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寰枢椎脱位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遵照循证医学原则和专家共识制定,为骨科医师提供AAD临床诊疗的学术性指导意见。主要内容包括AAD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临床分型、治疗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骨髓增殖性疾病(myeloproliferative diseases,MPD)所致动脉栓塞性疾病(atheroangitis diseases,AAD)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25例MPD所致的AAD患者,采用中西药物治疗2-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四肢血流及血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显效率44%,有效率56%。结论:MPD所致AAD是其严重并发症之一,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炎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尽管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与独特的优势,但对前列腺炎的中医病因病机、中医分型、治则治法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最佳方案的选择等问题,尚未形成专业共识。为了规范前列腺炎的中西医结合诊疗行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和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组织中西医结合感染与炎症专家共识编写组,历时两年余,反复修改、论证,形成了《中西医结合诊疗前列腺炎专家共识》。  相似文献   

4.
《脊髓型颈椎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遵照循证医学原则和专家共识制定,为临床医师提供CSM临床诊疗的学术性指导意见。主要内容包含诊断要点、病情分度评估、中医辨证、手术指征与时机、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术后康复等。本指南首次提出CSM应遵循分度治疗原则、明确手术治疗的时机和方式、制定常见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重视术后中西医结合康复以及日常随访管理,以期促进CSM临床治疗的规范化、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血精是男科常见病,多为偶发或反复发作,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精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医药结合治疗血精症的临床疗效优于单一的西医或中医药物治疗模式,但中西医结合治疗尚未形成规范性诊疗方案。鉴于此,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组织中西医结合生殖与性医学专业学组成立中西医结合血精共识专家撰写组,经反复讨论,几易其稿,终形成中西医结合诊疗血精专家共识,对推动中国中西医结合规范性诊疗血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主办的外科综合性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科技核心)期刊。本刊主要以从事中西医结合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及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主要报道中西医结合外科领域的最新研究结果、临床诊疗经验和相关基础理论研究以及中西医结合新理论体系的成果,同时报道外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国内外学术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已有50余年的历史,AP已成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领域的优势专病病种,在多年的临床应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完备的治疗体系。基于此,2022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医学会和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在《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的团体标准》基础上,更新并制订了《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该指南凝练了25个重要的临床问题,以此为导向,具体阐述了AP的诊断和治疗,重点阐释了AP的中医分期与辨证、早期液体疗法、疼痛管理、器官支持等早期诊疗时中西医结合的具体方式、手段和作用,强调了中医药的早期优势及尽早干预的时机问题,并就营养支持、病因的管理、后期局部并发症及感染的处理,以及预防复发、远期并发症的随访策略方面提出建议。本文就该指南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8.
脊髓型颈椎病是最严重的颈椎病亚型,具有临床症状重、致残率高、预后不理想等特点。中医和西医在脊髓型颈椎病不同阶段的诊疗各具有自身优势,为进一步规范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诊疗,提高临床疗效,基于前期研究经验,以循证医学证据为依据,经过全国专家组反复讨论,编制该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本共识从脊髓型颈椎病的定义、病因病机、发病机制、诊断要点、治疗原则、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康复和护理调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介绍,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骨伤》2007,20(7):506-506
《中国骨伤》杂志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联合主办的国家级骨伤科专业学术期刊,以广大的骨伤科及相关学科的医师为读者对象。主要报道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在骨伤科领域的科研成果、理论探讨和临床诊疗经验。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坚持中西医并重原则,突出中西医结  相似文献   

10.
《中华男科学杂志》2007,13(3):270-270
全国第六次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学术会议拟于2007年6月13~17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同时将举办专题学习班。会议将邀请国内著名中西医泌尿外科专家授课。本次会议将针对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临床和研究的热点、难点问题,从临床思维、诊疗规范和手术治疗等多层面进行交流,实用性强,能体现国内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领域诊治的最新进展。参会者将授予国家继续教育学分。  相似文献   

11.
