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吞咽障碍是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大约51%脑卒中患者发病后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1].主要是由于吞咽、迷走和舌下神经的核性或核下性损害产生的真性球麻痹和/或双侧皮质脑干束损害产生的假性球麻痹[2].吞咽障碍影响进食,可引起脱水及营养不良;也可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对真性球麻痹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54例延髓梗塞和放射性脑病所致的真性球麻痹患者实施吞咽训练、进食训练等康复训练.结果 吞咽训练等康复训练能显著提高真性球麻痹患者的吞咽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脑损伤后真性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患者治疗4周的临床疗效差异,并探索两类患者对康复治疗敏感性不同的原因。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损伤球麻痹患者70例,其中假性47例,真性23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给予综合性的吞咽康复治疗4周,所有患者治疗方式和时间相同,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以及吞咽X线荧光透视(video 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评定治疗前后的吞咽障碍程度,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ANOVA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评估真性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治疗的疗效差异。结果  康复治疗4周后,洼田饮水试验、SSA及VFSS的评估结果均证明,假性球麻痹患者的吞咽障碍改善程度优于真性球麻痹患者。结论  假性球麻痹对吞咽康复治疗敏感性高,康复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吞咽语言治疗仪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56例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在给予常规的脑血管病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组在给予吞咽功能训练的同时给予吞咽语言治疗仪治疗一月.两组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评分,并治疗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8.57%,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显效率为39.29%,总有效率71.43%,χ2值等于9.19,P<0.05,差异显著.结论:吞咽语言治疗仪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黄洋  胡珊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3):202-202
临床上将舌肌、软腭、咽喉肌功能所致失语及吞咽功能障碍称之为球麻痹,其中由于延髓神经核或周围神经病变所致者称为真性球麻痹,而支配其运动神经的上运动神经元病变称为假性球麻痹。  相似文献   

6.
张迎之 《中外医疗》2010,29(25):144-144
假性球麻痹又称假性延髓麻痹、中枢性麻痹、核上性唇-舌-咽麻痹。脑梗死是引起急性球麻痹最常见的原因[1]。其病变部位常位于内囊,主要是因为双侧皮质延髓束受损出现的后组颅神经的核上性麻痹。假性球麻痹可导致病人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语言障碍,常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死亡。做好心理护理及有重点的针对吞咽困难所采取的鼻饲、喂食的护理和吞咽肌训练,加强呼吸道护理和其他基础护理,对疾病的转归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假性球麻痹又称假性延髓麻痹,是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患者主要表现为吞咽功能障碍,导致饮水呛咳、摄食困难,多伴有构音障碍,有时可有情感障碍。其病因常为大脑延髓以上部位多次或多处脑卒中所致。据文献报道,脑卒中急性期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为41%,慢性期为16%。其中1/3的患者会发生误吸,诱发吸入性肺炎,重者可因窒息危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放血疗法治疗假性球麻痹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放血疗法治疗360例假性球麻痹患者,对吞咽、咳痰、饮水功能根据疗效标准进行计分,治疗前后对比分析。结果针刺放血疗法总有效率:吞咽功能为97.2%,咳痰功能为75%,饮水功能为97.2%。结论针刺放血疗法可改善血液循环,改善病损脑组织的血氧供应,促进中枢神经的修复,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复方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中风病假性球麻痹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性球麻痹是中风后的常见并发病,系因双侧大脑皮层及皮质脑干束的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引起的以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发呛和构音障碍等为主的一组症候群.其中以吞咽困难危害最大,临床上患者十分痛苦,难以正常饮食.假性球麻痹之吞咽困难,属中医喑痱、类噎嗝范畴,以吞咽困难或吞咽功能完全丧失为主要临床指征.自2002年1月-2006年12月,笔者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假性球麻痹导致的吞咽困难3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是引起假性球麻痹最常见的原因。由于假性球麻痹可导致患者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因此,对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患者进行正规的早期康复训练,可防止呼吸道并发症,缩短恢复时间,减少病残率,促使吞咽功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恢复或代偿。本文总结了我科对收治的48例脑卒中导致假性球麻痹性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急性期吞咽障的发生率很高约占40%~50%其主要是由于舌咽迷走,舌下神经的核性或核下性损害产生的真性球麻痹或双侧皮质脑干损害产生的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影响进食,可引起脱水及营养不良;也可引起吸入性肺炎,危及生命,因此提高对吞咽障碍的护理水平协助康复非常必要的.作者自2000-01~2004-07对17例吞咽障碍病人进行训练,并配合穴位按摩,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背俞穴为主埋线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背俞穴为主埋线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患者,应用背俞穴为主行穴位埋线,10日埋1次,三次为一个疗程,采用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定疗效.