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脏在药物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有一部分药物在肝脏内代谢产生的代谢物引起肝细胞的生理、生化改变.进而导致肝脏功能或器质性损害。另外,除了药物在肝脏内蓄积导致肝脏的直接损害外。药物的活性代谢产物或活性中间体也能产生毒害作用,引起肝脏炎症性改变。这种由于药物浓度蓄积直接损害肝细胞.以及药物代谢产物或活性代谢物导致肝脏炎症性改变的肝炎称为药物性肝损害或药物性肝炎。随着使用药物种类不断增多,以及新科技的进步。药物性肝损害的病例也越来越多。本次研究对收治的药物性肝病患者152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是指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是常见的肝病之一,近年来随着药物品种的不断增加,药物性肝脏损害的发生率亦明显增加。我们对60例急性药  相似文献   

3.
1 肝功能不全对临床用药的影响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肝脏疾病可以损害肝脏代谢药物的能力,改变药物体内过程,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和毒性;反过来有些药物引起不同程度的肝脏损害。因此,临床用药应考虑这两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细胞毒性损害或肝脏对药物及代谢产物的过敏反应所致的疾病,可以发生在原来没有肝脏疾病的人群或以往有基础肝脏疾病的患者中[1]。过去人们普遍认为中药无毒,并且有药食同源的说法。随着中草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也日益增多,中草药所致肝损害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引起人们的关注。国  相似文献   

5.
<正>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含有丰富的药酶系统,是体内最大最主要的生化和药物代谢器官,也是药物损伤的主要靶器官。药物引起的肝脏损伤具有致残、延长住院时间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的风险。抗精神病药进入体内经消化道、门静脉后主要通过肝脏  相似文献   

6.
肝脏的功能很多,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代谢功能。各种营养物质的合成、分解和转化多在肝脏内进行,体内的代谢产物也要经肝脏转化和解毒,外来物质尤其是药物等化学物质绝大多数需要  相似文献   

7.
肝脏与药物     
肝脏对药物的分解药物是多种多样的,代谢形式当然也各不相同。有的药物可以通过正常细胞的代谢酶系统来进行,但大多数仍然由肝脏的药物代谢酶系统来完成。这个酶系统由于对药物没有选择性,它对所有的毒物都同样能代谢。由于它们存在于肝细胞滑面内质网,即肝细胞的微粒体部分,所以有人主张将  相似文献   

8.
<正>肝脏不仅是处理体内正常代谢产物的重要器官,同时还是所有药物代谢和转化(即解毒)的器官[1]。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药物经消化道、呼吸道、静脉等途径进入机体,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导致的肝脏损害。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用药频率增加,各种药物对老年人肝脏造成的损害日益突显,老年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病率有所增长。为此,本文对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解放军第302医院非感染性肝病诊疗中心收治的72例老年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9.
肝脏在药物的代谢中起主要作用,因此非常容易受损害。特别是口服药,进入消化道先经门静脉到肝脏集中,然后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内。但进入肝脏的药物,经过肝脏代谢,发生一系列生物化学转变,将一种药物转变成可溶形式如葡萄糖醛酸甙而便于排泄。当药物在肝细胞的浓度过高或药物转变成为有毒性代谢物,都有增加肝细胞毒性的危险。药物肝细胞毒反应的发生机理,一般认为有两种: 一、过敏机理:认为这是一种免疫反应,药物同肝细胞蛋白形成  相似文献   

10.
肝脏的功能异常复杂,其中重要的是对代谢产物和外来药物的解毒作用。许多药物可能由于过敏反应或直接作用而对肝脏引起不良反应,有时造成严重的后果。相反,在肝功能不良时,机体对药物的代谢或活化程度不同,敏感性改变,可能使药物的疗效发挥  相似文献   

11.
3.代谢肝脏是药物的主要代谢器官。新生儿的肝脏虽然相对地较成人大,但是由于肝细胞酶系统的发育尚未成熟,使在酶参与下的各种生化反应如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的能力都很弱,于是药物代谢缓慢,血中半衰期延长。新生儿与成人某些药物半衰期的比较见表3。  相似文献   

