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迅速增高,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本文作者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现中药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理气止痛的“内膜异位方”可改善病灶的血液循环,促使孕激素到达异位内膜部位,提高疗效,且可避免孕激素引起的突破性出血,而激素药物的运用又可缩短中药的疗程,30例内膜异位症治疗结果,临床总有效率80%,疗效平均3.4个月。  相似文献   

2.
许燕飞 《中国中医急症》2013,(12):2109-211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98例急性胰腺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及单纯西医组各49例,单纯西医组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应用抗生素及营养支持,应用生长抑素及制酸药物等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单纯西医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胃管注入或低压灌肠。结果中西医结合组腹痛缓解时间、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胃肠减压时间短于单纯西医组:其治疗10d总有效高于单纯西医组;住院时间低于单纯西医组。结论急性胰腺炎采用中药与西药协同治疗.针对急性胰腺炎发病的各个环节,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牙周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怀玉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9):1825-1825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牙周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近两年用不同方法治疗牙周炎的疗效差异的临床资料。对照组30例,以西医治疗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例,采用西医治疗加中药清胃散、玉女煎、固齿丸辅助治疗。结果 对照组治愈10例,占33.3%;中西医结合组治愈20例,占66.7%。两组在治疗效果上有显著差异。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牙周炎可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仇洪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1):143-14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采用抗病毒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分型加用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强的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小金胶囊,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优于对照组的77.42%;观察组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均明显快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可明显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新方法。方法:将63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药组,分别给予中药复方,吗丁啉和中西药联合治疗,疗程4周。观察临床疗效和胃内残存率的变化。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68.1%,西药组为65%,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西药组为85.7%,疗效高于其他两组(P〈0.05);中西药组15分钟、30分钟、60分钟胃残余率明显低于中药组和西药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中药复方和吗丁啉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较有效的药物,中西药联合应用可提高治疗该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等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三七粉、白及粉、大黄粉.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泻火消瘿颗粒治疗甲亢(Graves病)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将临床符合西医诊断“甲亢(Graves病)”又符合中医“阴虚火旺证”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西药对照组和中西结合组,进行了3个月的疗效观察。对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血清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相关抗体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中西结合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异常的甲状腺功能等方面优于西药治疗组。并且可减少因药物所致副作用的产生机率。结论: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甲亢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药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颈癌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化疗药物瘤周注射、中药局部外敷及口服中药方剂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完全缓解53例(67.09%),部分缓解17例(21.52%),好转6例(7.59%)。结论采用局部化疗及局部中药涂敷的方法,可以使癌组织具有较高的药物浓度,化疗药物可以沿癌组织浸润的方向渗透,中药扶正治疗既可提高机体的抗肿瘤能力,又可以抵消上述治疗的毒副反应,从而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该疗法疗效可信,值得临床广泛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2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对中晚期食管癌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3例患者,使用内镜下治疗,清除坏死组织,扩张狭窄食管,并可在病灶局部注射化疗药物;辅以中药汤剂。结果:23例患者中21例完成治疗,好转21.6%,显效62.1%,总有效率83.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可解除患者临床症状,短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王亚军  郭永明  郭义 《中国针灸》2010,30(6):509-512
就解释性和实用性两种不同类型的针灸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概念、联系,以及对针灸临床研究的启示进行了阐述,二者存在研究目的、对照方法、治疗措施、回答的问题不同,解释性研究可以增加对某一治疗的机制的认识,实用性研究的结果则可直接在临床加以应用,指出两种研究对建立符合中医特色的针灸临床疗效评价的方法论和实践都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加强临床教学质量监控提高临床教学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中医临床教学需要科学制定临床教学管理制度,包括制订并严格执行临床教学管理文件,以制度化促进临床教学管理规范;落实临床教学质量管理工作,规范带教行为、实施临床质量、临床教学质量双检测;加强教学质量评估的检测功能,提高临床科室教学质量.充分发挥临床带教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结果临床教学质量有所提高,毕业生临床实践考试成绩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处妊娠(CSP)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对5例CSP均实行药物保守治疗。结果:5例全部保守治疗成功,无1例子宫切除。结论:剖宫产术后早期妊娠伴阴道不规则出血,要警惕CSP发生,确诊后禁忌清宫,足量的药物保守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锐 《针灸临床杂志》2004,20(10):30-31
笔者在针灸临床实践中认识到,运用常规的取穴和针刺方法治疗一般病证是确实有效的,但是对于某些年龄较大,病程较长,或兼有肾虚表现的患者,在运用常规取穴和针刺方法的基础上,施以补肾培元法能显著提高疗效,并防止病情复发.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显著超过以往排便频率、粪质稀薄,每日排粪量超过200g,或是含有未消化食物或是脓血,而慢性腹泻是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的腹泻或是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慢性腹泻作为消化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上以排便次数增多、糊状便或稀水样便为其主要特征.据大量文献资料报道由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压力加大等因素的影响,慢性腹泻的患病率呈现出一种有增无减的状态,同时加上该病具有病程长、易反复等特点,因此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极大影响,所以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对该病的临床治疗观察与研究,现总结与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绞股蓝皂甙的药理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葫芦科植物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 Makin)为多年生落叶草质藤本绞股蓝属植物,又名七叶胆、甘茶蔓、七叶参等,早在我国《救荒本草》中已有记载。现代药理证明绞股蓝的主要药效成分为绞股蓝皂甙,其具有抑制肿瘤、防止衰老、降低血脂、增强免疫、防治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保护心脏和肝脏、降低血糖、镇静止痛及抗溃疡等药理作用,从而使绞股蓝在治疗气管炎、传染性肝炎、劳肌虚损以及防治神经、循环、血液、内分泌、消化系统疾病等方面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在医疗改的形势下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培养和提高临床实习护生的综合能力,建立科学的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体系,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方法:建立和完善临床护理带教管理组织,加大带教组长和带教老师的选拔和培训,完善临床护理带教质量评价体系。结果:建立了一支优秀的临床护理带教队伍,教师素质得到大大提高,护生的护理操作技能、沟通交流能力、健康教育能力等得到了明显提高。达到了教学互长的目的。结论:建立科学的临床护理带教管理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临床护理带教活动是提高临床护量带教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糖尿病患者中,除少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胰岛素减少外,大多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的血浆胰岛素含量正常或升高,由于胰岛素不仅参与糖代谢以控制血糖水平,还参与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糖尿病低血糖症是在老年人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并发症,并且在临床上易误诊。因此,糖尿病不仅仅表现为糖代谢紊乱,往往也合并有脂代谢紊乱。及时发现和处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赵婷  吴萍  李勇  连凤梅  刘萍  乔洁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24):4880-4882
随着国内外对于药物临床试验的要求不断提高, 质量成为药物临床试验的重中之重。如何从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角度加强对临床试验的组织监管和质量控制, 是机构的重要职能, 也是今后发展的长远目标。笔者以本单位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历年质量核查的结果为基础, 总结了目前新药临床试验质量控制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分析了其可能产生的根源, 并提出了解决的建议。加强机构的质量控制, 完善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相关切实可行的SOP, 必将有利于多中心临床试验工作的规范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