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分析核事故后公众心理恐慌的原因并探讨其控制措施。 方法 开通核辐射专线咨询电话,设立放射病专家门诊。以日本福岛核事故后主动打电话咨询的人员与归国后主动要求进行体表放射性污染检测的人员为调查对象,对其中的核事故心理恐慌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启动地下应急洗消室,对自愿前来做体表放射性污染检测的日本归国人员进行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检测分析。 结果 共接到咨询电话118个,问题657条;对56人进行了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检测。受检人员不存在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但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恐慌。 结论 核事故后公众心理恐慌的原因可归结为对核事故的恐惧心理、对核事故的有限认识、未及时掌握社会信息及受社会和市场秩序的影响等。应加强心理疏导和宣传教育,编制放射性污染处理技术方案,重视舆论导向,做好信息的发布与传播,使公众对核和辐射事故的特点、潜在危害及有效防护措施有科学的了解,进而降低对核和辐射事故的恐惧。  相似文献   

2.
[目的]完成对南充市自来水及其源水总α、总β值的基础水平调查及监测工作,对FJ-2603G型低本底α、β弱放射性测量仪进行性能测试和实际应用。[方法]对该仪器的效率、本底、效率长期稳定性、本底长期稳定性等进行测试,测量南充市5个自来水厂的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样中的总α、总β值。[结果]该仪器对于239Puα源的2π探测效率比≥80%,本底≤0.003cpm;对于90Sr-90Yβ源的2π探测效率≥30%,本底≤0.052cpm;效率长期稳定度R分别为1.49%(总α道)和1.15%(总β道)、本底长期稳定性测量中的变异系数Vb分别为α道0.723,β道0.205。[结论]以上各项主要性能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能够胜任自来水及其源水总α、总β值放射性的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和掌握某稀土企业环境放射性水平,为放射性污染防治提供对策。方法 对稀土厂环境γ外照射剂量率、土壤放射性核素比活度、地下水总α、总β比活度进行检测。结果 部分工作场所环境γ外照射明显高于环境本底水平,土壤天然放射性核素比活度略高于江苏省平均值,地下水总α、总β比活度无明显变化。结论 加强对稀土生产企业的管理,降低环境放射性水平。  相似文献   

4.
日本福岛核事故后,核能、安全、健康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核事件后环境中低剂量辐射水平的放射性核素将长期存在,环境本底的改变是否可能对当地居民的健康存在影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核事件后居民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和低剂量辐射水平动物实验。本文仅就低剂量照射剂量阈值、放射性核素在人体内的吸收和分布,放射性核素致癌效应的分子机制,剂量-效应外推模型以及国外核事件后持续低剂量辐射水平的居民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北京地区食品放射性污染的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北京地区蔬菜和原奶样品受日本福岛核事故放射性核素污染的监测结果,评价此次核事故对北京地区食品造成的放射性污染程度.方法 启动核应急监测体系,使用高纯锗γ谱仪测量系统对北京地区的蔬菜和原奶样品的放射性污染水平进行监测.结果 2011年4月2日北京通州露天荠菜样品中首次检测出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131Ⅱ,2011年4月2日-6月30日采集的蔬菜样品中131Ⅰ活度的最大值为海淀野草样品(3.03 Bq/kg),原奶样品中未检测到人工放射性核素.结论 监测到的露天蔬菜中131Ⅰ来自福岛核事故释放,远低于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对北京地区造成的放射性污染程度,其对公众所致有效剂量极其微小,未对该地区居民产生明显的健康影响.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区应对日本福岛核事故污染的监测技术措施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针对日本福岛核事故采取相应的监测技术措施以掌握北京地区放射性污染水平,为评估事故对该地区居民产生的健康影响提供技术基础.