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术后早期腹腔灌注化疗在进展期胃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腹腔灌注化疗价值。方法 经术中腹腔置管对 2 0 6例进展期胃癌病人术后早期腹腔灌注化疗 ,与同期术后静脉化疗组对比研究。结果 与静脉化疗组比较 ,术后早期腹腔灌注化疗毒副反应小 ,腹腔内复发、肝转移、腹水发生率低 (P <0 .0 1 )。两组术后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83.9%、61 .3%、44.1 %和 68.6%、45 .9%、2 8.9% (P <0 .0 1 )。结论 术后早期腹腔化疗是进展期胃癌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 ,在预防腹腔内复发、肝转移、腹水方面疗效确定 ,提高了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行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胃癌的效果。方法:选取68例行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就诊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静脉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早期行腹腔热灌注化疗。两组均随访2年,统计并比较两组1年、2年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2年生存率、1年无进展生存率及2年无进展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髓抑制和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行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2年生存率,且不会增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腹腔温热灌注化疗和静脉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进展期胃癌术后化疗按前瞻、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治疗组(腹腔温热灌注化疗)33例及对照组(静脉化疗)35例,比较两组冶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腹腔内复发率、肝转移率、腹腔外器官转移率、3年无瘤生存率、3年生存率的差异.结果: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胃肠反应率、骨髓抑制率、腹腔内复发率、肝转移率低于对照组,而3年无瘤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较对照组高,治疗组的腹腔外器官转移率偏高.结论:进展期胃癌术后腹腔温热灌注化疗对预防中晚期胃肠道癌术后腹腔内复发、肝脏转移有明显疗效,可提高生存率,且方法安全、简单、实用,不良反应少,但其控制腹腔外器官转移较静脉化疗差,后期腹腔内形成牯连,减弱了其灌注效果,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对病人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胃癌围手术期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癌围手术期(术中及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CFIPPC)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2~2004年收治的85例进展期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4例术后采用围手术期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对照组41例只行术后静脉化疗,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毒副反应、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1及3年生存率.结果 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及毒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0.45%和15.90%,低于对照组的43.90%及39.02%,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1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90.90%和59.09%,高于对照组的78.05%和34.15%,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胃癌围手术期热灌注化疗安全可行,可显著减少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早期腹腔化疗联合静脉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术后的治疗作用。方法:对65例胃癌患者行胃癌D2根治术治疗,术后分为两组进行化疗,即早期腹腔化疗联合全身静脉化疗组(腹腔组)33例和全身静脉化疗组(静脉组)32例,比较两组化疗后患者的肿瘤复发、转移以及生存率。结果:65例胃癌患者中,存活48例,死亡17例。腹腔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6.9%(32/33)、90.9%(30/33)、84.8%(28/33),静脉组患者1、2、3年的生存率为81.2%(26/32)、71.8%(23/32)、62.5%(20/32),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组患者1、2、3年复发率、转移率分别为9.1%(3/33)、18%(6/33)、30%(10/33),静脉组患者的复发率、转移率为28.1%(9/32)、41%(13/32)、56%(18/32),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腹腔化疗联合静脉化疗可有效减少胃癌术后的复发和转移,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率,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植入式(drug delivery system,DDS)动脉灌注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预防腹腔复发的疗效。方法:将102例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7例)在行胃癌根治术的同时,植入DDS,术中及术后经DDS灌注化疗。对照组(35例)不植入DDS,术后行静脉化疗。结果:治疗组3年生存率58.2%,对照组3年生存率37.1%(P<0.05)。治疗组腹腔复发率46.3%,对照组腹腔复发率80.0%(P<0.01)。结论:全植入式腹腔动脉灌注化疗对预防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腹腔复发、延长生存期的疗效明显优于静脉全身化疗。  相似文献   

7.
