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林丽  郑聪霞  杨雁 《新中医》2016,48(5):193-194
目的:观察采用50%硫酸镁溶液联合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儿童输液性浅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发生输液性浅静脉炎的患儿,随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单纯以50%硫酸镁溶液外敷,观察组予50%硫酸镁溶液与如意金黄散交替外敷。2组患儿均治疗1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儿治疗后疼痛缓解和红肿消除的时间,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疼痛缓解时间和红肿消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50%硫酸镁溶液联合如意金黄散外敷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儿童输液性浅静脉炎的疗效较佳,患儿局部红肿消退及疼痛缓解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京万红软膏局部涂敷治疗输液性静脉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输液性静脉炎Ⅰ级以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以无菌生理盐水清洗患处后用京万红软膏局部涂敷,对照组采用常规50%硫酸镁温热溶液湿敷,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和症状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局部组织红肿消散、疼痛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京万红软膏局部涂敷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症状改善快,疗效明显,有利于保证静脉输液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50%硫酸镁持续湿敷与恒温灸联合马铃薯片外敷治疗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及疼痛缓解情况。方法:将34例长期静脉输液患者因使用静脉留置针所导致静脉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持续进行外敷治疗,试验组采用恒温灸联合马铃薯片外敷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79.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恒温灸联合马铃薯片外敷治疗留置针所致静脉炎效果优于50%硫酸镁湿敷,且操作简单,经济实惠,容易为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硫酸镁联合金黄膏外敷治疗Ⅱ、Ⅲ级药物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Ⅱ、Ⅲ级药物性静脉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硫酸镁湿敷,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金黄膏外敷,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红肿、硬结、条索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金黄膏外敷治疗Ⅱ、Ⅲ级药物性静脉炎和传统的单独使用硫酸镁治疗的临床效果更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张红 《新中医》2016,48(1):198-19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化疗并发生化疗性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组和西医组各48例。中西医组以50%硫酸镁联合复方红花酊交替湿敷,西医组以50%硫酸镁湿敷,2组均连续用药1周。评估2组患者治疗后局部临床症状、静脉管壁硬度和弹性恢复的情况,并比较治疗后局部组织红肿和疼痛的缓解时间,判断治疗1周后的疗效。结果:中西医组局部组织红肿和疼痛缓解时间均短于西医组(P0.05)。治疗1周后,中西医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西医组的总有效率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能缩短局部组织红肿和疼痛的缓解时间,有效地保护血管,且方法安全、简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湿敷对化疗性静脉炎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19年3月~2019年9月期间的62例化疗性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中药组,各31例。对照组予50%硫酸镁溶液湿敷治疗,中药组予中药浸泡酒精药液湿敷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程度。记录患处静脉红肿消退时间及静脉炎治愈时间,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VAS评分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组VAS评分较低(P0.01),患处静脉红肿消退时间及静脉炎治愈时间较短(P0.01),临床疗效较优(P0.05)。结论:中药湿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硫酸镁湿敷加喜疗妥外擦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硫酸镁湿敷加喜疗妥外擦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用硫酸镁外敷,治疗组在用硫酸镁外敷的基础上加用喜疗妥,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33例,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P<0.05。结论:喜疗妥能够明显缓解输液性静脉炎的临床症状,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包昀 《新中医》2021,53(7):184-186
目的:观察如意金黄散外敷预防浅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护理疗效,并对局部红肿情况进行观察。方法:将浅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患者86例,按照入院就诊的先后顺序,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50%硫酸镁纱布湿敷治疗,给予研究组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分别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治愈时间、疼痛程度,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有总有效率为79.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愈时间、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6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3.26%,研究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50%硫酸镁纱布湿敷相比,如意金黄散外敷预防浅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可获得确切的临床疗效,同时还能减少局部红肿等不良反应,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有效提升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75%酒精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护理效果。方法:抽查我院36例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75%酒精+中药外敷)和对照组(50%硫酸镁湿敷),每组18例,研究组:75%酒精+中药持续外敷静脉炎的部位,连续应用5d。对照组:用50%硫酸镁持续湿敷静脉炎的部位,5d后观察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9%(16/18),远远高于对照组的77.8%(14/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5%酒精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显著,操作方便易行,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金黄散汤剂湿敷在化疗性静脉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肿瘤科化疗性静脉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金黄散汤剂湿敷36例,对照25%硫酸镁湿敷36例,观察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局部治疗效果、治疗后化疗性静脉炎的分级情况、临床症状起效时间等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缓解情况比较,试验组的总有效率(88.9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20%);两组患者局部治疗效果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97.2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两组患者治疗后化疗性静脉炎分级情况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起效时间比较,实验组起效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相关结果显示,金黄散汤剂与25%硫酸镁相比,金黄散汤剂湿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效果优于25%硫酸镁。