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肾淀粉样变误诊肾结核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病例报告男 ,2 0岁。因反复尿频、尿痛 3a,以夜尿频为著。经抗炎治疗无效入院。无腰痛、发热、水肿等。查体 ;心肺正常、尿常规WBC4- 6个 / HP,RBC10 - 16个 / HP,潜血 / HP,血常规、肝功正常 ,Cr134 μmol/ L,结核菌素试验阴性。 B超 :CT均提示右肾结核可能性大。IVP:右肾、输尿管未显影 ,肾图 :右肾无功能 ,胸片正常。 2 4h尿沉渣未查到抗酸杆菌。临床诊断 :右肾结核。经抗结核 1周后行右肾切除术。术中见右肾表面不光滑 ,呈多个囊状突起 (输尿管正常 ) ,肾实质内有多个囊腔 ,囊内壁不光滑 ,术后病理证实 :右肾淀粉样变性。…  相似文献   

2.
1病历摘要 男,32岁。因右腰部隐痛2个月加重1周入院。体检:腹平软,右肾可触及质中等硬度包块,可触痛明显。血常规:WBC1.0×10^9/L,N0.80,L0.20,尿蛋白(++),白细胞(++)。多次展尿查抗酸杆菌及癌细胞阴性。肝肾功能正常,B超示右肾占位。IVU左肾显影正常。怀疑右肾肿瘤。  相似文献   

3.
1病例报告 患者,女,43岁,腹部不适腰痛半年,B超示右肾不规则无回声包块约50mm×62mm×70mm;KVP+IUP示右肾区广泛、不规则、大小不等钙化灶,右。肾延长16h均未见显影;CT示右肾稍缩小、轮廓不规则、其实质全部钙化,肾盂、肾盏明显扩张、变形、不规则,右肾前方见106.5mm×71.7mm混杂密度包块,其内及边缘见广泛的不规则点状、斑片状钙化灶,其包块与右肾不能分开。腹膜后腔静脉旁均见钙化灶,但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患者在全麻下行右肾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75岁。8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腰部间断性疼痛,无发热、恶心、呕吐、尿频、尿急、尿痛,无肉眼血尿、脓尿。腹部CT示右肾上、下极可见结节及肿物影,大小分别为3.6 cm×2.3 cm×3.2 cm和1.3 cm×1.1 cm×1.6 cm(图1),边缘较清楚,呈相对低密度影;肾表面光滑,大小、形态及密度无异常,肾内未见占位征象,考虑肿瘤性病变。临床以“右肾占位”收入院,行右肾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肾梗塞1例     
患者男 ,47岁。左侧腰痛、腹痛 1天 ,无发热、血尿。查体 :神清 ,腹平软 ,左肾区压痛及明显叩击痛。B超示双肾及输尿管正常。CT示右肾体积缩小 ,其后部局部萎缩 ,皮质凹陷 ;左肾CT平扫无异常 (图 1) ,注射造影剂后 ,左肾后部肾实质无强化低密度灶 ,境界清楚 ,呈楔形 ,直达肾包膜 (图 2 )。CT诊断 :右肾梗塞后局部萎缩 ,左肾梗塞。肾动脉造影 :左肾动脉后支闭塞。 1年后 ,CT示双肾体积缩小 ,右肾明显萎缩 ,皮质凹陷 ;左肾后部萎缩 (图 3)。CT示 :双肾梗塞后图 1 CT平扫 右肾后部萎缩 ,局部皮质凹陷 ;左肾实质密度无异常  图…  相似文献   