①目的探讨腹腔化疗配合中药八珍颗粒对进展期胃癌术后的临床价值。②方法观察进展期胃癌根治性手术后患者78例,随机分成两组,即全身化疗 腹腔内化疗 八珍颗粒(观察组)和全身化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1、2、3年复发率和生存率。③结果观察组3年复发率为23.07%,对照组为48.71%(P<0.05);观察组3年生存率为58.97%,而对照组为38.4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④结论全身静脉化疗结合腹腔内化疗并配合八珍颗粒治疗进展期胃癌手术后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全身静脉化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胃肠道肿瘤术后腹腔化疗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施行根治性手术的87例进展期胃癌及大肠癌病人,按年限分成腹腔化疗组(39例,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和静脉化疗组(48例,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二组均采用FDM方案,药量及液体量均相同。结果二组比较,腹腔化疗组和静脉化疗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80%和59·3%,差异有显著性(P<0·05),腹腔化疗组和静脉化疗组3年复发转移率分别为20·5%和52·08%,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进展期胃及大肠癌行根治术后腹腔化疗可显著降低早期局部复发及转移,近期疗效和三年生存率明显优于静脉化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中即时低渗温热腹腔化疗联合术后早期腹腔化疗的应用价值和体会.方法:98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术中即时低渗温热腹腔化疗联合术后早期腹腔化疗组(治疗1组),单纯术中即时低渗温热腹腔化疗组(治疗2组)和未行腹腔化疗组(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和积累体会.结果:治疗1组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年生存率高于治疗2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2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中即时低渗温热腹腔化疗联合早期腹腔化疗对胃癌的疗效是肯定的,对胃癌术后腹腔复发和肝转移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Ⅲ期胃癌手术后腹腔内温热灌注联合静脉双途径化疗的远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选择Ⅲ期胃癌手术后病人 16 4例 ,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采用全身化疗 +腹腔内热灌注化疗组 (治疗组 )和全身化疗组 (对照组 ) ,统计两组病人的 3、5年生存率和治疗后的毒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病人 3年生存率为 75 6 1% ,对照组为 6 6 72 % ;5年生存率治疗组为 6 7 0 5 % ,对照组为 34 95 % (P <0 0 5 ) ;两组病人毒副作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腹腔热灌注联合全身静脉化疗治疗Ⅲ期胃癌手术后病人的远期疗效优于单纯全身静脉化疗 ,毒副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大肠癌术后腹腔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40例大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双路化疗组行DDP腹腔灌注化疗联合LV/5-FU方案静脉化疗,静脉化疗组选择LV/5-FU+DDP方案。结果:双路化疗组2a生存率87.50﹪,3a生存率78.29﹪,均高于静脉化疗组的75.00﹪、62.50﹪(P<0.05);双路化疗组3a腹腔复发率16.67﹪,3a肝转移率20.83﹪,均低于静脉化疗组的50.00﹪、56.25﹪(P<0.05);毒副反应亦低于静脉化疗组(P<0.05)。结论:腹腔和静脉双路化疗是预防大肠癌根治术后腹腔局部复发和肝转移的有效方法,并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2.
不同时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1994至1999年与2000至2006年2个时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探究影响胃癌预后的因素.方法 将1994年6月至2006年12月连续收治的1016例胃癌病例按手术治疗时间分为1994至1999年时期Ⅰ、2000至2006年时期Ⅱ两组,对比其临床病理特点变化,生存分析比较两组预后的不同,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男女构成比、早期胃癌比例、临床不同TNM分期病例比例、专业化手术、辅助化疗方面,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肿瘤部位、腹膜播散、淋巴结转移、根治切除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时期Ⅱ的5年总体生存率、根治切除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48.1%、61.5%,均显著高于时期Ⅰ的32.8%、42.4%(均P<0.01).根治切除、淋巴结转移与否、进展期胃癌、临床不同TNM分期、无辅助化疗、专业化手术方面,时期Ⅱ的生存率都显著高于时期Ⅰ(均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Borrmann分型、病理组织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根治性手术、辅助化疗、不同时期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时期Ⅱ胃癌的治疗效果得到很大提高,得益于早期胃癌诊断率的提高以及包括规范化的胃癌根治手术、辅助化疗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胃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率低,患者多为进展期,预后不佳。文中旨在研究术前静脉化疗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价值。方法对入选的56例均有病理证实的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FLEP方案术前静脉联合动脉灌注化疗。第1至第5天5-FU370 mg/m2+亚叶酸钙200 mg/m2,静脉;顺铂80 mg/m2+依托泊苷80 mg/m2,第6天、第20天动脉灌注,2个疗程后行手术切除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2个疗程治疗,总体缓解率为78.57%(44例),其中4例完全缓解(7.14%)。46例接受手术切除,其中21例化疗前被认为不可切除。化疗前评估可切除组的R0(手术切缘阴性)切除率为96.15%(25/26),不可切除组的R0切除率为66.67%(20/30)。8.70%为病理学完全缓解。毒副反应均为较轻常见反应,无化疗药物死亡病例。中位随访时间31个月(6~76月),整组和可切除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1%和42%。结论进展期胃癌术前应用静脉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能显著提高手术切除率及患者生存期,在进展期胃癌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胃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由于起病隐匿、早期筛查尚未普及,我国胃癌首诊约90%属于进展期和晚期,总体5年生存率低于30%。在短期无法改变胃癌构成比的情况下,欲使我国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得到明显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使占比达近70%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生存率得到提高。