结果:治愈25例,有效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7%.结论:背俞穴为主埋线能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刺及功能训练配合药物治疗在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重塑中的作用。方法对126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进行针刺、吞咽功能训练配合药物治疗,对治疗4周后的疗效作吞咽障碍的康复评定,并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在治疗后4周,综合治疗组有效率为86.1%,对照组有效率为42.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综合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正>假性球麻痹是脑血管疾病后常见的并发症,是双侧大脑皮质上运动神经元或皮质延髓束受损所致,主要表现为言语、吞咽及情感交流障碍,是目前中风的治疗难点之一,其中吞咽困难更是治疗的棘手问题。吞咽障碍可引起呼吸系统感染及营养不良,甚至因饮食反呛而突发窒息危及生命安全,故改善假性球麻痹引起的吞咽困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我们采用舌三针疗法观察治疗30例患者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吞咽言语治疗仪对脑梗死球麻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脑梗死球麻痹的治疗提供可靠治疗措施。方法:12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吞咽言语治疗仪加常规康复护理,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仅用常规康复护理,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2组洼田饮水实验评分之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吞咽言语治疗仪治疗后,2组洼田饮水实验评分之间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吞咽言语治疗仪使用前构音障碍情况严重程度之间比较,P0.05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吞咽言语治疗仪治疗后,治疗组构音障碍改善总有效率为92.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67%,2组之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之间比较,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2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吞咽言语治疗仪加常规康复护理治疗脑梗死球麻痹患者优于常规康复护理,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探讨VitalStim吞咽障碍理疗仪治疗真性、假性球麻痹的不同临床效果及其机制。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入住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康复科的脑卒中真、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75例,其中真性球麻痹30例、假性球麻痹45例,均行VitalStim吞咽障碍理疗仪治疗。分别在治疗前、疗程结束后应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评分、饮水前后血氧饱和度(SaO2)降低值评估治疗疗效,获得评估数据,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对所得数据应用SPSS 18.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SSA评分、饮水前后SaO2下降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SSA评分、饮水前后SaO2下降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假性球麻痹组比真性球麻痹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italStim吞咽障碍理疗仪对假性球麻痹的治疗效果优于真性球麻痹。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后真性球麻痹是引起吞咽困难的难治性重要并发症, 治愈率低,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 真性球麻痹为下位运动神经元受损引起, 病位在脑干, 脑干延髓吞咽中枢受损引起与吞咽相关器官、 组织的肌张力减弱, 肌肉萎缩, 咽反射的减退和消失, 以及运动能力障碍[1]. 临床上表现为吞咽、 发音等功能障碍, 有舌肌萎缩和肌纤维颤动, 咽壁反射减弱或消失. 患者多因无法正常进食而留置胃管, 伴有饮水呛咳、 声音嘶哑等痛苦. 严重者将食物以及水倒吸入肺中, 引起吸入性肺炎, 甚至危及生命[2]. 笔者在临床中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进行穴位注射配合物理因子治愈此患者1例, 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在假性球麻痹导致吞咽困难中的护理效果。方法:从假性球麻痹导致吞咽困难患者中随机选择80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有助于假性球麻痹引起的吞咽困难患者快速康复,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9.
脑梗死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球麻痹主要是指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9、10对脑神经)从延髓发出,有共同的起始核,又有密切的周围通路。临床上常同时受累,出现构音障碍及吞咽困难等软腭、咽喉肌麻痹的症状,称为延髓麻痹。如球麻痹的位置在一侧或双侧舌咽、迷走神经运动核、神经根或神经干,则称之为真性球麻痹。如果由于双侧额叶运动神经皮质或皮质延髓束受损伤引起的球麻痹症状则称之为假性球麻痹。假性球麻痹症状与球麻痹相似,但讲话困难比吞咽困难更明显,讲话缓慢而带鼻音,咽反射存在,常伴有强哭强笑等情感反应,掌领反射与吸吮反射阳性以及椎体束病征等。  相似文献   

20.
贾新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5):690-691
脑梗死是引起急性假性球麻痹最常见的原因。假性球麻痹可导致病人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语言障碍,常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死亡。做好心理护理及有重点地针对吞咽困难所采取的鼻饲、喂食的护理和吞咽肌训练,加强呼吸道管理和其他基础护理,对疾病的转归起重要作用。我科从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对55例脑梗死致急性假性球麻痹病人进行了康复训练,效果明显,现报导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