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吉西他滨二线治疗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耐药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卡培他滨2000 mg/m2.d,第1~14 d,每天分2次口服。吉西他滨1000 mg/m2,第1、8 d,21天为1周期。最少完成2周期,最多6周期化疗。结果 34例患者中,CR 3例(8.82%),PR 12例(35.29%),SD 11例(32.35%),PD 8例(23.53%),总有效率(CR+PR)为44.12%。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吉西他滨二线治疗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耐药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可以作为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一个有效解救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Gemcitabine)联合顺铂(Cisplatin)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耐药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应用Gemcitabine 1000mg/m2静脉滴注d1d8,Cisplatin 20mg/m2,静脉滴注,d2~5,21d为一周期。结果:全组24例,其中CR1例、PR9例、SD9例、PD5例,总有效率41.7%。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耐药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肯定,毒副反应能耐受。  相似文献   

3.
雷俊华  洪涛  曾江正  黄芬  何志惠  苏群豪 《海南医学》2013,24(15):2197-2199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或卡培他滨治疗对蒽环类和紫杉类耐药的复发转移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我院2008年8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收治因蒽环和紫杉类药物治疗失败的患者共48例,将其分为GP组和GX组,每组24例,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P组:吉西他滨1000mg/m2,d1、8,顺铂25mg/m2d1~3,21d为一个周期;GX组:吉西他滨1000mg/m2,d1、8,卡培他滨2000mg/m2d1~14,21d为一个周期。吉西他滨静滴30min,卡培他滨分两次餐后30min温开水送服。结果 GP组患者的CR0例,PR8例,SD11例,PD5例,有效率为33.3%(8/24)。GX组患者的CR1例,PR9例,SD9例,PD5例,有效率为41.7%(10/24),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结论吉西他滨为主的两药联合方案对蒽环类和紫杉类耐药的复发转移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是临床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口服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蒽环类、紫杉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80例确诊蒽环类、紫杉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口服长春瑞滨联合希罗达组(试验组):40例患者口服江苏豪森酒石酸长春瑞滨软胶囊45~50 mg/(m2·d),第1、8、15天服用,口服卡培他滨1 650mg/(m2·d),连服1~14 d,每3周为1个周期,连用4个周期.注射长春瑞滨联合希罗达组(对照组):40例患者,长春瑞滨(江苏豪森)25 mg/(m2·d)第1、8天静脉滴注,口服卡培他滨1 650 mg/(m2·d),连服1~14 d,每3周为1个周期,连用4个周期.治疗结束2周后评价疗效.结果 入组患者80例均可评价疗效,试验组有效率为42.5%,1年生存率为45.0%,中位进展时间4.7月,中位生存时间11.0月;对照组有效率为37.5%,1年生存率为42.5%,中位进展时间4.6月,中位生存时间10.6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毒副反应方面,Ⅲ/Ⅳ便秘、局部静脉炎、HB下降、WBC下降、ANC下降、总Ⅲ/Ⅳ反应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蒽环类、紫杉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与静脉剂型疗效一致,并且在毒副反应上,口服长春瑞滨明显较静脉剂型轻,并且应用方便.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有可评价病灶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34例,以多西他赛75mg/m2,卡培他滨(希罗达)1.0/m2bid d1~14,q3w,化疗4~6周期.结果:有效率70.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6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手足综合征.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为转移性乳腺癌行之有效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对蒽环类或紫杉类耐药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对蒽环类/紫杉类药物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42例.采用吉西他滨1 000mg/m2于第1天、第8天静脉滴注;顺铂75 mg/m2,第1~3天静脉滴注,4~6个周期化疗后评价患者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国产吉西他滨(泽菲)联合顺铂组成的方案二线治疗蒽环类或紫杉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04年-2006年以GP方案治疗蒽环类或紫杉类耐药的乳腺癌19例,泽菲1250mg/m2静滴,第1天、8天,顺铂30mg/m2静滴,第(1~3)天,每21天为1周期,共(2~4)周期.结果:19例患者,中位化疗周期数为3周期(2~4)周期,其中CR 1例(5.3%),PR 8例(42.1%),SD 5例(26.3%),PD 5例(26.3%),有效率47.3%.主要毒性反应为恶心、呕吐与骨髓抑制.结论:国产吉西他滨和顺铂联合方案治疗蒽环类或紫杉类耐药性晚期乳腺癌疗效较好,毒性反应可耐受,是二线治疗蒽环类或紫杉类耐药性晚期乳腺癌的有效解救方案.  相似文献   