方法 确定核污染监测的内容和目的,制订核应急监测技术方案,依据核应急监测相关技术规程,结合GB 18871-2002、GB/T 5750.13-2006和GB 14883.9-1994等国家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对样品或对象进行监测和评价.结果 本底调查与监测结果表明北京地区的大气环境等在事故前不存在明显的人工放射性污染;事故期间的应急监测揭示了本地区空气等的放射性污染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对99名从日本归国人员进行的表面放射性污染检测中未发现污染超标人员.结论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在应对福岛核事故中采取的监测技术措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坚持开展事故后期影响的持续观测仍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汞作业人员早期肾脏损伤的生物效应指标。[方法]将116名汞作业人员分为尿汞值超标组、尿汞值正常组,并以无汞接触史的50名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尿中肌酐(UCr)、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排除肾病史和肾脏疾病患者后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汞作业人员α1-MG、β2-MG、RBP、NAG和对照组相比均有升高趋势,其中RBP和NA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尿汞值超标组和尿汞值正常组NA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汞作业人员NAG活性增高较尿汞出现得早,建议将尿NAG活性测定作为汞作业人员健康监护指标之一,与尿汞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三门核电站运行前宁海毗邻区域环境γ辐射剂量和环境介质的放射性水平,建立环境辐射本底基线数据。方法采用碘化钠闪烁体探测法和热释光累积剂量法测定监测区域环境γ外照射剂量率和环境辐射累积剂量,采用低本底α/β探测装置测定监测区域水源水总α和总β辐射剂量,食品样品放射性核素采用γ能谱仪测定。结果监测区域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928 mSv;原野γ外照射剂量率为(98.32±21.08)nGy/h;环境辐射年累积剂量为(1.040±0.044)mSv。原野γ外照射剂量率和环境辐射累积剂量均有季节性差异。20 km范围内监测区域环境γ外照射剂量率和环境辐射累积剂量与10 km和30 km范围的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食品样品放射性核素检出值均远小于国家标准,水源水样品总放射性指标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结论三门核电站宁海毗邻区域放射性本底在正常水平范围内,环境放射性本底有季节性差异。本次调查为三门核电站运行前宁海毗邻区域放射性本底建立了基线数据,~(90)Sr、~(137)Cs、~(131)I等人工放射性核素是今后食品样品监测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北京地区土壤放射性水平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北京地区土壤中放射性核素的含量,评价此次核事故对北京地区土壤造成的放射性污染程度。方法启动核应急监测体系,使用高纯锗γ谱仪测量系统对北京地区的28个土壤样品中放射性核素226Ra、232Th、40K、131I和137Cs的比活度进行了监测。结果 28个土壤样品中未检测到人工放射性核素131I,24个样品中检出人工放射性核素137Cs,最高值为6.01Bq/kg(昌平200号院外土壤样品);所检土壤样品中放射性核素226Ra、232Th、40K、137Cs的比活度平均值分别为16.76、27.12、451.12和1.24Bq/kg,均低于20世纪80年代北京土壤中放射性水平。结论土壤中137Cs主要来源于既往核事件和核试验的贡献,受此次福岛核事故的影响非常微小,不会对该地区居民产生明显的健康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福岛核泄漏后日本返沪人员辐射污染检测的回顾分析。方法 2011年3月15日至2011年10月31日期间,为245人次返沪人员检测其131I、137Cs表面污染水平及γ外照射辐射剂量当量率。结果 131I、137Cs表面污染水平均低于GB 18871-2002表B 11中对手、皮肤、内衣、工作袜的表面污染控制水平0.40 Bq/cm2,γ辐射剂量当量率基本在本底范围。结论 福岛核泄漏后日本返沪人员无显著辐射污染。  相似文献   

11.
