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6 毫秒
1.
赵宏伟  张俊玲 《河北医学》2014,(12):2092-2094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CRP、PCT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40例败血症(败血症组)、38例局部感染(局部感染组)和30例正常对照(正常对照组)的新生儿资料,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浆CRP、PCT水平。结果:败血症组的CRP、PCT均显著高于局部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局部感染组CRP、PCT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O.05);败血症组联合检测准确性高于单独检测。结论:联合检测CRP、PCT有助于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可作为快速有效判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45例新生儿败血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40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儿血清PCT和CRP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PCT、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血清PCT 、CRP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P 〈0.05)。结论 PCT和CRP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指标,并对病情的评估、治疗药物的选择和判断预后有一定临床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新生儿患儿108例根据感染程度分为新生儿败血症组65例,新生儿局部细菌感染组43例,并选取健康新生儿9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3组新生儿进行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全血白细胞(WBC)检测和血培养,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生儿败血症组PCT、CRP、WBC三项指标检测结果均高于新生儿局部细菌感染组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局部细菌感染组三项指标检测结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败血症组四项指标阳性检出率为PCT(92.3%)>CRP(80.0%)>WBC(49.2%)>血培养(47.7%);新生儿局部细菌感染组四项指标阳性检出率为CRP(65.1%)>WBC(32.6%)>PCT(30.2%)>血培养(13.9%);新生儿败血症组PCT、CRP、血培养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新生儿局部细菌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5.53、13.57、13.08,P<0.01);新生儿败血症组和新生儿局部细菌感染组WBC阳性检出率较为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为2.94,P>0.05)。结论:PCT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浆PCT含量和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浆CRP水平。结果:败血症患儿中PCT(78.85±19.16ng/mL)和CRP(53.17±35.68mg/L)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35±0.13ng/mL和5.87±3.7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准确性性和约登指数高于CRP。PCT和CRP水平与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清PCT联合CRP测定可为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将2008年7月~2010年7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5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休克的20例作为重症组,其余35例作为轻症组,将同期住院非败血症新生儿40例作为对照组,用免疫色谱法对比检测新生儿败血症与其他新生儿患者在入院时及住院抗生素治疗1周后血浆PCT及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结果:新生儿败血症患者入院时(急性期)PCT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5.6±7.1)μg/L vs(0.8±0.4)μg/L](P〈0.01)],经抗生素治疗1周后下降接近正常[(1.2±1.0)μ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的敏感性、特异性(89.0%、82.4%)均高于CRP(78.2%、69.6%);新生儿败血症PCT重症较轻症患者明显增高(P〈0.01)。结论:PCT的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病情及治疗效果的评估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对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败血症晚发型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8例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败血症晚发型确诊病例(血培养阳性)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住院的非感染新生儿3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新生儿PCT和CRP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PCT和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PCT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正确率、约登指数均略高于CRP,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CT和CRP联合检测的特异度为95.1%,敏感度为58.9%。结论:PCT、CRP可作为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败血症晚发型早期诊断的指标,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特异度、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肾上腺髓质素前体中段肽(MR-proADM)与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治疗的败血症新生儿45例(败血症组)、脓毒性休克新生儿35例(严重感染组)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40例为对照组。败血症组和严重感染组患儿在抗生素治疗前、治疗24 h、治疗72 h后,对照组患儿在入院1 h内检测血清WBC、CRP、MR-proADM、PCT水平。采用ROC曲线评估CRP、MR-proADM、PCT单独检测及MR-proADM+PCT联合检测预测新生儿败血症的效能。结果 3组患儿WBC、CRP、MR-proADM和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严重感染组患儿CRP、MR-proADM和PCT水平均高于败血症组(均P<0.05)。败血症组和严重感染组患儿治疗前、治疗24 h、治疗72 h后MR-proADM和PCT水平均呈下降趋势(均P<0.05)。ROC曲线显示,MR-proADM+PCT联合检测的AUC高于CRP、MR-proADM、PCT单独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测定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45例新生儿败血症患者(败血症组)和45例非感染新生儿(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荧光法和免疫比浊法测定其血清中PCT和CRP的含量,并在入院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前做血培养。结果败血症组患儿的血清PCT和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联合检测PCT和CRP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95.56%和87.5%,高于其中任何一单项检测。结论联合检测血清PCT和CRP能够提高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和IL-6在早期诊断胎膜早破新生儿败血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6例胎膜早破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新生儿败血症30例,正常婴儿26例。在出生后第1天,获取静脉血检测IL-6,CRP和PCT的浓度,3d后重复检测CRP和PCT。结果新生儿出生第l天.IL-6、CRP和PCT在败血症组中的浓度显著高于非败血症组。3d后,败血症患儿PCT明显高于正常组,而CRP在两组当中无统计学意义。CRP和PCT在第l天诊断新生儿感染的临界值分别为7.3mg/L和1.75μg/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7%和59%,78%和86%。第3天,CRP和PCT的临界值为7.7mg/L和1.81μg/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和61%和66%,90%和88%。而对于IL-6,ld时临界值为7.9ng/L,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和97%。结论对于胎膜早破败血症患儿.IL-6具有最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PCT的敏感性略优于CRP。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联合前降钙素(procalcitonin,PCT)水平测定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作用。