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锡纯为明末民初中西医汇通学派大家,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乃其一生临床经验和医学思想之结晶。张氏主张"取西医之所长,以补中医之所短""合中西医融贯为一"的中西医汇通思想,并且认为"中医之理多包括西医之理,沟通中西原非难事",在中西医汇通的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做出了卓越的创造性的贡献。本文从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和临床探索几个角度对其中西医汇通思想进行初步阐述。  相似文献   

2.
张锡纯是近代中西汇通的临床实践家,推崇“医学以活人为宗旨,原不宜有中西之界限存于胸中”,张氏中西汇通临证处方思路主要包括:引经据典析医理,病证汇通制新方;古今汇通解医理,承古创新用经方;深研药性析医理,中西互补添新剂.虽因主客观原因,张氏某些观点难免片面和牵强,但其探索中西汇通的创新理念、思路方法,仍可为当今中西医结合面临的许多难题提供有益的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近代名医张锡纯,倡中西汇通,衷中参西,致力于沟通中西医学.其在"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基础上,又"贵举古人之规矩、准绳而扩充之、变化之、引伸触长之",采西人之说与国医相参,撷国医之理以释西医,为后人指出了一条中西合参之路.这在今世一派"以西解中,中医西化"的环境中,更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仅窥其治疗中风之理,以冀探其学术特点,而就正于同仁.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西医汇通医家恽铁樵在<生理新语>中对传统中医的人的生生之气阐发为人体的"救济功能",认为利用人体"救济功能"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关键,并以中西医治疗烂喉痧为例,对中西治疗烂喉痧的不同原则进行了对比解说,深化了人们对中医为"生生之具"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八卷,以中医为本,参以西医,共奏治病之功。言中西结合,必先寻汇通之处,方可结合有道。其《医论医话》首篇从中医及西医对部分理论、病、药的不同见解进行论述,理论方面包含血脉的运行、肝脾的位置以及胰的功能等,并在疾病上以黄疸及中风为例,在药物运用上举石膏、黄连及龙胆的例子,指出中医之理多包括西医之理,沟通中西绝非难事。并主张"西法诊病,中医治病""中西汇通,标本兼顾""中西互补互参"等观点,有力地指导着现代中西医的临床结合运用。  相似文献   

6.
《中西眼科汇通》是眼科领域中早期进行中西医结合探讨且具有一定成绩的一本学术性专著,现就管见所及,略作介评。一、全书概况此书系陈滋(1878~1927年)所著,作者于1906年毕业于杭州同仁医学堂,"原属西医,因先祖以儒士兼通医道,渊源家学,故亦通中医",曾著有《人体解剖》、《病理学通论》等书,后至日本留学,专攻眼科,于1912年回国,服务于上海眼科医院,因怀有汇通中西之素志,诊务得暇,"辄博览群籍,尤注意于药方  相似文献   

7.
李慧  冯莎 《国医论坛》2013,28(2):16-17
张锡纯系汇通中西的杰出医家,在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将中医学"升降相因"思想灵活地运用到疾病的诊疗过程中。本文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以揭示张锡纯"升降相因"理论之精髓。  相似文献   

8.
钟慧群  李萍  王迪 《辽宁中医杂志》2013,(11):2243-2244
张锡纯为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医学衷中参西录》为其流行于世之唯一一部医书。文章主要论述了此书贯通中西医理、合参中西药物、互释中西药性的"中西汇通"的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9.
唐宗海,字容川,生于公元1862年,卒于公元1918年,清末民初四川彭县人,近代医学家.他主张中西医汇通,著有《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伤寒论浅注补正》《金匮要略浅注补正》《本草问答》《血证论》等,合称《中西汇通医书五种》,其中《血证论》围绕血证在中医基本理论方面作了颇多阐发,许多观点对充实和发展传统医学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朱富华 《陕西中医》2012,(9):1199-1201
本文从心肾同治、临床实验、中西汇通三个方面论述了李谦主任医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之经验。李谦主任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进行心肾同治之法,中西汇通,根据心电图的改变,而采用相应的医治,宏观同微观相结合,中西合璧,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浅谈吴瑞甫在温病中西汇通方面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毅  奚娜  谢正幸 《光明中医》2006,21(11):48-50
清代末年至民国初期,我国医学界出现了一股新颖的医学思潮一中西汇通,并随之涌现了一批著名的中西汇通医家,对当时的医学进步起到了革新和推动作用,其中的吴瑞甫先生是其杰出的代表.笔者通过对吴先生所撰《中西温热串解》的研读,了解熟悉了吴瑞甫先生对温病中西汇通的许多精辟论述.对我理解和学习温病学及温病的中西医结合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学汇通是近代中医界为沟通中西医学,促进中医生存发展,而致力于改进传统医学的一种思想方式,其对当时中医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中医学校教育兴起,汇通中西的办学思想,借鉴西医学校的办学模式,效仿西学建立现代学科体系,学校课程中西兼容,教材内容融汇中西,建立现代临床实践模式等等。通过对这一时期上海中医学校中西汇通教育的探究,了解中西医汇通思想对近代中医教育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寇子祥  陈宝贵  陈慧娲 《河南中医》2013,33(8):1241-1243
张锡纯为近代中西汇通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晚年在津门行医,对该地区医学产生了很大影响,渐而形成很多学术流派.在这些流派中以张锡纯、柳学洙、陈宝贵之传承脉络及学术思想最为清晰及突出.这支流派传承近100年,他们不但注重传统中医,也很重视西医,在衷中参西到中西结合到中西融合方面积极探索,强调创新.他们师古而不泥古,求新中又有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相似文献   

