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肝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肝硬化组织中甲基转移酶(DNMT)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44例分期及分化程度不同的肝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和35例肝硬化组织中DNMT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不同组间DNMT表达水平的差异采用ANOVA分析。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癌组织及肝硬化组织中4种DNMTs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相应癌旁组织;肝硬化组织及癌组织中DNMT1的平均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癌组织P〈0.01、肝硬化组织P=0.02);DNMT2水平虽比相应组织高,但没有统计学意义(癌组织P=0.12、肝硬化组织P=0.35);DNMT3A与DNMT3B的表达水平也明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DNMT3A:癌组织P〈0.01、肝硬化组织P=0.01;DNMT3B:癌组织P=0.03、肝硬化组织P〈0.05)。不同年龄、性别、分化程度和分级肝癌中DNMT1、DNMT2、DNMT3A、DNMT3B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0.45、0.32、0.36)。结论肝癌患者癌组织及硬化组织中DNMT1、DNMT3A和DNMT3B mRNA明显高于癌旁组织;DNMT表达与肝癌发生或发展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2.
张雅菲  张连峰 《山东医药》2010,50(10):36-37
目的 观察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PDCD5)、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7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及30例癌旁组织中的PDCD5、Caspase-3蛋白。结果PDCD5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7%(25/70)、63.3%(19/30),两者相比,P〈0.05。Caspase-3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4%(22/70)、70.0%(21/30),两者相比,P〈0.05。PDCD5、Caspase-3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分级有关(P〈0.05),而且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0.587,P〈0.05)。结论PDCD5、Caspase-3蛋自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下降,并与肝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生存蛋白和半胱天冬酶-8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生存蛋白(survivin,Surv)和半胱天冬酶8(caspase8,Casp8)在肝细胞癌(HCC)(肝癌)中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肝癌、42例癌旁组织和12例正常肝组织石蜡切片中Surv和Casp8的表达情况.结果 Surv在正常肝组织中无表达,在癌旁组织和HCC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14%和78.6%,二者差异显著(P<0.01).阳性表达细胞表现为细胞质内有棕黄色颗粒,核内无表达;Casp8在正常肝组织中、癌旁组织和HCC中的表达率分别为91.7%、85.7%、57.14%,其中HCC与前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比较无差异(P>0.05).阳性表达细胞表现为细胞质内有棕黄色颗粒;二者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和转移密切相关.组织学分级越低以及有肝内外转移或转移倾向者,Surv表达率越高(P<0.05),而Casp8表达率越低(P<0.05).结论 Surv在HCC中稳定高效表达,可通过抑制Casp8活性而抑制细胞凋亡;Surv高表达和Casp8低表达可作为HCC独立的不良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CT亚基γ在人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一步法检测35例肝癌及癌旁组织、12例正常肝组织中的CCT亚基γ表达.结果:CCT亚基γ在肝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88.57%(31/35),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2.86%(22/35),在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1.67%(5/12).CCT亚基γ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CCT亚基γ的表达与肝癌患者年龄、乙肝表面抗原、有无门静脉癌栓、AFP水平、肿瘤直径及临床分期均不相关(P>0.05),但CCT亚基γ的过度表达与肝癌患者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相关(P<0.05),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越低,CCT亚基γ的表达越高.