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破坏,骨的脆性升高,易发生脊柱、髋部等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1],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四肢甚至全身隐痛间作,夜里卧床时疼痛加重,严重时可致脆性骨折~[2]。笔者有幸师从周福贻教授学习,现将周福贻教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经验总结如下。1 病因病机:本虚标实骨质疏松症属于"骨痿""骨枯""痹证"等祖国传统医学的范畴,一般认为本病基本病机为五脏俱亏虚~[3]。周福贻  相似文献   

2.
<正>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组织微结构恶化和骨量减少为特征的疾病,会导致骨脆度增加,增加骨折的风险~([1])。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功能下降,脆性骨折,驼背,身高缩短,骨骼疼痛等~([2])。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也在逐渐上升~([3-4])。本病属中医"骨痿"、"腰痛"、"骨痹"、"骨折"、"虚劳"等范畴~([5])。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效果较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旺 《中草药》2005,36(2):314-315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而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目前认为本病主要与遗传、绝经、各种激素代谢异常、营养及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主要临床表现为胸背部和下腰部疼痛、畸形及骨折。骨质疏松症分为型绝经后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代谢性骨病的一种,它是以骨量的减少或骨组织结构的破坏为特征的周身性骨骼疾病。就其临床表现和发病特点,多数医家认为应该归属于"骨痿"、"骨枯"、"骨痹"等病的范畴。本文就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中医病机展开探析。  相似文献   

5.
安国俊  张起 《光明中医》2023,(18):3662-3666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中医传统典籍中并无骨质疏松症的病名。结合临床表现,其归属于“骨枯、骨痿、骨痹”等范畴。骨质疏松症常见症状包括腰背疼痛、四肢关节隐痛、驼背,甚至出现压缩性骨折等。目前多数医家认为骨质疏松症的病机主要是本虚标实之证,即以肾虚为主,同时伴有脾虚、肝虚、血瘀等。近年,关于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取得不少有价值的成果。本文拟对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应用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陆强益  唐传其  王立源 《河北中医》2011,33(12):1822-1823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临床表现为骨骼疼痛,身高缩短,驼背,骨折,甚至呼吸障碍等,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主要的症状。2000-01—2008-01,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症118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7.
根据《黄帝内经》中"骨痿""骨枯""骨极"等内容和骨质疏松症临床表现,以及现代医学对骨质疏松症认识,探究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和辨证施治思路.认为肝肾不足、脾肾亏虚、气滞血瘀是骨质疏松主要病因病机.治疗应以补肝益肾、健脾补肾、行气活血为主;《黄帝内经》论治骨质疏松症具有较高指导意义,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按照证候虚实,调整病邪...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涉及医学多个学科。属于《内经》中“骨痿”“骨痹”的范畴。临床表现主要是疼痛,尤其是腰背部疼痛、抽搐、驼背和骨折等,好发于绝经后妇女及老年人,威胁老年人健康。近年来本病发病有广泛化、低龄化趋势,因而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延缓骨质疏松症的发展进程,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中医将骨质疏松归入"骨痿""骨痹"范畴,认为骨痿见于没有明显临床表现者,骨痹见于有明显临床表现者,骨痿是骨痹的早期表现.结合中医古籍文献,建立"脑-肾-骨质疏松""脑-脾-骨质疏松""脑-髓-特发性骨质疏松"三...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主而骨折性增加的一种全身骨病,目前认为本病主要与遗传素质,绝经,各种激素代谢异常,营养及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主要临床表现为胸背部和下腰部骨疼痛,畸形及骨折,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分为I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目前医学界的难题,国内外治疗该病方法多样,但尚乏安全有效,便于长期服用的治疗,国内自八十年代期开展中医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研究,取得一定进展,现将近五牛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宰衷静 《中医正骨》2009,21(5):53-54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发展,患骨质疏松症的病人日益增多。腰背部疼痛为骨质疏松症的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治疗上目前多以消炎镇痛药和降钙素为主。但存在治疗费用高、副作用大的不足。根据其疾病特点,自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作者采用国产阿仑膦酸钠(固邦)联合金乌骨通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性腰背疼痛30例,  相似文献   