14.
《医学衷中参西录》血证用药经验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锡纯(1860~1933年),河北盐山县人,近代著名中医学家,汇通学派代表人物,所著<医学衷中西录>为其一生临床经验总结.张氏注重实践,讲求实效,辨证论治、选药立方多有独创见解.现就其血证用药经验作一简要探析.  相似文献   

15.
《中西眼科汇通》系陈滋遗著 ,子陈任整理刊出 ,上海眼科医院总发行 ,1 936年 5月刊行。该书以合参中西眼科内容形式开中西眼科汇通之先河。前 8个章节以西医眼科应用解剖由表及里的顺序归类立项计 78个病名 ,后 5个章节以眼机能障碍导列出眼病共2 0个病症 ,合为 98个病种 (症状 ) ;余为中医眼科处方集及附录。中医眼科处方收载内服方 864个、眼药方 95个、外用药方 31个 ;附录部分 2例稀奇眼病报告。眼科学名词讨论及中医眼科手术法研究为陈任后续 ,最后表列中西眼科疾病名词对照。1 中西汇通本意 申引陈任观点陈滋认为中医理论不足取 ,…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浅注补正》(下称《补正》)是晚清蜀中名医唐宗海容川所著。唐氏在医学上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对血证的阐发和中西汇通的学术主张;其所著《血证论》、《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在医界颇有影响。因为这个缘故,《补正》一书较少为人注意。实则该书亦很有特色,值得研讨。兹就管见所及试析如次。一、谈气化,不崇尚虚说自张志聪倡用运气之说阐释《伤寒论》后,张令韶、陈修园、黄元御等继而和之,遂  相似文献   

17.
<正>凌昌全教授是国内知名中医肿瘤专家、上海市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治学严谨,中西汇通,在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方面颇有效验。凌师在治疗肿瘤的过程中,以"癌毒"为主要着眼点,中西医并举,灵活辨病辨证施治,笔者有幸师从门下,获益颇丰。现不揣鄙陋,将凌师中西并用治疗恶性肿瘤的经验总结介绍如下。1衷中参西,阐发癌毒《素问·评热病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中医界多数学者认为,肿瘤多因正气内虚,气滞、血  相似文献   

18.
孟君  张大庆 《新中医》2016,48(2):228-230
正张山雷是我国近代杰出的中医学家和教育家,对于中医妇产科也有着很深的造诣,其绝笔之作《沈氏女科辑要笺正》,是张氏对《沈氏女科辑要》的笺正,其中凝集了他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学术思想,推崇研习西学,中西汇通,以补中医之短。1933年冬,张山雷胃疾复发,仍抱病修改《沈氏女科辑要笺正》。1934年3月,他久病不愈,自知不久于人世,遂自拟挽联:"一枝半生,精诚所结,鬼神可通,果然奇悟别开,  相似文献   

19.
清末名医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为其毕生经验之总结,受到国内外大量学者的重视。张氏主张中西汇通,其对治病思想、原则及遣方用药颇有见解。笔者仅将张锡纯在书中表现的医药思想在肾病中的应用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唐宗海(1851~1918),字容川,四川彭县人,清末中医学家。自涉医林,常寝馈于内经、仲景之书,触类旁通,豁然有所得。因集《灵》《素》诸经,兼中西之义解之,不存疆域之见,但求折衷归于一是,是中西汇通派学者代表人物之一。著有《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血证论》、《本草问答》、《医易通说》、《伤寒论浅注补正》、《金匱要略浅注补正》、《医学一见能》等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