就某一地区而言,若手术技术水平恒定,通过有效的术前治疗降期提高根治性切除率,是最有可能提高治愈率、延长总生存时间的手段。但由于胃癌及其相关研究的异质性,对新辅助治疗尚存争议。本文回顾了胃癌新辅助化疗的关键发展历程,对其优劣势进行了梳理,探讨了当前新辅助化疗在国内外胃癌诊疗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鳖甲煎丸预防胃癌术后复发转移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鳖甲煎丸配合辅助化疗预防进展期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6例进展期胃癌术后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单纯化疗,观察组化疗同时服鳖甲煎丸,观察复发转移情况、3年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体力状态评分。结果:观察组复发转移率低于对照组,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体力状况评分下降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鳖甲煎丸能有效预防胃癌术后复发转移,提高3年生存率,并能提高患者体能状况评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局部灌注化疗预防局部复发与肝转移的价值。方法将1999年1月~2005年10月间收治的26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0例行早期局部灌注化疗,对照组130例术后行全身静脉化疗,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随访3~6年。对照组1年、3年、5年生存率为83.0%,49.2%和20.8%,而治疗组1年、3年、5年生存率为97.7%,83.0%和50.8%,两组间3年和5年生存率比较有显著差异。对照组局部复发率和肝转移率分别为24.6%和21.5%。治疗组则分别为8.5%和6.9%,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差异。结论术后早期局部灌注化疗可以提高胃癌患者的3年和5年生存率,预防局部复发和肝转移。  相似文献   

17.
参麦针剂协同腹腔化疗治疗进展期大肠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参麦针剂(Shenmai Injection,SMI)协同腹腔化疗(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IPC)治疗进展期大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进展期大肠癌根治术后行腹腔化疗患者58例,分成IPC组(22例)和SMI IPC组(36例).IPC组行单纯腹腔化疗(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SMI IPC组采用参麦针剂协同腹腔化疗治疗.每4周为1个疗程,共4~6个疗程.近期疗效观察临床症状、生存质量,治疗前后血白细胞计数、肝肾功能、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活性、T淋巴细胞亚群中T辅助与T抑制细胞比值(CD4/CD8);远期疗效观察无瘤生存率.结果:SMI IPC组近期总有效率为83.33%,IPC组为63.6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SMI IPC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维持血白细胞的稳定,提高NK细胞活性和CD4/CD8的比值,与IPC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SMI IPC可提高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结论:参麦针剂协同腹腔化疗是治疗进展期大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根治术中及术后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对肝功及血液系统的影响。方法:在均行化疗德基础上,将术中、术后腹腔温热灌注化疗的60例老年胃癌患者(治疗组)与未行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的71例患者(对照组)的腹腔游离癌细胞检出率(ICC)、肝功能、血细胞分析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游离癌细胞检出率分别是3.8%和32.6%,术后肝功能、血液细胞分析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术后1、2、3年内生存率分别为100%、85%、64.2%;对照组则为95%、51.3%、32.4%,两组2、3年生存率相比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术中及术后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在老年胃癌患者可明显杀灭腹腔游离癌细胞,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对早期巨块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及生存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65例Ⅰb2~Ⅱa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并进行随访,根据术前是否行化疗分为NACT组(n=68)和直接手术组(n=97),比较2组淋巴结转移率及生存情况。结果 NACT及直接手术组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2%vs 16.5%,P=0.565);但化疗应答者淋巴结转移率则明显低于无应答者(4.8%vs26.9%,P=0.031)。按阳性淋巴结数目计算,NACT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亦低于直接手术组(1.2%vs 2.8%,P=0.002)。截至随访时间止,淋巴结阳性者5年生存率低于淋巴结阴性者(63.0%vs 86.0%,P=0.252)。NACT组5年生存率高于直接手术组(91.0%vs 77.0%,P=0.274)。对化疗应答者5年生存率高于直接手术组(93.0%vs 87.0%,P=0.145)。结论新辅助化疗可以控制宫颈癌淋巴结受累,但对5年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的影响尚未显示出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层次进展期胃癌患者行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疗效及随访情况.方法:以本院2009年5月~2011年10月行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10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将其分为A(年龄<70岁)、B(年龄≥70岁)两组,评价两组手术效果,术后随访5年,比较两组1年、3年、5年生存率.结果:A组营养不良风险、术前合并症比率分别为14.29%、46.03%,均显著低于B组的35.14%、70.27%;A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B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肺部感染发生率7.94%显著低于B组的21.62%;A组5年生存率60.32%显著高于B组的37.84%;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总数、1年及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70岁)进展期胃癌患者行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后恢复相对慢,肺部感染发生几率大,这可能与高龄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合并症多等有关;且年龄影响患者预后(5年生存率),但并非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