结论:CCT亚基γ在人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可能与肝细胞的癌变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新凋亡促进因子-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programmed cell death 5,PDCD5)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 IHC)检测40例HCC及其癌旁组织(包括24例肝硬化和16例慢性肝炎)中的PDCD5和Fas蛋白表达.用等级资料Kruskal-Wallis H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用Spearman's等级资料的相关分析比较PDCD5和Fas的表达差异.结果:PDCD5在肝癌组织中多呈阴性表达,在癌旁肝组织中表达增加.肝癌及其癌旁肝硬化肝炎各组间PDCD5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ⅹ2=46.03,P=0.000).Fas在肝癌组织及其癌旁肝硬化或慢性肝炎组织中的表达分布与PDCD5相似,各组间Fas表达有显著性差异(ⅹ2=24.45 P=0.000).PDCD5与Fas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呈正相关(r=0.839,P=0.001).结论:PDCD5是H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凋亡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X结合蛋白(HBXIP)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 ision法检测54例肝癌组织、29例癌旁组织和15例正常肝组织中HBXIP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肿瘤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中HBXIP阳性表达率[73. 6%(39/54)]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分别为48. 3%和33. 3,均P0. 05);HBXIP表达与肝癌的组织分化、癌栓形成、TNM分期相关(P值分别为0. 035、0. 037和0. 025)。结论 HBXIP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以作为肝癌早期诊断和评估预后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细胞粘附分子E-钙粘素(E-cadherin,E-cad)、γ-连环素(γ-catenin,γ-cat)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与原发性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经过石蜡包埋的4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和40例癌旁正常肝组织标本进行检测,并结合相关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E-cad、γ-cat及MMP-9在肝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12/40)、32.5%(13/40)、77.5%(31/40),在癌旁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40/40)、100%(40/40)、17.5%(7/40)。E-cad、γ-cat在肝癌组织中不同程度的表达减弱或缺失,在癌旁正常肝组织中全部正常表达,MMP-9在肝癌组织呈现高表达,在癌旁正常肝组织中呈现低表达或不表达,三者的表达随肝癌的侵袭转移而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E-cad、γ-cat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都与MMP-9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562,P〈0.05;r=-0.649,P〈0.05)。结论 E-cad、γ-cat及MMP-9参与肝癌的侵袭转移过程,在原发性肝癌恶性进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跨种属肿瘤关键基因筛选策略,从已报道的大量肝癌相关基因中筛选、定位出影响肝癌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分子.方法 结合本课题组的前期实验数据及国内外文献数据,建立肝癌差异表达分子的跨种属数据集;对首批筛选出的候选分子表皮型脂肪酸结合蛋白(E-FABP),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验证其在人、树鼩和大鼠的肝癌、癌旁及正常肝组织中mRNA和蛋白水平的差异表达情况.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初步建成跨种属肝癌差异表达数据集,RT-PCR检测结果显示E-FABP mRNA在人肝癌及其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7±0.14、0.64±0.12和0.67±0.07;在树鼩肝癌及其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7±0.25、0.73±0.19和0.68±0.19;在大鼠肝癌及其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7±0.22、0.78±0.16和0.80±0.13.人、树鼩和大鼠肝癌组织中的E-FABP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癌旁和正常肝组织,F值分别为20.910、3.807、4.482,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es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E-FABP在人、树鼩和大鼠肝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均较癌旁和正常肝组织显著上调.结论 跨种属肿瘤关键基因筛选策略可能有助于发现肝癌关键基因,E-FABP有可能是影响肝癌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分子之一.  相似文献   

9.
