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以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演化规律为基础,结合微观模拟技术探讨了在防治策略干预下,慢性肾脏病疾负担演化微观模拟模型构建与分析过程,为慢性肾脏病防治策略干预效果评价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当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对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近20年来,基于对慢性肾脏病(CKD)流行病学研究的深入,以及其与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关系的探讨,医疗界对于CKD这一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关注日益凸现。人们逐渐认识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膳食炎症指数(DII)与慢性肾脏病发病之间的研究进行综述,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膳食炎症指数”、“促炎饮食”和“慢性肾脏病”、“肾小球滤过率”为检索词,在PubMed, Web of Science和EMBASE等数据库进行检索,查询并严格筛选合格文献,进一步综述膳食炎症指数与慢性肾病的流行病学关系,并从炎症因子方面解释阐述了膳食炎症指数与慢性肾病之间可能的相关机制。结果 促炎饮食会造成慢性肾脏病的发病风险升高,相反,抗炎饮食可以有效降低慢性肾脏病的发病风险,特定的炎症因子标志物对慢性肾脏病的发病有特定作用。结论 膳食炎症指数对慢性肾脏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未来可能作为慢性肾病发病的预防控制策略之一,并可能给肾脏疾病的防治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血浆蛋白质氨甲酰化可导致蛋白质结构及功能变化。氨甲酰化主要由氰酸盐与蛋白质结合产生,慢性肾脏病患者尿素氮水平升高,其分解形成氰酸盐增加,为氨甲酰化的主要来源。血浆蛋白质氨甲酰化可对肾脏产生直接影响,并在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并发症评估、预后及治疗方面具有潜在价值。本文主要综述血浆蛋白质氨甲酰化及其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价值及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5.
【摘要】慢性肾脏病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病症,加强对并发症的治疗,可减缓病情进展速度,改善治疗效果,并降低临床死亡率。本文首先对慢性肾脏病的相关并发症作了概述,然后对各种并发症的当前治疗现状作了总结分析,并进而对慢性肾脏病相关并发症的治疗情况作了思考。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脏病指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肾脏损伤(如蛋白尿、血尿甚至肾小管功能异常)、形态异常(如囊肿、结石、缩小、一侧肾脏缺失.比如因病切除)和肾功能下降(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这是一个新的疾病名称,英文简称为CKD.慢性肾小球肾炎如IgA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等引起的肾脏病都包括在内。慢性肾脏病可以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7.
由于高血压、糖尿病、代谢性疾病发病率的上升和人口老龄化,慢性肾脏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而知晓率却很低。为此,2003年成立了国际肾脏病学会"提高肾脏病整体预后工作组",相继出台了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分类、评价方法,确立了《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作为慢性肾脏病防治的指导性文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慢性肾脏病高危人群中慢性肾脏病发生情况,为提高慢性肾脏病防治水平提供借鉴资料。方法 以成都市某三甲医院通过各种途径公开招募的慢性肾脏病高危人群为研究对象进行基本信息收集、血生化指标及肾功能指标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慢性肾脏病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慢性肾脏病检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7 384例慢性肾脏病高危人群,男性3 910例,女性3 474例。年龄29~74岁,以60~74岁为主,占42.5%。其中高血压2 872例,高尿酸血症1 760例,糖尿病1 929例,慢性肾炎家族史1 035例,遗传性肾脏病家族史627例;高危因素1种者3 190例,2种2 836例,≥3种1 358例。慢性肾脏病确诊796例,检出率为10.8%。疾病分期以G2期为主,占52.5%;危险分层以低危为主,占5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441)、年龄越大(OR=1.244)、高血压(OR=2.375)、高尿酸血症(OR=2.617)、糖尿病(OR=1.818)、慢性肾炎家族史(OR=3.476)、高危因素2种(OR=1.442)和≥3种(OR=1.514)的慢性肾脏病高危人群检出慢性肾脏病的风险较高。结论 慢性肾脏病高危人群慢性肾脏病检出率较高,慢性肾脏病分期以G2期、低危为主,对于女性、高龄、高血压、同时具有多种高危因素的慢性肾脏病高危人群应重点筛查,对慢性肾脏病应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减少疾病给健康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如今,慢性肾脏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难题。该病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对患者的生活、工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患者产生一系列不良心理反应。因为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心理承受能力、家庭情况及社会支持等不尽相同,所以他们心理问题的类型、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临床上慢性肾脏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抑郁、认知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探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的心理保健策略,对促进慢性肾脏病患者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慢性肾脏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及相应的治疗策略,以期为临床优化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及分期于2002年在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组织撰写的肾脏病/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KDOQI)(AJKD,2002,39:51~226)中正式提出,并于2004年、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由于肾脏出现不可逆的损伤后出现结构或功能异常,随着疾病进展营养代谢问题日益突出,低蛋白饮食(low protein diet,LPD)作为营养治疗,是慢性肾脏病患者综合治疗的重要环节。