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济南市急性传染病发病与死亡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我市急性传染病发病和死亡规律,为今后制定传染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济南市1951-1998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48年来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与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由50年代的1774.42/10万和16.57/10万下降到90年代的198.40/10万和0.64/10万,万以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下降明显,传染病谱已从呼吸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为主转向以肠道传染病和动物源性传染病为主,且动物源性传染病和性病来热凶猛,并正在迅速增长,结论:目前在抓好计划免疫工作的同时,应把肠道传染病和动物源性传染病作为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传染病监测对传染病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控制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日本传染病监测体系的法律法规、传染病的分类标准、监测方法和内容、质量控制和新发传染病的监测等,其中着重介绍了日本的传染病监测中的病例报告和病原体报告,以及新发传染病监测等,以期为完善我国的传染病监测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2007年贵州省天柱县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天柱县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做好疫情预测和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7年天柱县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常规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年天柱县报告法定传染病16种共1263例,年发病率为345.77/10万,其中乙类传染病年发病率为306.62/10万(1120例),丙类传染病年发病率为39.15/10万(143例).传染病构成以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716例)、血源性传染病(乙型肝炎157例)和肠道传染病(痢疾150例)为主.结论 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和血源性传染病是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应加强对肺结核、乙型肝炎、痢疾的监测.  相似文献   

4.
1995-2004年太原铁路管区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掌握太原铁路管区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以便更好地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规划。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太原铁路管区1995-2004年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综合描述、分析。结果太原铁路管区1995-2004年传染病年平均发病率为707.70/10万。发病率居前5位的传染病是其他感染性腹泻、痢疾、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和肺结核。病种以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分别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72.10%和14.93%。结论太原铁路管区1995-2004年传染病年发病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主要传染病病种近10年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肠道传染病的发病仍居主要地位,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仍是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北京市垂杨柳医院2009-2013年报告的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描述医院报告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采用Excel 2007计算各传染病的报告例数和构成比。结果医院2009-2013年报告传染病21类共8 122例,其中甲类传染病4例,乙类传染病3 384例,丙类传染病3 445例,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1 289例。报告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是其他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水痘、手足口病和梅毒,分别占报告传染病总数的31.14%、21.25%、10.68%、8.11%和5.29%。按传播途径分析,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液及性传播疾病。结论要重视多发传染病,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避免发生传染病漏报,肠道传染病、水痘和梅毒是防治工作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传染病预测和决策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急性传染病的暴发和传播的流行病学特征,用传染病传播模型进一步探讨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和趋势,并对各种传染病的传播预测模型进行对比和分析。探讨各种传染病预测模型的适用情况和使用条件,从而使传染病的预测模型较好地进行疫情传播的预测,对传染病防治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大连市2008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丹  张倩文 《职业与健康》2009,25(23):2578-2580
目的了解大连市法定报告传染病分布、流行情况,为制定和调整传染病控制工作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大连市2008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8年大连市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9种20765例,发病率为344.76/10万,与2007年相比呈上升趋势;传染病构成以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发病前5位的传染病为手足口病、肺结核、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痢疾、风疹。结论预防控制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是今后一个时期防治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要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监测,控制暴发疫情发生。  相似文献   

8.
军队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军的传染病报告信息,分析近60年来军队传染病的发展趋势及流行现状。1951-2008年全军传染病发病率明显降低,不同传播途径传染病的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虫媒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下降,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上升。目前全军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年均为1.95‰,病种多但相对集中,呼吸道传染病居各类传染病之首,甲肝、痢疾等明显降低,性病报告显著增多,暴发疫情多发。针对军队传染病现状,提出如下防治对策建议:(1)正确认识军队传染病的防控形势,加强对传染病控制的组织领导;(2)以控制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治;(3)健全传染病监测体系,满足防控需要;(4)积极开展相关应用性研究,解决传染病控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急性传染病的暴发和传播的流行病学特征,用传染病传播模型进一步探讨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和趋势,并对各种传染病的传播预测模型进行对比和分析.探讨各种传染病预测模型的适用情况和使用条件,从而使传染病的预测模型较好地进行疫情传播的预测,对传染病防治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北京地区突发和重大传染病的临床应答模式。方法应用问卷调查,通过集合传染病、呼吸、急诊、医疗管理等相关领域专家和工作者的意见,探讨北京地区突发和重大传染病的临床应答模式。结果共发放问卷85份,收回问卷85份,有效问卷79份。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或门急诊应将疑似突发和重大传染病的病人直接转诊至传染病医院是最佳方式;在疑似突发和重大传染病时,请传染病医院专家会诊应作为首选;为提高医生对传染病的识别能力,最有效的培训办法是将相关医生派到传染病医院轮转或短期培训。结论医疗机构相关医务人员到传染病医院轮转或短期培训以提高早期识别能力,当发现疑似突发和重大传染病时请传染病医院医生会诊、不能排除时转至传染病医院作为突发和重大传染病临床应答模式较为妥当。  相似文献   

