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茶叶防癌的免疫调节机理。方法用致癌剂4甲基亚硝胺1(3吡啶)1丁酮(NNK)诱发小鼠肿瘤的实验模型,观察NNK所致小鼠免疫功能的改变及绿茶(GT)、复合茶(MT)和茶多酚(TP)的保护作用。结果小鼠注射NNK后,在观察的4周内,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外周血白细胞化学发光、迟发型变态反应、脾细胞抗体生成细胞数、以及脾NK活性等免疫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高或降低;而GT、MT和TP对所有这些免疫功能的不良改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茶及其成分对NNK诱发小鼠肿瘤过程中早期所致免疫功能的改变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嗜银蛋白在矽肺纤维化过程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索SiO2刺激THP1细胞(具有肺泡巨噬细胞特性的人血单核细胞株)上清液对中国仓鼠肺成纤维(CHL)细胞核仁组成区相关的嗜银蛋白(AgNORs)形成及其增殖的关系。方法通过5个系列浓度(0、50、100、200和500μg/ml)的SiO2刺激THP1细胞培养上清液作用于CHL细胞,采用综合改良AgNORs染色技术,观察其AgNORs形成并计数;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CHL细胞的增殖。结果随SiO2浓度增大,CHL细胞AgNORs颗粒均数、颗粒分散度以及MTT分析A570nm值均相应增大,呈良好的剂量反应关系,并和SiO2尘的肺泡巨噬细胞(PAM)的细胞毒性指数呈高度负相关(r=-0.968,P<0.01)。结论SiO2刺激的THP1细胞上清液可以引起肺成纤维细胞AgNORs含量的改变,并与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SiO2尘PAM细胞毒性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以细胞培养、流式细胞仪DNA含量分析及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我国食管癌高发区磁县居民粮食中优势污染霉菌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和黄曲霉毒素G1(AFG1)对人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结果显示,DON、AFG1处理组淋巴细胞出现了典型的亚二倍体凋亡细胞峰,凋亡百分率与毒素作用时间(DON:2~72小时;AFG1:2~24小时)及剂量(DON:50~2000μg/L;AFG1:3.12~2000μg/L)呈正相关关系。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表明,DON(1000μg/L)、AFG1(1000μg/L)处理24小时淋巴细胞出现特征性的DNA"Ladder"条带。因此表明,DON、AFG1可诱导和促进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4.
采用VA-90气态原子化装置与WFX-1D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联用测定饮料中铅,采用HCl-NaBH4-K3Fe(CN)6体系,经L9(34)正交试验选择最佳实验条件为:NaBH420g/L,K3Fe(CN)6100g/L,HCl1.5ml,氩气流量为0.8L/min。在0~100μg/L范围内,相关系数r=0.9996,回收率为94.1%~107.5%,R·S·D%=3.3~5.2特征浓度和检出限分别为1.29μg/L/1%和0.049μg/L。干扰试验表明,Sn、Hg、Cr、Cu、Mn在500μg/L以下,Zn、As、Fe、Ni、Ag在1000μg/L以下,不干扰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氟化钠(NaF)对大鼠肾脏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及亚硒酸钠(Na2SeO3)对氟肾脏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经饮水加入NaF(15mmol/L)或/和Na2SeO3(15μmol/L)染毒120天,观察氟在机体的蓄积、排泄,尿酶活性及肾脏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变化。结果氟染毒后,大鼠血氟水平、尿氟水平、骨氟含量,尿谷氨酰转肽酶(γGT)、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及肾脏活性氧自由基(OFRS)相对浓度、脂质过氧化降解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升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GSH含量显著下降。同时补加亚硒酸钠,可促进尿氟排泄,降低血氟水平及骨氟含量,降低尿酶γGT、NAG、SDH活性和肾脏OFRS、MDA含量,同时提高肾脏GSHPx活性,但对GSH含量影响不显著。结论氟化钠引起肾脏损伤与其诱导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有关,亚硒酸钠对氟化钠致肾脏毒性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6.
硒和维生素E对人白血病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敬  张军 《营养学报》1998,20(3):312-317
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法,流式细胞术(FCM)研究硒和VE对人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和非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结果:Se(5~11μmol/L)对于HL-60,K562细胞的增殖均有显著性抑制作用,FCM表明,在Se(8μmol/L)作用6~72h后,HL-60和K562细胞分别出现G1和S期阻滞现象。VE在100~300μmol/L范围内对HL-60细胞具有显著性抑制作用,而在10~300μmol/L范围内对K562细胞同样具有显著性抑制作用,且呈剂量相关效应。VE(100μmol/L)作用6~72h后,HL-60,K562细胞分别被阻滞于S期和G1期。值得注意的是Se与VE对HL-60和K562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恰恰相反。结论:硒的抗癌作用和VE的抗癌作用是互补的,不能互相替代  相似文献   

