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与精神因素的关联及联合抗抑郁焦虑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进行精神量表评分,然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组给予抗消化不良药物、抗抑郁焦虑药物、联合抗抑郁焦虑治疗,治疗8周后进行精神量表评分、消化道症状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抑郁焦虑发病率明显增高(P〈0.05),联合抗抑郁焦虑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精神心理因素有一定关系。应用抗抑郁焦虑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电图变化,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观察FD组及对照组餐前餐后的胃电图变化。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胃电节律紊乱,以胃电过缓为主要表现。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者餐后胃肌电活动减低,提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胃电节律紊乱,以胃电过缓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组以上腹胀痛不适、餐后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应用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80例,获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越来越受到关注。焦虑、抑郁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危险因素,慢性应激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诱发因素。由于缺乏应对策略与社会支持,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对生活应激事件表现为应对无效,由此引发的躯体化症状又加重了患者的负面情绪,造成病症的反复性与持久性。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指导患者进行自我心理护理,满足患者的心理社会需求,帮助患者充分利用社会支持,与药物治疗相结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潘立酮及多虑平联合应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 把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0例随机分配入二组,多潘立酮及多虑平联合治疗组,多潘立酮和安定联合治疗组。观测治疗前后的消化系统症状,并进行t检验。结果 多潘立酮及多虑平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取得满意疗效。患者消化系统症状明显改善,尤其是腹胀症状缓解有效率达88%,嗳气、烧心症状缓解率达84.2%,两组差别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多潘立酮及多虑平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效率较高,疗程短,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效的治疗方法,吸取临床工作经验。方法随机抽取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资料,从临床症状、诊断、治疗方面对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效的治疗方法。对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统一采用药物治疗为主,生活治疗为辅的双重治疗方式,对其实行综合治疗。于治疗后6个月进行回访调查,分析60例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鉴定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综合疗效。结果经过以药物治疗为主,生活治疗为辅的双重治疗方式,60例患者均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P<0.01)。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生率高,综合治疗有助于症状的有效缓解。  相似文献   

7.
不透X线标志物测定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排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与不消化固体胃排空的关系。方法:采用不透X线标志物检查3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排空情况。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有63.33%存在不消化固体,胃排空延迟;7种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出现率与胃排空延迟或正常无差异。症状总分比较也未发现症状轻重与胃排空有直接关系。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胃窦功能异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分型诊断和治疗应以胃运动功能检查为依据;不透X线标志物法是研究胃排空功能较准确而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砂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砂仁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O1O 年1月-2O13年6月本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O 例,使用砂仁挥发油剂,3次/ d,饭后服用,4周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 P 物质(SP)及胃动素(MYL)变化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 SP 及 MTL 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后存在腹胀、嗳气、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的例数少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O. O5)。结论砂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能较快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体内 SP 及 MTL 的分泌释放,是一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盐酸伊托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盐酸伊托必利(商品名:瑞复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多中心临床试验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方法,以多潘立酮作为对照。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被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均为40例,试验组给盐酸伊托必利50mg,po,tid;对照组给多潘立酮10mg,po,tid。疗程均为2周。结果:2组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均显著缓解,疗效相近,但餐后饱胀的改善作用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盐酸伊托必利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效而安全的新一代促胃肠动力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护理干预对心理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8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整体组则实施整体化护理。比较两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效果;住院指标、护理满意程度;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胃肠道症状评分、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整体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整体组住院指标、护理满意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情绪、胃肠道症状评分、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评分相近,P> 0.05;干预后整体组焦虑、抑郁情绪、胃肠道症状评分、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心理有改善作用,可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其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门诊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4例门诊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包括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内的护理干预。采用消化不良量表和生活质量指数问卷分别于入组时和入选后第4、12周末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入选后第4和12周末的消化不良症状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9.820,20.367),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t=13.086,11.588)。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改善门诊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消化不良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多虑平和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方法对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经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多虑平和多潘立酮,对照组给予安定和谷维素。结果两药联合应用有一定疗效,特别对腹胀、嗳气有效率分别为90.5%和81.2%。对照组症状缓解率明显低于治疗组。结论多虑平、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一定的疗效,以近期疗效明显,且药价合理,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促动力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临床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0例,给予促动力药物治疗。结果促动力药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早饱、上腹胀、腹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烧心、嗳气等症状的临床效果满意。结论促动力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较好疗效而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4.
张峰 《首都医药》2014,(8):48-49
目的:探讨枳实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为提高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2010年2月~2012年2月治疗的5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将患者分为枳实消痞汤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治疗)。两组各28例。按照罗马Ⅱ评分标准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观察并比较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28例,痊愈15例,显效8例,好转4例,无效1例。治疗组的疗效更佳。治疗组没有患者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有5例患者出现腹泻,2例患者出现头晕、倦怠、无力的症状。结论枳实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行气消痞,清热消食,药切病机,故疗效确切,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因此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群,门诊至少有38%的患者是以消化不良为主诉就诊.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功能性消化不良(FD)。自2001年以来,本人应用中药疏肝健胃汤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治疗方式和心理护理干预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干预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数问卷和消化不良量表进行分析,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患者消化不良症状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可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消化不良症状,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1年2月来我院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80例,平均年龄37岁;病程为1~38个月。所有患者均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罗马Ⅱ诊断标准,对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结果本组80例患者显效59例占73.75%,有效14例占17.50%,无效7例占8.75%,总有效率为91.25%。结论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在采取对症治疗基础上,注重心理指导和生活指导,辅以药物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六味能消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本院收治的8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六味能消胶囊以及多潘立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症状改善情况,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六味能消胶囊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临床医药实践》2015,(11):864-865
目的:研究讨论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精神心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1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和160例健康对照人员,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其进行评估。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组和健康对照组的HAMD评分、HAM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不同的精神和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20.
雷俊梅 《临床医药实践》2006,15(12):924-924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部分患者经常规治疗后疗效欠佳。为寻求更有效方法,于2003年1月-2006年6月用多潘立酮片联合抗抑郁药治疗常规方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失败者4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