12.
万蕾  卢建华 《中医正骨》2008,20(11):75-76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导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高的骨骼疾病,疼痛为其最典型的临床表现。近年来中医药对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衰老有关的常见病,由于雌激素缺乏导致骨量减少及骨组织结构变化,使骨脆性增加易于骨折以及由骨折引起的疼痛、骨骼变形等问题。与中医"骨枯"、"骨痹"、"骨痿"、"骨极"等病的描述类似。关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中医传统认为与肾的关系密切,而肝脾两脏功能失调也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从肾、肝、脾三脏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机理,从而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单位体积内患者的骨量减少为主要特点的代谢性骨病,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1])。中国大陆地区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中OP的患病率约为24. 6%~([2])。疼痛是OP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其次为身长缩短、驼背、骨折及呼吸系统障碍等~([3]),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学无OP的病名,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可将其归属于"骨痿""骨枯""骨痹"等范畴。中医学认为肾主骨、肝主筋、脾主百骸。本文主要综述从肝脾肾三脏诊治OP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5.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辨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Ⅱ型。为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减少,骨皮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退行性疾病。其属于中医“虚劳”、“痿症”范畴,发病与肝、脾、肾脏密切相关。现代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症与内分泌紊乱、钙摄入不足及缺少活动有关。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部疼痛,腰膝酸软无力,活动时症状加重,休息时减轻。局部畸形或骨折,骨X线片显示骨小梁变薄,变细或大部分消失,骨密度降低等。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应分以下几型论治。  相似文献   

16.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症系由内分泌失调所造成的性激素减少、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乳酸钙缺乏等骨代谢性疾病引起。其临床表现以全身骨骼疼痛、驼背、鸡胸、腰膝酸软、易骨折为特征。本文对骨质疏松症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提出了临床规范并探讨了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理论根据和优势  相似文献   

17.
李凤才  谢海泉  冷向阳 《中草药》2010,41(11):1856-1858
骨质疏松症是-种骨量减少和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继而引起骨骼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增高的系统性骨骼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疼痛,身长缩短、驼背、骨折等.其中以腰背部的疼痛最为常见,而骨折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骨质疏松症是老年性疾病中的一种多见病、常见病,属中医的"骨痿"、"骨痹"的范畴.复方鹿茸健骨胶囊是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张文泰教授与白求恩医科大学制药厂共同研制开发的中药复方制剂,由鹿茸、制首乌、龟甲、杜仲、紫河车、当归等组成,具有补肾壮骨、活血止痛的功效,主要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肝肾不足证).  相似文献   

18.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以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骨组织中的矿物质和骨基质减少为特征.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易于骨折、骨骼疼痛、骨骼畸形等.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多发于绝经后妇女及中老年男性.老年性骨质疏松治疗比较困难,有时单纯补钙及服用维生素D效果并不明显.中医认为,骨质疏松症可归属于中医的“骨痿、肾痹、骨弱”,中医有“肝主筋,肾主骨”的说法,防治骨质疏松症最重要的就是补肾、调肝、健脾.  相似文献   

19.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活血通络汤治疗骨质疏松症13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136患者中,女性115例,男性21例,年龄45~96岁.所有患者均确诊为骨质疏松症,诊断依据:①骨密度测定:骨量减少;②骨影像学检查:表现为骨微结构、骨小梁结构破坏、变细和断裂;③临床表现以腰背疼痛为主,后期出现身高缩短或驼背;④有胸椎、腰椎、尺骨、桡骨及股骨颈骨折或呼吸功能下降等.  相似文献   

20.
骨质疏松症属中医学"骨痹"、"肾虚腰痛"、"骨痿"等范畴,针对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研究多从"肾主骨"理论入手,本文从"脏腑病机"理论出发,探讨骨质疏松症的中医发病机制,认为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除与肾密切相关外,常涉及脾、肝、肺、胆等脏腑,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以补肾为主,常需兼顾其它脏腑,更好的诠释中医整体观,以期为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