某医院核医学科放射防护水平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长虹  刘德明  朱俊 《职业与健康》2009,25(12):1291-1293
目的对某医院核医学科放射防护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根据检测结果提出放射防护最优化建议。方法按照相关国家标准,采用FD-3013 B智能γ辐射仪测量核医学工作场所的环境放射防护水平,FJ-2201型(α、β)表面污染测量仪进行表面污染检测。结果该核医学科及周围环境辐射最大值为1.95μSv/h,各个工作场所中环境辐射剂量率最大值为2.04μSv/h,表面污染的最大值为0.29 Bq/cm^2,职业人员全年有效剂量的最大值为2.1 mSv。结论该核医学科选址适宜,布局合理,辐射防护及工作场所表面污染水平监测结果符合相关国家标准。为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身体健康,应加强对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检测,实现实践的正当性和医疗照射的防护最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制建立核和辐射卫生监测公众内照射剂量估算软件。[方法]使用POWERBUILDER11.5,运用IAEA—TECDOC-1162出版物中有关食入和吸入途径内照射剂量估算方法,结合江苏省田湾核电站周围人群健康背景资料编制软件。[结果]建成核和辐射卫生监测公众内照射剂量估算软件:并运用软件计算2010年度田湾核电站30km半径范围内食品中^137Cs致公众内照射集体有效剂量为5.05人·mSy。2011年应对日本核电站泄漏辐射监测期间,南京地区蔬菜中^137I致公众内照射有效剂量最大为2.2×10~rosy。[结论]该软件可满足核电站正常运行和事故状态下,食入和吸入两种途径公众内照射待积有效剂量的快速计算评价。为保证评价准确性,需要对核电站地区人口结构和饮食结构资料进行定期调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中国重大交通事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1年1月1日—2008年10月31日期间死亡9人以上的重大交通事故调查报告资料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共发生463起重大事故,死亡6819人,重伤2841人,轻伤2496人。道路、轮船、航空、铁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分别为5271、1142、295、111人。各省按事故发生频次排序前5位是:贵州(37)、云南(35)、浙江、(34)、四川(33)、广东(30)。结论重大交通事故与司机、道路情况、车辆情况、违规驾驶、自然条件等多因素相关,交通事故频次、死伤人数增长很快,地区分布严重失衡。  相似文献   

14.
张东卫 《职业与健康》2014,(11):1582-1584
目的探讨奥氮平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血糖和血脂的影响,对比其差异。方法选取6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各30例,分别给以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于入组时和28 d后分别测量体重、血糖和血脂水平,同时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症状。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体重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体重、血糖、血脂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奥氮平组PANSS量表分值明显低于利培酮组[(37.90±9.884)vs(43.66±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血脂均有明显影响,奥氮平降低PANSS分的作用大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强度为85~110dB噪声环境对人体必需金属元素的影响。[方法]根据GB16152—1996《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诊断标准确诊噪声观察对象44名,噪声性耳聋3名,共计47名,另选对照组40人。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上述人群血清中必需金属元素Mg、Zn、Cu、Fe、Ca的水平。[结果]病例组Mg、Zn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经治疗后Fe高于对照组(P〈0.01),而Ca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Mg、低Zn可能增加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水及鱼体中微囊藻毒素污染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水及鱼微囊藻毒素(Mc-Lr)污染程度。方法 2010年对涪陵、丰都、万州、巫山长江段面开展了水及鱼Mc-Lr污染调查,并对各段分别采集水、鱼及池塘养鸭样品,用ELISA法对样品的Mc-Lr进行检测。结果各段面水样均检出Mc-Lr,平均含量分别为0.197、0.107、0.157和0.086μg/L;涪陵段面最高,其次是万州和丰都段面,最低是巫山段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24,P〈0.01);4个段面长江鱼(肌肉)样均检出Mc-Lr,仍以涪陵污染较高,平均含量为0.569μg/kg,万州和丰都污染次之,平均含量分别为0.270和0.244μg/kg,巫山鱼样污染最低,平均含量为0.197μ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45,P〈0.01);各采样点池塘养鸭(肌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微囊藻毒素污染,结果分别为0.470、0.209和0.197μg/kg。结论三峡库区水体受到了Mc-Lr污染,但污染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17.
镇江市1999—2007年食物中毒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镇江市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政府相关部门有效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镇江市1999-2007年食物中毒发生起数、人数、时空分布、病因进行分析。结果 镇江市食物中毒的发生起数、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时间分布主要以第2、3季度为主(76.19%),场所分布主要以公共餐饮业(52.38%)、集体食堂(21.43%)为主,以细菌性中毒为主(47.62%),其中副溶血性弧菌是主要致病菌(30.95%),成品、半成品以及原料交叉污染是主要原因。结论 在高发季节控制交叉污染点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