方法收集新生儿败血症患儿85例为观察组,另选产科足月分娩的健康新生儿85例为对照组,联合测定CRP及PCT浓度并进行比较;观察组综合治疗1周后联合测定CRP及PCT浓度,比较治疗前后二者浓度变化,同时对CRP、PCT分别测定及联合测定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阳性率、灵敏度及特异度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观察组CRP及PCT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综合治疗1周后,CRP及PCT浓度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PCT稍高于对照组(P<0.05),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测定CRP及PCT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CRP或PCT。结论联合检测CRP及PCT有助于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检测对诊断新生儿迟发性脓毒症(NIS)的特异度和灵敏度,为临床提供准确快速的诊断依据。方法选择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NLS患者36例(脓毒症组)和同期在我院产科出生的健康新生儿36例(对照组),测定脓毒症组患者入院后第0、4、8天的血清SAA、PCT、CRP、TNF—α浓度,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脓毒症组入院后第0、4、8天血清PCT、CRP、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血清SA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发病早期血清PCT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86.8%和97.2%:TNF-α是83.3%和80.6%;SAA是61.1%和44.4%。结论CRP、PCT和TNF-α浓度检测对新生儿迟发性脓毒症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石伟 《四川医学》2014,(6):679-681
目的:探讨新生儿脓毒症患儿低蛋白血症与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PCT)的相关性。方法将56例确诊为新生儿脓毒症的患儿分为严重脓毒症和非严重脓毒症组,并以同期非脓毒症新生儿32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白蛋白水平和炎症指标PCT;根据白蛋白水平将新生儿脓毒症患儿分为轻度低蛋白血症组、重度低蛋白血症组和白蛋白正常组,比较3组PCT的变化,并对血清白蛋白的水平与PCT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56例脓毒症患儿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严重脓毒症组白蛋白水平低于非严重脓毒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重度低蛋白血症组PCT均高于白蛋白正常组(分别P〈0.05,P〈0.01),而重度低蛋白组明显高于轻度低蛋白血症组(P〈0.05)。重度低蛋白血症组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较白蛋白正常组增高(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与PCT呈负相关(r=-0.292, P〈0.05)。结论新生儿脓毒症患儿白蛋白水平明显降低,白蛋白水平越低,病情越重,预后越差。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炎症指标PCT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st)分类计数联合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比较35例败血症组与30例对照组血中PCT、hs-CRP和Nst比值的差异。结果新生儿败血症组PCT、hs-CRP和Nst比值水平分别为(23.51±10.02)ng/ml、(19.54±8.92)mg/L、(20±8.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比hs-CRP及Nst高,但联合检测PCT、hs-CRP和Nst的灵敏度比单独PCT高。结论 PCT、hs-CRP和Nst比值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快速有效诊断的检测指标,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判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肺炎及其严重程度的意义。方法:将158例COPD患者根据入院病情分为非感染组77例、普通肺炎组58例、重症肺炎组23例,于入院后24h内进行CRP、PCT检测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非肺炎组、普通肺炎组及重症肺炎组患者血清PCT、CRP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普通肺炎组及重症肺炎组患者PCT与CRP曲线下面积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CRP对评判COPD患者是否合并肺炎及肺炎严重程度有临床指导意义,其中PCT的指导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5.
毕倩波 《中外医疗》2014,(16):27-28
目的研究胎膜早破孕妇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测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将该院收治的胎膜早破孕妇纳入研究的观察组,同期该院收治的足月正常分娩孕妇纳入研究的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观察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降钙素原、CRP水平高于对照组,阳性例数多于对照组;降钙素原诊断胎膜早破的灵敏度93.75%、特异性95%,均高于CRP的灵敏度67.5%、特异性72.5%;降钙素原水平与妊娠持续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呈负相关。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是诊断胎膜早破的理想指标,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高于CRP,且与妊娠持续时间、新生儿质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对急诊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2010年10月—2011年4月将收住急诊抢救室的74例患者按诊断标准分为严重脓毒症(SS)组25例、脓毒症(sepsis)组25例、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组11例、非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Non-S1RS)组13例,分别检测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计数,并记录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结果 SS组血清PCT、WBC、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升高,其次为sepsis组,SIRS组和Non-SIRS组较低,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PCT≥0.5ng/ml为临界点,诊断脓毒症的敏感性为82.0%,特异性91.7%,均高于CRP、WBC计数。PCT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CRP与WBC,血清PCT与CRP、APACHEⅡ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724,r=0.475,P<0.01),CRP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389,P=0.001)。结论 PCT对急诊脓毒症具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PCT与脓毒症患者的严重程度相关,是评估感染严重程度的较好参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辅助治疗对ICU脓毒症患者的PCT、CRP、WBC及氧合指数的影响。方法从2013年5月-2014年4月于我院共有94例患者经诊断为ICU脓毒症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PCT、CRP、WBC及氧合指数等。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第3天PCT、CRP、WBC的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则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PT、APTT、DIC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各项对比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CO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乌司他丁辅助治疗ICU脓毒症患者,不仅可提高治疗效果,而且降低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器官功能,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3种指标联合检测对儿童早期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将受试者分为重症细菌感染组(A组)、局部细菌感染组(B组)、病毒感染组(C组)和健康体检组(D组);静脉采血测定PCT、CRP、WBC,并比较4组3种指标水平,分析这些指标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A组PCT和CRP明显高于B、C、D组(P〈0.05),B组PCT和CRP高于C、D组(P〈0.05),A组WBC与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PCT〉0.5u/L为阈值,诊断重症感染的敏感性为100%,为3种指标中最高;以CRP〉10mg/L为阈值,诊断局部感染的敏感性为85.7%,为3种指标中最高。结论:PCT对重症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高,对局部细菌感染敏感性不如CRP,WBC对感染的诊断亦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