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8 毫秒
1.
曾垂义  牛琳琳 《中医学报》2021,36(1):114-117
毛德西教授治疗不寐八法:阴血不足、热扰心神者,养阴血、清热安神,方以酸枣仁汤加减;心肾不交、水火不济者,交通心肾、清心安神,方以交泰丸加减;痰浊蒙窍、气机逆乱者,化湿理气、开窍醒神,方以十味温胆汤加减;气血亏虚、心神失养者,健脾益气、养血安神,方以归脾汤加减;血脉瘀滞、心神不安者,活血祛瘀、行气安神,方以血府逐瘀汤或癫狂梦醒汤加减;肝失疏泄、气机郁结者,疏肝理气、解郁安神,方以疏调汤加减;邪热内踞、扰乱心神者,清热祛邪、镇静安神,方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阴虚火旺、热扰心神者,滋阴清热、泻火安神,方以黄连阿胶汤加减。  相似文献   

2.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10):2245-2249
总结林琳教授辨治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经验。林琳教授认为感染后咳嗽的发生与正气亏虚致在表之风邪乘虚入里有关。风邪袭肺,多夹杂寒、热、燥邪为患,治疗宜宣散透邪。风邪独恋,寒热表现不明显者可予苏黄止咳汤;风寒恋肺者可予三拗汤合止嗽散;风热袭肺者以桑菊饮、银翘散加减;温燥伤肺者治以桑杏汤加减;凉燥袭肺者予杏苏散合止嗽散加减治疗。邪入少阳,"和解"为法,以小柴胡汤为主方加减治疗。病邪入里热化者酌情选用清营汤、竹叶前胡汤、定喘汤;病邪入里寒化者可用小青龙汤或射干麻黄汤;病邪入里燥化者可选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3.
丛晓东  曹庆  何沂  王冰  阮连国  樊茂蓉  苗青  任华 《中医学报》2020,35(8):1583-158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由于严重的肺损伤,后期可能遗留不同程度的肺间质改变,影像表现为纤维化样改变。核心病机是各种原因造成的肺中虚冷或肺热叶焦,其病理特点包括气虚、阴虚、毒、痰、瘀等方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急性期经过治疗后,其转归主要有三:气阴两虚、挟湿挟瘀者,治宜益气养阴、宣肺化湿为要,可予沙参麦门冬汤合五叶芦根汤加减,气阴两虚甚者,用生脉饮、加减复脉汤加减;肺脾气虚、痰瘀滞络者,治疗多用六君子汤加减以健脾益气;气虚血瘀、肺络不畅者,可予麻杏石甘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宣白承气汤等,佐以活血化瘀药物,重者可加抵当汤。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脏腑分型角度探析郁证的病因病机及证治。[方法]深入分析历代医籍及近现代中医名家治疗郁证的方药应用,以脏腑为纲,分型探讨郁证的临床诊疗。[结果]郁证大体可分为心郁、脾郁、肝郁、胆郁、肾郁、肺郁6类,根据各脏腑生理病理特点,心郁又可分为心气实与心气虚,心气实者治宜选用黄连阿胶汤加减,心气虚者可予甘麦大枣汤加减;脾郁以振奋脾气为要,治宜小建中汤加减,以建中气;肝郁可分肝气实与肝血虚寒,肝气实予逍遥散加减,肝血虚寒予暖肝煎加减;胆郁可分胆气虚寒与胆经湿热,胆气虚寒可予温胆汤加减,胆经湿热可予蒿芩清胆汤加减;肾郁的治疗当以补冲任、固精血、降火气为法,可予二仙汤加减;肺郁的治疗当以清肺生津、滋阴润燥为法,可予百合知母汤加减。[结论]脏腑皆藏气血,五脏各有其志治疗郁证不应单以疏肝解郁为法,当随脏腑之志,分脏而治。  相似文献   

5.
刘丹  王喜凤 《中医学报》2021,36(1):106-109
张琪教授重视从瘀辨治不寐,首辨有无瘀血,次辨瘀血形成的原因,再辨瘀血的程度。情志失调可影响肝之疏泄,血行不畅,心失所养,则发为不寐,治宜疏肝活血、宁心安神,方以逍遥散或龙胆泻肝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痰瘀互结,或化火扰动心神,使心神不安,或阻滞脉络,导致心脉失养,则发为不寐,治宜化痰祛瘀、和中安神,方以二陈汤或黄连温胆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心脾气血两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以濡养心脉,则发为不寐,治宜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方以归脾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若阴虚,或阳气相对偏盛,或津亏不足以载血,血脉瘀阻化火灼津,则发为不寐,治宜滋阴降火、凉血安神,方以黄连阿胶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脾胃不和,或气血亏虚导致脉络不通,形成瘀血,或气机升降失常,血液运行受阻,则发为不寐,治宜调和脾胃、化瘀安神,方以保和丸或黄芪建中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相似文献   

