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内窥镜和导航技术结合应用于垂体腺瘤显微切除的效果。方法在神经内窥镜和导航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显微切除27例垂体腺瘤,其中垂体微腺瘤2例,小腺瘤3例,大腺瘤18例和巨大腺瘤4例。结果肿瘤全切的17例,次全切7例,部分切除3例。结论神经内窥镜和导航技术结合应用于垂体腺瘤显微切除,术中定位准确,视野清晰,损伤小,提高了肿瘤的切除程度,术后恢复快,减少了手术的并发症,是垂体腺瘤手术治疗的较佳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在经翼点入路切除巨大垂体腺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常规经翼点入路切除大型垂体腺瘤手术中,在显微镜下切除可见部分肿瘤后,应用神经内镜(0°,30°)探查肿瘤腔,在内镜下切除残余肿瘤,并注意保护垂体柄。结果内镜下肿瘤全切率为85.7%(18/21);术后15例病人视力好转,5例无变化,1例恶化;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内镜辅助经翼点入路切除巨大垂体腺瘤可以提高肿瘤全切率,减少并发症,明显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结合内镜在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大型垂体腺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在神经导航下行内镜经鼻蝶入路肿瘤显微切除术。术前行薄层头颅CT扫描,采集导航数据;术中运用导航定位引导,单侧鼻孔进入,在内镜及导航引导下进行瘤体切除;术中改在显微镜下操作5例。结果肿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4例,大部切除1例。术中无定位偏差发生。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无永久性尿崩和脑脊液漏发生,术前视力和视野障碍病人术后均无恶化。结论神经导航内镜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定位准确,能明确肿瘤与周边重要解剖结构的关系,增加手术的安全性,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4.
导航下经蝶显微手术切除垂体微腺瘤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神经导航技术在经蝶显微切除垂体微腺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在25例垂体微腺瘤经蝶手术中应用神经导航系统指导手术入路﹑肿瘤方位﹑切除范围.结果 25例垂体微腺瘤均达到镜下全切除,并通过术后MRI得到证实,且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在经蝶显微切除垂体微腺瘤手术中应用神经导航有利于全切病灶,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电磁神经导航系统在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应用电磁神经导航系统进行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显微切除手术13例。术前行核磁共振连续薄层扫描,将影像资料输入神经导航系统,设计出最佳手术途径,术中在导航引导下准确定位并确定肿瘤的切除范围。手术全过程在导航系统引导与监视下进行。结果用神经导航系统进行垂体腺瘤及其周围解剖结构定位准确,平均注册误差1.38±0.45mm。术后近期复查,MRI证实肿瘤全切10例占77%,近全切1例,大部切除2例。结论神经导航定位精确,有助于手术计划的精确实施。实时导航垂体腺瘤显微手术,有助于达到微侵袭效果和提高垂体腺瘤全切除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初步体会、注意事项及该手术入路优缺点。方法对26例垂体腺瘤患者采用神经导航辅助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结果术后经MRI检查证实全切除20例,4例次全切除,2例巨大腺瘤大部切除,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神经导航辅助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手术快捷、安全、创伤小,符合微创治疗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联合神经导航多模态系统在侵袭性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1月—2018年1月,手术治疗的104例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0例患者在神经导航多模态系统的辅助下行肿瘤切除术(神经导航组),34例患者在没有术中影像引导下行传统手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侵袭性垂体腺瘤手术切除的程度、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复发率。结果对照组中20例患者(58. 8%)的肿瘤完全切除,神经导航组中有59例患者(84. 3%)完全切除;两组肿瘤全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神经导航组中有10例患者(14. 3%)出现并发症,其中尿崩症4例、脑脊液鼻漏4例、视力下降2例。对照组中18例患者(52. 9%)出现并发症,其中术后出血1例、尿崩症6例、视力下降5例、脑脊液鼻漏6例。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神经导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中5例次全切除或部分切除的患者在术后12个月内肿瘤复发。结论神经导航多模态系统可以在手术过程中,实时呈现病变及其与邻近神经血管之间的空间关系,能显著提高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全切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肿瘤复发率。神经导航多模态系统和神经内镜的结合成为侵袭性垂体腺瘤术中引导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下内镜经蝶窦入路切除复杂垂体腺瘤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神经导航辅助下内镜经鼻蝶窦入路行肿瘤切除术的23例复杂垂体腺瘤患者,术后进行激素水平、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随访。结果术后经病理证实均为垂体腺瘤,16例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次全切除的患者术后均给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2例患者分别在随访12个月和14个月时出现肿瘤复发,再次给予内镜经鼻蝶手术治疗,术后继续随访,未见复发。全部病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随访时间5~20个月。