7.
用吐温80-乙醚(TE)法、蔗糖-丙酮(SA)法、丙酮-乙醚(AE)法分别从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感染的Vero-E6细胞培养和乳小白鼠脑组织中制备病毒血凝素(HAN),定量对比证明其制备效果,结果无明显差异。粗制HAN经高压液相色谱(EPLC)纯化,有4个洗脱峰,血凝活性物质存在于峰1。纯化HAN在SDS-PAGE中呈单一区带,分子量56.6KD,HAN相对含量79.6%。纯化HAN在蔗糖密度梯度液中有一条1.15~1.16g/cm3的沉淀,粗制HAN有3条沉淀。电镜观察纯化HAN中为大小相等的球状颗粒。粗制HAN的高密度沉淀中可见到病样颗粒。对几种常用消毒剂、氧化剂、去垢剂对HAN的灭活作用做了实验对比观察。  相似文献   

8.
王会艳  孙旭明 《卫生研究》1999,28(2):102-104
以细胞培养、流式细胞义DNA含量分析及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我国食管癌高发区磁县居民粮食中优势污染霉菌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和黄曲霉毒素G1(AFG1)对人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结果显示,DON、AFG1处理组淋巴细胞出现了典型的亚二倍体凋亡细胞峰,凋亡百分率与毒素作用时间(DON,2-72小时;AFG1;2-24小时)及测量(DON;50-2000μg/L  相似文献   

9.
应用LSAB免疫酶标法,对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和癌变细胞PCNA、P53、EGFR的表达进行了半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异型增生阶段,P53、EGFR基因就已不同程度地发生突变或被激活,小区内PCNA的密集表达显示出部分细胞已进入持续增殖阶段,而且上述变化皆随着异型增生程度的加重而更加显著。(2)那些在重度异型增生和少数中度异型增生时出现的灶状密集的PCNA阳性表达细胞、P53、EGFR基因的强阳性表达及EGFR分布失去极性的阳性表达细胞不可忽视,它们极有可能正处于早期癌变阶段。如果三种标志物伍用,可以通过检测膜、浆、核三处抗原而更有助于我们判断异型增生细胞的发展趋势,并可作为判断早期癌变的一个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0.
在模拟海拔6000m低氧实验条件下,观察了双后足冻伤对大鼠新鲜血浆和致冷血浆中冷凝蛋白(CIP)含量的影响。冻前平原冻伤组(FN)和急性缺氧冻伤组(FAH,冻前在模拟6000m高度停留4h)大鼠新鲜血浆中CIP含量分别为109.1±8.9μg/ml和110.1±6.2μg/ml(P>0.05),明显低于缺氧习服缺氧冻伤组(FHAC,模拟6000m高度每日停留4h,共4周)的135.6±7.6μg/ml(P<0.05)。冻后4、24、48和72h,FN、FAH和FHAC三组大鼠新鲜血浆和致冷血浆中CIP含量均明显增高,除个别时间点外,FAH和FHAC组新鲜血浆中CIP含量均高于FN组。FN、FAH和FHAC三组大鼠致冷血浆中CIP含量均比相应时间点新鲜血浆中CIP含量约高3倍以上。上述结果表明CIP可能是一种应激蛋白,缺氧习服、冷损伤、冷冻过程中的低氧暴露及血浆冷藏均可使CIP生成增多。  相似文献   

