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辛伐他汀与动脉粥样斑块稳定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ACS患者60例,随机分成辛伐他汀治疗组(30例)及常规治疗组(30例),比较各组患者血清MMP-1、MMP-9水平变化。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ACS、健康对照组之间MMP-1、MMP-9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辛伐他汀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血清MMP-1、MMP-9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辛伐他汀可降低ACS患者血清MMP-1、MMP-9水平从而起到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育鹏  吕键  郑小天  吴素华 《新医学》2009,40(9):601-603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ACS患者血清超敏CRP水平的影响。方法:9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45例)和常规治疗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硝酸酯类药物、B受体阻断药、钙拮抗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治疗。辛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杭州产)20mg,每日1次。2组均连续服药8周。测定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RP和血清LDL-C水平。结果:辛伐他汀组治疗8周后血清超敏CRP和血清LDL-C水平分别为(1.4±0.7)mg/L和(2.2±0.5)mmol/L,常规治疗组相应为(5.8±1.6)mg/L、(3.3±0.7)mmol/L,辛伐他汀组治疗后的血清超敏CRP和血清LDL-C水平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均为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辛伐他汀组超敏CRP水平降低与LDL-C降低无关(r=0.04,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降低ACS患者血清超敏CRP水平,这种作用可能独立于调脂作用之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金属蛋白酶-9(MMP-9)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0例ACS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MMP-9和CRP的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ACS患者血清MMP-9和CRP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CS患者中血清MMP-9和CRP水平急性心肌梗死(AMI)组高于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P〈0.05)。结论:ACS患者血清MMP-9和CRP水平明显升高,两者测定可以作为评估ACS病情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是ACS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检测对ACS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治疗稳定型心绞痛 ( SAP)、急性冠脉综合征 ( ACS)患者 4周后基质金属蛋白酶 - 9( MMP- 9)和 C-反应蛋白 ( CRP)的变化 ,以了解辛伐他汀治疗对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将 30例 SAP和 30例 ACS患者分为他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 ,测定治疗前后 MMP- 9和 CRP水平。结果 :经辛伐他汀治疗后 ,治疗组 MMP- 9和 CRP水平明显降低 ,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 P<0 .0 0 1)。结论 :辛伐他汀治疗可明显减轻炎症因子 MMP- 9和 CRP水平 ,可能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陈士华 《检验医学》2009,24(7):539-541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P选择素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临床确诊的ACS患者,15例稳定心绞痛(SA)和15名健康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P选择素及MMP-9水平。结果ACS患者外周血清P选择素、MMP-9水平均高于SA组及对照组(P〈0.01);ACS患者治疗后P选择素、MMP-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血清P选择素、MMP-9浓度升高与ACS的发生存在密切的关系,血清P选择素、MMP-9浓度升高可以作为ACS发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清sICAM-1和MMP-9水平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s-1,sICAM-1)和间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s-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常规酶法测定50例常规治疗组和50例辛伐他汀治疗组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ICAM-1、MMP-9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水平的变化。结果:辛伐他汀组病人治疗5、10周后sICAM-1、MMP-9以及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并且均呈逐渐下降趋势。而常规治疗组病人治疗前后sICAM-1、MMP-9以及LDL-C水平无明显差别(均P>0.05)。治疗5、10周后,辛伐他汀组病人sICAM-1、MMP-9以及LDL-C水平较常规治疗组病人明显降低(均P<0.05)。辛伐他汀组sICAM-1和MMP-9水平降低与LDL-C降低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以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清sICAM-1和MMP-9水平,减轻冠心病的炎症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CD40L表达、血清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ACS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及明胶酶谱法分别检测药物治疗前及48小时后血小板CIMOL及血清MMP-9水平。结果试验组血小板CIMOL及血清MMP-9升高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替罗非班可以减弱ACS患者血小板CD40L、血清MMP-9表达,对预防ACS患者进一步的心脏缺血事件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治疗的131例行冠脉介入治疗(PCI)的ACS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63例,采用阿托伐他汀常规治疗方案;强化组68例,采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方案。