6.
静脉肾盂造影一侧肾脏不显影与该侧肾图结果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肾图检测能够较准确、快捷、直观的了解肾脏有无功能 ,上尿路梗阻情况。近 3a有 117例到我院泌尿外科就诊的门诊患者 ,其中多数是在县市级医院就诊 ,作了 X线 IVP检查 (静脉肾盂造影 )。一侧肾脏正常显影 ,另一侧肾脏不显影。被疑诊为该侧肾脏无功能的患者。这些患者又来我室作肾图检查 ,以确诊肾功能情况 ,现将两种检查结果作一比较 ,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年龄从 10~ 72岁 ,其中男 70例 (只肾 ) ,右肾不显影 2 9只肾 ,左肾不显影 4 1只肾。女 4 7例 (只肾 ) ,右肾不显影 18只肾 ,左肾不显影 2 9只肾。男女共右肾不显…  相似文献   

7.
婴幼儿肾积脓2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1 病例报告例1:男,7月龄。高热、咳嗽、抽搐3d入院。查体:t39℃,发育营养较差,轻度贫血貌。心肺检查未及异常。血化验:WBC17.5×109/L,GRA0.76,LYM0.16,MON0.08,Hb88g/L。尿化验:WBC3~5/HP,尿培养阴性,血培养阴性。胸、腹透视未见异常。静脉抗炎3d,体温不降。腹部检查,左上腹可触及大小约4.0cm×5.0cm圆形包块。B超示左上腹一混合性肿物,内含数个大小不等液性暗区,左肾未探及,右肾大小形态正常。IVP检查:左肾未显影,右肾盂、输尿管形态正常,膀胱充盈良好。入院第6天施剖腹探查术。术中所见:左上腹见一肿物自后腹膜突向腹腔,后腹…  相似文献   

8.
1 病例报告患者男,34岁,煤矸石击伤腰部致胸_(12)~腰_5椎骨横突骨折创伤性休克.经输血补液抡救近10小时,休克纠正,但持续无尿,静脉推注速尿40mg仍无尿,做IVP检查双肾不见显影.CT检查示双肾蒂不规整,右肾上极破裂,提示双肾蒂损伤.立即手术探查,上腹部横切口,术中见左肾严重挫伤、肾动脉断裂、肾静脉栓塞,右肾上极碎裂,肾动脉、静脉均断裂,双肾呈暗紫色.最后诊断:胸_(12)~腰_5横突骨折,外伤性双侧肾蒂严重撕裂伤、创伤性休克、手术探查确诊无法修复,遂行双侧肾切除,术中病人呼吸心跳停止,经复苏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对先天性肾动静脉畸形的认识.[方法]收治先天性肾动静脉畸形女性患者1例,结合文献复习讨论先天性肾动静脉畸形诊治要点.[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增强CT示右肾前部靠近集合系统的高密度血管影,CT血管成像(CTA)示右肾中下部簇状血管团.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示右肾下部异常血管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右肾中下部动静脉畸形,肾静脉早期显影.予以介入栓塞治疗.随访12个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无复发.[结论]肾动静脉畸形临床少见,肉眼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之一,DSA是诊断金标准,介入栓塞为当前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肾盂输尿管畸形和无功能肾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6岁.因全身水肿,少尿,肾功能不全就诊.超声显示:右肾不规则增大,集合系统为卵圆形液性区6.2 cm×4.5 cm,边缘伴行彩色血流信号.左肾萎缩皮质薄并相间钙化斑,中央为囊性暗区,肾内无彩色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右肾盂旁囊肿(图1);左肾无功能肾(图2). X线静脉肾盂造影(IVP)诊断:右肾盂扩张,输尿管开口方向畸形,左肾无显影(图3).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40岁。以间断性肾区疼痛一年,双肾绞痛2小时急诊入院。查:T37.2℃ BP183/10KPa,P82次/min,R20次/min,肾区叩击痛明显,尿路刺激症状阳性,无尿失禁,尿常规示红细胞满视野。使用美国产LOGIQ 200型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3.5MHz。超声所见:右肾位置及形态正常,大小为53mm×116mm;肾窦分离22mm,皮质正常。右输尿  相似文献   