11.
我国部分地区献血员庚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佑春  庄辉 《中国公共卫生》1997,13(11):657-658
用蛋白工程的方法,合成了庚型肝炎病毒(GBVC/HGV)NS3区一段多肽,并用该条多肽初步建立了抗GBVC/HGV酶联免疫试验方法(EIA)。用该法检测我国部分地区2870份HBsAg和抗HCV均阴性的健康献血员血清。结果:抗GBVC/HGV的流行率为3.48%(100/2870)。其中100份抗GBVC/HGV阳性血清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GBVC/HGVRNA的阳性率为62.0%(62/100)。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不同人群及各型肝炎病人庚型肝炎感染检测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应用酶联免疫试验(EIA)检测抗HGV、HBsAg、抗HBs、抗HBc和抗HCV,对抗HGV阳性的部分标本进一步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法(RTnPCR)检测HGVRNA。结果各类人群及肝炎病人抗HGV阳性率分别是:一般人群10%(4/395),献全血员36%(10/278),某单采浆点人群129%(70/541),静脉毒瘾者135%(22/162),血透析病人214%(12/56),HBsAg携带者120%(3/25),慢性乙型肝炎病人262%(11/40),慢性丙型肝炎病人125%(17/136),肝硬化病人364%(4/11),慢性非甲戊型肝炎病人188%(3/16)。提示献血员、静脉毒瘾者、血透析病人及HBV或HCV感染者是HGV感染的高危人群;HGV常与HBV或HCV重叠/联合感染,也可单独感染;HGV是非甲戊型肝炎的致病因子之一。抗HGV阳性者中HGVRNA检出率为66%(64/97),提示抗HGVEIA可用于HGV感染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同型半胱氨酸诱发鸡胚神经管畸形及叶酸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2,自引:8,他引:14  
李勇  汤健 《卫生研究》1998,27(6):372-376
为了揭示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否能导致胚胎发生神经管畸形(NTDs)和可能的致畸机制及验证叶酸和VB12的干预效果,本研究应用鸡胚致畸试验、扫描电镜观察、尼罗兰盐活体染色、原位DNA片段末端标记、甲基绿—派若宁染色显示核酸法、叶酸和B12干预实验等方法检测了用HCY(0~16μmol/胚胎)的不同胚龄胚胎1274只。结果显示HCY对神经胚形成期和器官形成期的胚胎均有显著的致畸性并呈剂量-反应关系(P<0.0001),鸡胚发生NTDs的主要表现是露脑,裂脑和脊柱裂。首次发现HCY能诱发神经系统细胞凋亡过度,其部位与NTDs发生部位相吻合。HCY能抑制卵黄囊血管分化;损伤羊膜组织及细胞超微结构,如微绒毛变短,胞膜上出现空洞样变等。注射5μg叶酸明显拮抗HCY(8μmol/胚胎)的致畸性,NTDs发生率由43.5%降至0(P<0.05);注射1μgVB12不能明显保护胚胎(P>0.05)。本研究结果说明HCY能诱导胚胎发生NTDs;细胞凋亡在NTDs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叶酸能有效地预防NTDs;HCY自身所诱发的NTDs可能是多种机制相互作用或联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应用稳定表达CYP2B6的转基因细胞系CHL-2B6对一组前致突变物/致癌物进行双核微核试验,同时以母细胞系CHL为对照,结果表明:5种前致突变物NNK、DEN、NM、MBI和CP均能诱导CHL-2B6细胞的徽核率显著增加,其中NNK、CP和AFB1具有剂量-反应关系,在最高受试浓度微核率约增加3~8倍。显示转基因细胞系CHL-2B6在化学致癌物的遗传毒理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对苯二甲酸接触工人尿酶及微球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127名TPA作业工人进行动式个体采样,并留取127名TPA作业工人当日工前工后尿样和70名对照工人的工前尿。对尿样中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N乙酰βD氨基葡糖苷酶(NAG)活性以及尿TPA、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TPA接触组尿GGT、ALP、LDH、NAG活性以及尿α1MG、β2MG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别,而5~mmol/mol.Cr尿TPA负荷组工人尿β2MG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升高(P<005),尿β2MG与尿TPA负荷量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尿TPA水平对尿酶活性、α1MG均未产生明显影响。不同累积接尘量和不同工龄的工人尿酶和微球蛋白无明显差异。提示TPA对肾实质可造成一过性可逆性影响,尚不能说明肾实质受到器质性损伤。  相似文献   

