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骶部“∧”形切口骶会阴一期肛门成形术治疗女婴无肛阴道瘘的可行性及其手术要点。方法1998年4月~2005年11月共收治17例中位及较低高位无肛阴道瘘患儿,均行骶部“∧”形切口骶会阴一期肛门成形术,回顾分析其治疗结果。结果17例患儿术后均无排便失禁,1例伴轻度直肠粘膜脱垂,骶部切口无一例感染。结论中位及较低高位无肛阴道瘘患儿,经骶部“∧”形切口行骶会阴一期肛门成形术,可免除分期手术的痛苦,无需行肠造瘘,骶部切口愈合好,肛门排便功能基本达到正常。  相似文献   

2.
腹骶会阴肛门直肠成形手术前后的护理江苏省徐州市儿童医院赵冬梅1980年,Pena开拓性地采用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形术治疗小儿肛门直肠畸形以来,小儿高位肛门直肠畸形的治疗效果有很大提高,大大减少了术后肛门失禁。肛周污粪的发生率,是目前公认的最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期中、高位无肛一期肛门成形术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新生儿中、高位无肛一期肛门成形术的可行性及其手术要点.方法总结自2002年以来一期肛门成形术治疗21例新生儿中、高位无肛的手术方法和治疗结果.结果21例新生儿中、高位无肛经一期肛门成形手术治疗后均无便秘,1例黏膜外翻伴有污便,2例偶有污便,其余病例无排便失禁.结论新生儿期行一期肛门成形术虽然手术难度较大,但可以免除分期手术的麻烦,无需行肠造瘘、不需要做尾状成形,使括约肌早期不断延长增生,可预防继发性巨结肠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经肛直肠黏膜瓣内口修补术(Transanal rectal advancement flapTRAF)治疗高位肛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高位肛瘘病例TRAF术后,远期治愈率,复发率,肛门失禁率并与同期文献比较。结果:23例患者全部治愈,其中1例伤口感染经换药2周后痊愈无复发和肛门失禁病例,与同期文献报道的挂线术术后远期治愈率,复发率,以及肛门失禁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直肠黏膜瓣内口修补术作为一种新的保存肛门括约肌的手术方式具有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无肛门失禁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陈旧性会阴肛管缺损肛门不全失禁诊治体会(附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陈旧性会阴肛管缺损肛门不失失禁临床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1月至2000年1月收治的7例陈旧性会阴肛管缺损肛门不全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全部随访,无一例复发。结论 对于陈旧性会阴肛管缺损肛门不全失禁患者,明确找到断裂的外括约肌断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ena术式治疗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的并发症及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ena肛门成形术的58例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肛门排便功能情况、并发症,采用肛门功能临床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58例中优良者45例(83.3%),差者9例(偶有污粪6例,大便失禁1例,便秘2例),有并发症者8例(14.8%),其中直肠黏膜脱垂3例,粪便潴留2例,大便失禁1例,尿漏1例,直肠回缩1例。结论真正理解Pena的“无血、解剖式”手术技术的精髓,提高手术技巧和精细操作,加强术后康复训练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直肠黏膜剥离盲袋肌鞘内拖出术治疗先天性高位肛门闭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直肠黏膜剥离盲袋肌鞘内拖出术在新生儿先天性高位肛门闭锁患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在江苏省徐州市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32例高位肛门闭锁新生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168例行前矢状人路直肠黏膜剥离盲袋肌鞘内拖出术(肌鞘内拖出组),64例行经典Pena手术(Pena手术组,分为结肠造口、肛门成形和关瘘三期手术)。术后进行门诊随访,采用Kellv评分评估术后肛门功能,通过排粪造影评估肛门直肠形态,并予以肛门直肠测压。结果术后2年,肌鞘内拖出组和Pena手术组分别有126例(75.0%)和54例(84.4%)患儿能良好控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肌鞘内拖出组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Pena手术组[8.3%(14/168)比21.9%(14/64),P〈0.05]。排粪造影结果显示,两组患儿肛直肠角、肛管长度、骶直间距及直肠最大直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肛管直肠测压结果显示.两组患儿肛管高压区长度、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感知阈值及直肠最大容量阈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直肠黏膜剥离盲袋肌鞘内拖出术治疗先天性高位肛门闭锁可于新生儿期一期完成手术,其疗效与经典Pena手术相当,可避免多次手术,从而减少患儿痛苦及其家人经济负担,且术后便秘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较理想的手术方式。方法:应用解剖学肛瘘切除术结合挂线疗法治疗,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施行手术治疗。结果:33例一期治愈,3例二期治愈,无肛门失禁、肛门狭窄等并发症。结论:解剖学肛瘘切除术结合挂线疗法,是一种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在治疗肛旁脓肿时如何减少肛门瘘管的发生.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5年来我科收治的肛旁脓肿127例,通过不同的肛旁脓肿类型采用挂线与不挂线手术方式治疗,对术后肛门瘘管形成、复发脓肿以及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等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术后肛瘘发生率:单腔脓肿不挂线组11.4%(1/7),挂线组6.9%(2/29),P>0.05;多腔脓肿不挂线组60%(3/5),挂线组5.8%(4/69),P<0.05;高位脓肿切不挂线组83.3%(10/12),挂线组0(0/5),P<0.05.(2)术后复发脓肿:观察期内0例.(3)术后肛门功能不良:低位脓肿切排引流组无肛门功能不良,挂线组共3例,无失禁;高位脓肿轻度肛门功能不良共5例,无失禁.结论 肛旁脓肿因在切排术后肛瘘发生率高,尤其是高位脓肿,减少肛门瘘管的发生,寻找潜在的内口是关键,同时要根据不同的肛旁脓肿类型选择相应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手术切除仍然是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在过去数十年的历史中,经腹会阴直肠切除术(Miles手术)一直被认为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金标准,可是Miles手术带来的永久性造口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随着对直肠癌的不断认识,手术技术及手术器械的快速发展,目前低位直肠癌患者已有70%避免了永久性造口。就近年来有关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问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