12.
1病历摘要女,25岁。计划外妊娠行B超检查发现右腹部巨大积水囊。体检:右侧腹部饱满,可扪及囊性肿物,上界不清。膀胱镜示右侧管口不清,右侧间嵴不明显。MRU示右侧巨输尿管畸形;IVU示左肾输尿管正常,右肾不显影;B超示左肾代偿性增大,右肾区探及巨大积水囊影,输尿管上段扩张4.8 cm,右下腹有一13.1 cm×7.3 cm积水囊。行人流后10 d于2001-05-31在硬脊膜外腔麻醉下作右侧腹直肌旁切口。术中见右肾发育不全,约2 cm×2 cm×3 cm;右输尿管呈囊袋样迂曲扩张,最宽处直径约7 cm,远端于近膀胱处呈盲端,不与膀胱相通。行右肾输尿管切除术。囊内有淡黄…  相似文献   

13.
[病例] 男,52岁.因频繁发作右下腹胀痛、不适半年入院.患者无明显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不伴恶心、呕吐,大便正常.查体:右下腹压痛、无包块.查血常规正常,尿常规隐血(+),白细胞(±).诊断为慢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阑尾无明显炎症表现,与术前诊断不符.探查盆腔右侧触及一8 cm×7 cm包块,质中、光滑、不活动.右肾触及不清,术中诊断为异位盆腔肾,关闭腹腔.术后行双肾区及盆腔CT检查:左肾位置形态大小正常;右肾缺如,膀胱右后一肿物为肾脏形态及组织影像.肾分泌造影检查示左肾及输尿管正常,右肾未显示.确诊异位盆腔肾,行右侧肾及输尿管膀胱镜逆行造影检查,膀胱镜下见输尿管开口正常,插入导管约10 cm受阻,注入造影剂显示右肾盂扩张,输尿管通畅,长约11 cm.肾盂移行至输尿管处见一1.2 cm×0.9 cm负影.经输尿管镜检查确诊为右肾肾盂结石,行气压弹道碎石术治愈.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8岁,因上腹痛1 d就诊.既往体健.查体:腹平坦、软、无压痛,肠鸣音4次/min.腹部超声检查显示:左肾区未探及肾脏回声,右肾位置正常,大小为8.5 cm×4.8 cm×3.9 cm,包膜光整,呈均匀实质性回声,肾盂肾盏无扩张,在其下方又见另一肾脏回声,大小为8.1 cm×4.5 cm×3.7 cm,轮廓清晰,内部结构正常,与右肾有清晰界限(图1,2).嘱患者变换体位后探查该肾位置无明显变化.于膀胱三角区两侧上角处清晰可见周期出现的输尿管开口处呈强回声的喷尿射流束(图3).超声提示:左肾交叉异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肾嗜酸细胞腺瘤(renal oncocytoma,RO)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3例RO患者临床资料。13例患者中,男4例,女9例;肿瘤单发12例,单侧多发1例;肿瘤最大直径为1.0~6.9cm,平均3.3cm;肿瘤位于左肾上极2例,左肾中极2例,左肾下极3例,右肾上极4例,右肾中极1例,右肾下极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B超、IVU检查,12例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结果 12例术前诊断为肾癌,1例考虑为RO。13例中8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5例行肾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均证实为RO。随访1~183个月无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 RO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良性肿瘤,术前确诊较困难,与肾癌较难鉴别,诊断有赖于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保留肾单位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期肾门肿瘤的经验。方法回顾2004年6月至2013年6月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12例T1期肾门肿瘤,肾门肿瘤定义为距离肾门血管或肾脏集合系统小于5 mm的肾肿瘤。其中左侧7例、右侧5例,平均年龄58岁(46~72岁),肿瘤直径平均3.6 cm(2.4~7 cm),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全部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80 min(50~140 min),平均热缺血时间28 min(18~4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27 ml(50~340 ml)。术后迟发性出血2例,漏尿1例,术后住院时间平均7.2天(5~14天)。