6.
陈鳌石认为痤疮虽发于表皮部,但与内在脏腑亦密切相关,治疗上将痤疮的发病部位与面部脏腑的分部相结合,以四紫汤清热解毒化痤为基础,患部以前额部为主者从心论治,方以犀角地黄汤合四紫汤加减;患部以面颊部为主者从肺论治,方以清肺枇杷饮合四紫汤加减;患部以鼻部为主者从脾论治,方以平胃散合四紫汤加减;患部以口周为主者从脾胃或肾论治;女子下颌部多发者以调理冲任为主,合四紫汤清热解毒消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带下病的辨证思路及治疗方法.方法:从诊断、病因病机、病位、证候兼加、鉴别诊断、治疗方法等方面对带下病的辨证思路进行初步探讨.结果:将带下病分为脾虚证、肾虚证、湿热证.脾虚证:治宜健脾益气、升阳除湿,方选完带汤加减;肾阳虚证:治宜温肾培元、涩精止带,方选内补丸加减.肾阴虚证:治宜益肾滋阴、清热止带,方选知柏地黄汤加减;湿热证:治宜清热利湿止带,方选止带方加减.结论:带下病临床辨证时虽有一定难度,但也有规律可循,只要辨证准确,就能在临床治疗中收到良效.  相似文献   

8.
分析肺系病寒热错杂证的病因病机,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等肺系病中寒热错杂证的形成特点;探讨寒热并用法在治疗肺系病中的应用,并介绍了乌梅丸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的验案。   相似文献   

9.
郭志生  张华 《中医学报》2021,36(4):793-796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属于中医学"精癃"范畴,主要是由肾气亏虚、肺失宣降而致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瘀结于水道所致。临证之际,应审证候虚实;分清标本缓急,活用攻补大法;重视肾脏之本;强调活血化瘀之法。中气不足、肾阳亏损、肾阴亏虚多属虚证,多责之于脾、肾。肾阳亏损证,治当温阳化气利尿,多以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肾阴亏虚证,治当滋阴利尿,方以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中气不足证,治当益气利尿,方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肺热壅盛、气滞血瘀、湿热下注多属实证,多责之于肺、肝、膀胱。肺热壅盛证,治当宣肺泻热、通调水道,多选用枇杷开肺汤、黄芩清肺饮、加减麻杏石甘汤等治疗;气滞血瘀证,治当行气活血利尿,多选用沉香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湿热下注证,治当清热利水,多选用八正散治疗。  相似文献   

10.
宁锡海 《海南医学》2002,13(6):65-65
过敏性鼻炎 ,又称变应性鼻炎 ,其病因是由外因与内在身体素质的因素引起。以鼻痒、鼻塞、流涕、头疼等为主要症状。笔者近年来采用中医辨证施治 ,加运动健身疗法治疗此病 ,收到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中医辨证施治若风热犯鼻 ,系风热外袭 ,或风寒化热 ,肺失清肃 ,邪壅清道 ,上犯鼻窍为病 ,宜清热疏风通窍法。用“川芎茶调散”随证加减药味药量治疗 ;若风寒袭鼻 ,系外感风謇袭于皮毛 ,内舍于肺 ,清肃失司 ,邪壅鼻窍为病 ,宜疏风镇疼通窍法 ,用“辛荑汤”合“苍耳散”临证加减药味药量治疗 ;若气虚邪滞鼻窍 ,系肺气不足 ,邪滞鼻窍为病 ,宜…  相似文献   

11.
费扬  李红 《浙江医学》2011,33(3):341-343,346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血糖、血脂、血尿酸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甲状腺功能测定结果将105例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分为临床甲亢组、亚临床甲减组和临床甲减组,并设健康对照组46例,同时分别测定各组空腹血糖(FPG)和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水平.结果 经年龄、性别、血压、体重等因素校正后,临床甲亢组FPG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临床甲减组较对照组降低(P<0.05),而亚临床甲减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临床甲亢组血TG、TC、LDL-C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均P<0.01),临床甲减组上述各项血脂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上升(均P<0.01),亚临床甲减组上述各项指标和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3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均P<0.01). 结论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除血糖、血脂外,血尿酸水平亦有明显的变化,在临床中应予关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测定长春和吉林两地5处地表水锶含量的基础上,又研究了正常人、溺死者及死后入水者的血锶含量。实验结果表明,人血锶含量在不同条件下有很大变化。溺死者血锶含量几乎同溺液锶含量,正常人血锶含量远低于溺死者血锶含量,而死后入水者血锶含量与正常人血锶含量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3.
审美与人、人性的觉醒密切相关 ,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层、审美客体层、审美时空层、审美历史积淀层等多层面整体关系的创造 ;在审美创造中人能进入自由的世界  相似文献   