治疗4周后,记录2组治疗前后血脂、hs-CRP、MMP-9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至随访截止,观察2组预后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强化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hs-CRP、MMP-9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常规组(P<0.05或P<0.01),高密度脂蛋白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常规组(P<0.01)。常规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而强化组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好。至随访结束,强化组预后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ACS的疗效更优,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获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同型半胱氨酸(Hcy)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淄博颜山医院收治的98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以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MMP-9和Hcy水平。结果 ACS组患者血清MMP-9和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血清MM-9和Hcy水平增高,可能提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可作为ACS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介素-18(IL—18)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意义。方法心内科住院患者79例,根据临床表现及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2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预测3l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4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量其股动脉血清IL—18及MMP-9水平。结果IL—18水平,对照组较UAP组显著降低(P〈0.01),UAP组较AMI组显著降低(P〈0.01);MMP-9水平,对照组较UAP组显著降低(P〈0.01),UAP组较AMI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IL—18及MMP-9在正常人中表达,在ACS患者中显著升高,可作为ACS重要预测指标,并可能成为ACS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浆组织因子(TF)及血脂的水平;探讨氟伐他汀对ACS患者血清MMP-9、血浆TF及血脂水平的影响,进一步了解氟伐他汀稳定斑块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 选取ACS患者40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0例,心肌梗死(AMI)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0例;正常对照13例(对照组).测定入院时血清MMP-9、血浆TF及血脂的水平.再将40例ACS患者随机分成氟伐他汀治疗组20例和常规治疗组20例,2周后再次测定用药后上述指标.血清MMP-9、血浆TF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结果 ACS患者(AMI组和UAP组)血清MMP-9及血浆TF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AMI组与UAP组比较血清MMP-9及血浆TF水平明显升高(P<0.05).氟伐他汀组治疗后血清MMP-9及血浆TF、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氟伐他汀治疗组MMP-9、TF的变化与血脂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 ACS患者血清MMP-9及血浆TF水平明显升高,氟伐他汀治疗ACS患者2周可使血清MMP-9及血浆TF水平明显降低,可能有利于稳定动脉粥样斑块和抑制血栓的形成,且这种作用与调脂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血清心肌钙蛋白Ⅰ(cTnⅠ)、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2007~2009年就诊于黑龙江省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158例(年龄≥65岁)行冠状动脉造影,并根据2000年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72例ACS患者、48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和正常对照组38例.采用ELISA法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cTnⅠ、hs-CRP、MMP-9和HCY水平,分别比较四者在各组间的水平,并分析四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1)血清cTnⅠ、hs-CRP、MMP-9和HCY在ACS组浓度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而且三组间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ACS人群中发现,cTnⅠ在UAP组明显低于NSTMI和STMI组,而HCY水平在STMI组最高;(3)血清cTnⅠ与hs-CRP、MMP-9和HCY密切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12(P<0.0001)、0.532(P<0.0001)和0.625(P<0.0001).结论 血清hs-CRP、MMP-9和HCY可作为与cTnI联合检测老年ACS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及相关性,探讨血清OX-LDL和MMP-9对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ACS患者132例,分为单支病变组(31例)、双支病变组(33例)和多支病变组(≥3支病变)(68例)。观察分析AC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OX-LDL和MMP-9水平变化及相关性,分析血清OX-LDL和HCY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稳定情况以及血清OX-LDL与HCY的相关性。结果 (1)治疗前ACS患者血清OX-LDL和MMP-9水平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S患者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及多支病变组血清OX-LDL和MMP-9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升高,多支病变组明显高于双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支病变组又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变支数与血清OX-LDL和MMP-9水平分别呈明显正相关(r=0.593、0.640,P<0.01),血清OX-LDL与MMP-9呈明显正相关(r=0.701,P<0.01)。(2)ACS患者治疗2周后,血清OX-LDL和MMP-9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仍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OX-LDL和MMP-9水平与ACS冠状动脉病变、病变稳定性及病变支数有关,以及二者具有相关一致性。