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病证结合脑梗死动物模型的建立不仅为脑梗死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了实验手段,同时也可以对脑梗死的病因病机进行验证,对中药新药的药效评价做出贡献,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支持。该文通过检索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近十年相关文献,从病机角度总结病证结合脑梗死动物模型的制备现状,并就脑梗死各病机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制备现状进行评价与思考。旨在为今后探索更加完善的病证结合脑梗死动物模型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文献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参照国际循证医学中心随机对照文献质量评价标准,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文献的研究水平。方法采用计算机和手工相结合的方法检索1978年至2009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文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中医学文献索引、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MEDLINE等文献资料库,收集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临床研究随机对照文献,研究了文献的数量、质量、干预措施等。结果共收集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文献1 963篇,其中符合meta-分析要求的文献59篇,Jaded评分大于3分的高质量文献仅1篇;研究总有效率的文献52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8篇、空腹血糖14篇、糖化血红蛋白6篇、血脂11篇、血液流变学18篇;34篇文献使用了中药汤剂,中药使用频次在10次以上者依次为黄芪(28)、地龙(27)、丹参(21)、川芎(20)、生地(19)、当归(18)、水蛭(15)、麦冬(13)、葛根(12)、桃仁(12)、赤芍(11)、石菖蒲(1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较多,但采用随机对照和双盲试验者不多;有限证据显示糖尿病性脑梗死中医多责之于气阴亏虚、瘀血痰浊,中西医结合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钟启凤 《中外医疗》2011,30(23):124-125
目的探讨中医诊治消化系统疾病(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国内较权威的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sic)数据来源,发表的有关消化性溃疡的文献进行分析,下载这些文献的主题词并统计主题词出现的频次,形成主题词共现矩阵,通过分析各类的文献内容,得到该主题的研究热点。结果对1997年至2009年2月间发表的论文进行检索,检索论文共计5380篇。对所检索论文逐篇进行整理,从中共检索出与中医治疗相关的文献1481篇。涉及中药内服治疗的文献839篇,占61.20%;涉及中医外治的文献108篇,占7.88%;综合疗法(内外合治)为主的文献307篇,占22.39%;实验研究为主的文献272篇,占16.56%。结论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其重点应放在癌前病变的防治上。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很高,因此,提高和巩固疗效、预防复发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发展方向。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循证医学文献质量等级分类标准筛选针灸治疗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病证的临床随机对照文献,分析针灸对照其他各种干预措施的临床证据、证据强度、推荐等级,以获得本系统的循证等级针灸病谱。方法:以《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为检索源,通过人工阅读初步获得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的针灸适宜病症,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检索病名。在此基础上,以CBM、CNKI、VIP、WF等数据库为检索源,全面收集针灸治疗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的临床随机对照文献,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试验研究进行分析,通过建立现代针灸适宜病症临床研究文献数据库(Access)进行整理,获得临床证据。结果:73种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病证。其中A级证据18篇,支持5种病证;B级证据124篇,支持13种病证;C级证据639篇,支持24种病证;D级证据109篇,支持31种病证。循证等级针灸病谱:Ⅰ级病谱3种,Ⅱ级病谱10种,Ⅲ级病谱22种,Ⅳ级病谱7种,Ⅴ级病谱31种。结论:上述73种病证的相应循证等级针灸病谱,仅供临床参考使用。其中有些病证可供纳入的RCT有限,以后还应深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临床对照试验的研究,为针灸临床提供最佳证据,从而有利于提供可靠的临床路径实施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中医外治法治疗妊娠期贝尔面瘫相关的临床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从建库起至2020年4月,以“妊娠”“孕妇”及“贝尔麻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面瘫”为关键词,检索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筛选中医外治法治疗妊娠期贝尔面瘫的相关文献,从介入时机、治疗方式、选穴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中医外治法治疗孕妇贝尔面瘫的相关文献50篇,其中中文文献46篇,英文文献4篇。应用于妊娠期贝尔面瘫的中医特色外治法以针刺、灸法为主。针刺手法宜轻宜浅,取穴以面部三阳经穴为主,注意穴位禁忌;重视灸法的应用,艾灸方式以温针灸或悬起灸为主,施灸部位局部以翳风穴、下关穴最为常见,亦可选择督脉神道穴,在热敏感区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推拿、闪罐常作为辅助疗法与针刺联合应用。各种疗法均可早期介入,临床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报道。[结论]以针灸为主的中医外治法治疗妊娠期贝尔面瘫疗效肯定,安全性好,可作为临床首选疗法。未来还需要更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证实各疗法的临床疗效,并探究提高疗效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挖掘中医抑郁症研究领域整体概况,分析中医领域的抑郁症研究的热点主题和前沿演进。方法 以CNKI为数据库,文献来源为“SCI来源期刊”“EI来源期刊”“北大核心”“CSSCI”“CSCD”,检索式为“SU=抑郁症ANDSU=中医”,检索年限为1991年10月至2021年10,检索时间为2021年10月,通过CiteSpace软件绘制可视化图表,分析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结果 检索出585篇文献,中医关于抑郁症研究整体呈增多趋势,但分析表明机构间合作分散;热点主题可聚为“中医证候”“中药疗法”“临床研究”“抑郁分型”四类,突现主题集中在“梅核气”“中医证候”“抑郁分型”等方面。结论 1991—2021年国内的抑郁症研究跨机构、跨领域的合作不密切,研究热点为中医证候、中医病机、中药疗法、临床研究、抑郁分型等,研究趋势呈现研究领域聚焦中医特色、研究方法注重中医理论和现代技术的结合,研究内容包含具体详细的抑郁分型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全面搜集2006-2010年我国针灸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文献,分析我国针灸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现状.方法 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以“脑出血”“脑溢血”“针灸”或“针灸疗法”为主题词检索2006-2010年发表的有关针灸治疗脑出血的文献.依据国际循证医学标准,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www.cnki.net)下载全文,进行逐篇分析.结果 检索出针灸治疗脑出血相关文献98篇,其中近5年来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共16篇,共治疗患者1 798例,只有1篇文献中提及盲法设计,未有文献描述失访患者及失访原因,Jadad得分均为1~2分的低质量研究文献.结论 针灸加药物治疗疗效优于目前常用的药物治疗,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反映国内近十年运用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现状,为进一步治疗乳腺增生病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文献,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共检出有效文献2271篇,分别发表在347种期刊上,以临床研究类文献为主;中药汤剂口服治疗是常用治法。