背景:DNA甲基化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DNA甲基化需要DNA甲基转移酶(DNMTs)的修饰。目的:探讨DNMTs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集80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以免疫组化法检测DNMT1、DNMT3a、DNMT3b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4种胃癌细胞株和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株中DNMT1、DNMT3a、DNMT3b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DNMT1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68.8%对10.0%,P0.01)。胃癌组织中DNMT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DNMT3a和DNMT3b(68.8%对38.8%、40.0%,P0.05),而癌旁组织中DNMT1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DNMT3a和DNMT3b(10.0%对60.0%、52.5%,P0.05)。DNMT1阳性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明显相关(P0.05),而DNMT3a和DNMT3b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均无关。与正常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相比,胃癌细胞株中DNMT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而DNMT3a和DNMT3b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DNMT1表达与胃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DNMT1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有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ESM-1在15份正常肝组织,15份癌旁组织及30份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及mRNA水平,并分析肝癌组织ESM-1的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相应肝癌患者及正常对照者血清中ESM-1的水平.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及t'检验.结果 在正常肝组织,癌旁组织及肝癌组织中,ESM-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40%(6/15)、80%(24/30);mRNA水平分别为0.064±0.018、0.383±0.103、0.528±0.148,各组织中ESM-1表达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M-1的表达与肝癌的TNM分期,血管侵犯显著相关(P<0.01).肝癌患者血清ESM-1的水平[(12.643±2.280)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660±1.172)ng/ml],t=10.16,P<0.05.结论 肝癌患者ESM-1表达水平的增高可能在肝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DCN)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16例正常肝组织、20例肝硬化组织、30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DCN的表达,利用阳性表达率及吸光度进行半定量及定量分析.结果:DCN在肝硬化及癌旁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平均吸光度与正常肝组织及肝癌组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55%,73.3%vs 0%,10%; 0.2357±0.0396,0.2983±0.1990vs 0.1394±0.0072,0.1589±0.0115,均P<0.01).结论:DCN可能作为一种负性调控蛋白参与肝癌及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eIF4E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份肝癌组织及癌旁硬化肝组织、15份正常肝组织中eIF4E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eIF4E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中eIF4E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硬化肝组织及正常肝组织(χ2=29.37,P<0.001),其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包膜的完整程度无关,与肝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有无门静脉癌栓有关。结论 eIF4E蛋白表达随肝癌分化程度降低而增高;eIF4E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肝癌和癌旁肝组织中IGF-Ⅰ,IGF受体mRNA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及其受体(IGF-I R)在肝细胞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采用DNA-RNA原位杂交方法观察肝癌(n=30)和癌旁肝组织中IGF-I,IGF-I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 在肝癌和癌旁肝组织中IGF-I的表达率分别为40.0%和50.0%,IGF-I受体的表达率分别为46.7%和53.3%;IGF-I,IGF-I受体在分化较差的癌细胞和不典型增生肝细胞中表达最为明显. 结论 IGF-I和IGF-I受体可能在肝细胞癌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肝癌和癌旁肝组织中IGF-I,IGF-I受体mRNA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及其受体(IGF-I R)在肝细胞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采用DNA-RNA原位杂交方法观察肝癌(n=30)和癌旁肝组织中IGF-I,IGF-I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 在肝癌和癌旁肝组织中IGF-I的表达率分别为40.0%和50.0%,IGF-I受体的表达率分别为46.7%和53.3%;IGF-I,IGF-I受体在分化较差的癌细胞和不典型增生肝细胞中表达最为明显. 结论 IGF-I和IGF-I受体可能在肝细胞癌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邹俊  李杰  陈茂伟  曹骥  苏建家 《山东医药》2011,51(44):27-29