联合检测血清OX-LDL和MMP-9水平,可更好地了解病情、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是否能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水平并降低主要的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方法:34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9例和瑞舒伐他汀结合常规治疗组15例.ELISA法测定入院治疗前和开始治疗后第6个月各组患者血浆MMP-2和MMP-9水平.随访6个月内的MACE发生情况.结果:两组ACS患者治疗前血浆MMP-2和MMP-9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与常规治疗组相比,瑞舒伐他汀结合常规治疗组6个月后血浆MMP-2、MMP-9水平(P<0.05)和MACE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能显著降低ACS患者血浆MMP-2和MMP-9水平,从而减少MACE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P选择素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临床确诊的ACS患者,15例稳定心绞痛(SA)和15名健康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P选择素及MMP-9水平。结果ACS患者外周血清P选择素、MMP-9水平均高于SA组及对照组(P<0.01);ACS患者治疗后P选择素、MMP-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血清P选择素、MMP-9浓度升高与ACS的发生存在密切的关系,血清P选择素、MMP-9浓度升高可以作为ACS发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刘兆奕  刘丽敏 《临床荟萃》2013,28(1):14-16,19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行PCI的ACS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50例)、10mg瑞舒伐他汀组(52例)和20mg瑞舒伐他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PCI术前7天开始给予辛伐他汀或瑞舒伐他汀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24小时、术后1周及术后4周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hsCRP和MMP-9水平。结果 3组间PCI术前的hsCRP和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hsCRP(8.1±2.7)mg/L、(7.9±2.4)mg/L、(8.4±2.3)mg/L,MMP-9(131.4±12.1)μg/L、(132.3±14.6)μg/L、(133.3±15.8)μg/L。3组患者术后24小时与术前比较,血清hsCRP和MMP-9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5),分别为hsCRP(12.8±2.4)mg/L、(12.4±2.6)mg/L、(12.1±2.4)mg/L,MMP-9(190.6±10.2)μg/L、(196.7±11.2)μg/L、(198.5±13.2)μg/L,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1周和术后4周时,与辛伐他汀组比较,10mg瑞舒伐他汀组MMP-9和hsCRP水平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0mg瑞舒伐他汀组较辛伐他汀组和10mg瑞舒伐他汀组MMP-9及hsCRP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可使支架植入术后的ACS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降低,且高剂量瑞舒伐他汀抗炎效果更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金属蛋白酶(MMP-2,MMP-9)、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屏氧酶1(paranoxonase-1,PON-1)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以ELISA法和生化方法检测8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37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和23例健康人血清MMP-2,MMP-9,oxLDL和PON-1。结果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患者的MMP-2,MMP-9,oxLDL和PON-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尤其以AMI组最高;AMI组、UAP组的检测结果与SAP组患者的MMP-2,MMP-9,oxLDL和PON-1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SAP组患者的MMP-2,MMP-9,oxLDL和PON-1的含量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MMP-2,MMP-9,oxLDL和PON-1在ACS患者血浆中均显著增高,可作为ACS患者诊断的敏感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肾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浆Leptin和血清MMP-2、MMP-9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34例慢性肾炎患者血浆Leptin和血清MMP-2、MMP-9的含量,同时与35名正常健康人的检测结果作比较。结果慢性肾炎患者治疗前血浆Leptin和血清MMP-2均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血清MMP-9水平则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经综合治疗2个月后血浆Leptin和血清MMP-2、MMP-9水平与正常人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慢性肾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浆Leptin和血清MMP-2、MMP-9水平的变化对临床观察和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对血脂、缺血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57例ACS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28)和辛伐他汀治疗组(n=29)观察用药前后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显著变化(P〉0.05)。与常规治疗相比,辛伐他汀治疗组用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ACS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可明显降低缺血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共140例,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常规治疗,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MMP-9和IL-6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在治疗前MMP-9和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中MMP-9和IL-6的减少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脑梗死患者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效果明显,且能显著降低血清中MMP-9和IL-6的含量,临床意义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