14.
武汉地区高血压病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及认知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文化层次高血压病患者的认知水平和不良生活方式,为开展针对高血压病知识教育和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填或代填封闭式问卷方式,对2001年1月至2002年3月武汉地区8所医院1027名确诊为高血压病的患者,进行生活习惯及高血压病相关知识认知情况调查.结果在生活方式上,具有不良心理因素人群的比例较高.其中,有较大心理压力者占63.2%,事业心或好胜心强者占50.3%,两者在高等文化组中更为突出(P<0.01);在低等文化组中,完全不参加锻炼者的比例和吸烟率均显著高于高等文化组(P<0.01,P<0.05);饮酒率在低、中等文化组中也显著高于高等文化组(P<0.05,P<0.01).在高血压病认知方面,低、中等文化组均表现出较低的认知率,尤其对运动、吸烟、盐及饮酒与高血压病关系的认识,与高等文化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整个调查人群对血压控制水平、高血压并发症的认知率普遍较低,分别为19.7%、7.9%.结论高血压患者普遍存在着不良生活习惯和对本病相关知识较低的认知水平,在低、中等文化组中尤显突出,应急需加强该方面知识的教育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宝鸡地区儿童血铅、血镉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4月至2008年9月来宝鸡市中心医院就诊的318名儿童,按年龄分成婴幼儿、学龄前、学龄期3组,采集指血,使用BH2100型多通道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血中铅、镉水平。结果318例儿童平均血铅水平52.8μg/L,血镉水平0.616μg/L。不同性别血铅、血镉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血铅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血镉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铅水平≥100μg/L的儿童有35例,占总调查人数的11.0%。结论宝鸡市儿童血铅水平和铅中毒流行率较高;儿童血镉水平正常,应继续关注本地区儿童血铅、血镉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王志娟  李玉红  俞飞云  陈栋樑 《浙江医学》2015,37(19):1624-1626
目的 观察自制气管套管固定装置对气管切开患者颈部皮肤的保护作用,探讨用于固定气管套管的可行性。方法60例气管切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研究组使用自制气管套管固定装置固定气管套管;对照组使用传统棉布带固定。分别于固定后1、2、3周评价两组患者颈部皮损、切口皮损情况,并于第3周评价患者舒适度和家属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颈部皮损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皮损出现时间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183、-8.214,均P<0.01);切口皮损程度研究组比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舒适度及家属满意度分别为(7.57±1.01)、(7.77±0.86)分,对照组分别为(5.90±1.16)、(6.03±1.10)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使用自制的气管套管固定装置,可有效减轻患者颈部及切口皮肤损害,同时提高患者舒适度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但却容易误诊、漏诊。近一个多世纪来经典的Virchow血栓形成三要素学说(血流缓慢、凝血功能亢进和血管壁损伤)一直占据着血栓性疾病发病机制的主导地位,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各国学者的不断探索,我们发现VTE的发病机制远远没有那么简单,而免疫炎症反应在VTE的发生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文中从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就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过程中的免疫功能变化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赵雪敏  王新宝 《九江医学》2005,20(3):120-122
以唤醒水平、注意和网球运动的特点这三者间的关系为基础,初步分析了唤醒水平对网球运动的影响;并针对网球运动训练和竞赛的不同特点阐述了运动员唤醒水平的不同特点。初步介绍调节运动员唤醒水平的常用方法,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改善运动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0):134-137
目的探讨健脾调肝汤治疗对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及ALT、AST、TBIL水平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衡阳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应用健脾调肝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QOL情况(体重变化、卡氏评分)以及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2%)高于对照组(7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体重为(58.2±7.1)kg,高于对照组的体重(56.3±6.8)kg;研究组的卡氏评分为(73.6±12.8)分,高于对照组的(64.6±11.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LT水平为(48.8±13.4)U/L,低于对照组的(70.5±14.8)U/L;研究组AST水平为(31.9±6.4)U/L,低于对照组的(56.9±9.5)U/L;且研究组TBIL水平为(67.5±5.1)μmol/L,低于对照组的(85.6±4.2)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时应用健脾调肝汤治疗,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同时安全性高,有利于提高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QOL水平,改善预后,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对照者血浆催产素水平差异以及其与精神分裂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18~55岁精神分裂症患者50人与正常对照50人分别接受血浆催产素水平测量,病例组评定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结果:非参数检验显示精神分裂患者血浆催产素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265.500±111.17)pg/mL,(112.39±98.10)pg/mL,z=-3.799,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血浆催产素对数值与精神分裂严重程度负相关[r=-0.420,P=0.002]。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催产素水平是影响精神分裂严重程度的因素[校正R2=0.502,F=12.670,P=0.001]。结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血浆催产素水平异常,血浆催产素水平可能是影响精神分裂症状严重程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