就LPD对于CKD治疗的意义、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展望进行综述,旨在为慢性肾脏病的营养治疗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肾脏疾病(CKD)近年来被视为一种静悄悄的流行病正在全球无情地蔓延,肾脏疾病业已成为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糖尿病、高血压病发病率在我国明显上升,且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相应增加。由于各类肾脏病的发病与进展机制甚为复杂,多年来其诊治问题一直是肾脏病工作者面临的最大挑战。慢性肾脏病一体化防治是肾脏病专业领域中医疗工作的新理念。这一理念的精髓在于要重视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重视循证医学在肾脏疾病领域中的应用。期望达到有效减少慢性肾脏病的患病人群、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降低终末期肾脏病的发生率并改善患者临床预后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3.
赵砚池 《药物与人》2011,(12):28-28
近日,冬天来到了,气温在下降.让人们开始领略到了冬天的寒意.多变的天气给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健康带来新的威胁和更多复发机会。因此,慢性肾脏病患者在冬季里应如何呵护肾脏呢?最根本的原则是做好各种保护措施并要预防各种感染。  相似文献   

14.
《临床医学工程》2019,(9):1304-1306
足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终末细胞,参与维持肾脏正常的滤过功能。足细胞一旦损伤,必然会加快慢性肾脏病进展,其损伤在慢性肾脏病病理过程中占据着一大地位。近年来,自噬在慢性肾脏病足细胞损伤中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旨在对自噬在慢性肾脏病足细胞损伤中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2006年3月9日,是第一个“世界肾脏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源自国际肾脏病学会(ISN)和国际肾脏基金联合会(IFKF)联合提出的倡议.将每年3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定为“世界肾脏日”,其目的是促进医生、护士、卫生部门和政府决策者对慢性肾脏病的重视,强化个人和家庭对慢性肾脏病护理及治疗的认识,减少这个沉默的“杀手型”疾病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号召及激励全世界为遏制慢性肾脏病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6.
据估计,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病人群大约1亿。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一样,近年来,慢性肾脏病的发病呈现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这两个特点。  相似文献   

17.
如今慢性肾脏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因该病存在病程长、治疗费用高,且患者生活质量低等问题,其已经成为威胁全世界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大多数慢性肾脏病患者均存在活动量不足的问题,而活动量不足是加重肌肉萎缩,导致肌力、心血管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直接影响了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运动康复能够延长慢性肾脏病患者寿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由此可见,运动康复在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运动康复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重视。本文针对患者进行运动康复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医务工作者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糖皮质激素作为一种抗炎介质在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中有重要地位,而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可使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或使原有胰岛素抵抗加重。胰岛素抵抗与肾脏病变关系密切,可作为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加重肾脏病变。慢性肾脏病患者亦可有胰岛素抵抗表现,这给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糖皮质激素治疗造成了困难,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慢性肾脏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3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各项临床资料,行肾功能检查后筛选出发生慢性肾脏病的患者,分析可能引发慢性肾脏病的因素。结果 入选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20例发生慢性肾脏病,其中Ⅰ期11例、Ⅱ期5例、Ⅲ期4例,慢性肾脏病发生率为16.26%(20/123)。发生慢性肾脏病患者性别、吸烟、饮酒与未发生慢性肾脏病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生慢性肾脏病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高血脂、遵医用药、定时复查、健康作息与未发生慢性肾脏病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上述因变量均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慢性肾脏病的风险较高,其中年龄、病程、合并证、用药及复查等行为是诱发慢性肾脏病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肾脏病患者可食用大豆及豆制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慢性肾脏病是一类免疫和(或)非免疫机制参与的慢性肾脏疾病,而饮食蛋白质与慢性肾脏病进展的关系在150年前已被人们所认识,提出减少饮食蛋白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