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彭暾主任医师在治疗咳嗽时,无论是小儿的外感新咳还是老年人的内伤久咳,时常用到活血行气药川芎。川芎是活血化瘀常用药,主要功效为活血行气同时具有祛风止痛之功。在历代的一些重要医学及药学专著中很少提及川芎的止咳作用。川芎止咳,理论上怎么解释?川芎又称芎?,味辛,性温,具有较强的行气开郁之力。历代医家多称川芎为血中气药,解血郁,也有言之为气中之血药,《本草汇言》载:"芎?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血中气药,尝为当归所使,非第治血有功,  相似文献   

2.
胡献国 《家庭中医药》2021,28(11):60-61
川芎,又名大川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芎的根茎,四川特产药材.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辛、温,入肝、胆、心包经,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适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各种疼痛.川芎为血中气药,辛香走窜而行气,活血祛瘀以止血,上行头目而祛风,下入血海以调经,临床多用于内服.观察发现,其外治止痛亦多殊功,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答:川芎为血中气药,辛香走窜而行气,活血祛瘀以止血,上行头目而祛风,下入血海以调经,临床多用于内服,观察发现,其外治亦多殊功,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川芎,性温,味苦,归肝、胆、心包经,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临床运用广泛,为"血中气药"。川芎古称芎穷艹,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言其"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刘华一教授临床灵活运用川芎治疗多种疾病,收效颇佳。本文就刘华一教授运用川芎经验加以总结,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5.
川芎辛温散通,入肝胆经,为血中气药,能行血中之气,疏血中之风,引诸药上行头目,直达病所,具有活血祛瘀,行气开郁,散寒止痛,祛风燥湿之功,为治头痛要药.笔者结合典型病例,试述川芎在治疗头痛中的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6.
川芎临床外用举要河南驻马店地区中医院(463000)毛振勇,刘天骥川芎为血中气药,辛香走窜而行气,活血祛瘀以止痛;上行头目而祛风,下入血海以调经。临床不仅内服常用,外用亦每每获效。1祛除凤邪医头痛组方:川芎30克,细辛、白芷各10克,共为细末,陈醋适...  相似文献   

7.
心痛宁冲剂系中药川芎一味组成。川芎为血中气药,既有活血又有行气作用。《集效方》中明确记载:川芎可治疗一切心痛。川芎是冠心Ⅱ号方中的主药。在七十年代西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室曾用川芎片、川芎总碱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较好的疗效。实验研究也证明了川芎对冠心病心绞痛有效的作用机理。因此我室进一步将川芎改革剂型,制成冲剂,研究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川芎临床外用举要刘天骥,毛振勇川芎为血中气药,辛香走窜而行气,活血祛瘀以止痛;上行头目而祛风,下入血海以调经。临床不仅内服常用,外用亦每每获效。1.祛除风邪医头痛组方:川芎30g、细辛、白芷各10g,共为细末,陈醋适量调膏约五分硬币大,掺冰片少许,贴...  相似文献   

9.
川芎治血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宴医 《浙江中医杂志》2001,36(11):486-486
曾治某女 ,38岁 ,工人。 1 999年 6月 2 5日初诊。月前因进食河鱼 ,出现腹痛腹泻 ,血痢 ,经多方医治无效。今诊见头痛 ,胸胁胀痛 ,腹痛 ,里急后重 ,下痢赤白。舌苔黄腻、质红 ,脉弦。诊断为血痢。证属湿毒蕴结 ,气血不调。治当化湿祛毒 ,调气和血。思《本草纲目》有云“芎 ,血中气药也 ,燥湿 ,止泻痢 ,行气开郁。”按芎为川芎原名 ,遂以川芎为主处方 :川芎2 0 g,神曲 6 g,麦芽、白术各 1 2 g。水煎 2次 ,分早晚服。药进 3剂 ,血痢减轻 ,再进 3剂 ,诸症悉除。按 :血痢多由湿食郁积不化 ,热伤血络 ,气血失调所致。笔者遵古训 ,用川芎理气…  相似文献   

10.
<正>川芎川芎是活血化瘀药中一味有特殊功能的药物,有"血中气药"之称。张大宁认为其特殊之处在于既可行血中之气,又可行气中之血。《日华子本草》云:"川芎,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血,破癥结宿血,养新血,消瘀血。"《本草汇言》云:"川芎,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血中气药,味辛性阳,气善走窜而无阴凝黏滞之态,虽入血分,又能去一切风,调一切气。"慢性肾病日久,易气滞血瘀,致癥瘕积聚,故"行血中气、气中  相似文献   