老年踝关节骨折治疗中腓骨远端内固定方法的个体化选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老年踝关节骨折治疗中腓骨远端内固定方法的个体化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手术治疗的68例老年踝关节骨折病例,其中男37例,女31例;年龄62~81岁,平均69.2岁。根据Danis-Weber分型:Weber A型19例;Weber B型31例,Weber C型18例。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22例,旋前外旋型18例,旋后内收型19例,旋前外展型9例。所有患者根据骨折类型和个体化差异对腓骨远端骨折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方法治疗。观察术后临床检查、影像学指标,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进行手术疗效评价。结果:本组Herbert螺钉固定12例,克氏针张力带固定7例,1/3管型钢板固定5例,重建钢板固定6例,腓骨远端解剖复合钢板固定17例,腓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21例。术后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7.7个月。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及皮肤坏死,未出现骨不愈合、踝关节不稳、内固定松动断裂。骨折愈合时间为2.7~4.0个月,平均3.2个月。不同内固定组患者AOFAS评分、VAS评分、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踝关节活动度背伸为6°~18°,平均15°;跖屈26°~47°,平均37°。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88.4±4.3,其中优34例,良30例,可4例。结论:在老年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中,采用个体化内固定腓骨远端骨折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治疗的新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42例,对其中资料完整的34例进行分析,男19例,女15例。根据Weber-AO分类:B型28例,C型6例。应用Baird和Jackson评分系统对其术后疗效进行评定,并将骨折类型、骨折固定方法、术后功能锻炼时间与最终功能的关系进行分析。对34例Weber-AO分型的B型及C型踝关节骨折,采用腓骨后侧钢板内固定,以避免螺钉对关节面的损伤,对同时伴有后踝骨折的病例,同时一个切口对腓骨及后踝进行固定。结果:随访时间1.2~3.2年,平均1.8年。34例中疗效为优24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为88.2%。结论:腓骨后侧钢板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避免了螺钉对关节面的损伤,增加了螺钉的把持力,并可一个切口同时完成外踝及后踝骨折的治疗,为踝关节骨折治疗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克氏针髓腔内固定在腓骨下段骨折应用中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07年4月至2010年6月采用克氏针髓腔内固定治疗的30例腓骨下段骨折患者,男22例,女8例;年龄22~60岁,平均35.6岁;住院天数10~30d,平均15d。骨折类型:横行骨折20例,斜行10例。治疗后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标准对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30例均获随访,时间3~30个月,平均15.5个月,均骨性愈合,无骨不连及感染,无腓浅神经损伤。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标准,患者疼痛(39.0±4.0)分,踝关节功能(47.1±2.1)分,骨折力线(10.00±0.00)分,总分(96.1±4.3)分;优28例,良2例。结论:克氏针髓腔内固定法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及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4.
腓骨固定在严重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腓骨固定在严重胫腓骨粉碎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998年1月-2003年1月治疗80例严重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男54例,女26例;年龄12~76岁,平均34·5岁。42例仅固定胫骨,38例同时固定胫腓骨。比较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患肢膝、踝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随访2年以上,42例仅固定胫骨者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7·3个月,发生并发症16例,患肢膝、踝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78·6%和71·4%;38例固定胫腓骨者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3·8个月,发生并发症2例,患肢膝、踝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85·9%和94·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严重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固定胫腓骨可简化手术,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减少畸形愈合,降低并发症和获得更好的患肢功能。  相似文献   

15.
术后初次颈干角对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炳  朱诚  王平  吴子征  张前法 《中国骨伤》2018,31(9):794-798
目的 :探讨术后初次颈干角对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采用锁定钢板治疗62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男29例,女33例;年龄34~74(55.95±9.48)岁。根据术后初次颈干角不同,将患者分为内翻组(颈干角127°,n=15),正常组(颈干角127°~145°,n=36)和外翻组(颈干角145°,n=11)。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并在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6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8个月,平均17.2个月。内翻组手术时间(2.37±0.59)h,正常组(2.60±0.49)h,外翻组(2.75±0.39)h;内翻组骨折愈合时间(3.99±0.48)个月,正常组(3.78±0.49)个月,外翻组(3.82±0.42)个月;内翻组VAS评分3.67±2.02,正常组3.22±2.06,外翻组4.09±1.58;3组患者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VA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正常组(87.14±6.48)分和外翻组(84.31±9.05)分,均优于内翻组(75.93±9.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翻组4例出现并发症,正常组2例出现并发症,外翻组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术后初次颈干角127°对于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获得更满意的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跟腓韧带(calcaneofibular ligament,CFL)止点相关数据的解剖学测量,为CFL重建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27例成人尸体踝部标本,保留踝关节上方至少20 cm以及完整足部,男11例,女16例;年龄22~71(41.6±17.2)岁;左侧9例,右侧18例。排除畸形、骨折、发育未完全及退行性病变。对CFL进行解剖观察,测量CFL的形态参数,CFL腓骨侧、跟骨侧在坐标轴的坐标,并测量CFL腓骨侧止点同腓骨尖、CFL跟骨侧止点同跟骨外侧结节的距离,以及CFL同腓骨长轴的夹角。结果:27例人体踝关节标本中,CFL均为单束,CFL长度为(32.83±8.19) mm;CFL腓骨附着区中心点在坐标轴的位置为近端(2.87±1.21) mm,变异系数42.16%;前方(2.08±1.34) mm,变异系数64.42%。CFL跟骨附着区中心点在坐标轴的位置为远端(15.32±5.33) mm,变异系数34.79%;后方(6.38±2.15) mm,变异系数33.86%;CFL腓骨附着区中心点与腓骨尖的距离为(4.81±0.82) mm,CFL跟骨附着区中心点与跟骨外侧结节的距离为(17.25±3.12) mm;CFL同腓骨长轴的夹角为(43±18)°。结论:通过解剖研究发现可以通过踝关节周围解剖标记点来定位CFL腓骨侧、跟骨侧止点,而CFL止点变异较大,在解剖重建时需考虑解剖学特点。