结论:治疗本病临床研究水平偏低;中医机理研究不足,名家经验收集欠缺,需进一步探讨中医杌理,寻求诊治乳腺增生病较为统一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方法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中药、西药联合使用情况,为脑梗死的临床用药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收集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文献,整理筛选后,人工提取文献信息,采用频数分析、网络分析、关联分析等方法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用药情况。结果共检索到文献1549篇。阿司匹林、胞二磷胆碱、低分子右旋糖酐等为最常使用的西药,自拟方剂、补阳还五汤加减、血塞通等为最常使用的中药,自拟方剂与胞二磷胆碱、补阳还五汤加减和低分子右旋糖酐、自拟方剂和阿司匹林等为常见的中西药联用组合。结论在临床研究中治疗脑梗死时中西医联合用药,以西医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和中药拟观察的药物联合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对中西医结合治疗丛集性头痛的临床研究进行临床疗效性评价,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中中西医结合治疗丛集性头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临床对照试验(CCT)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起至2020年12月。根据本研究设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对检索出的文献进行筛选、资料采集及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3软件和Stata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RCT文献,Meta分析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组与单独药物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2,95%CI(1.15,1.29)]。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丛集性头痛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独西药治疗。但受纳入试验研究的样本量及其质量的影响,仍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丛集性头痛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合并风痰瘀阻型帕金森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合并风痰瘀阻型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于2008年1月~2010年6月期间收治的98例脑梗死合并风痰瘀阻型帕金森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停颤颗粒,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18%,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1,P=0.018)。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合并风痰瘀阻型帕金森综合征疗效显著,而且对于中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病等多发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中医药研究现状的分析,寻找目前该领域研究热点与趋势,为新冠肺炎的中医药研究及防治提供数据和情报支撑.方法 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为数据源,时间范围2020年1月10日-2020年8月31日,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CiteSpace5.6.R4软件,对中医药防治新...  相似文献   

13.
规范化研究是中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临床常见病、极重病,是中医药辨治的优势病种之一。然而,由于中医四诊的宏观化、中医辨证分型的多样化,影响和限制了中医药在该病中的客观发展。当前,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学科交叉及在医学中的广泛运用,如中西医结合、中医定性与西医定量、中医宏观辨证与西医微观理化检测相结合,使得慢性肾衰的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王灿晖教授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独具匠心,他从中医角度出发,认为气阴两虚是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共同病机,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治疗上应当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扶正固本,标本兼治,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中药临床试验的伦理审查与一般临床试验要求是一致的,都需要审查临床试验的科学性、伦理性,根据中药不同于化学药物并在正式研究前大量的人体应用的特点,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还需要关注其临床试验前的安全性数据/资料、辨证论治的考虑、合并中药/西药的联合作用、剂量及疗程探索的依据、疗效评价的方法、试验药物的掺和物、对照药物为安慰剂时的依据、药物自命名或改变用药途径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探讨在使用现代医学手段的同时运用中药活血通络方法佐治外伤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总结18例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所有收入病例治愈13例,轻度偏瘫3例,2例失语。结论:活血通络法佐治外伤性脑梗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浅论中医证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证候的概念、证候的特点、证候的诊断标准以及证候的现代计量研究方法进行论述,进一步揭示证候动态变化的规律,指导临床辨证论治,以促进中医药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5):111-113
目的 探讨三七粉对脑梗死血瘀证患者二级预防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7年7月~2019年1月在景德镇市中医医院确诊为恢复期脑梗死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干预,试验组予三七粉联合阿司匹林干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NIHSS评分、改良的Barthel指数、改良Rankin量表评级、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的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2个月及半年后,两组在NIHSS评分、改良的Barthel指数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良Rankin量表评级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瘀证脑梗死患者中,三七粉联合阿司匹林的疗效优于单用阿司匹林的疗效,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促进病情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且联合用药其不良反应并未增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五脏辨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上的优势。[方法]从心肝论治,调畅情志;从脾虚湿蕴论治,健脾化湿;从久病及肾论治,温阳固摄;从肺失宣肃论治,调畅气机4方面予以探讨。[结果]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从五脏辨治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患者的疾病得到了缓解或痊愈。[结论]从五脏辨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陈华德教授针药并施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采集临床病例资料,并结合陈华德教授的临床经验记录,对陈教授治疗梅尼埃病的理论及方法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陈华德教授基于治病求本的中医理论,在诊断和治疗梅尼埃病上强调辨证取穴,体针、头针、耳针多种针法并用,同时着重于中药汤剂的结合。[结论]陈华德教授针药并施治疗梅尼埃病有独到见解且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