术后病理透明细胞癌8例,嫌色细胞癌2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随访5~48月,2例复发。全部患者术后肾功能正常。结论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期肾门肿瘤可行,熟练的腹腔镜技术和术者的临床经验对于成功开展该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49岁,体检发现右肾肿物2天为主诉入院。病人于2年前曾行右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现术后复查超声及CT发现右肾下极占位性病变,无其他不适。体检:血压150/100mmHg,脉搏80次/分,右季肋部斜行手术瘢痕,双肾无叩痛,输尿管沿线无压痛,双下肢无浮肿,心脏大小正常,肝脾正常。辅助检查:超声提示右肾下极突向肾实质外的弱回声占位;CT检查平扫示右肾下极1.5cm×1.3cm的低密度灶,呈类圆形向肾实质外突出,CT值39Hu,密度不均匀(图1);增强扫描后病灶CT值56Hu,呈轻度不均匀强化,病灶内可见细小分隔。CT诊断:右肾下极占位性病变,考虑为小肾癌。术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脂肪囊内切除结核肾的手术方法、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行后腹腔镜下脂肪囊内结核肾切除术10例。病变位于左侧7例,右侧3例。临床表现主要有反复发热、膀胱刺激征、腰痛、痛性或无痛性肉眼血尿及脓尿。术前经尿AFB及尿Tb-PCR及尿结核杆菌培养、泌尿系彩超、IVU、CT和ECT等检查诊断为单侧重度受损或无功能肾结核,对侧肾功能正常或代偿良好。其中合并肾萎缩2例、肾结石2例、附睾结核1例、膀胱挛缩1例以及合并肾上腺肿瘤1例。术前常规服用三联抗结核药2周~2个月后行后腹腔镜下结核肾切除术。结果除2例因肾动静脉周围粘连严重而中转开放手术外,8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0~150 min,平均117 min;出血量10~180 mL,平均62.5 mL,术中及术后均未输血;术后住院4~8 d,平均5.5 d。术后病理诊断为结核肾10例,其中合并输尿管结核4例。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满6个月。10例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均治愈,预后良好。结论掌握正确的分离平面,可靠处理肾蒂及血管是后腹腔镜下结核肾切除术的关键,肾脂肪囊内游离结核肾具有出血少、创伤小以及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期肾肿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行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的T1期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14例,平均年龄48岁。双侧肾肿瘤1例,单侧双瘤灶1例;左侧13例,右侧10例。肿瘤平均直径3cm。所有患者均行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结果 2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35min,平均肾动脉阻断时间29min,平均出血量55ml,平均住院时间10d。术中未见外科并发症,术后仅1例发生漏尿。术中切缘组织病理均阴性。24个瘤灶术后病理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19例、多房囊性肾细胞癌2例、肾嗜酸细胞瘤2例、肾嫌色细胞腺癌1例。随访时间1~28个月,平均10个月,肿瘤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期肾肿瘤安全、可行,其远期疗效尚待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20.
1 病历简介  女 ,30岁。以腰痛 ,间歇性肉眼血尿及腰部肿块半年入院。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平稳 ,心肺未见异常 ,右上腹隆起 ,轻压痛 ,肝脾不大 ,右肾区可触及一 8.0cm× 7.0cm× 8.0cm肿物 ,表面光滑 ,活动 ,轻压痛及叩击痛 ,左肾区无异常。尿常规镜检红细胞 ( ) ,肾功能正常。CT扫描示双肾下极间有条索状软组织与双肾相连 ,右肾偏下方见一低密度肿物大小约8.0cm× 7.0cm× 8.0cm ,密度不均匀 ,内有分隔 ,CT值为- 80Hu ,与右肾下极关系紧密但分界清楚。X线检查 ,KUB示肾外形增大 ,不规则 ,有点状钙化点。IUP示右肾显影欠佳 ,肾盏、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