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目的:分析肛门内外括约肌部分联合切断术治疗陈旧性肛裂74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74例行陈旧性肛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后位切扩术或侧位切扩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后侧位内外括约肌部分联合切断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门内外括约肌部分联合切断术应用于陈旧性肛裂的治疗中,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肛肠科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赵生元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0):670-670
目的观察肛裂原位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6例陈旧性肛裂采用扩肛后肛裂原位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术后配合中药坐浴。结果治愈171例,好转5例,无复发病例,一次性治愈率达97%,创面愈合时间5 d~15 d,平均9 d.结论肛裂原位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等优点,术后配合中药坐浴,可进一步减轻肛门部位的疼痛,缩短伤口愈合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改良肛门括约肌后位切断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运用改良肛门括约肌后位切断术治疗陈旧性肛裂患者40例,并与肛门括约肌后位切断术进行临床对比研究,比较二者在术后第10天的临床疗效及创面愈合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75%,对照组为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8.76±3.20) d,对照组为(11.14±3.12) 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改良肛门括约肌后位切断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疗效确切、疗程短,便于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纵切横缝加原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陈旧性肛裂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5例)采用纵切横缝加原位内括约肌切断术,对照组(25例)采用肛裂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愈合时间、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痊愈,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肛门失禁及复发病例。结论纵切横缝加原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在术后疼痛、切口愈合时间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梁戎 《中外医疗》2011,30(3):89-89
探讨侧方内括约肌挂线术与切断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疗效,分别采用2种方法治疗陈旧性肛裂各60例,2组患者在治愈率、术后切口疼痛、便血、尿潴留、肛门控便功能、切口感染程度及是否需二次手术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侧方内括约肌挂线术治疗陈旧性肛裂切口感染轻,无需二次手术,安全性高,易操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计陈旧性肛裂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陈旧性肛裂176例。结果 切口愈合时间3~6天,术后疼痛时间3~7天,治愈率98.9%,随访6~12个月未复发。结论 采用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陈旧性肛裂,切口愈合快,疗程短,病人痛苦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肛裂切除术联合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对肛裂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6例肛裂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肛裂切除术联合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肛裂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镇痛药物用量少,伤口愈合时间短,术后疼痛评分低,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肛裂切除术联合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肛裂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镇痛药物用量少及康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肛裂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肛裂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肛裂切除术与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对照组仅给予肛裂切除术。记录两组患者VAS疼痛指数、服用止痛药曲马多的剂量、伤口愈合时间、肛门形态与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全部治愈,均未发生肛门失禁,在伤口愈合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AS疼痛指数及服用止痛药的剂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肛裂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联合中药对肛裂的治疗效果。方法:肛裂患者80例,观察组(40例)予肛裂切除术与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术后予中药治疗,对照组(40例)予肛裂切除术,术后常规处理,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全部治愈,均未发生肛门失禁等严重并发症,伤口愈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VAS疼痛指数及止痛药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配合中药熏洗、坐浴治疗与生肌玉红膏外敷的方法在肛裂患者的治疗中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肛裂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肛裂切除术与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对照组仅给予肛裂切除术.记录两组患者VAS疼痛指数、服用止痛药曲马多的剂量、伤口愈合时间、肛门形态与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全部治愈,均未发生肛门失禁,在伤口愈合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AS疼痛指数及服用止痛药的剂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肛裂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肛裂应用肛裂切除加外括约肌部分切断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2013年收治的慢性肛裂患者306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102例。A组接受单纯肛裂切除术治疗;B组接受肛裂切除联合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C组接受肛裂切除术联合外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并比较3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后,A组总有效率为52.9%,B组总有效率为97.1%,C组总有效率为98.0%。B组和C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肛裂患者应用肛裂切除加外括约肌部分切断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邱光明 《当代医学》2014,(13):62-63
目的:探讨改良肛裂切口扩创术在陈旧性肛裂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009年1月~2012年12月广东省河源市人民医院94例陈旧性肛裂I期及I I期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47)。对照组采用常规肛裂侧位内括约肌切断手术进行手术,观察组采用改良肛裂切开扩创术进行手术,术后均进行药物辅助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分期治愈情况、疼痛比较、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肛门功能。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χ2=4.810,P=0.028);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分别为(4.67±2.64 vs 5.09±2.79)、创面愈合时间(15.3±2.09)d vs (16.8±2.34)d,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随访均未发现肛门不完全性失禁以及肛门狭窄等不良并发症。结论改良肛裂切口扩创在陈旧性肛裂治疗中疗效确切,拥有更高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外痔皮瓣覆盖肛裂创面或皮瓣带蒂移植,结合内括约肌侧切治疗肛裂126例,全部治愈。该术式具有疗效好,疼痛轻,愈合时间短,且能显著改善内括约肌痉挛,而不影响肛门功能,无后遗症和其它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克服侧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后发生不同程度肛门失禁的缺点,探讨亚甲蓝注射加肛窦切开引流术对肛裂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用0.1%亚甲蓝作肛门浸润注射加肛窦切开引流术治疗肛裂,对照组用侧方切断肛门内括约肌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100%,术后治疗组肛管静息压为7.7061±0.7226,对照组肛管静息压为5.7205±0.4215,两组比较p<0.05,该方法可避免切断肛门内括约肌并治愈肛裂;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为20.2天,对照组平均治愈时间为24.5天,对照组治愈率100%。结论亚甲蓝加肛窦切开引流术治疗肛裂可缩短治愈时间,并且避免了肛门失禁的发生,该方法治疗肛裂疗效好。  相似文献   

15.
杨绍明 《河北医学》2014,(4):557-560
目的:观察A型肉毒素内括约肌注联合小切口切扩引流术治疗Ⅱ、Ⅲ期肛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90例Ⅱ、Ⅲ期肛裂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30倒,治疗组给予A型肉毒索内括约肌注联合小切口切扩引流术,对照组给予传统肛裂切除术联合肛管内括约肌切断术,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5。O%)明显高于时照组(83.3%),手术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阎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愈合后瘢痕面积明照小于对雕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远低于对照纽(13.2%),术后24h疼痛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纽(P〈0.05)。结论:A型内毒素内括约肌注联合小毛。口切扩引流术治疗Ⅱ、Ⅲ期肛裂较传统手术效果理想,且具有术后恢复快、疼痛轻、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前治疗陈旧性肛裂手术目的在于松解痉挛肌组织,恢复局部血液循环,减少术后并发症。内括约肌切断术仍是肛裂手术的金标准,目前,对于手术中切口位置的争议仍多集中在后位与侧位,内括约肌切断范围及长度与术后风险相关,术后创面开放还是闭合直接影响手术疗效。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肛裂仍存在一定风险,需要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及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探讨肛裂更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随机将64例肛裂分为两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肛裂后位切除横缝术,对照组采用肛裂后位切除术,观察术后并发症及恢复情况等,结果:64例全部治愈,治疗组在术后并发症,创面愈合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肛裂后位切除横缝术治疗陈旧性肛裂优于肛裂后位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肛门内括约肌切断、分段齿状外剥内扎、肛门皮瓣整形三联手术治疗急性嵌顿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嵌顿环状混合痔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三联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治疗,并对二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肛缘水肿、肛缘愈合时间、肛门狭窄、术后尿潴留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伤口愈合时间,术后疼痛,肛缘水肿,肛门狭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肛门内括约肌切断、分段齿状外剥内扎、肛门皮瓣整形三联手术治疗急性嵌顿环状混合痔能迅速减轻患者痛苦,创面恢复快,无明显后遗症及并发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