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贺今  纪春岩 《中国临床研究》2016,(4):558-559,562
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侵袭性很强的造血祖细胞恶性克隆性血液病,近年研究表明AML的发生、发展及化疗敏感性都与血管新生密切相关[1-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NOTCH通路在调节胚胎血管发育和肿瘤血管新生(angiogenesis)中起到关键调控作用。然而,VEGF与NOTCH  相似文献   

2.
急性白血病VEGF及受体KDR的表达与其侵袭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的转移与浸润是多基因、多步骤、多阶段相互作用的级联反应,新生血管生成与细胞外基质降解是两个至关重要的环节[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引发一系列信号传导而起作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是一种与肿瘤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的蛋白酶,与血管形成过程中基底膜的降解密切相关。已经证明,二者在实体瘤的侵袭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中我们检测了VEGF/KDR、MMP 2的蛋白表达,探讨二者与白血病的发生、细胞侵袭之间的关系,旨在探索一种新的治疗白血病方法。病例和方法1 病例 4 5例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高强度超声(HIU)对肿瘤营养血管的破坏作用,此作用对抑制肿瘤的增生和转移,促使肿瘤良性化有重要意义。方法 采用肝肿瘤 血管染料灌注和病理检察相结合的方法,观察HIU对兔VX2肝脏肿瘤营养血管破坏的情况。结果 HIU治疗后,血管染料灌注不再充盈,病理学方法显示肿瘤营养血管和肿瘤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结论 HIFU厅能较完全破坏肿瘤营养血管,防止血管再生,从而有可能抑制肿瘤的再生和转 ,促使肿瘤良性化。  相似文献   

4.
肿瘤血管生成在肿瘤的生长、侵袭、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能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和增殖,是多种肿瘤血管生长因子的重要组分,并通过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增加血管通透性和下调宿主抗肿瘤免疫应答等机制,参与实体瘤的发生与发展。VEGF的表达水平反应了肿瘤的生长速度和转移倾向,过度的VEGF表达使血管生成急剧增加,导致肿瘤扩展,其具有重要的肿瘤生物学意义。作者对80例肺癌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进行检测,旨在研究其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生长、侵袭、转移的关系,并对其在肺癌形成中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s)是指具有生长能力的子宫内膜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生长.EMs具有黏附、侵袭、血管生成等类似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其发病机理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s)可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与肿瘤的侵袭、转移有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能促进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本文对MMPs、VEGF与EMs发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脚剖嚣张索(1-7)[angiotensin-(1-7),Ang-(1-7)]是朦.血割酬黜(renin.angiotensinsystem,R.AS)中新近发现的一种内源性七肽氨基酸肽类激素,通过与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minII,AngII)生理功能相互拮抗,使体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growthfactor,PLGF)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等明显下调,抑制肿瘤血管的增生以及癌细胞的生长,从而防止肿瘤在体内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本文综述了血管紧张素(1—7)抑制肿瘤血管增生和肿瘤生长等方面作用的研究以及与I临床癌症试验相关的研究进展,有望为肿瘤的预防和治疗等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恶性血液病发生发展与血管生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了各种类型的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MM)、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等骨髓血管生成情况、血液VEGF水平的观察结果,及其与疾病的诊断、预后的关系。并介绍了抗血管生成治疗在恶性血液病应用的初步结果。抗血管治疗有可能成为恶性血液病治疗中的一个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8.
血管生成素(Angs)家族是新近发现的促血管新生因子家族,有4个成员Angl,Ang2,Ang3和Ang4.研究发现血管生成素在白血病肿瘤血管新生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成为白血病独立的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9.
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往往依赖于新生血管的形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能刺激内皮细胞分裂、增殖 ,促进内皮细胞移行 ,增强血管渗透性 ,在肿瘤血管生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实体瘤VEGF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与疾病恶性进展呈正相关。最近 ,VEGF在白血病病理生理学方面的作用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我们检测了急性白血病 (AL)患者VEGF蛋白及基因水平的表达 ,并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70例成人AL患者为 2 0 0 1年 1~ 1 2月本院住院及门诊随访患者 ,共包…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兔肝肿瘤增生和转移的血管依赖特性。方法:采用术中包埋法建立兔VX_2肝肿瘤模型,大体解剖和HE染色观察并辅以超声监测,观察肿瘤生长和血管内侵袭及全身转移过程。结果:兔VX_2肝肿瘤沿肝血窦侵袭增生,血供不足肿瘤中心发生坏死,血供建立后生长加速;并出现间质内、血管和肝被膜血管转移,肺脏、肾脏转移,广泛腹腔转移伴全身衰竭导致动物死亡。结论:兔肝肿瘤增生和血管转移呈血管依赖性。  相似文献   