11.
川芎治疗偏头痛效应组分的体内移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借鉴血清药物化学的方法,探讨川芎效应组分在血液及靶组织脑脊液中的移行成分(即药物以原型进入到体液的化学成分),从而为快速、有效地确定川芎效应组分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建立其完善的质量标准奠定基础。方法通过HPLC指纹图谱和紫外光谱分析,比较空白血清、含药血清,空白脑脊液、含药脑脊液成分异同,确定川芎效应组分的血中移行成分与脑脊液移行成分,并采用HPLC-DAD-MS/MSn分析技术推测移行成分的化学结构。结果阿魏酸、洋川芎内酯Ⅰ为川芎效应组分的血清移行成分,洋川芎内酯Ⅰ为其脑脊液移行成分,即洋川芎内酯Ⅰ为川芎效应组分即入血又入脑的化学成分。结论洋川芎内酯Ⅰ很可能是川芎效应组分治疗偏头痛最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2.
降香、水蛭、川芎是仝小林教授临床常用的微循环三味小方。仝小林教授认为,久病入络,慢性病后遗症期多见络瘀之证,西医鲜有治疗药物。降香为气络之药,辛香走窜,常用剂量为9~15 g;水蛭为血络之药,破血逐瘀,常用剂量为3~9 g,常用剂型为粉剂;川芎为血中气药,活血行气,常用剂量为9~15 g,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肺间质纤维化、脑中风后遗症等络瘀之证。  相似文献   

13.
川芎药对的临床应用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芎的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芎穷,性味辛温,主归肝、胆、心包经.其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又能行气,从而达到止痛之效,为血中气药,治血气瘀滞于胸、胁、腹诸痛;辛温升散,能"上行头目",祛风止痛,为治头痛要药;活血调经,"下调经水",为妇科要药;活血化瘀,行气开郁,广泛用于气血瘀滞之癥瘕积聚,中风半身不遂之证;亦治风湿痹痛.从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药理两方面论述了川芎的性味、归经和临床应用.分析了川芎分别与桂枝、细辛、白芷、羌活、菊花、香附、乌药、川楝子、黄芪、附子、当归、生地、白芍、赤芍、地龙、僵蚕、石决明、露蜂房等组成18个药对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川芎为伞形科藁本属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性味辛、温,入肝、胆、心包经,功擅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其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中品,称之为,《本草纲目》记载可用于治疗“气虚头痛、气厥头痛、风热头痛、头风化痰、偏头风痛、风热上冲、一切心痛”,为“血中气药”,应用历史悠久,临床疗效确切。川芎嗪(ligustrazine)是川芎的有效成分四甲基吡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有多种心脑血管药理作用,广泛应用于冠心病、脑血栓、脉管炎等闭塞性血管疾病。血管内皮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调节作用,也是许多中药发挥心脑血管保护作用的主要靶点之一。本文就近五年来国内外TMP保护血管内皮机制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 川芎,味辛,性温,入肝、胆,心包经.为血中气药,具有行气活血,搜风燥湿,开郁调肝及补血等功效.临床应用颇为广泛.张元素称誉川芎“上行头目,下行血海,能散肝经之风,治少阳厥阴经头痛及血虚头痛之圣药也.”朱丹溪也认为:“头痛需用川芎,如不愈,加引经药.”笔者受之启示,以川芎随证配伍可治疗各种头痛,每获良效.兹结合临床体会,试作浅述,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刘庆林 《中医药学刊》2004,22(9):1730-1731
川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芎的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芎穷,性味辛温,主归肝、胆、心包经。其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又能行气,从而达到止痛之效,为血中气药,治血气瘀滞于胸、胁、腹诸痛;辛温升散.能“上行头目”,祛风止痛,为治头痛要药;活血调经,“下调经水”,为妇科要药;活血化瘀,行气开郁。广泛用于气血瘀滞之癥瘕积聚,中风半身不遂之证;亦治风湿痹痛。从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药理两方面论述了川芎的性味、归经和临床应用。分析了川芎分别与桂枝、细辛、白芷、羌活、菊花、香附、乌药、川楝子、黄芪、附子、当归、生地、白芍、赤芍、地龙、僵蚕、石决明、露蜂房等组成18个药对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试论川芎功用的双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古以来 ,川芎一直是临床处方中的常用药、基本药。川芎味辛性温 ,入肝、胆、心包经 ,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除此 ,川芎亦有补气生血之效 ,并可随药物配伍上升、下降、内透、外达 ,无所不至。但是这些作用少为临床医家所论述。本文就川芎对气血及升降浮沉的双向性从文献考证、临床观察及现代药理研究三方面探讨。1 活血与补血1 .1 活血 川芎味辛性温 ,主入肝经 ,故具有活血祛瘀之功 ,同时又有行气之效 ,是活血化瘀之要药。瘀血既是病理产物 ,又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血瘀可致气滞、气滞可加重瘀血 ,血瘀、气滞互为因果、相互影…  相似文献   

18.
川芎血清药物化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川芎进行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建立川芎提取液及川芎提取液灌胃后大鼠血清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川芎提取液给药后所得血清样品,鉴定川芎提取液灌胃后大鼠血中移行成分。结果:川芎提取液灌胃后从血中发现了7个入血成分,其中4个为代谢产物;3个为原型成分。结论:川芎入血成分主要为川芎嗪和阿魏酸,其血清药物化学表征可以为阐明川芎药理作用及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杨世雷 《光明中医》2011,26(7):1491-1492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性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其功效为活血行气,祛风止痛;[1]为"血中之气药",具通达气血功效,故治气滞血瘀之胸胁、腹部诸痛;还能"下调经水,中开郁结",  相似文献   

20.
四物汤一般被认为来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地黄、芍药、当归、川芎四味药组成。方中地黄、芍药是血中之血药,性能属静;当归、川芎是血中之气药,性能属动,四味药动静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