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诊所式教学方法是在案例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应用于中医学实践的教学方法,中医学传统的师承教育采用的几乎就是这种模式。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中医学类专业三个年级学生的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应用了诊所式教学方法。结果表明,教师及学生对诊所式教学方法评价较高,实验组学生的中医内科学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或P〈0.01)。诊所式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记忆、提高学习效果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医学营养学教学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医学营养学》教学现状,从教学手段、课程结构、教学基地、实验教学等方面探讨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医学生《医学营养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方法:以2005~2006级医学本科生为对象,实施以下改进措施: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及重视程度,优化教学内容,引进问题导入式研究型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技能的培养等。结果:《医学营养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得到学生与教师的肯定,学生学习主动性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均有提高。结论:《医学营养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是有益的尝试,但学生需具备从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医学影像学临床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基于讲授学习的教学方法在长期医学教育实践中显现出较多弊端。随着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多种新型教学方法不断涌现。本文结合临床教学工作实际,总结目前应用在医学影像学临床带教中的各种新型教学方法,如:导师制、PBL、CBL、TBL、RBL、翻转课堂、循证医学、移动信息平台及阶梯考核教学法,并思考其联合应用的方法及意义。  相似文献   

4.
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入手,探讨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如何同医学应用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处理医学信息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医学伦理学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实践课引入医学伦理学教学中.实践表明: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设置实践课的教学方法可提高学生学习医学伦理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医学伦理学理论的理解和记忆,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在高等医学专科学校口腔医学专业学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选择丽水学院2009级、2010级三年制口腔医学专业93名学生为实验组,2008级三年级制口腔医学专业81名学生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结合教师讲授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结束后,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通过以问题为基础学习结合教师讲授的教学方法,实验组学生认为各方面能力均得到了明显提高;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以问题为基础学习结合教师讲授的教学方法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口腔医学专业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赵宏   《中国医学工程》2013,(5):188-189
目的讨论循证医学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方法对我科四年内入科实习的学生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和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比较学生学习效果,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对待循证医学教学模式的态度。结果学生出科考试的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均有显著提高,学生对待循证医学的教学模式具有积极态度。结论循证医学的教育模式,培养了学生对待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习效果,并且提高了学生创新精神,对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在今后的生理学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学生能很快适应临床教学和实践,满足国际医学的教育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应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采用双语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模式,应用科研式教学法和病案教学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实践教学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医学心理学教学质量。方法以青岛大学医学院1999年级1、2班作为实验班,3、4班作为对照班,实验班采用教师讲授结合临床实践的教学方法,实践课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形式(PBL教学法);对照班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根据统一命题考试、统一阅卷的考试成绩及自制医学心理学实践教学临床效果评估问卷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考试成绩中基础知识部分得分无显著性差异(t=1.61,P>0.05),而总分及案例分析题得分有显著性差异(t=6.86、3.75,P<0.001);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自制医学心理学实践教学临床效果评估问卷评估得分有显著性差异(t=3.60,P<0.001)。结论加强医学心理学实践教学在不影响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不仅提高了案例分析的能力,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实习意识和能力,有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互动式教学方法在医学实习生耳鼻喉科实践学习中的教学价值。方法传统教学方法组为对照组,互动式教学方法组为观察组,对照分析两种教学模式对实习医师临床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积极性、思维能力及技能操作能力的提高等的效果。结果互动式教学方法组学生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学习积极性及思维、讨论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学生学习成绩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互动式教学方法在医学实习生带教教学中具有教学效益高、促进学生主动性、提高医学生学习动机及成绩等优势。  相似文献   

11.
浅谈提高外科手术学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科手术学教学是医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外科手术学教学,使学生建立起严格的无菌观念和熟练的手术基础操作,学会外科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等基本操作技能,并培养学生在手术过程中的相互协作精神,为临床实习及毕业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基础。外科手术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亟持改革,将外科手术学与临床外科实践相结合,对于培养合格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摘要病理实验教学是病理学课程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病理实验教学的效果好坏直接决定了学生对病理学课程理论教学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能否学好后续临床课程的关键。湖南省某医学院校在病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教学资源缺乏;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资源大量损耗;师生互动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病理实验的教学质量。为此,针对这些问题,湖南省某医学院校采用了多元化教学方法,构建虚拟资源库、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并将虚拟切片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病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的发展和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医学院校人际关系与交往艺术选修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方法 采用教师讲授与演示相结合、案例分析法、模拟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实践训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对选修本门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教学效果.结果 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感到满意,认为教学内容实用,扩展了他们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提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结论 医学院校开设人际关系与交往艺术课程非常必要,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奠定良好的人际交往认知基础,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懂得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知识;而教师良好的教学艺术及行为,以及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出现顺应了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与要求。在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班教学中,授课教师针对培养目标设计课程内容,采用多种授课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医学院校人际关系与交往艺术选修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方法 采用教师讲授与演示相结合、案例分析法、模拟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实践训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对选修本门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教学效果.结果 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感到满意,认为教学内容实用,扩展了他们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提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结论 医学院校开设人际关系与交往艺术课程非常必要,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奠定良好的人际交往认知基础,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懂得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知识;而教师良好的教学艺术及行为,以及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医学院校人际关系与交往艺术选修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方法 采用教师讲授与演示相结合、案例分析法、模拟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实践训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对选修本门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教学效果.结果 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感到满意,认为教学内容实用,扩展了他们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提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结论 医学院校开设人际关系与交往艺术课程非常必要,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奠定良好的人际交往认知基础,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懂得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知识;而教师良好的教学艺术及行为,以及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医学院校人际关系与交往艺术选修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方法 采用教师讲授与演示相结合、案例分析法、模拟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实践训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对选修本门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教学效果.结果 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感到满意,认为教学内容实用,扩展了他们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提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结论 医学院校开设人际关系与交往艺术课程非常必要,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奠定良好的人际交往认知基础,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懂得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知识;而教师良好的教学艺术及行为,以及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医学院校人际关系与交往艺术选修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方法 采用教师讲授与演示相结合、案例分析法、模拟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实践训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对选修本门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教学效果.结果 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感到满意,认为教学内容实用,扩展了他们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提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结论 医学院校开设人际关系与交往艺术课程非常必要,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奠定良好的人际交往认知基础,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懂得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知识;而教师良好的教学艺术及行为,以及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医学院校人际关系与交往艺术选修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方法 采用教师讲授与演示相结合、案例分析法、模拟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实践训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对选修本门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教学效果.结果 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感到满意,认为教学内容实用,扩展了他们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提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结论 医学院校开设人际关系与交往艺术课程非常必要,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奠定良好的人际交往认知基础,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懂得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知识;而教师良好的教学艺术及行为,以及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医学院本科生流行病学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的授课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探讨 PBL 教学方法在流行病学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进一步提高流行病学的教学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计信度、效度较好的 PBL 教学质量评价问卷,选取某大学医学院参与流行病学 PBL 课程的本科生开展问卷调查分析及授课反馈。结果流行病学PBL 教学方法在临床医学本科生的教学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可以很好地掌握本次课程的重要知识点,而且大部分学生对 PBL 教学予以支持。结论 PBL 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有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