12.
药物性肝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据报道 ,药物性肝病占所有药物反应的 10 %~15 % ,而在黄疸住院的病人中约 5 %为药物引起。药物性肝病的表现与急、慢性肝炎、梗阻性黄疸相似 ,故临床易误诊 ,因而值得引起注意。1 药物对肝脏的毒性肝脏常易受到药物的损害 ,这不仅是肝细胞本身对化学物质特别敏感 ,更重要的是由于肝脏有丰富的血流和药物代谢酶系。大多数药物都要经过肝脏生物转化 ,许多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以直接作用或致敏反应引起肝损害。前者是可以预测的 ,与剂量有关 ;后者则不可预测 ,与剂量无关 ,仅在少数特异质病人发生 ,属过敏反应。儿童、女性、营养不良或同时应用…  相似文献   

13.
药物的生物转化主要是在肝脏进行。肝脏催化药物生物转化的一个重要酶就是肝微粒体酶。它存在于肝平滑内质网内,是一种膜结合性具有多物质电子传递功能的体系。由于它能催化药物等外源性物质的代谢,所以也称肝微粒体药物代谢酶(简称“药酶”)。  相似文献   

14.
付翔  陈薇 《临床荟萃》2010,25(14):1263-1264,F0003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药物特别是口服药物大多经肝脏代谢,因此,凡是用药不慎或滥用药物都可以引起肝脏损害,导致药物性肝病,药物性脂肪肝已占到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5%。现有11类200余种药物可不同程度地对肝脏造成损害。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药物性脂肪肝的发病率也日益增加。目前,对脂肪肝的研究主要采用的都是动物模型,存在个体差异大,实验条件不易控制,  相似文献   

15.
药物性肝损害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林  张人凤  金鸿  高峰  张鸿 《临床荟萃》2011,26(2):142-143
药物性肝损害是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细胞毒性损害或肝脏对药物及代谢产物的变态反应所致的疾病,包括临床治疗药物及个人以治疗、营养或娱乐为目的的用药而引起的肝细胞毒性。随着临床药物种类的增加,  相似文献   

16.
法莫替丁(famotidine)是继西米替丁和雷尼替丁之后倍受临床欢迎的抗消化性溃疡药;因其疗效高,毒副作用小,不影响其他药物的肝脏代谢,可望取代西米替丁与雷尼替丁。为此,本文综述法莫替丁的药理学特点和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价值。1 药物的研制与开发自Black在1972年证实组胺受体有H_2亚型并介导胃酸分泌以来,H_2受体阻断剂的研制与开发取得了显著进展。1975年,咪唑类药西米替丁问世,使H_2拮抗剂成为一类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重要药物。然而,西米替丁能抑制部分药物的肝脏代谢。  相似文献   

17.
药物性肝损伤是指在药物的正常使用中,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所引起的肝脏损伤,以及过敏反应所致的医源性疾病,其后果包括肝脏血管损害,诱导肝硬化以及肝癌等[1]。在免疫学方面可将药物性肝损伤分为免疫介  相似文献   

18.
肝脏和肾脏都是药物代谢及排泄的重要器官,为预防肾功不全所致药物蓄积的副作用,应改变常规用药计划。肾功不全时,不仅药物清除率降低,而且药物的分布容积、蛋白结合率、肠道吸收率、肝脏的代谢速度、透析药物的清除和药物的相互作用等也发生变化,有时极其复杂。本文简述肾功不全病人用药的几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药物入血后,经肝细胞的血管侧膜(sinusoidal membrane,SM)摄取进入肝细胞,经过代谢反应后,通过胆管侧膜(canalicular membrane,CM)排入胆汁。  相似文献   

20.
药物代谢与肝药酶柯世怀(江苏职工医科大学,南京210029)肝脏是人体内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肝细胞的微粒体含有多种与药物代谢有关的酶。微粒体酶(Microsomalenzymes)是由肝细胞的光面内质网合成的,目前已知这些酶能催化200多种药物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