目的研究Caveolin-1mRNA在肝癌组织、癌旁肝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肝细胞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肝癌组织、癌旁肝组织各60例,正常肝组织10例。用RT—PCR方法分析Caveolin-1mRNA在3种不同组织的表达差异。结果Caveolin-1mRNA在肝癌组织、癌旁肝组织、正常肝脏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97±0.116、0.142±0.087、0.457±0.094(P〈0.01)。结论Caveolin-1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在肝细胞癌的形成过程中可能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PDCD4和PAQR3 mRNA表达情况,以及与结直肠癌临床资料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结直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各54例,用RT-PCR法检测结直肠标本中PDCD4和PAQR3 mRNA水平;分析PDCD4和PAQR3 mRNA水平与临床资料之间的关系。结果 (1)结直肠癌组织中PDCD4 mRNA表达降低甚至不表达,表达降低率为35/54(64.8%),PDCD4 mRNA表达水平为6.84±3.60,癌旁正常组织为5.88±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癌组织中PAQR3 mRNA表达水平降低,甚至不表达,表达降低率为57.4%(31/54),PAQR3 mRNA表达水平为9.32±1.97,癌旁正常组织为8.44±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二者无相关性(R=0.129,P=0.532)。(2)结直肠癌组织中PDCD4和PAQR3 mRNA均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有关,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无关。结论结直肠癌中PDCD4和PAQR3 mRNA表达下降,二者无明显相关性;PDCD4和PAQR3 mRNA水平均与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有关,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无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癌组织中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的表达与多药耐药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MRP)的关系。方法收集78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肝组织和对应癌旁正常肝组织的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检测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肝组织中 HIF-1α和 MRP 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HIF-1α和MRP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肝组织(P〈0.05)。病理分级(Ⅲ-Ⅳ级)、TNM 分期(Ⅲ-Ⅳ期)、有门静脉癌栓、有淋巴结转移的肝癌组织中 HIF-1α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P〈0.05);病理分级(Ⅲ-Ⅳ级)、有淋巴结转移的肝癌组织中 MRP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P〈0.05)。78份肝癌组织中,HIF-1α和 MRP 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0.524,P〈0.05)。结论 HIF-1α和 MRP过表达可能在肝癌的恶性增殖、分化及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且两者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CC)患者的前列腺素E2(PGE2)、微粒体型前列腺素E2合成酶-1(mPGES-1)与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的表达情况、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65例HCC患者外周血和癌组织的PGE2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mPGES-1和HBx的表达,并分析这些指标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PGE2含量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分别为(9.10±2.03)ng/g和(2.78±0.19)ng/g;肝癌患者外周血中PGE2含量为(128.74±14.44)pg/ml,与肝癌组织中PGE2含量呈正相关(r=0.862);HCC组织中HBx和mPGES-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2%和78.5%,而癌旁肝组织的HBx和mPGES-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5%和46.2%,其中mPGES-1蛋白在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x和mPGES-1的表达升高与肝癌分化程度和肝外是否转移相关(P〈0.05);HBx的表达与mPGES-1的表达呈正相关(r=0.389);外周血PGE2水平和组织mPGES-1的表达呈正相关(r=0.526)。结论肝细胞癌与PGE2、HBx、mPGES-1表达相关;可以通过检测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的PGE2水平来辅助评估肝癌的复发转移;HBx和mPGES-1可作为肝癌的治疗靶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其Ⅰ、Ⅱ型受体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免疫组化方法对 36例HCC和 4 2例癌旁肝组织的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表达情况进行研究。TGFβ1在 36例肝癌组织和 4 2例癌旁肝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 6 9 4 %、81% ,两者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半定量分析TGFβ1在肝癌组织表达阳性面积百分比为 (17 2 3± 11 78) % ,癌旁肝组织为 (38 4 7± 15 34)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TGFβRⅠ在HCC、癌旁肝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 4 1 7%、73 8% ,TGFβRⅡ在HCC、癌旁肝组织阳性率分别为 4 7 2 %、85 7%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肝癌细胞和癌旁肝细胞中均高度表达TGFβ1,两者阳性率无差异 ,但阳性面积百分比后者显著高于前者 ,提示TGFβ1表达降低可能与肝细胞的恶性转化和生长失控有关。TGFβ1过度表达而不能抑制癌细胞的恶性增殖 ,可能与肝癌细胞中TGFβRⅠ和TGFβRⅡ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peroxiredoxinⅡ(PrxⅡ)mRNA和蛋白在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发树鼩HCC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并在人肝癌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进行验证,以探讨PrxⅡ在肝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6例AFB1诱发的树鼩肝癌、癌旁组织和这些动物肝癌发生前的活检肝组织,以及6例对照组动物相应时期的肝活检组织PrxⅡ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并在18例人肝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以及17名正常人肝组织进行验证。结果PrxⅡ在树鼩肝癌组织中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相应的癌旁和癌前组织,也高于对照组同期活检肝组织(P〈0.05);人肝癌组织中PrxⅡ的mRNA和蛋白表达改变和树鼩相符,即肝癌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5)。结论PrxⅡ基因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并有可能成为防治肝癌的分子靶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