11.
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等多种恶性血液疾病患者骨髓的血管密度增加并且与疾病进程及预后相关。对血管新生的生物学机制研究多集中在血管新生正负调控蛋白分子上。近来通过对几种白血病细胞株的研究,已将注意力集中于血管新生因子在血液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上。为了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及其受体(VEGFR)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病及疾病进展和预后中的作用,我们检测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VEGF-C及其受体表达情况,以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2.
高强度超声对兔肝肿瘤营养血管损伤作用的病理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高强度超声(HIU)对肿瘤营养血管的破坏作用。 方法 采用HE染色、弹力纤维维多利亚蓝和丽春红S组织化学染色,观察HIU对兔VX2肝脏肿瘤营养血管破坏的情况。 结果 HIU治疗后,肿瘤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小于200ym的靶区肿瘤营养血管完全破坏,血管弹力纤维出现崩解、分布不均、断裂及分层等现象,而邻近组织大血管未受损伤。 结论 HIU可能较完全破坏肿瘤营养血管,从而有可能抑制肿瘤的增生和转移,增强HIU治疗肿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肿瘤生长、侵袭及转移都依赖血管生成,如果没有血管生成。实体瘤生长不会超过1mm。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已有较多研究,但其确切治疗机制尚不十分明了。本通过分析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治疗机制。  相似文献   

14.
Survivin、VEGF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72例人脑膜瘤和15例非肿瘤脑组织的Survivin蛋白、VEGF和MVD值进行测定,Survivin、VEGF的表达用评分表衡量。结果Survivin、VEGF在人脑膜瘤中的表达(平均染色强度分别为3.6±3.2、3.2±2.6)均显著高于在非肿瘤脑组织中的表达(平均染色强度分别为0、0.4±0.3),并且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高;在肿瘤组织中Survivin和VEGF值呈正相关(r=0.287,P〈0.05);两者的高表达具有促进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MVD则是血管形成的量化指标。Survivin和VEGF高表达与脑膜瘤侵袭性关系密切。结论Survivin、VEGF的过度表达在脑膜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是肿瘤血管快速生成的关键因素;并且可作为判断脑膜瘤侵袭性和评估预后的良好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综述VEGF的结构特征及生物学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tl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对血管生长具有强诱导作用,是目前所知唯一特异性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因子,并直接参与诱导肿瘤血管生成。VEGF及其受体的过度表达与肿瘤生长、侵袭及转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新生血管的生成在肿瘤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活跃程度与肿瘤的浸润、侵袭、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近年来发现的血管生成素-2(angiopoetin-2 Ang-2)是一种分泌型的血管生成因子,参与血管生成及成熟,是其他血管生长因子诱导新生血管生成的枢纽。目前Ang-2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Ang-2在肿瘤组织中表达的情况,显示Ang-2与乳腺癌、肝细胞癌、直肠癌、胰腺癌、膀胱上皮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存在一定的相关[1,2],表明对恶性肿瘤有一定辅助诊断作用。有关Ang-2在直肠癌切除术后随访者血清中变化的价值依国内文献检索结果相关报道甚少,对此作者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绿茶的丰要成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血液肿瘤血管新牛抑制作用进行研究,为EGCG用于白血病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EGCG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采用RT-PCR方法检测EGCG处理前后K562细胞血管内皮牛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EGCG可明显抑制K562增殖,IC50值为118.34μM,并可以下调K562细胞VEGF mRNA的表达.结论 EGCG可下调VEGF mRNA的表达,从而减少VEGF的分泌.既可以减少VEGF的旁分泌,减弱其促进内皮细胞增生的作用;又可以减少VEGF的自分泌,削弱其通过白血病细胞细胞表而VEGF受体促进肿瘤细胞的分裂增殖、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的作用.从不同途径发挥其抗血液肿瘤血管新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白血病骨髓血管新生中的作用。取初发白血病患者(51例)和正常对照组(18例)骨髓液及骨髓活检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骨髓微血管密度(MVD),ELISA法测定骨髓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流式细胞术(FCM)检测骨髓细胞内COX-2的表达。结果表明:白血病患者骨髓MVD、VEGF含量、骨髓细胞COX-2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p〈0.05。MVD、VEGF、COX-2阳性率三者相关系数分别为0.614,0.423,0.577(P〈0.05)。结论:白血病可能同实体瘤一样也是一种血管新生依赖性恶性肿瘤,COX-2可能与VEGF协同促进白血病骨髓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19.
郭志玲 《临床医学》2011,31(4):116-11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肿瘤血管生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直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裂增殖、分化、增生,与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有密切关系[1]。同样宫颈癌也存在血管生成[2],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通过检测宫颈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及mRNA表达,探讨其在宫颈癌诊断及评估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许多肿瘤的发生发展均与Notch受体表达异常有关,在不同组织中肿瘤发展的不同阶段,乃至同一系统肿瘤中不同Notch受体的作用可能不同,甚至相反。Notch信号通路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肿瘤血管新生中起重要作用,是许多重要细胞信号通路的交汇点。血管发生依赖多种促进血管发生因子和抑制血管发生因子的交互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Notch信号传递途径参与了此过程。既往的研究已证实,Notch信号传递途径在胚胎发育和肿瘤血管发生中扮演重要角色。最近研究还发现,Notch信号通路中有许多潜在的药物靶点,在深入研究Notch信号转导通路及其与白血病发病分子机制的基础上,针对这些靶点设计相关药物以阻断或者活化Notch信号,进行白血病及血管新生性疾病的治疗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Notch信号通路的组成;Notch信号通路在白血病发病及血管新生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