16.
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单克隆抗体在免疫学、医学、生物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能够对甲型肝炎病毒(HAV)感染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快速诊断试剂,我们建立了HAV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1)材料:甲型肝炎病毒为龙甲-25株(HAVLA25)本室细胞传代获得;纯系BALB/C小鼠,鼠龄6~8天,购于中国兽医研究所;骨髓瘤细胞株X68Ag653;RPMI1640购于Sigma公司;MDNOAb-IDTMMOUSE、EIAKIT美国产。(2)抗原的制备:…  相似文献   

17.
大气颗粒提取物的致突变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五段分级采样器采集太原某焦化厂厂区大气颗粒物,用液相色谱测定不同粒径颗粒物上5种多环芳烃(PAH)的含量,并用Ames试验及CHL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试验,观察不同粒径颗粒提取物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5种PAH浓度均很高,芘为14.89μg/100m3、为19.35μg/100m3、苯并(a)蒽(BaA)为18.9μg/100m3、为114.67μg/100m3、苯并(a)芘(BaP)为15.9μg/100m3。47~70%的PAH富集在≤2μm细颗粒上,其质量中值直径芘、、BaA、、BaP分别为2.2、2.1、1.6、1.9、1.3。Ames试验和SCE试验结果均表明,分级颗粒粒径愈小其提取物致突变作用愈强。  相似文献   

18.
抗氧化剂对黄曲霉毒素染毒的转基因小鼠肝肿瘤的防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抗氧化剂2,3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BHA)对黄曲霉毒素(AFB1)染毒的乙型肝炎病毒(HBV)转基因小鼠肝肿瘤发生的防护作用。方法对AFB1染毒和未染毒的49只转基因小鼠与48只非转基因小鼠,测定肝醌还原酶(QR)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肝丙二醛(MDA)含量、肝氧自由基浓度(OFR)。结果染毒的转基因小鼠BHA组肝腺瘤发生率17%,癌变率0,显著低于普通饲料组的肝腺瘤发生率(67%)和癌变率(22%)。与普通饲料组比较,BHA使肝OFR和MDA含量显著降低;BHA组肝QR和GST活性平均升高3~7倍。结论BHA能显著诱导肝脏生物转化Ⅱ相酶活性,清除氧自由基,抑制变异肝细胞生长,可能与抑制或延缓小鼠肝癌的发生、发展进程有关  相似文献   

19.
对苯二甲酸亚慢性肾毒效应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对苯二甲酸(TPA)亚慢性毒性并为制定其卫生标准提供依据,以5000、500、50mg/kg3个剂量TPA对SD大鼠连续染毒90天,动态观察大鼠血清酶(AST、GPT、ALB、ALP、NAG、GGT)和尿酶(AST、ALP、NAG、GGT、α1-MG)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30天时,5000mg/kg剂量组尿α1-MG、NAG有一过性升高(P〈0.05),500、50mg/kg剂量组ALP  相似文献   

20.
N-端融合蛋白对重组HBeAg抗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 N- 末端融合蛋白对大肠杆菌中表达的 H Be Ag 抗原性的影响。方法 用 P C R 法,从抗- H Bc( + ) 血清标本中获得 H B V Pre c - c 基因片段,将其插入质粒 Trc99 A,重组成亚克隆 P H B I。以 P H B I为模板,扩增获得编码乙肝病毒核心蛋白1 ~140 氨基酸的基因片段,加上终止信号,分别插入质粒p G E X- 2 T 和 Trc99 A 中,各自转化后,以 I P T G 诱导,大肠杆菌表达插入基因。以 E L I S A 和 S D S- P A G E 方法测定表达产物的分子量和 H Be Ag 、 H Bc Ag 滴度。结果 在 I P T G 诱导下,大肠杆菌中分别表达 N- 端融合的 G S T- H Be Ag 融合蛋白和非融合 H Be Ag 蛋白。分子量各为41000 D 和15000 D。培养裂解物经 E L I S A 测定,融合蛋白 H Be Ag : H Bc Ag 的滴度比为256 :1 ,非融合蛋白为16 :1 。结论  N- 端融合蛋白 G S T- H Be Ag 抗原性更接近血清 H Be Ag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