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明中医》2021,36(6)
泄泻的发生和脏腑气机运行失常关系密切,其中肝脾不调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病机。脾胃是脏腑气机升降运转之枢,肝主一身气机之疏泄。故调理肝脾气机是治疗泄泻病的一种常规思路。本文另辟蹊径从《黄帝内经》中的“开阖枢”理论来探究肝脾不调型泄泻的病机证治,以三阴三阳“开阖枢”机理对该病论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及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郁证繁多,其病因病机与治疗涉及诸脏腑,但总以肝为主。肝之疏泄,关系到机体之气血津液的流通和脏腑气机之条畅。故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是形成都证的主要病机,舒达肝木之气,调整其疏泄机能则是治疗郁证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花宝金教授以气机升降理论为指导,结合老年食管癌患者的生理特点、病理变化,指出老年食管癌患者脏腑亏虚、气机升降紊乱,气机升降失调是老年食管癌发生、发展的根本病机为,核心病机为元气亏损,脾肝不升、肺胃不降,气滞痰瘀互结于胸膈。采用通利脏腑气机,调整脾、胃、肝之气机,补脾、肾之元气的方法,通利脏腑气机、培补元气,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唐为勇教授认为,小儿泄泻病机关键在于脾虚湿盛,脾胃功能及湿邪与气机关系密切,临床治疗小儿泄泻尤为推崇气机圆运动理论,重视肝肺之左升右降,及其与脾胃气机升降的密切关系,通过提壶揭盖、理气开郁等肝肺同调法调整脾胃气机升降,使气机得舒、升降相序而泄止。  相似文献   

5.
陈承  熊秀萍 《河南中医》2019,39(4):521-523
缪希雍认为泄泻的病因不外乎内外两方面:外则风寒暑湿之交侵,内则饮食劳倦之不节,即外感和内伤。气机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气机之升降逆调为"病机之要最"。缪希雍治疗泄泻善用风药,除风胜湿;制肝实脾,调和肝脾;暑湿泄泻,清暑益气;久泄责肾,脾肾双补;专用黄连,配伍人参。  相似文献   

6.
总结卢尚岭教授对髙血压病机的理论认识及临证经验。髙血压发病之本在气机失调,气机失调先责肝脾二脏。由此引起诸多病机变化,如,情志所伤,肝气郁结,诸郁遂生;饮食失节,损伤脾胃,导致中焦壅滞,气机不利,日久必然损伤血脉,危害脏腑。据此,卢老强调肝脾气机失调、升降之机失常、脏腑功能紊乱存在于髙血压全过程,进而提出调治髙血压以斡旋气机,调整脏腑功能,藉以恢复阴平阳秘之常态为主导。认为临证应首辨气机失调及病变脏腑,治以调气为先,兼顾化痰、活血、疏肝清火、平肝潜阳、滋补肝肾、滋阴和阳、扶阳镇水等,同时强调外治,善用足浴。  相似文献   

7.
咳嗽是指一种肺系疾病,以肺气上逆出现咳声或咳吐痰液为主要症状。其病位一般在肺,并与脾、肾、肝、大肠等脏腑相关。其中,脏腑气机逆乱为本病的基本病机。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气机升降理论作为中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维持人体气血运行、协调脏腑功能正常运作的关键。文章结合古今医家对咳嗽病的相关论述,以气机升降理论为基础,探讨肺、脾、肾、肝、大肠等脏腑与咳嗽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肝泄是指情志不舒、郁怒伤肝所引起的泄泻。本文所述泄泻,为郁病基础上的并发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泄泻。肝脾不和是泄泻的基本病机,在疏肝健脾的基础上进行脏腑虚实寒热的辨证施治是治疗泄泻的基础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9.
试论《金匮要略》之“肝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着"的病位在肝之经脉——足厥阴肝经,病因病机为风寒直中脏腑后肝之气机着而不行,临床治疗以辛温通阳,活血通络为主,用旋覆花汤为主方进行加减临床应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指出从病机分析入手,从总体上、动态上把握治疗是董师辨证施治的显著特点.辨证注意分析气机,立法重视调畅气机,用药谨防阻遏气机,从而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调气思想.从四个方面论述了董建华学术思想.即重辨证,把握内在病因病机;合生理,通降乃治胃之大法;研病机,主张胃热学说;论治法,处病先调气机;求创新,学贯寒温两门.董师调畅气机特点有三一是谙熟脏腑气机,二是注重调肝,三是调气不忘和血.认为初病在气,以调气为主;久则入络,必佐以行血之品,才能达到气血流畅而郁解.  相似文献   

11.
一、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肝主疏泄,是肝脏的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肝以血为本,以气为用,故“体阴而用阳”。肝主疏泄,是指肝有疏通、舒畅条达的生理功能。具体来说,肝的疏泄功能,对全身各脏腑组织的气机升降出入之平衡、协调,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气机”,指气的运动变化,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基本形式。人体的气机是运转不休、生化不已的。气机流畅,则脏腑协调,气血平和。肝有疏泄条达之性能,故气机的运转皆有赖于肝脏的枢机,即“凡脏腑十二经气化皆必籍肝胆之气化以鼓舞之,如能调畅而不病”。五脏皆有  相似文献   