金黄散汤剂湿敷对治疗化疗性静脉炎患者起到了一定作用,减轻了患者的躯体痛苦和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50%硫酸镁湿敷联合金黄膏外敷治疗Ⅱ、Ⅲ级药物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Ⅱ、Ⅲ级药物性静脉炎患者23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19例采用50%硫酸镁湿敷联合金黄膏外敷,对照组119例仅采用50%硫酸镁湿敷的方法。将两组疗效分别在第3天、第5天、第7天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在Ⅱ、Ⅲ级药物性静脉炎疼痛缓解、红肿消失、硬结及条索消退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50%硫酸镁湿敷联合金黄膏外敷在治疗Ⅱ、Ⅲ级药物性静脉炎比传统50%硫酸镁单独治疗,具有疗程短、见效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柏膏外敷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输液性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外敷双柏膏,对照组采用33%硫酸镁湿敷。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双柏膏外敷治疗静脉炎效果明显优于33%硫酸镁湿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清热解毒方外敷治疗小儿输液外渗的临床效果及对其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发生输液外渗所致局部皮肤组织损伤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5例。对照组患儿予常规50%硫酸镁湿敷治疗,治疗组患儿予自拟中药清热解毒方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包括治疗总有效率、红肿消退时间、疼痛消退时间、治愈时间等,同时检测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33%(7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60/7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治疗后的红肿面积缩小率高于对照组(P<0.05),局部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红肿消退时间、疼痛消退时间及治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衍生超级化因子(EDHF)均较治疗前升高,血清内皮素(E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治疗后血清NO、EDH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E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清热消肿糊外敷联合微波照射与硫酸镁外敷治疗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我科的诊断为淋巴结核经外周静脉输注抗结核药物所致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0例使用清热消肿糊外敷联合微波照射治疗静脉炎,对照组20例利用硫酸镁湿敷治疗静脉炎,比较二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在总有效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清热消肿糊局部外敷联合微波照射治疗静脉炎,效果优于硫酸镁湿敷治疗静脉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柏散联合硫酸镁外敷治疗输液性静脉炎效果。方法将118例输液性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58例。观察组采用双柏散联合50%硫酸镁湿敷病变部位;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病变部位。每天3次,均连续治疗5 d。结果 2组治疗效果、治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双柏散联合硫酸镁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疗效满意,是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芦荟联合硫酸镁治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40例患者用随机抽取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出现红肿及疼痛后立即进行芦荟和硫酸镁交替湿敷,对照组出现红肿及疼痛后进行常规硫酸镁冷湿敷。结果:治疗组皮肤红肿、疼痛消退快,基本无皮肤色素沉着,对照组仍需连续湿敷3~5天皮肤红肿才减退,部分有色素沉着。结论:芦荟联合硫酸镁治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明显,且无不良反应,患者易于接受,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周春华  陈雪芬 《河南中医》2009,29(10):1008-1008
目的:观察邓氏青宝丹治疗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上肢浅表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5例采用邓氏青宝丹进行外敷治疗,对照组55例用50%的硫酸镁湿敷治疗,观察治疗后疼痛缓解的时间和炎症消除的情况。结果:两组静脉炎症状缓解率、红肿消除率均为100% 但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红肿消除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邓氏青宝丹外敷治疗静脉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硫酸镁湿敷贴与自制中药外敷贴对静脉炎治疗疗效对比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6月期间静脉炎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由静脉输液过程中引起。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每次贴敷时间为7 h,每日1次,1个疗程为5次;观察组采用自制中药外敷,每日外敷1次,每次时间为7 h,1个疗程为5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之间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74.20%),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平均治愈天数(3.42 d)明显短于对照组(4.20 d),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制中药外敷贴治疗静脉炎较硫酸镁湿敷临床疗效明显,治愈天数短,临床上应用自制中药外敷贴对静脉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4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化疗后发生静脉炎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观察组用如意金黄散外敷患处,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结果观察组全部有效,对照组总有效率72.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静脉炎引起的局部组织红肿疼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江晓娟 《新中医》2016,48(8):262-26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4例在本院使用静脉留置针后出现静脉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50%硫酸镁溶液湿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局部冰敷及马铃薯片外敷。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后疼痛和红肿的消除时间,以及统计治疗5天后患处静脉再次穿刺成功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82.9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和红肿的消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处静脉再次穿刺成功率为82.98%,高于对照组的63.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疗效显著,能快速消除患者局部红肿和疼痛症状,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