结论对于复杂垂体腺瘤的患者,将神经导航与内镜相结合,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可提高经蝶窦入路的手术安全性及切除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在经蝶入路垂体腺瘤显微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在39例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手术中,应用Stealth 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辅助定位。术前行CT连续薄层扫描,数据输入导航系统进行三维重建、注册。神经导航术中定位中线结构、蝶窦前壁、鞍底以及海绵窦、颈内动脉和斜坡等。结果本组注册误差1.06—3.22mm,平均(2.14±1.08)mm。手术时间66-92min,平均79min。肿瘤完全切除30例,次全切除9例。所有病人均未见严重并发症,9例术后出现一过性尿量增多。结论神经导航应用于经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有助于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提高肿瘤全切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神经导航辅助经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在经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在18例经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应用神经导航技术。术前行MRI三维影像重建,术中运用导航引导手术入路并监测鞍底开窗的范围、进入鞍内的深度及与颈内动脉、视神经的关系,其中8例最后用神经内镜辅助,随时了解肿瘤切除情况。结果18例经导航下均能精确定位,术中导航误差在1.4mm以内。肿瘤全切除者12例,次全切除者6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神经导航在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起有效的辅助作用,能增加手术的安全性,但肿瘤切除的范围和程度仍然有赖于医生的技术与经验,必要时须用神经内镜辅助。  相似文献   

11.
翼点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辅助下垂体腺瘤显微手术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翼点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辅助下垂体腺瘤显微手术策略.方法 选择翼点锁孔概念,利用神经内镜的辅助技术,对33例鞍区的垂体腺瘤患者先行单纯显微镜辅助下手术切除,然后再联合神经内镜切除肿瘤,比较两种方法的全切率.结果 33例患者中先用显微镜辅助下手术获得全切20例,次全切13例;13例次全切患者再联合神经内镜手术后获得全切8例,次全切5例.联合神经内镜手术获得全切的例数(28例)明显多于单纯显微镜手术(2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翼点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辅助下行垂体腺瘤显微手术能够克服手术中的死角.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肿瘤残余,保护垂体柄,减少并发症,大大提高手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经验及体会。方法 对49例垂体腺瘤病人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结果 肿瘤全切45例,次全切3例,大部分切除1例。无死亡病例,无视神经损伤,1例出现脑脊液漏,40例术后出现一过性多尿,2例多尿持续3个月。随访5个月~3年,所有症状均有所改善。36例激素水平异常病人中29例恢复正常,2例术后行γ-刀治疗。结论 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损伤小,疗效满意,术中通过内镜变换角度有助于更安全彻底地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在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术中的应用价值和术中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分析221 例垂体腺瘤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手采用经单侧鼻孔蝶窦入路内镜下切除肿瘤,必要时在导航确认下进行。术后3个月复查头颅增强MRI判断肿瘤切除情况。结果 术中无定位错误病例,无大的血管和神经损伤病例。肿瘤全切除178例,次全切除37例,大部切除6例。术后死亡3例。术后无永久性尿崩和脑脊液漏病例,2例围手术期鼻腔大出血,治疗后好转。术前视力和视野障碍病人术后无恶化。结论 内镜结合导航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创伤小,导航可增加手术安全性和扩大手术适应症;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规范的术中操作是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内镜下经蝶入路垂体腺瘤显微切除术治疗垂体腺瘤并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方法 用直径 4mm的 0°、3 0°硬性鼻内镜及配套摄像系统 ,经蝶手术器械配合手术显微镜切除垂体腺瘤 12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切肿瘤 9例 ,次全切肿瘤3例。术后一过性视力减退和嗅觉丧失各 1例 ,术后 7例内分泌指标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 ;术后无其他任何并发症。结论 内镜下经蝶入路垂体腺瘤显微切除术具有视野大、创伤小、切除肿瘤多等优点 ,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附36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总结单纯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经验及体会。方法对36例垂体腺瘤病人行单纯神经内镜肿瘤切除术,其中3例辅以神经导航。4例侵犯海绵窦,3例为复发性垂体腺瘤。结果肿瘤全切除28例,次全切(>80%)5例,大部切除3例;手术时间1 ̄3.5h,平均2h。手术后平均住院4.6d。无死亡,无视神经损伤、脑脊液鼻漏发生;1例手术后3个月证实慢性蝶窦炎症;13例术后出现一过性多尿,2例多尿持续3 ̄6个月。随访1个月 ̄2.5年,原有症状均有所改善,19例视力受损病人中改善18例,28例激素水平异常增高病人中降至正常19例。2例手术后接受了γ-刀治疗,15例手术后3个月行普通放疗。1例术后1年后复发,再次行导航辅助下内镜手术。结论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疗效满意,损伤小;神经导航提供实时定位,可选择性采用。  相似文献   

16.