8.
胡杨霖 《吉林医学》2014,(26):5791-5791
目的:分析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在蒽环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转移性乳腺癌患者64例,对吉西他滨及多西紫杉醇组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吉西他滨组的有效率以及疾病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多西紫杉醇组的患者(P<0.05);吉西他滨组的不良反应要少于多西紫杉醇组(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能够较为有效地治疗转移性乳腺癌。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卡培他滨联合顺铂(XP)方案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治疗耐蒽环类和紫杉类药转移性乳腺癌(MB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3例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力状况(PS)评分为0~2分的耐蒽环类和紫杉类药MBC患者随机分为XP组(n=31)及GP组(n=32)。XP组:卡培他滨1000mg/m2,口服,2次/d,d1~14;顺铂25mg/m2,静脉滴注,1次/d,d1~3。GP组:吉西他滨1 000mg/m2,静脉滴注,1次/d,d1、8;顺铂25mg/m2,静脉滴注,1次/d,d1~3。21d为一个治疗周期。结果 63例患者均可进行疗效评价,XP组与GP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1.6%、50.0%,肿瘤进展时间分别为6.8、6.6个月,总生存期分别为15.5、15.1个月,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手足综合征。XP组患者Ⅲ~Ⅳ度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GP组(P<0.05),Ⅲ~Ⅳ度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GP组(P<0.05)。结论 XP与GP方案均可作为耐蒽环类和紫杉类药MBC的解救方案。  相似文献   

10.
段海波  庞丹梅  林耀东 《广东医学》2012,33(11):1663-1665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铂类药物(顺铂、卡铂或奈达铂)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耐药的转移性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的疗效、影响因素和不良反应.方法 38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既往蒽环类及紫杉类药物治疗失败,病理确诊为浸润性导管癌或小叶癌,其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亚型均为阴性.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铂类方案化疗,吉西他滨1 000 mg/m2,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25 mg/(m2·d),第1~3天,静脉滴注;或卡铂AUC=6,第1天,静脉滴注;或奈达铂8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每21 d为1个周期,至少接受2个周期化疗.结果 38例患者中29例采用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5例采用吉西他滨+卡铂方案化疗,4例采用吉西他滨+奈达铂方案化疗.有效率为39.47%.中位无进展时间为4.3(2.5~8.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4.3(8~22)个月.Ⅲ~Ⅳ度白细胞减少症为10.53%,无粒缺性发热.Ⅲ~Ⅳ度血小板减少症为10.53%.无化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铂类方案对蒽环类及紫杉类均耐药的转移性TNBC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是有效的解救方案.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重度妊高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等症状 ,严重可以导致母婴死亡。对妊娠足月的重度妊高征 ,可以根据其临产与否及宫颈条件 ,立即决定其为阴道分娩或是剖宫产术。对于妊娠晚期的重度妊高征 ,因其胎龄不足月 ,胎儿生长发育及胎肺成熟度情况需通过一定时间的治疗 ,根据其病情变化来决定其治疗方案或终止妊娠的时机[1,2 ] 。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阶段的治疗进行监测 ,防止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现将 2 0 0 0年至今我院收治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 30例的监测结果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孕 31~ 36周重度妊高征 30例 ,其中 …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变化率的测定对细菌性肺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细菌性肺炎患者72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有效组(有效组)47例和治疗无效组(无效组)25例,对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中的降钙素酶原变化及影响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有效组治疗后3天及治疗后7天的降钙素酶原显著低于无效组的患者(P<0.05);年龄>65岁、心功能≥3级、COPD、糖尿病、肺部双侧受累(X线示)、菌血症、感染性休克和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感染性休克、肺部双侧受累、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及心功能≥3级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测定降钙素原变化率对细菌性肺炎的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