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丁咯地尔致皮疹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70岁,于2008年1月因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入院,并伴有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脑梗塞.入院查体:BP140/70mmHg,神清语利,皮肤无色素沉着脱失,无黄染,未见皮疹,出血点淤斑.本例患者无药物过敏史.为改善患者微循环,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50ml加丁咯地尔注射剂200mg,每日一次.次日再输液时,出现皮肤红疹、嘴唇发麻的症状,由于当时患者只有丁咯地尔一组输液,因此考虑为丁咯地尔所致药疹,立即停液,给予地塞米松5mg肌肉注射,并吸氧. 20分钟后查:患者皮肤颜色恢复正常,血压120/70mmHg,心率78次/分钟,律齐,患者未诉明显不适.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65岁.因反复胸闷气短5年,加重2周于2009年3月14日入院.5年前曾被诊断为冠心病,平素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治疗有效,无药物过敏史.查体:血压:100/60mmHg(1 mmHg=0.133 kPa),口唇无紫绀,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罗音,心率70次/min,律齐,无杂音,心电图提示:慢性冠脉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65岁.因反复胸闷气短5年,加重2周于2009年3月14日入院.5年前曾被诊断为冠心病,平素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治疗有效,无药物过敏史.查体:血压:100/60mmHg(1 mmHg=0.133 kPa),口唇无紫绀,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罗音,心率70次/min,律齐,无杂音,心电图提示:慢性冠脉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4.
1 病历介绍 患者,32岁,因停经32周,规律腹痛4 h入院.患者既往健康,月经规律,此次妊娠未定期产检.8 a前顺娩一女活婴,现健康.入院查体:T 36.2℃,BP 110/70 mmHg(1 mmHg=0.133 kPa),心肺无异常,无水肿.产科检查:宫高28 cm,腹围98 cm,胎心126次/min,消毒阴道检查:宫颈消失,宫口开大6 cm,臀位,未破膜,胎胞充盈,骨软产道无异常.  相似文献   

5.
1病历介绍患者,男,48岁,因发现心电图异常3个月就诊。平素患者无胸闷、胸痛、头昏、乏力、黑蒙、晕厥,无活动后气促及呼吸困难等,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史。体格检查:血压110/70 mmHg(1 mmHg=0.133 kPa),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呼吸音清晰,  相似文献   

6.
1 病历介绍 患者,女,40岁,已婚,农民,住宁夏隆德县桃山乡大坪村.以"双眼视物模糊1周"为主诉.于2006年2月12日就诊眼科.患者于3个月前出现双眼轻度视物模糊,未引起注意,最近1周双眼视物模糊突然加重,伴头痛头晕.既往身体健康无眼疾.24岁结婚,生一男一女健在.无原因月经停止8 a.家族中无类似患者,无传染及遗传眼病史.入院后查体:T 37℃,P 70次/min,R 18次/min,BP 110/70 mmHg(1mmHg=0.133 kPa),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楚,问答切题.自动体位查体合作.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头颅正常大小,五官端正.甲状腺不肿大.双肺呼吸音清,心率齐无杂音.肝脾不肿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均未引出.眼科检查:双眼裸眼视力右0.2,左0.2,眼睑无肿胀,结膜无充血,角膜透亮.  相似文献   

7.
<正>1病历介绍患者,男,48岁,因发现心电图异常3个月就诊。平素患者无胸闷、胸痛、头昏、乏力、黑蒙、晕厥,无活动后气促及呼吸困难等,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史。体格检查:血压110/70 mmHg(1 mmHg=0.133 kPa),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尖搏动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0.5 cm处可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第三代钙拮抗剂非洛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与副作用。方法 :选择 51例高血压患者 ,入选后停用其他降压药 1周以上 ,然后给非洛地平 5~ 1 0mg,每日 1次共治疗 1 2周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总有效率为 87% ,血压治疗前后SBP由 (2 2 .5± 1 .8)mmHg降至 (1 7± 0 .8)mmHg,DBP由 (1 4 .5± 0 .8)mmHg降至 (1 1±0 .8)mmHg,P <0 .0 1 ;治疗前后LVEF分别为 0 .58和 0 .70 ,FS分别为 2 5 .42 %和 32 % ,P <0 .0 1。结论 :非洛地平能使高血压达满意控制水平 ,且能改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 ,加大剂量或它药联合治疗能适用于重度高血压病 ,无明显副作用 ,且对心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67岁,因间歇性咳嗽、咳痰5年,加重伴气喘、气短1周于2009年4月17日人院,无发热,无咯血,否认既往有药物过敏史.查体:BP125/70mmHg,体重63Kg,精神欠佳,全身皮肤未见皮疹及出血点.口唇发绀,桶状胸,双肺呼吸音  相似文献   

10.
1 病历介绍 患者,女,43岁,因软组织损伤、皮肤表面擦伤来本院急诊科就诊.查体:心肺(-),腹平软,肝肾区无叩痛,血压110/70 mmHg(1 mmHg=0.133 kPa),HR 101次/min,双腿大面积擦伤,无骨折.给予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武汉普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80507)0.6 g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输液2h后,患者出现腰背部酸胀感,尿液呈深茶色,患者并未在意;第2天静滴后,随即出现鲜红色血尿.查体:T 36.7℃,无尿急、尿频、尿痛,尿检见大量红细胞.立即停药,未服任何药物,第3天症状自行消失.  相似文献   