神经内窥镜在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神经内窥镜技术在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式及特点。方法在32例垂体腺瘤切除术中使用了神经内窥镜。其中15例采用内镜辅助下眶上“锁孔”入路垂体腺瘤显微切除术,17例采用神经内镜控制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结果本组32例术后无1例死亡,无1例出现颅内出血、视神经损伤、颈内动脉损伤及脑脊液鼻漏等现象。用内镜控制的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17例病例中,15例肿瘤全切,1例肿瘤近全切除,1例肿瘤大部分切除。用内镜辅助的经眉切口眶上“锁孔”入路垂体腺瘤显微切除术的15例病例中,14例肿瘤全切,1例肿瘤近全切除。2例病人术后出现一过性多尿。本组32例患者术后随访3~15个月,原有症状均有所改善,异常增高的激素水平均降至正常,MRI检查显示无1例肿瘤复发。结论内镜辅助下经眉切口眶上“锁孔”入路垂体腺瘤显微切除术和内镜控制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符合微创原则,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提倡在垂体腺瘤切除术中使用神经内窥镜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神经导航引导联合神经内镜经鼻蝶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01—2022-01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住院的100例垂体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0,神经导航引导联合神经内镜经鼻蝶切除垂体腺瘤手术)与对照组(n=50,神经内镜经鼻蝶切除垂体腺瘤手术治疗),均术后跟踪随访观察半年。比较2组患者手术有效性指标、内分泌激素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肿瘤全切率为98.00%,视力改善率为92.00%,均高于对照组的86.00%、78.00%;肿瘤复发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8.00%;治疗后内分泌激素hGH、ACTH、PR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SH水平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导航引导联合神经内镜经鼻蝶切除垂体腺瘤能够提高肿瘤全切与视力改善率,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肿瘤复发率,改善内分泌激素水平,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均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与神经导航辅助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将54例垂体腺瘤病人随机分两组,其中30例病人行神经内镜下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神经内镜组),24例病人行神经导航辅助显微镜下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导航显微镜组)。分析两组病人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肿瘤全切率。结果神经内镜组与导航显微镜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肿瘤全切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航显微镜组手术时间短于神经内镜组,而神经内镜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导航显微镜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与神经导航辅助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相当,需结合病人情况实施治疗。  相似文献   

19.
1对象与方法 2011年8月-2013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神经内镜结合导航切除垂体腺瘤34例,其中男9例,女25例;年龄26~78岁。术前头颅MRI检查示:小型垂体腺瘤1例,大型26例,巨大型7例;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垂体腺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技术在分期手术时,采用经蝶窦和开颅联合入路治疗垂体腺瘤中的应用.方法 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天坛医院内镜神经外科专业组采用分期联合入路手术治疗32例垂体腺瘤患者,包括肿瘤残存患者20例,复发患者12例.分期手术中至少有一次为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术后影像学检查确定肿瘤切除程度.结果 全切17例(53%),次全切4例(13%),大部切除7例(22%),部分切除4例(13%);其中残存肿瘤的全切率为35%(7/20),复发肿瘤的全切率为83% (10/12).结论 神经内镜技术在分期手术联合入路治疗垂体腺瘤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