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Previous studies highlight the risk of valgus ankle instability in children following vascularized fibular procedures. We have observed that persistent valgus instability results in valgus deformity in these ankle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valgus ankle deformity following vascularized fibular graft harvest. Methods  We present 31 patients with minimum follow-up of 2 years and maximum of 18 years. They underwent regular clinical evaluation of their ankles and routine radiological evaluation when valgus deformity became clinically apparent. Results  Five patients developed valgus ankle deformities. Risk factors for development of valgus deformity included age under 14 years (P = 0.02) and short [6 ± standard deviation (SD) 1 cm] residual fibular lengths (P = 0.02). Age-residual fibula index (age in years plus residual distal fibula length in centimeters) under 16 strongly pred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ankle deformity (P = 0.0008). Short residual fibular lengths were not consistently associated with valgus deformity. Children developed focal lateral tibial epiphyseal atrophy and premature antero-medial fusion of the distal fibular physis resulting in a concave-anterior bowing of the fibula. Skeletally mature patients had congruent joints and posterior rotation of the proximal fibula without bowing. Conclusions  Mechanical causes cannot solely explain valgus ankle deformity following vascularized fibula harvest. Secondary changes due to growth arrest in the ankle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to this deformity.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和外固定支架治疗背侧Barton骨折的临床疗效, 探讨内固定方法选择的策略。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治疗的100例背侧Barton骨折患者, 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男30例, 女20例;平均(33.8±3.6)岁;B型30例, C型20例;采用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男32例, 女18例;平均(32.9±3.4)岁;B型29例, C型21例;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高度, 并采用Mehara功能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估。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关节活动、功能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掌倾角(11.9±2.7)°, 尺偏角(20.8±2.9)°, 桡骨高度(10.9±1.8) mm;对照组掌倾角(9.1±1.6)°, 尺偏角(17.1±2.9)°, 桡骨高度(8.1±1.5) mm;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临床治愈时间(12.0±2.3)周, 少于对照组(18.0±4.1)周;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根据Mehara评价标准, 研究组优20例, 良25例, 可3例, 差2例;对照组优16例, 良14例, 可10例, 差10例, 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配合术后功能锻炼治疗背侧Barton骨折符合生物力学要求, 具有固定稳定牢靠、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功能恢复良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采用Endobutton纽扣钢板线缆系统与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手术治疗的38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者患者,按术中内固定材料,分为皮质螺钉内固定(A组)和Endobutton纽扣钢板线缆系统固定(B组)。其中A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19~63岁,平均(37.90±4.67)岁;左侧14例,右侧12例;按Danis-Weber分型:B型8例,C型18例;按照Lauge-Hanson分型:旋后外旋(SER)9例,旋前外展(PAB)10例,旋前外旋(PER)7例。B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0~55岁,平均(38.70±6.03)岁;左侧6例,右侧6例;按Danis-Weber分型:B型4例,C型8例;按Lauge-Hanson分型:旋后外旋3例,旋前外展2例,旋前外旋7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疼痛评分、创口愈合情况及术后负重时间,定期复查X线片评估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术后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踝关节功能评价。结果:38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8~18个月,平均13.5个月。术后A组比B组的手术时间更长、经济费用更高(P0.05);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疼痛评分、负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胫腓骨重叠宽度、胫腓骨间隙、内踝间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X线片随访,A组骨折愈合良好,1例患者术后8周螺钉断裂,踝穴无移位,B组病例骨折愈合良好,无装置脱落,踝穴无移位。术后AOFAS评分:A组(87.50±8.67)分,优18例,良4例,可4例;B组(86.23±7.42)分,优7例,良4例,可1例。两组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dobutton纽扣钢板线缆系统是一种治疗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分离的弹性固定装置,其固定效果与螺钉内固定相似,但避免了螺钉断裂风险,术后无须常规取出,有利于患者提前进行负重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法治疗儿童股骨远端骨折17例,其中男12例,女5例;年龄6~13岁,平均10.2岁;病程1 h~2 d。所有患儿经X线片确诊,股骨髁上骨折11例,髁间粉碎性骨折6例。按AO/ASIF分型:A1型9例,A2型5例,C1型3例。观察并记录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放射学检查、下肢长度及膝关节活动度,并采用KSS膝关节功能评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17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38个月,平均24.4个月。术后均无神经血管损伤表现,出现外固定针松动1例,针道感染2例,双侧肢体不等长3例。膝关节活动度及长度测量(与健侧对比):平均屈曲受限10°(0°~20°),平均伸直受限4°(0°~10°),平均内/外翻3°(0°~5°)。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KSS临床评分为96.4±5.0;优16例,良1例。X线片显示所有骨折愈合,未发现骨骺早闭现象。结论: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方法治疗儿童股骨远端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固定牢固、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