11.
传染病报告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关键,传染病的漏报直接影响了传染病报告的质量和疫情分析的准确性。为了解各县级医院和中心卫生院法定传染病报告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掌握疫情动态,完善传染病报告制度,苍南县每年对各医疗机构开展传染病报告质量检查。现将苍南县各医疗机构2006--2008年传染病报告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医院应建立健全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目的提高法定传染病报告率和报告卡填写完好率. 方法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严格法定传染病三级报告责任人追究制度;应用"军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实效性和准确性;强化医务人员培训,专人负责传染病报告卡的收集、核查、上报工作,将传染病疫情报告纳入科室医疗质量管理范畴. 结果医院法定传染病报告率97.3%,传染病登记及报告卡填写完整率100%. 结论医院应建立健全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依法实行传染病报告管理,提高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绥中县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动态及流行特征,为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绥中县1997-2006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6种6280例,年均发病率为101.40/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43.88/10万,居各类传染病之首;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35.75/10万,居各类传染病第2位;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2.35/10万;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9.36/10万。年均发病率居前3位的病种分别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和出血热。结论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是绥中县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和出血热则为重点防治传染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绥中县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动态及流行特征,为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绥中县1997—2006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6种6280例,年均发病率为101.40/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43.88/10万,居各类传染病之首;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35.75/10万,居各类传染病第2位;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2.35/10万;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9.36/10万。年均发病率居前3位的病种分别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和出血热。结论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是绥中县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和出血热则为重点防治传染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许昌市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许昌市1998年~2005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在102.47/10万~282.88/10万之间,死亡率在0.05/10万~0.82/10万之间,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结论许昌市面临着新发传染病、死灰复燃传染病和未控制传染病的多重威胁,应以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和常规监测工作为基础,以重大传染病防控和传染病暴发疫情处置为重点,加强许昌市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6.
1990~2001年珠海市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掌握珠海市近十年主要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为制定相应的防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通过比较不同时期、地区、人群主要传染病发病的分布情况,分析1990~2001年珠海市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和趋势。结果 自1990年以来珠海市传染病疾病谱发生了变化,甲乙类传染病总发病率为323.34/10万,本地居民的传染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暂住人员的传染病发病率波动在9.82~749.44/10万。肠道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性接触传播传染病有播散的趋势。结论 今后珠海市传染病防治工作应完善常规疾病监测,继续加强霍乱、疟疾、登革热、艾滋病和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的防制,重视暂住人员传染病防治和新发传染病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17年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掌握其流行规律和分布规律,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7年连南瑶族自治县法定传染病发病及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7年连南瑶族自治县无报告甲类传染病,报告法定传染病乙、丙类共13种1 131例,发病率846.35/10万,死亡2例,死亡率1.50/10万,总病死率0.18%。按人群分布发病位居前5位的分别是农民、散居儿童、家务及待业、学生和幼托儿童。传播途径主要为:肠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结论连南瑶族自治县传染病防控重点应以加强肠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管理为主,对高发人群和重点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制定科学的传染病防制策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病流行和暴发。  相似文献   

18.
符金鹏  项东  张绍文  高雯 《职业与健康》2012,28(13):1623-1624
目的了解遵化市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规律和趋势,掌握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和影响因素,为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遵化市2011年各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遵化市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0种2 373例,发病率为318.80/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传染病构成以肠道传染病、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其中感染性腹泻(37.25%)、病毒性肝炎(18.71%)、手足口病(16.94%)、肺结核(12.05%)、猩红热(4.09%)发病率居前5位。结论预防控制肠道传染病、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是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松江区1953—2008年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海市松江区1953—2008年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为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松江区1953—2008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0多年来,松江区甲、乙类传染病平均发病率和死亡率总体呈递减趋势;疾病谱从20世纪50、60年代以呼吸道传染病、虫媒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为主转变为70年代后以肠道传染病为主。90年代后性传播疾病和肺结核呈明显上升态势;甲类传染病、免疫规划相关传染病、虫媒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或消除,一些多发传染病得到基本控制。[结论]松江区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传染病疫情出现了新的特点,防制形势仍然严峻。应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制对策,加强防病工作基础建设,提高疾病预防和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20.
传染病疫情的报告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疫情信息的不准确和渠道的不通畅直接影响着对传染病疫情的处理和控制。为了掌握宜昌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漏报、迟报和一致性、完成性较低的原因,进一步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按照《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督导检查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