泻型IBS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2],为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采用应激腹泻小鼠模型,观察疏肝健脾汤对应激腹泻小鼠腹泻指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怀孕、分娩作为女性一生中的重大生活事件 ,对个体会造成心理应激反应。根据认知应激理论 ,心理应激既不是单纯的刺激 ,也不是单纯的反应 ,而是由生活事件作为应激源 ,受个人认知评价、应对风格、社会支持、个性等多种中介因素的影响 ,心身症状或疾病是应激结果的多因素作用过程。本研究旨在探讨孕妇的个性、医学应对方式二项中间变量与反映分娩质量的几项生理指标 ,如产程、疼痛程度、出血量等之间的相关性。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选自浙江省萧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 2 0 0 1年 10月至 2 0 0 2年 10月间分娩产妇 ,要求为初产妇 ,无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1.
护理人员危机干预能力培训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机干预(Crisis Intervention)的概念最初源于林德曼和卡普兰的工作,危机干预是化解危机并告知如何应用较好的方法处理未来的应激事件.支持性治疗可以帮助人们渡过危机[1].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应激与健康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使得以动物应激模型进行的实验室研究有了相当的进展[1~6],然而,现有动物模型与人类的差异有多远?其效度及参考价值有多大?如何改进动物模型?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广州市在校中学生网络成瘾情况,探讨影响网络成瘾的相关冈素,为预防网络成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整群选取广州市城区完全中学一所,农村初中、高中各一所,以应激性生活事件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网络成瘾测试问卷为工具进行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中1392例(89.2%)为互联网的正常使用者,158例(10.2%)为中度网络成瘾者,10例(0.6%)为重度网络成瘾者,58例为从未使用过网络.网络成瘾高危组与正常对照组在性别、父亲的文化程度、应激性生活事件问卷的四个维度和总分及应对方式比较中均有显著性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消极应对方式、男性及在家庭及人际交往中所遭遇的应激事件容易导致网络成瘾发生.结论 广州市在校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高;男性、父亲的文化程度低、经常使用消极应对方式处理各种问题的个体,当他们遭遇与家庭、人际交往有关的应激事件时,容易出现网络成瘾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正>慢性心理应激(CPS)是血管老化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CVD)的危险因素之一 [1-2],不同种类心理应激均可促使血管老化及ACVD发生和发展[3].一项涵盖51个国家的大型病例对照研究INTERHEART实验结果显示,CPS因素(抑郁、生活压力、生活中重大灾害事件及情绪失控等)可使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风险增加1.7倍[4].心理应激因素(如焦虑和抑郁)影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AMI患者的预后,短暂的心理应激亦可导致严重甚至致命的心律失常及急性、  相似文献   

15.
姚立 《医学与社会》2003,16(5):11-13
研究精神健康的应激理论认为应激过程通常包括3个过程:应激源(Stressors)、结果(Outcomes)及缓冲剂(Moderators)(Pearlin,1989,1999)。应激源,顾名思义就是应激的来源,是产生应激的原因,是那些能扰乱个人适应能力的任何条件。近些年来,学术界较为一致地将应激源分为2种类型:事件性应激源(Eventful Stressors)和长期应激源(Chronic Stressors)。缓冲剂包括应对资源(Coping Resources)和应对策略(Coping Strategies),这  相似文献   

16.
慢性束缚应激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36年Stely将"应激"一词移植到生物医学领域,随后Wolf补充并提出了完整的应激概念.20世纪70年代,Mason提出心理应激学说,用以解释一些心理疾病的产生机制.随着旧医学模式转变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应激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1].随着对应激和应激性疾病机制研究的深入,应激动物模型也应运而生,在众多动物模型中,束缚应激作为一种非损伤性刺激,与人类心身性疾病的过程有相似性,同时又适应应激领域由急性转入慢性的发展趋势.因而,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逐渐成为应激研究领域中的热点之一.现就其进展情况,择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王琳  周娟  雷红 《重庆医学》2007,36(22):2302-2303,2306
目的 研究慢性失眠患者年龄、受教育水平、人格特征与应激性生活事件的相互影响.方法 用问卷式方法调查287例慢性原发性失眠患者年龄、受教育水平、人格特征和病前1年的应激性生活事件,并分析相互间关系.结果 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N分量表各组间应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N量表T分59分以上患者占61.3%,且随T分增高应激性生活事件发生率有增高趋势.结论 原发性失眠患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个性内外倾和精神质与应激性生活事件间无相互影响,但神经质可能是应激性生活事件作用的内在易感素质之一.  相似文献   

18.
应激,A型行为与高血压病的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赵凯国  冯仲华 《河北医学》2000,6(5):412-413
目的与方法 :作者对 38例高血压病患者及健康人 (对照组 )进行了 A型行为和生活应激事件评定。结果 :表明高血压病患者 A型行为占 6 3.16 %。应激事件 ,特别是负性生活事件 ,在高血压发病中有重要地位。结论 :说明应激、A型行为与高血压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突发灾难性事件的增多,以及恐怖事件等的不断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汶川地震发生后,对幸存者和救援人员等亲历地震的人进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干预和治疗成为当前心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内涵、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作一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20.
应激生活事件和斑秃发生风险的相关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斑秃患者发病和精神因素的相关性,揭示精神因素在斑秃发病中的潜在作用。方法收集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西南医院皮肤科确诊斑秃患者和健康人群,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记录研究对象的流行病学情况,采用Thomas Holmes和Richard Rahe社会再适应量表调查斑秃患者发病6个月前应激生活事件及健康对照填表前6个月的应激生活事件,统计学分析斑秃发病和应激生活事件的相关性。结果斑秃患者应激生活事件的发生率与患者性别及斑秃类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51.34%的斑秃患者在发病前6个月经历过2项以上应激生活事件,32.05%的对照在填表前6个月经历过2项以上应激生活事件,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的应激生活事件为睡眠改变、个人习惯改变、居住环境改变、家庭问题、工作问题、学习问题和财政问题。斑秃患者组的SRRS评分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斑秃患者发病前应激状态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改变、学习问题、个人习惯改变和家庭问题应激生活事件是斑秃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应激生活事件对斑秃的发生起着一定作用,应激诱发斑秃机制将有助于斑秃防治措施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