12.
"百病皆生于气"出自《素问·举痛论》,是对中医病机的高度概括,"气"病是诸多疾患的根本所在,或气虚或气机失调。虚实错杂常表现于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是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表现,本质为气机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气血津液运化障碍。因此调气成为治疗虚实错杂证的重要原则。肝为罢极之本,调畅气机,脏腑功能正常发挥依赖肝之疏泄调达,治疗虚实错杂证可从调肝入手。  相似文献   

13.
李晨  陆柯  褚翘  张庆祥 《山东中医杂志》2023,(12):1342-1346
炎症性皮肤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张庆祥教授认为炎症性皮肤病的核心病机是肝脾失调、气机失常,临床治疗强调调和肝脾,调畅气机,标本兼治。方用柴平汤加减,具有疏肝健脾、调畅气机、清热祛湿之功,肝脾两脏功能健运,气机得以调畅,脏腑调和,从而皮肤病得愈。  相似文献   

14.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特点,从整体恒动观、气机升降观、天人一体观审察其病机,提出动态把握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正气渐虚、邪气日盛,缓解期正虚为重、伏邪渐深的病机演变规律.临证重视脾胃、肺、肝、肾等脏腑气机升降的不同作用,以及五运六气对人体脏腑气机的影响,强调把握不同病程阶段正邪主次、侧重病机的不同,以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高血压表现为血脉的损伤,病虽见于血脉,但根在脏腑气机失常。心主身之血脉,是血压形成的基础,肺、脾、肝、肾功能正常是维持血压的重要环节,脏腑气机失常是其核心病机。气机失常,丛生火热、痰、瘀等病理因素,邪气内扰,累及血脉。血脉失于和利,促生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16.
肝气虚的基础与临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脏腑之气是构成各脏腑的最基本物质 ,是维持各脏腑不同生理功能活动的基础 ;而“气机”是脏腑之气的功能活动。在病理方面 ,脏腑之气的不足或虚损与脏腑气机功能异常既有着本质的区别 ,又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气虚可引起气机失常 ,气机逆乱过久则易致脏气虚损。但是 ,由于“肝主疏泄” ,在调节气机方面的特殊功能以致肝气的概念有些模糊不清 ,在肝病的病机分析方面往往侧重肝主疏泄的失常 ,而肝气虚几乎被忽略。近年来 ,肝气虚的理论探讨已受到一定的关注[1、2 ] ,但尚未引起临床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并未确立其应有的地位。本文立足于有关文献…  相似文献   

17.
浅谈调理升降法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林  赵荣 《天津中医药》2009,26(1):37-38
探讨调理升降与胃食管反流病治疗关系.通过归纳中医脏腑气机升降相关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分析认为胃食管反流病属于脾胃肝肺气机升降失调所致,故提出治疗宜采取调理脏腑气机升降原则.经过临床实际应用.运用该原则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王谨敏  吴成翰 《光明中医》2011,26(4):846-848
偏头痛属中医"头痛"范畴。头痛一证,首载于《内经》。对本病有"首风""脑风"之称,并在《灵枢·厥病》首次出现"厥头痛"、"真头痛"之名。偏头痛病机为脏腑失调,气机逆乱,病位在脑,但是涉及多个脏腑功能的失常,其中与肝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气机升降不仅是脏腑生理特性的体现,也是维持脏腑之间联系的一种基本形式,脏腑之气升降出入是对脏腑功能活动的高度概括,气机升降协调对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起着重要作用。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的归经理论,使药物和各脏腑直接或间接地联系起来;"药性必分脏腑经脉,升降出入","以药性之运气,合人身之运气而用之,斯为有本";炮制对药物升降出入之性亦有影响。气机升降出入失常就是脏腑病变基本病理,诸多疾病病机就是气机升降出入异常。因此,临证中必须时时注意脏腑病证气机升降异常,处方用药顺应脏腑气机升降特性。脾胃居中焦,乃气机升降之枢纽;肺主宣发肃降,涵盖气机升降诸方面,所以在肺脾病证的治疗中注重调畅气机、顺应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特点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20.
董建华老师治疗温热病,重视宣畅气机,遣方用药以轻灵活泼见长,取效甚捷.现将其运用经验整理如下.气机升降失常是温热病的基本病机气机升降运动是人体机能活动的具体表现形式.如肺之宣发肃降;肝之升发疏泄;心之曲运神机;脾之运化精微;肾之潜藏蒸腾;胃之受纳下降;大小肠之泌别传导;三焦和胆之宣泄决渎;膀胱之气化行水等等.如脏腑组织的气机升降运动,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则能抵抗病邪的侵袭和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董建华老师认为,温热病邪侵入人体,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