11.
静脉滴注脑蛋白水解物致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引起过敏性休克少见,笔者遇到1例,现将其抢救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病历介绍 患者,女,70岁,因头昏伴双下肢麻木1d就诊.查体:T 37.0 ℃,P 70次/min,R 20次/min,BP 130/75 mmHg(1 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EH)患者不同血压水平对心血管事件(CVD)的影响。方法收集T2DM合并EH患者2 8 0例,将患者按收缩压(SBP)水平分为〉1 4 0 mmHg(1 mmHg=0.1 3 3 kPa)、≤1 4 0 mmHg、SBP≤1 3 0 mmHg、SBP≤120 mmHg 4组,每组70例。分析不同SBP对患者CVD的影响。结果 CVD(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需住院治疗的心衰或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发病率在SBP〉140 mmHg组高于SBP≤140 mmHg、SBP≤130 mmHg、SBP≤120 mmHg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BP≤140 mmHg、SBP≤130 mmHg、SBP≤120 mmHg 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压治疗可降低T2DM合并EH患者CVD发病率,但并非越低越好,SBP≤140 mmHg是一个合适水平。  相似文献   

13.
1 病史 男性患者,70岁,退休工人,因胸闷、胸痛1小时入院. 危险因素:无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不吸烟. 查体:BP100/60mmHg P100次/分,双肺无罗音. 相关检查:心电图V1-V5 I avL ST段明显弓背向上抬高;电解质、肾功能、血常规正常;心肌酶:CK、CK-MB正常,肌红蛋白684、肌钙蛋白I正常.  相似文献   

14.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83岁,因间断发作性胸闷1 a,加重2 d入院.既往抽烟50+a,患慢性支气管炎20+a、高血压5 a.近1 a血压最高升至170/80 mmHg(1 mmHg=0.133 kPa),开始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 2次/d降压治疗,平日血压控制在120/70 mmHg左右.1 a来无诱因频繁发作胸闷、憋气、大汗,有濒死感,吸氧、含速效救心丸后3~5 min可缓解,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口服硝酸异山梨酯10 mg 3次/d,单硝酸异山梨酯30 mg 1次/晚,美托洛尔12.5 mg 2次/d,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 1次/d,症状仍反复发作.入院查体:血压110/70 mmHg,心率64次/min,律齐,两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啰音,腹无异常,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 Ⅱ、Ⅲ、aVF、V1、V2、V3、V4、V5压低0.05~0.1 mV,T V1、V2、V3、V4、V5倒置.  相似文献   

15.
1病史 男性患者,70岁,退休工人,因胸闷、胸痛1小时入院。 危险因素:无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不吸烟。 查体:BP100/60mmHg P100次/分,双肺无罗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降压过程中的理想舒张压。方法将240例患有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根据舒张压水平分为5组:舒张压<70 mmHg(1 mmHg=0.133 kPa)组,70~80 mmHg组,80~90 mmHg组,90~100 mmHg组,>100 mmHg组,观察舒张压控制水平与心肌梗死的关系。结果舒张压与心肌梗死关系呈"U"形曲线,曲线的谷底点为80~90 mmHg(P<0.05)。结论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随舒张压降低而逐渐升高,对于正接受降压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应避免过度降低舒张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侧卧位与仰卧位无创血压测量有否不同.方法:对150例无创血压监测的患者,选用右上肢肱动脉测压法,分别测量仰卧位、右侧卧位、左侧卧位时的血压.结果:仰卧位时收缩压平均128.13±18.97mmHg,右侧卧位时收缩压平均127.31±19.60mmHg,与仰卧位时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左侧卧位时收缩压平均113.66±17.69mmHg,与仰卧位时比较P《0.01,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仰卧位时舒张压平均76.02±12.30mmHg,右侧卧位时舒张压平均77.67±12.15mmHg,与仰卧位时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左侧卧位时舒张压平均61.85±12.21mmHg,与仰卧位时比较P《0.01,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选用右上肢肱动脉测压时,右侧卧位与仰卧位无创血压测量无明显变化,左侧卧位时无创血压测量的结果显著低于仰卧位时无创血压测量的结果,收缩压平均低14.47mmHg,舒张压平均低14.17mmHg.  相似文献   

18.
王慧彪 《中医正骨》2011,23(12):75-75,78
患者,男,18岁,以"高处坠落伤3 d,双下肢疼痛、功能受限"为主诉由外院转入。既往身体健康;入院时呼吸20次.min-1、血压120/70 mmHg、体温36.5℃、心率79次.min-1;心肺听诊均无异常;左下肢踝关节肿胀,内、外踝处压痛、叩击痛阳性,末梢血液循环及皮肤感觉均无异常;右下肢大腿部肿胀,股  相似文献   

19.
由于大动脉弹性减退,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表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可高达200 mmHg以上.舒张压一般在60岁左右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致使脉压增大.临床常见到一些老年人收缩压为180~200 mmHg,舒张压仅60~70 mmHg.中医辨证属于气阴两虚,瘀血阻络型所占比例不少.笔者采用益气养阴,温阳活血法治疗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老年高血压病人,使收缩压降低同时,舒张压基本稳定在≥60 mmHg,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1 病历介绍 患者,女,66岁,汉族,因发现血压高1个月余,加重伴头痛15d入院.1个月余前因头晕测血压 180/100 mmHg(1 mmHg=0.133 kPa),未诊治.此后又出现搏动性头痛,以左颞部为重,门诊查血压210/120 mmHg.发病以来,无眩晕、视物不清,无恶心、呕吐,无意识丧失,无水肿,无血尿,无周期性四肢麻痹,饮食、睡眠可,二便正常.既往体健,无家族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